早期评估
早期评估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022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宜春学院学报、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第五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等;早期评估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曹钰、付志璇、何亚荣等。
早期评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0226篇
占比:99.85%
总计:60319篇
早期评估
-研究学者
- 曹钰
- 付志璇
- 何亚荣
- 何谦
- 佟蔷薇
- 俞沛文
- 刘宝倩
- 刘志
- 刘淑波
- 刘萍
- 史铁伟
- 唐时元
- 孙斌
- 孙裕强
- 崔俊生
- 张佳乐
- 张莹翠
- 徐桂红
- 徐笑红
- 敖友爱
- 朱冰
- 李恩民
- 李慧娟
- 杜鑫淼
- 杨世方
- 杨国华
- 欧翠玲
- 潘志文
- 王亚奇
- 王治国
- 瑞云
- 白春英
- 胡海
- 苏志勇
- 许丽艳
- 赖青
- 郑向君
- 金品辛
- 陈艳慧
- 韦鹏
- 马晓宁
- 黄红刚
- 龙虹宇
- Arda I.S.
- Chalela J.A.
- Chang Xuan
- Coskun M.
- Gherpelli J.L.D.
- Guney L.H.
- Heise C.O.
-
-
徐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
林洁;
黄天霞
-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以患者持续性气流受限且呈现出进行性发展为临床特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我国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方针。近年来临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不断拓展,有关其早期评估与治疗的认知也不断加深。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评估与早期治疗的研究内容进行简单综述。
-
-
刘晓华;
贾博奇;
许锋;
栾笑笑;
李亦林;
计虹;
张晨;
卢㛃;
王爱莉;
乔杰
-
-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患者住院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病房内医护患三者沟通时效,实现医护患之间信息高度交互与共享。方法以妇产科为试点,应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智能硬件设备,对传统病房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患者病情早期预警评估功能,将医疗信息通过床旁、护士站及医生智能终端进行互联互通,并实现医护一键紧急呼叫。结果通过智能交互信息系统,实现了将医疗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 Formation System,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使用本系统后,护士查抄及核对医嘱所用时间、床位信息数据更新所需时间以及呼叫启动时间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升了医院病房的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患者住院体验,兼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医院的发展进程。
-
-
崔红琴;
武嫣斐;
方敬爱;
孙艳艳;
刘文媛;
张晓东;
常沁涛;
王蕊花
-
-
摘要:
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很常见,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率和死亡率、生存质量。PEW主要表现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降低,以及膳食蛋白质摄入量的减少等。因此,早期识别与诊断PEW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
-
吕媛;
任素伟;
林春;
李榕;
李文康;
陈雨天;
侯玮玮
-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运动细化评分(GMOS)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完善头颅影像学及行全身运动(GMs)质量整体评估的175例早产儿资料,根据影像学资料将其分为脑损伤组(n=92)和非脑损伤组(n=83)。根据胎龄将上述2组早产儿分为<32周组(n=66)和32~36周组(n=109)。比较2组一般资料、GMs整体评估异常率和GMO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MOS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的效能。结果 2组男性占比、剖宫产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Ms整体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7)。非脑损伤组GMOS为27.0(25.0,29.0)分,高于脑损伤组的24.5(23.0,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32周组和32~36周组中,非脑损伤早产儿GMOS均高于脑损伤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OS早期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0,最佳阈值为25.5分,灵敏度为0.675,特异度为0.652,约登指数为0.327。结论 GMOS简便、可行,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一项评估手段。
-
-
叶步云;
陈凯怡;
钱达
-
-
摘要: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最早在1982年由FREI[1]提出。BONADONNA等[2]在1990年进行了乳腺癌NACT临床试验,肯定了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地位,自此NACT开始广泛用于乳腺癌临床实践并趋于规范。NACT被认为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主要目的是降低肿瘤大小、分期和分级,使原本需要进行乳房全切的患者获得保乳治疗机会,改善乳房外观和术后生活质量。此外,NACT还能对化疗药物进行初步药敏实验,指导术后化疗。
-
-
胡瑛;
王晓艳;
王岸飞;
程敬亮;
张焱
-
-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MR)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肺癌化疗患者早期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4个周期时行MR扫描其中包括多b值DWI,根据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情况判定疗效,若减少≥30%为效果显著,<30%为效果不显著,比较两类患者不同b值基线下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b值下ADC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疗效显著与疗效不显著患者治疗各时点肿瘤最大直径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疗效显著与疗效不显著患者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时肿瘤最大径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时显著低于治疗2个疗程,疗效显著组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患者与疗效不显著患者b=400下ADC值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事后LSD-t分析结果 显示、疗效显著组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时AD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时显著高于治疗2个疗程;b=600、b=800基线下仅在时点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00基线下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时AD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时显著高于治疗2个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b=400、b=600、b=800基线下的AUC分别为0.783、0.906、0.859。结论 DWI在肺癌患者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b=600基线下ADC值的评估效果最佳。
-
-
洪健;
侯景明;
程成;
陈辉;
段霞;
刘宏亮
-
