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七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
第七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

第七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08-06-19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会议文集:第七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全球因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在每3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居死因的首位。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2500万,其中的1900万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冠心病和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4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rn 本文讨论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些思考: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多种代谢性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重视我国女性心血管健康;组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广泛联盟。
  • 摘要: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一类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动脉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一旦发生危害严重,常常引起致残致死的后果,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一位死因。与动脉血栓导致血管原位闭塞不同,静脉血栓易脱落导致脑血管栓塞,是脑卒中的最重要致病因素,这种血栓栓塞经过长期有效的抗凝治疗完全可以预防。但与抗凝治疗相关的出血和血栓并发症同样危及生命,发生率达6.8%,使许多应该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因此没有应用,而处在随时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当中。准确有效的抗凝监测完全可以防止抗凝治疗不当导致的血栓栓塞和出血。rn 本文介绍了我国血栓栓塞性疾病流行病学、抗凝监测的必要性、提倡应用INR作为抗凝监测指标以及血凝监测仪器的进展。
  • 摘要: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主要死因,每年大约导致1700万人死亡.烟草是各种慢性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唯一能够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为了推动烟草控制全球化,2005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迄今为止全球包括中国在内已有137个国家正式履约,控制烟草流行已成为全球共同目标。rn 本文介绍了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益处,提出具体开展的工作:戒断需要持久战;广大医务人员应行动起来做我国戒烟先锋。
  • 摘要:随着他汀类药物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明显下降.然而,每年全世界仍有大约有2千万人死于急性心血管事件,而且大部分人没有前驱症状,现有的诊断技术难以在心血管事件前发现受害者.近年的研究发现,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后者取决于AS斑块的不稳定性,即易损性。因此,易损斑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成为近年来AS领域中的研究热点。rn 本文介绍了易损斑块定义、特点,对易损斑块及易损患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易损斑块及易损患者的治疗问题。
  • 摘要:基于中国人群流行病调查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并参考国外有影响的相关指南,在中华医学会下属的心血管病分会、糖尿病分会、内分泌分会、检验分会多学科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讨论制定出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并于2007年5月发表,主要由6大部分组成。rn 本文介绍了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对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降脂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血脂异常的治疗进行了分析研究。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曾提出了许多发病理论如氧化、感染、炎症、脂蛋白学说等。有些发病理论如感染假说已被否定,有些学说如氧化、炎症反应正在深入探讨,而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则逐步得到公认,且将该认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是强调含载脂蛋白(apo)B的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壁易损区的滞留启动病变,随后局部的生物学应答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rn 本文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新认识,阐述了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基本内涵、血管内皮下脂蛋白滞留过程对影响脂蛋白滞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摘要: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近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2-3倍。单纯糖尿病患者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冠脉死亡的危险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当;且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和远期预后较非糖尿病者差。为此,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ATP Ⅲ)中,明确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等危症,并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地降脂治疗。rn 本文对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他汀类药物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 摘要: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急性致死并发症,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能明确诊断心肌梗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WHO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定义。但多年来,关于心肌梗死定义的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甚至在同一家医院中,医生们也运用不同的标准来诊断心肌梗死,导致相似心肌梗死症状的患者接受了不同治疗手段,预后也不同。同时,临床研究统计也因不同的心肌梗死定义而复杂化,于是,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再定义。rn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笔者在诊断心肌梗死上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和新概念,因此,笔者制定一个更为准确并符合医学发展的心肌梗死新定义,来指导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实践等一系列医学活动。
