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量法

重量法

重量法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2篇、会议论文78篇、专利文献100631篇;相关期刊517种,包括低温与特气、冶金分析、中国钼业等; 相关会议74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重量法的相关文献由261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兆林、宋丽娟、张晓彤等。

重量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2 占比:0.94%

会议论文>

论文:7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00631 占比:98.99%

总计:101661篇

重量法—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栗忱
    • 摘要: 试样在高温下经烧结剂熔融后,用水溶解可溶物质,并用氯化钡沉淀溶液中的硫酸根,沉淀经过滤、灼烧后称重,按硫酸钡的质量计算试料含硫量。本方法适用于更广泛的矿种,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 赵三慧; 何丹; 周骏宏; 马糯; 朱昌鸿
    • 摘要: 针对目前重晶石中硫酸钡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不多、进展缓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重晶石预处理后测定硫酸钡的方法,采用磷酸二氢铵与重晶石在700°C发生复分解反应,将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硫酸钡转化为可溶于酸的磷酸钡盐,最后依据确定的磷钡比关系,根据总磷含量间接得到钡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铵与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并在700°C的条件下高温煅烧,可使硫酸钡全部转化完全,形成偏磷酸钡,再经过氢氧化钠、双氧水处理,转变为正磷酸氢钡并溶于盐酸中,与喹钼柠酮试剂形成磷钼酸喹啉沉淀,根据沉淀质量可准确计算出样品中硫酸钡的含量。测定的结果准确、方法可行。对测定重晶石中硫酸钡的含量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 徐永丽; 杨松翰; 周吉森; 谭洪亮; 周舰航
    • 摘要: 为探究沥青烟的释放规律,基于重量法建立评价沥青烟释放量的收集装置条件,通过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微孔PTFE疏水滤膜过滤沥青烟微粒,称量得到沥青烟重量,针对沥青种类、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搅拌速度和空气流速对沥青烟释放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沥青烟释放量影响最大,随着温度升高沥青烟释放量及增长速率显著提升;随着搅拌速度的增长沥青烟释放量逐渐提升,其中在100~200 r/min范围内提升速度最快;加热时间、空气流速均与释烟量呈正相关,但增长率逐级衰减;5种沥青中,90;沥青产烟量多于70;沥青,SBS改性沥青烟气释放最低,约为90;基质沥青的70%~75%。此结果为同类沥青烟释放及抑制研究提供参考。
    • 宁骏斌; 赵书运; 郭海珍
    • 摘要: 铜阳极泥中的硫酸钡含量对铜阳极泥的进一步冶炼处理影响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硫酸钡测量方法有比浊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等,样品组成较为复杂时,一般检测方法倾向于将钡元素转化为碳酸钡沉淀再转化为可溶性钡盐的形式进行检测。利用硫酸钡溶度积极低的特点,使用盐酸-氟化氢铵-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溶解硫酸钡的共存物质,然后采用重量法测定样品中的硫酸钡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中硫酸钡检出限为9 mg,当硫酸钡含量在8%~15%时,相对误差不大于±3%,可以满足生产控制的要求。此方法为硫酸钡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廖彬玲
    • 摘要: 本篇建立了一种利用盐酸羟胺还原重量法测定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粗硒中硒的方法。样品经过酸分解、盐酸羟胺还原、过滤分离以及对滤液进行ICP~AES测定补正,可以很好地测定出硒的含量;又通过对称样量、还原温度、还原剂的选择、还原剂的用量、酸度的选择、干扰元素的测定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论证。在实验条件下,对硒精密度、回收率也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045%~0.105%之间,回收率在99.84%~100.28%之间,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地填补了行业中含量在70%~98%中硒的测定。
    • 李彦; 徐标; 潘齐; 丛吉明; 杨雨欣; 张桂芹
    • 摘要: 通过实验室模拟及现场检测,对烟道外过滤的β射线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可靠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β射线法监测颗粒物方法检出限为0.1 mg/m^(3);低、中、高3个不同质量浓度水平的颗粒物标准样品6次监测结果的RSD分别为4.6%、2.7%、1.6%,相对误差分别为(2.9±9.5)%、(0.8±5.5)%、(1.5±3.2)%,标准样品测定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越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越好。将该方法与重量法监测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测量数值变化趋势一致,且颗粒物浓度越高,两种方法相对偏差越小,一致性越高。
    • 黄秋玲; 李肖瑶; 张晓; 肖红新
    • 摘要: 银钨合金因其优良的机械加工、导电等物理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领域中,但其制作工艺难以保证银均匀分布,从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不稳定,不利于银钨合金中银含量的控制及回收。采用铅试金-重量法测定银钨合金中的银含量,通过铅试金法去除试样中的Al、Cr、Cu及Fe等杂质元素,将试样中银富集成合粒,用醋酸将合粒洗净后称重。同时,另取纯银采用相同方法处理得到银粒,通过试金过程中银的损失比例计算得到补正系数,根据合粒重量和补正系数计算得到试样中银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2%~0.33%,银的回收率为99.4%~100.0%。由于该法称样量大,可以避免银钨合金中银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结果偏差,有效提高银钨合金中银含量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铅试金-重量法可满足银钨合金中银的常规测定需求。
    • 李金莹; 徐军; 王悦; 樊晓翠; 许爱华; 方鹏; 刘琦; 刘俊杰
    • 摘要: 基于对比国标GB/T 15265中实验室样品质控与实际降尘采集过程中影响数据的因素,通过优化措施进行采集数据分析,提升了数据准确度、重复性、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建议采用自动降尘设备开展降尘采集分析工作,能够规避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 杨再江
    • 摘要: 金红石是生产TiCl_(4)的主要原料,TiCl_(4)是生产海绵钛的主要原料,金红石中杂质元素的含量决定着钛及钛合金产品的质量。目前,分析金红石多采用滴定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具体见YS/T 514《高钛渣、金红石化学分析方法》系列。但上述方法存在前处理较复杂、分析周期长、每次只能测定一个元素等问题,不适用于金红石中多种杂质元素的快速分析。
    • 张明杰; 周巍; 杨娟; 梁锡明; 李哲
    • 摘要: 为探究无烟煤对超临界态CH_(4)-CO_(2)混合气体的吸附特性,采用重量法开展无烟煤对纯CH_(4)与纯CO_(2)气体、3种体积浓度CH_(4)-CO_(2)混合气样的超临界等温吸附实验,应用过剩吸附理论和Langmuir单层吸附理论,通过校正绝对吸附量、计算吸附相密度、煤的比表面积以及测定吸附平衡后游离态气体组分,探究由亚临界状态到超临界状态下无烟煤吸附纯CH_(4)、纯CO_(2)以及混合气体的吸附相密度变化特征、混合气吸附特征以及吸附分子层数。研究结果表明:煤对纯CH_(4)与纯CO_(2)、混合气体过剩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峰值型曲线;CH_(4)绝对吸附量随吸附压力增大不断增大,接近CH_(4)临界压力时,绝对吸附量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低压下CH_(4)在煤颗粒中以单层吸附为主;超过临界压力后出现表面局部2层吸附的现象;1~3 MPa时,CO_(2)在煤颗粒中即表现出2层吸附为主的现象,随压力增大甚至出现局部4层吸附的现象,煤颗粒对CO_(2)有更大的吸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