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散度

散度

散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60178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浙江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气象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雷达系统专业委员会"现代雷达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学术研讨会等;散度的相关文献由1116位作者贡献,包括华小强、张平凤、王宏强等。

散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0178 占比:99.79%

总计:160511篇

散度—发文趋势图

散度

-研究学者

  • 华小强
  • 张平凤
  • 王宏强
  • 程永强
  • 聂方彦
  • 陈武凡
  • 马建华
  • 周兰
  • 刘冠男
  • 吴孝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雪婧; 陶威; 丁丽
    • 摘要: 本文基于观测资料,欧洲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从两者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发生在2021年夏季河南郑州7月20日(简称“7.20”过程)和浙江湖州8月11日(简称“8.11”过程)的两次极端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两次降水过程均发生在副高边缘,且都有三支气流在本地交汇形成气旋式涡旋,但“7.20”过程中低层切变更强,范围更大,维持时间更长,且低层还存在超低空急流,因此天气剧烈程度、影响范围、极端性也比“8.11”过程更强。2) 两次过程整层湿度条件均较好。在强降水发生时段,都表现为高层水汽辐散,低层水汽辐合,但“7.20”过程低层水汽辐合区持续时间更长,中心辐合区强度更强。3) 两次过程均有高层辐散,中低层辐合区相配合,但“8.11”过程倾斜度小,整层配合更好。在强降水时段,两者与低层强辐合区对应较好,“7.20”过程辐合中心强度更强。4) 两次过程垂直速度分布与强天气发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垂直速度最强时段对应降水效率最高时段。“8.11”过程垂直上升运动高度虽不及“7.20”过程,但是强度较大。而“7.20”过程表现在垂直上升运动维持时间较长,强上升运动中心比“8.11”过程更低。
    • 孙贞; 徐天洋; 黄树华
    • 摘要: 本文利用三部风廓线雷达资料、两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GPS/Met资料,对2020年5月17日发生在山东潍坊、青岛地区的一次冷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冰雹过程发生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中,高空为典型的“上干下湿”冰雹天气特征。山东半岛及上游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在对流风暴生成前不断增大,为强对流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2)利用青岛、潍坊单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的温度平流、风暴相对螺旋度(SRH)能清楚地指示出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低层存在较强的暖平流,且SRH在对流风暴达到风廓线测站前持续增大。(3)利用青岛、潍坊和蓬莱三部风廓线雷达联合计算了散度、涡度。散度计算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中低层辐合不断增大,强对流天气影响期间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有利于强对流风暴的发展维持;涡度计算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发生前中低层为正涡度,而中层为负涡度。强对流天气影响期间低层为气旋式旋转辐合,高层为气旋式辐散,这有利于产生较强的上升气流,为对流风暴的维持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4)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南北两个对流风暴都具备生成大冰雹的条件:深厚的回波墙、三体散射回波、较强的中气旋和较大的风暴顶辐散。北部对流风暴回波还有较为宽广的有界弱回波区并具有悬浮回波。(5)较大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较高的VIL跃增值和VIL密度有利于产生持续时间长的大冰雹。强回波主体长时间维持,有利于冰雹天气长时间持续。地面大风出现在VIL和最大反射率因子在高位维持阶段,并且多出现在VIL剧烈变化阶段。
    • 张新华
    • 摘要: 基于矢量场的Helmholtz分解定理,重新审视刚体运动学,分析了速度场与加速度场的构成成分.分别导出了速度场与加速度场的梯度、散度与旋度的表达式,井阐述了各自的力学含义.
    • 罗垒; 巩敏莹; 谷思雨; 张伟; 高永
    • 摘要: 利用ERA-interim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及民航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收到的话音方式航空器空中报告,结合大气环流背景,风场垂直剖面特征及大气动力学物理量场的特征,对2020年6月5日银川机场发生的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为轻、中、强的颠簸事件进行物理量场诊断.结果表明,此次颠簸事件的强度以中度为主,发生颠簸的区域具有水平垂直速度梯度、水平相对涡度梯度、水平散度梯度大的动力学特征.其中,垂直速度场、散度场与颠簸区的强度及高度层次对应最好,相对涡度场与颠簸区发生的位置对应关系最好.根据上述动力学物理量场的强度及演变情况,有助于增强飞机颠簸的预测能力和航空气象保障能力.
    • 刘松波
    • 摘要: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登陆乐清,对温州市及温州机场影响重大.通过"黑格比"过程分析发现:本次台风过程,副高强且稳定,台风路径相对稳定,移动速度较慢;降水分布不均,风雨潮共作,影响较大;前期结构较松散,中后期结构清晰,近海突然快速加强;29°C ~30°C适宜的海温、内核云系的收紧、水汽输送持久强盛、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2~4 m/s弱的垂直风切变造成其近海突然快速加强,台风级别维持时间较久.台风预报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登陆后的减弱情况,尤其是台风的移动情况及水汽输送情况.
    • 罗垒; 巩敏莹; 谷思雨; 张伟; 高永
    • 摘要: 利用ERA-interim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及民航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收到的话音方式航空器空中报告,结合大气环流背景,风场垂直剖面特征及大气动力学物理量场的特征,对2020年6月5日银川机场发生的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为轻、中、强的颠簸事件进行物理量场诊断。结果表明,此次颠簸事件的强度以中度为主,发生颠簸的区域具有水平垂直速度梯度、水平相对涡度梯度、水平散度梯度大的动力学特征。其中,垂直速度场、散度场与颠簸区的强度及高度层次对应最好,相对涡度场与颠簸区发生的位置对应关系最好。根据上述动力学物理量场的强度及演变情况,有助于增强飞机颠簸的预测能力和航空气象保障能力。
    • 吴洪
    • 摘要: 气象常用的涡度、水平散度(简称散度)是天气系统、天气现象演变的重要诊断物理量.依据坐标转换的观点,分别推导出气象中常用的局地直角坐标系("z"坐标系)和等压坐标系("p"坐标系)中涡度之间、散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讨论表明,在两种坐标系中,涡度、散度的定义式形式完全相同,但本质有所差异,"p"坐标系中涡度不仅表示空气微团绕天顶方向的旋转程度,还反映大气的斜压性强弱.同样,"p"坐标系中散度不仅表示空气微团水平面积的相对变化率大小程度,也反映大气的斜压性强弱.只有大气在正压状态的情况之下,"p"坐标系中涡度、散度才表示纯粹的旋转和辐散辐合."p"坐标系中涡度、散度不仅具有大气动力特征,同时还具有大气热力特征.
    • 张李轩; 闫坤; 李慧慧; 黄雪梅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安全性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用户识别认证在保证智能手机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步态信号持续同调的用户识别的新方法,MEMS传感器信号中的混沌不变量(伪周期性)可以由相空间中的拓扑特征来表示,通过持续同调提取相空间拓扑特征,建立不同用户的持续同调模型.利用持续同调特点,进一步简化持续同调为概率密度,并使用K-L散度度量不同用户模型间的差异,最终利用MEMS传感器信号实现无须用户主动参与的身份认证.为验证持续同调模型,采用十个不同用户,两种运动状态数据,通过仿真完成用户识别,结果表明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5.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