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实验系统
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349882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上海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等;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1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鼎、冯容士、唐根宝等。
数字化实验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49882篇
占比:100.00%
总计:4349959篇
数字化实验系统
-研究学者
- 李鼎
- 冯容士
- 唐根宝
- 孟静
- 张建国
- 张彬
- 祁大林
- 罗可熙
- 赵伟新
- 任煜
- 任翠娟
- 余悌华
- 俞如东
- 刘宝菊
- 刘庆丰
- 刘彬生
- 刘红英
- 卢伟
- 卢帅
- 吴呈华
- 吴慧涛
- 吴顺迪
- 周京华
- 周红兵
- 周香
- 夏天舒
- 孙凯
- 孙广铭
- 孙顺
- 宦继庆
- 巴琳
- 廖旭果
- 张亚非1
- 张佳怡
- 张兆东
- 张安
- 张宾
- 张明晓
- 张玉龙
- 张艳博
- 张荣
- 张越
- 徐倩
- 徐星
- 曾文
- 朱孟正
- 朱晓芸
- 李双
- 李彩珍
- 李文良
-
-
李陈乐;
洪鑫
-
-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既符合教学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建立现象与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对物理世界的基础认知。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实验系统和教学平台的融合应用为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
孟静
-
-
摘要:
以"市售小苏打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教学为例,将数字化实验系统应用于定量实验中,体现数字化实验系统直观、准确、便捷的优势。根据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出利用重量法、气体法、滴定法测定市售小苏打中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方法,并分别学习热重分析仪,使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滴数传感器、pH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数字化实验仪器设计并完成实验,有效弥补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
-
王刚;
杨天照
-
-
摘要:
一、数字化实验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数字化实验系统(DIS)指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软件包+计算机"构成的实验系统。实验时,传感器可获取实验数据,并传输给数据采集器;采集器对数据进行转换后传输给计算机;实验数据经过软件处理后以数值、曲线、图表等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1]。
-
-
孟静
-
-
摘要:
以"市售小苏打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教学为例,将数字化实验系统应用于定量实验中,体现数字化实验系统直观、准确、便捷的优势.根据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出利用重量法、气体法、滴定法测定市售小苏打中碳酸氢钠含量的实验方法,并分别学习热重分析仪,使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滴数传感器、pH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数字化实验仪器设计并完成实验,有效弥补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
-
-
-
-
陈春治;
李文良
-
-
摘要:
数字化实验系统带来的是生动形象的智慧教学,具有巧创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多元联系表征优势、亲身实践操作的特点.一方面,在有效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协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研方向,从而为智慧教学开启新范式.
-
-
谈晓颖
-
-
摘要:
面对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大趋势,教师有责任将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尝试创新实验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文结合相关案例,详述了利用信息技术层层攻关,最终实现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具体过程。
-
-
巴琳
-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摄取知识的进程,并且传统中学化学实验课的授课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在实验课上只能展现定性研究的方面,而定性因素很容易受环境与实验工具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开展实验教学.为了解决此模式的弊端,学校开始开展数字化实验系统与化学课程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从试验仪器的合理配备、实验原理的科学开发以及实验的目的三方面开展数字化实验体系.文章结合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意义、优势两个方面,论述数字化实验系统下的化学实验拓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此教学模式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