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性筛选

抗性筛选

抗性筛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3539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广东省作物学会、广州市农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农药交流会等;抗性筛选的相关文献由717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立宏、崔承彬、刘刚等。

抗性筛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3539 占比:99.75%

总计:63698篇

抗性筛选—发文趋势图

抗性筛选

-研究学者

  • 高立宏
  • 崔承彬
  • 刘刚
  • 吕红豪
  • 庄木
  • 张扬勇
  • 方智远
  • 李长伟
  • 杨丽梅
  • 汉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顺超; 刘晔; 蒋甲福; 陈素梅; 陈发棣; 管志勇; 房伟民
    • 摘要: 菌核病是菊花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为明确菊花菌核病病原菌的种类、品种抗性差异和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鉴定,并筛选了33个切花菊品种以及7种杀菌剂。结果表明,从感病植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能够重新感染菊花,并且再次分离得到的菌株与原菌株相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感染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确定了该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原菌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YEPD)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在20~30°C时生长最好,在pH值5~7时生长较快,对碳源的种类要求不严格,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较好。共筛选了33份菊花材料,未发现免疫及抗病品种,有6份中抗品种,13份中感品种,14份感病品种,且离体与活体接种差异性不大。氟酰胺和肟菌酯对核盘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半数效应浓度(EC;)分别为0.09 mg·L^(-1)和0.65 mg·L^(-1);此外,通过接种后喷施杀菌剂发现,氟酰胺和肟菌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8.26%和90.93%,显著优于其他杀菌剂。本研究建立了菊花菌核病的鉴定、筛选与防治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菊花抗性育种与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 周旭波; 陈瑜琦; 丁鼎; 刘帅; 王健
    • 摘要: 为了提升发酵法产L-色氨酸的生产效率,使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育种技术,并结合结构类似物抗性定向筛选的方法,选育高产色氨酸菌株。将出发菌Escherichia coli AC-1042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在抗性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具有5-甲基色氨酸、对氟苯丙氨酸抗性的突变菌株,选取产酸高、遗传稳定的菌株重复进行ARTP诱变处理和抗性筛选,不断提高菌株对结构类似物的抗性水平。经过多次ARTP诱变处理和抗性筛选,获得1株色氨酸高产菌株ACTRP104,经过30 L发酵罐培养44 h后L-色氨酸质量浓度可以达到61.65 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20.64%,比出发菌分别提高了20.69%和17.81%。结果表明,ARTP诱变和结构类似物抗性筛选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获得色氨酸高产突变菌株,大大提高色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水平,获得的色氨酸高产菌株ACTRP104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张晶晶; 张宁; 侯微; 曲正义; 李亚丽; 郑培和
    • 摘要: 探讨了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根腐病离体抗性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初步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人参根腐病抗性筛选的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根块2种方法进行接种,结果表明,2种方法接种的发病情况基本一致,且用离体叶片比用根块筛选操作更简单,观察更方便;采用菌块、菌液2种接种方法分别对人参叶片的正、反面进行接种,结果表明,用菌块正面接种发病效果更好。进一步通过人参须回接试验初步证明了离体叶片抗性筛选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品系人参进行接菌,发现FS抗病能力最高,FX2抗病能力最低。
    • 何家伟; 蔡俊
    • 摘要: 以实验室保存的19株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硒酸钠抗性筛选、耐硒驯化、硫酸二乙酯诱变、乙硫氨酸抗性筛选,成功得到一株能合成硒代谷胱甘肽的酿酒酵母菌株CMY-15-1,其有机硒含量达到2 663.3μg/g。单因素试验确定CMY-15-1最佳发酵条件,在该条件下筛选出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无机盐等成分,并优化亚硒酸钠添加量。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对CMY-15-1产硒代谷胱甘肽显著性影响成分。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培养基中组分的添加量,由中心复合设计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蛋白胨5.46 g/L、亚硒酸钠205.9 mg/L、氯化铵9.56 g/L、葡萄糖35 g/L、酵母粉8 g/L、磷酸氢二钾0.5 g/L、氯化镁0.5 g/L、氯化钙0.5 g/L,测得硒代谷胱甘肽含量为33.71μg/L,优化后的硒代谷胱甘肽产量是优化前的3.94倍左右。
