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5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042804篇;相关期刊378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四届吞咽障碍高峰论坛、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学术会议等;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791位作者贡献,包括姚云海、曾明、李慧等。

吞咽功能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5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2804 占比:99.88%

总计:1044070篇

吞咽功能障碍—发文趋势图

吞咽功能障碍

-研究学者

  • 姚云海
  • 曾明
  • 李慧
  • 李芳
  • 沈芳
  • 陈颖
  • 顾旭东
  • 丁常宇
  • 万永钢
  • 冯艳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艳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孔静渊; 冯卫星; 闫菲菲; 卫坚
    • 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方+咽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接受化痰祛瘀方+咽三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NIH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咽三针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促进相关症状快速消失,同时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能力。
    • 韩燕
    • 摘要: 目的:依据食物流变学客观量化食物稠度,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探讨其在预防误吸方面的效果。方法:于2020年5月-2021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依据食物流变学客观量化食物稠度,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连续干预10 d,记录其误吸情况及营养状况。结果:研究组病人进食过程中出现刺激性呛咳、气促、发音异常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研究组体重、体质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全面主观营养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食物流变学客观量化食物稠度干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并对其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可有效降低病人经口进食误吸发生风险,提高进食安全性,保证其营养需求。
    • 王爱玲; 张娜
    • 摘要: 吞咽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1],在脑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2],不仅可因进食困难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等,还会因误吸而发生吸入性肺炎,程度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综合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其营养状况的提升[3]。
    • 杨洁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共94例,对患者分组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各47例,对照组不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仅进行常规吞咽指导,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A评分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确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干预,观察组在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并且SSA评分也呈明显降低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将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各项指标方面(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缓解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同时对于改善其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江花; 王悦; 闻燕; 贾小翠; 李侠; 芦佳玉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对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各指标对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150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其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5例(观察组)、未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5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院时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Cys C、BDNF、VILIP-1水平,比较两组Cys C、BDNF、VILIP-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ys C、BDNF、VILIP-1水平对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对观察组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4周,根据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将临床转归分为有效和无效,比较不同临床转归患者治疗前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血清Cys C、BDNF、VILIP-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ys C、BDNF、VILIP-1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s C、BDNF、VILIP-1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ys C、VILIP-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BDNF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均<0.01)。年龄、病程、血清Cys C、BDNF、VILIP-1水平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52例、无效23例,有效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血清Cys C、VILIP-1水平低于无效患者,BDNF水平高于无效患者(P均<0.05)。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血清Cys C、VILIP-1水平呈正相关,与BDNF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Cys C、BDNF、VILIP-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预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发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843、0.811、0.814,四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80,高于单独指标的预测效能。结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Cys C、VILIP-1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为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对患者临床转归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邓盼墨; 阮璎璐; 程冰苑; 贾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治疗组(30例)、健侧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健侧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健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质代表区rTMS治疗,患侧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质代表区rTMS治疗。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FO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FO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的SS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的FO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前(P<0.05)。结论rTMS技术刺激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患侧半球以及健侧半球均能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 杜金磊; 聂臣聪; 雷玲; 袁文洁; 吴小玲; 巫玉莲; 刘安忠; 陈理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8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康复方案进行系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第3、7天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吞咽障碍7级评估结果以及表面肌电图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吞咽障碍7级评估结果以及表面肌电图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3、7天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吞咽障碍7级评估结果以及表面肌电图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第7天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吞咽障碍7级评估结果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第3、7天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吞咽障碍7级评估结果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康复方案可有效促进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症状恢复。
    • 吴桂红; 官春燕; 王淼; 易伶俐; 韩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此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科室2019年6月—2020年11月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一般资料表、疼痛评分表、心理状态调查表收集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的吞咽功能障碍现状。结果 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从出院当天的87.50%逐渐降到出院后3个月的3.13%。单因素分析显示,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受到年龄、婚姻情况、人均月收入、费用结算、病理诊断、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疼痛分级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因素的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当天年龄、疼痛分级和SAS评分是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院后1个月年龄、SAS评分是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出院后3个月无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较多,但随着出院时间推移,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且影响因素减少;同时,本研究提示喉部分切除术后关注患者疼痛及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早期吞咽功能障碍
    • 张旭; 张莎莎; 吕文良
    • 摘要: 目的观察柴苓汤结合传统吞咽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常规药物,同时采用传统吞咽治疗和NMES修复吞咽功能;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柴苓汤口服或鼻饲。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VF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苓汤结合传统吞咽疗法和NME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患者吞咽功能的修复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