-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入院首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1年1月由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急诊收入并转入康复科住院治疗的SCI患者62例,根据伤后ASIA损伤分级将纳入患者分为完全性运动损伤组(ASIA损伤分级A级或B级)35例,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ASIA损伤分级C级、D级)27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资料,根据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间资料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完全性运动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指标的评估能力。结果:完全性运动损伤组患者的入院后首次NLR值水平显著高于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明显低于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升高是脊髓损伤后完全性运动损伤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11,95%CI:0.051~0.878,P<0.05)。NLR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726(95%CI:0.598~0.854,P<0.05),当截断值为9.711时,有最大约登指数0.398,其敏感度为65.71%,特异度为74.07%;淋巴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610~0.870,P<0.05),当截断值为1.220时,有最大约登指数0.461,其敏感度为94.29%,特异度为51.85%;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0.625~0.878,P<0.05)。结论:入院后首次NLR值作为简单、便宜、容易获得的检验指标,可能对早期SCI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
-
-
陈余兴;
刘景新;
王贵
-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血脂代谢和骨代谢指标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基于血脂代谢和骨代谢指标的预测模型早期评估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86例行经皮微创入路胸腰椎骨折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血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骨代谢指标等。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以中位ODI得分为界值分为功能良好组和功能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与各项代谢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建立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中位ODI得分为19分,将患者分为功能良好组43例和功能不良组43例。功能良好组空腹血糖、LDL-C、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功能不良组,血清骨钙素、骨保护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高于功能不良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与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骨钙素、骨保护素及BALP水平升高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一致性指数为0.904,校正曲线与实际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6。结论 术前LDL-C与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风险增加,而血清骨钙素、骨保护素及BALP水平升高者固定术后功能不良的风险降低。基于术前血脂代谢及骨代谢指标的预测模型可用于早期评估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术后的功能结局,有助于指导临床干预。
-
-
陶丽华;
左爽;
孙飞;
骆佳艳;
李海山
-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
早期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急诊科诊治AP患者117例,入院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胰腺炎(MAP)45例、中度重症胰腺炎(MSAP)38例、重症胰腺炎(SAP)34例,并根据28 d内病死情况分为病死组11例与生存组106例。检测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AP患者血清α-MSH、MCP-1水平,Spearman分析血清α-MSH、MCP-1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α-MSH、MCP-1对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死组入院当天胸腔积液占比、SAP占比高于生存组(χ~2/P=4.193/0.041、2.691/0.007);病死组血清α-MSH水平低于生存组,MCP-1水平高于生存组(t/P=12.072/MSAP>SAP(F/P=261.462/<0.001),而MCP-1水平比较,MAP
-
-
刘萍;
欧翠玲;
敖友爱;
徐桂红;
李慧娟
- 《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吞咽功能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rn 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符合纳入条件的1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85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评估及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前)和治疗后(干预10d后),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rn 结果:①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8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7.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3,P=0.002);②对照组患者中有35例(39.78%)发生并发症(误吸、吸入性肺炎),而干预组有16例(18.8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8,P=0.003);③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
刘萍;
欧翠玲;
敖友爱;
徐桂红;
李慧娟
-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吞咽功能评估与分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误吸的影响. 方法:将1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85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评估及分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误吸、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2;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评估与分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的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
张国明;
王国栋;
李连欣;
周东生;
许维澄
- 《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半骨盆离断伤最早报道于1915年.发生这种损伤时,骨盆于耻骨联合、骶骨处分离,同时合并有髂血管及神经的断裂,因此对于患者是灾难性的创伤.这种损伤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通常是交通意外或者工业撞击伤.由于常常合并有头部、胸部、腹部器官及四肢的损伤,因此往往来不及送至医院急救就死亡.即使幸存,也常常伴有组织缺血、肌肉坏死、泌尿生殖和肛管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目前对于不完全性半骨盆离断伤的早期量化评估和判断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3例不完全性半骨盆离断伤患者的急救评估和治疗,制定不完全半骨盆离断伤评估量表,以早期评估和指导急救。
-
-
杜鑫淼;
胡海;
曹钰;
唐时元;
龙虹宇;
何谦;
何亚荣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数据库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一线医院收治的危重伤患者,其中死亡患者31例,并纳入年龄与死亡患者相似的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744例,并记录是否开放伤,是否挤压掩埋,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胸廓挤压试验是否阳性以及是否存在腹部压痛等10项可能影响预后且能在早期获得的指标.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果:收缩压(<90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分),以及是否腹部压痛是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论:地震中一线医院若早期发现患者收缩压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12分,以及出现腹部压痛,此类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建议密切监测积极治疗,或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转二线救治医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