    • 李冰洁; 王李先秋; 宋青松; 徐沛雯; 吕婧; 崔萌萌; 孙玉合; 代常波
    • 摘要: 为获得抗二氯喹啉酸的烟草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研究受药害烟株叶面积变化规律和烟草药害等级情况,确定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烟草苗期药害的临界浓度及适宜观测时间,并对烟草EMS突变体材料进行规模化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引起烟草药害的临界浓度为0.5 mg/L,超出临界值浓度,烟草叶片会出现明显药害症状;为获得较高抗性的突变体材料,以1 mg/L为最适施药浓度,在药害症状明显时(施药后14 d)进行观测,获得了多个对二氯喹啉酸高抗、中抗及敏感的突变体材料。对高抗材料QR-19的杂交一代株系抗性分析显示,该材料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可能受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解析烟草对二氯喹啉酸等激素型除草剂的抗药性机理及除草剂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 龙倩; 包浩东; 宁雪萍; 梁家毓; 凌敏
    • 摘要: 为了更好的利用微生物发酵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本研究通过对产朊假丝酵母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并选取抗性筛选物乙硫氨酸对出发菌株进行致死率实验,筛选到一株高产谷胱甘肽突变菌株。采用5因素5水平的正交设计实验对发酵合成GSH的培养条件中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蛋白胨和硫酸铵浓度之比、初始pH值及接种量的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6°C、200 r/min、蛋白胨和硫酸铵浓度之比5:2、初始pH值5.0及接种量10%时突变菌株的谷胱甘肽产量最高,达到了187.31 mg/L,即有利于菌体合成GSH。
    • 郑明坤; 黄家滨; 李友明; 李芹; 王靓; 张建华
    • 摘要: 目的 利用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西索米星高产菌株.方法 首先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产抗能力高的S4;随后以S4为出发菌株,经等离子体处理40s,借助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双重抗性菌株.最后对突变株进行再次诱变,并结合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M inyoensis SAAP22,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了38.18%,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可有效提升伊尼奥小单孢菌的西索米星合成能力,所得高产菌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贺付蒙; 单玮玉; 赵潇璨; 武佳文; 朱元芳; 周磊; 石奇海; 刘娣; 李凤兰
    • 摘要: 为明确T-2毒素作为抗病筛选指标的可行性,采用T-2毒素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对其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 表明,50 ng/mL 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干腐病抗病性筛选的最佳指标.在生理生化测定中,经T-2毒素处理的3个品种块茎内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增加;细胞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抗病品种可溶性糖、还原糖、SOD、POD、PAL、4CL生理指标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的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由此表明,T-2毒素可以作为马铃薯抗病筛选的指标.
    • 张丽莉; 王虹云; 李涛; 曹守军; 张中华; 郝彦玲
    • 摘要: 以'福山包头'大白菜为试材,利用田间调查、显微观察和叶片离体培养的方法,对'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叶柄黑点病的发生特点及抗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善'福山包头'大白菜抗病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大白菜叶柄黑点病主要发生于叶柄表皮细胞且起始于细胞周质或细胞壁,该病可发生于大白菜的整个生育期,且进入包心期后发展较快;2)氮素能诱导叶柄黑点病的发生,且铵态氮较硝态氮诱导效果更明显;3)氮素浓度与叶柄黑点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但氮素并不是影响叶柄黑点病发生的唯一因素;4)'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种质资源中,'福东2号''福山82'对叶柄黑点病的抗性较强,'福小87-13-13''皱福'的抗性较弱.
    • 张冰莹; 陈亚兰; 牛春; 张萍
    • 摘要: 为了获得泰妙菌素高产菌株,以泰妙菌素19-127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对泰妙菌株进行诱变,并结合特比萘酚及制霉菌素2种抗生素经过抗性筛选法获得泰妙菌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经过发酵验证最终选育出5株突变株,分别为20-016、20-029、20-048、20-072和20-088,较对照组效价分别增长19.9%、21.6%、20.2%、22.5%和23.1%,且连续传代5次,遗传性状稳定.比较2种抗生素在泰妙菌素高产菌株选育中的作用,制霉菌素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选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