  • 摘要:我国血管外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20年来蓬勃发展,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是其中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一方面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发病率的升高,以及影像诊断的迅速发展,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现率明显升高,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为例,2003年收治主动脉夹层的例数超过了往年的总和,之后每年增长超过10%,另一方面,相关腔内器材不断研发与更新,有力推动了临床治疗的快速发展。目前,主动脉疾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集中在扩大腔内治疗适应证及其并发症的防治。rn 本文就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及展望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胸主动脉腔内治疗中扩展近端锚定区的方法,内脏动脉重建联合腔内治疗,胸腔主动脉腔内治疗中截瘫的防治等内容。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在一般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仅为0.4%~1%,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率达8%以上,房颤可引起心悸、中风与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窦性心律患者的2倍,本文讨论了心率控制与心律控制的问题,对房颤发作时心率控制、房颤的心律转复以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摘要: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Framinghan心脏中心一项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75%的猝死为心源性。心源性猝死(SCA)见于各个年龄段,多发生于院外,常没有任何先兆,绝大多数SCA为致命性心律失常(约90%),其中80%为心室颤动(VF),20%为心脏停搏。研究显示,发生VF后抢救时间窗为10分钟,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3-5分钟,每延迟1分钟CPR和除颤,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以7%-10%递减,早期电除颤是治疗VF唯一有效的方法。rn 本文对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了介绍,对早期电除颤的益处以及我国心源性猝死和AED应用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摘要: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介入心脏病学是不平静的一年,本文将近两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挑战回顾如下:关于药物支架安全性的争论;掌握适应证,正确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DES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键;合理评价PCI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价值;有关STEMI患者PCI治疗的一些进展。
  •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在一般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仅为0.4%~1%,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率达8%以上。房颤可引起心悸、中风与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窦性心律患者的2倍。本文讨论了心率控制与心律控制的问题,对房颤发作时心率控制、房颤的心律转复以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摘要:高血压作为一种不断进展的心血管综合征,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几十年来高血压的研究从单因素研究到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单纯的血压控制到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药物治疗从单药治疗过渡到联合治疗,血压目标从70年代血压降至160/95mmHg以下到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继而循证医学又证实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低于130/80 mmHg。尽管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在逐年的增高,血压的治疗率及控制率仍很低。但各种研究仍在继续,这些研究推动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rn 本文介绍了具体的治疗策略: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促进心血管病了从治疗到预防的过程高血压的研究从对心血管事件《终末终点》的关注转移到对《中间终点》的重视,更强调亚临床器官损害的早期评估;高危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更低而优化联合是今后的主导治疗;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促进了临床治疗的进展;对心血管患者神经内分泌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研究推动了新的高血压药物的开发以及针对性治疗;高血压疫苗的研制以临床试验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摘要: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以充分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使用的调脂药物的治疗靶点包括:①降低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胆酸螯合剂,依折麦布;改变LDL,结构和代谢—普罗布考。②降低甘油三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合成—烟酸类,贝特类;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贝特类、烟酸;抑制肝脏合成甘油三酯:n-3多不饱脂肪酸。③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贝特类、烟酸类。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调脂药物,为全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更多的可使用的选择。rn 本文对降低胆固醇新药的尝试以及对影响高密度脂蛋白新药的进行了探索,大多数新研发的影响LDL-C为主的药物与他汀类或依折麦布比较无更多优势,研发中的新调脂药主要集中在升高HDL-C水平和改善HDL功能。
  • 摘要:2005年和2006年间,美国ACC/AHA和欧洲ESC、加拿大SSC和美国心力衰竭学会相继发表了CHF的诊治指南.为紧跟医学发展,与时俱进,提高我国各级医生心衰的诊治水平,我国新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经过一年多、数十位专家学者的酝酿和讨论,于2007年12月正式公布,本文简要介绍并解读该指南的要点,指南提出了心衰各阶段防治措施,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包括临床状况评估和治疗评估。
  •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个"中国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于2007年11月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为更好帮助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应用,特对专家共识进行解读。rn 本文结合我国肺动脉高压注册登记研究结果,对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系统阐述,丰富和深化了专家共识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在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建议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特殊的右心功能评价,强调了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和WHO功能分级在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组建"结构性心脏病"学组,这对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患等等;其中既包括先天性也包括获得性;既有诊断也包括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学组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术活动,全面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有关结构性心脏病学最新进展,推动我国心脏病学不断向前发展。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术活动,包括各种类型学术会议、专题沙龙、专题讲座,并借助电子媒体、报刊杂志等加强同行间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同行间友谊。rn 本文介绍了“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的建立,对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进行了讨论,先天性心脏病人目前我国有约250万,每年新增12-15万。其中约10万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每年手术量只在5万例左右.20年前开展的先心病介入治疗,21世纪初开发了国产器械,使技术推广飞速发展,受益人群增加,目前每年可以完成2万例,对PS, ASD, PDA等的介入治疗已经趋于成熟,成功率达到97%。
  • 摘要:本文介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对急性心梗诊断理念的变迁、心电图诊断AMI标准的变迁以及AMI心电图分期的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MI心电图相关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