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4-07-29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研究了保种基物含水量的变化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存时间3个月时,不同的基物含水量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含水量高时菌丝生长较慢,产孢量较多,在不经干燥(含水量49.05%)的基物中保存的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较慢,平均生长速率为3.3em/天,产孢量较高为9×105个/mL;含水量低时病菌生长较快,产孢量较少,冷冻干燥55h(含水量为2.62%)的基物中保存后菌丝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速率3.6cm/天,产孢量为3×105个/mL.
  • 摘要:本文就进境检疫工作进行了研究,以玉簪属植物病毒X(Hosta virusX,HVX)部分基因序列为目的片段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成功建立了该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检测到51.2fg/μL的总RNA;特异性好,可有效区分HVX、马铃薯X病毒(po tato virus X,PVX)、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为HVX提供了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以防止其传播扩散,对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以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建立了噻虫嗪和啶虫脒两种药剂在番茄植株内痕量分析的方法,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带毒叶片对蓟马的有效致死剂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痕量分析方法在0.1-lOO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两种药剂在番茄植株中以1、10和50mg/kg水平添加,回收率为70.O%—107.6%,方法变异系数为0.34%—6.52%,最低检出下限为0.039ug/mL。采用该分析方法并结合药剂活性的生物测定,确定了噻虫嗪和啶虫脒在番茄叶片中对蓟马的有效致死中剂量(LC5o)分别为7.08和3.24ug/g,试验条件下噻虫嗪和啶虫脒浓度为54.64ug/g时,蓟马的死亡率大于95%。
  • 摘要:香蕉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世界第四大作物,是中国热带、亚热带重要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6省(区)。近年来,随着香蕉在云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栽培环境的改变,香蕉细菌性病害的危害日益显现。最近在云南红河州河口县香蕉种植区发现了一种新的、引起香蕉假茎腐的细菌性病害,在发病严重的香蕉种植区该病的发病率达10%以上,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的叶柄出现不规则的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病斑可沿叶片主脉向上扩展,叶片发黄、下垂;向下扩展至假茎部,并向假茎内扩展,致使假茎逐渐腐烂,严重时植株假茎折断倒伏、枯死。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可侵染香蕉幼苗植株,表现出同样的症状,再分离获得的病原菌的形态及培养特征与初次分离菌相同。通过对病原细菌寄主范围测定、生理生化试验、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引起香蕉细菌性茎腐病的病原鉴定为克雷伯式菌。
  • 摘要:本文以抗病和感病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大豆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影响.研究表明,抗线品种合理密植,能够显著抑制大豆胞囊线虫发生,提高大豆产量;抗感品种混播或间作,也能不同程度控制线虫增殖,提高大豆产量。
  • 摘要:针对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温室番茄上发生的一种萎蔫病,采集患病植株根部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获得的可疑病原物进行致病性、培养性状及rDNA-ITS序列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分离物在形态学上与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Lindf.)W.Gams]相一致;其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黄瓜织球壳菌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6%~100%;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物可使寄主发病,其症状表现与田间番茄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综上试验证明,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温室中发生的番茄萎蔫病是由黄瓜织球壳菌[P.cucumerina(Lindf.)W.Gams]侵染引起的.该病害是中国番茄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定名为番茄织球壳菌萎蔫病.
  • 摘要:于2009~2011年连续三年在辽宁省东港市土房北村水稻田利用9个当地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对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连续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其稻曲病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其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也存在着规律性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水稻播期越晚稻曲病发生程度越严重.
  • 摘要:为明确中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茎基腐病发生分布情况及病原种类组成,本研究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山西等7个省25个地市,共计45个地点进行采样,通过病原菌组织分离及形态和分子鉴定,共得到504个分离株.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中国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有6种,包括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小麦根腐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其中前两种为优势病原菌,其分离频率分别为38.5%和29.2%.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这6种病原菌在小麦苗期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刀菌对小麦的致病力最强,平均病情指数为44.3,其次为根腐离蠕孢和禾谷镰刀菌,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29.8和29.6;其他三种镰刀菌分离株的病情指数在25.0以下,致病力较弱.
  • 摘要:本文以小麦条锈病为例,介绍基于移动端(以主流的安卓和苹果系统)的小麦条锈病病情信息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该平台由病情发布、天气情况,田间调查,防治方法,植保新闻等模块构成,使得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能方便地在手机上查看以上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及时发布有用信息,以及获得在线帮助等。
  • 摘要:山东省的花生种植面积比较大,是中国花生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几年,花生颈腐病越来越重,在山东花生主要种植区已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发现花生幼苗和衰老花生包括荚果特别容易受到侵染。一般田块平均发病率5%—l0%,在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高达50%以上。花生颈腐病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明确病原,控制病害的发生,近几年对花生颈腐病进行了研究,研究部分结果报告如下。(1)采集山东省的13个县(市)苗期和成株期发病花生样本。样本通过室内分离发现病害主要是由颈腐病病菌引起的,该病在花生生长后期所占比重降低。选择了其中6个不同地方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病症状与田间病株症状一致,再分离得到了同一种病原物。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山东花生颈腐病的病原菌是棉色二孢。(2)对花生颈腐病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颈腐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在35℃高温下培养能够产生红色色素使培养基变粉红色。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时间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2℃处理lOmin。(3)通过5种不同的接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牙签接种比较适合在温室内对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的接种。采用简单可靠的牙签接种法在温室内对1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供试花生品种(系)表现感病,而仅有一个品种表现中度抗病。(4)在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商品化杀菌剂和6种化学除草剂对花生颈腐病菌的毒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常用杀菌剂对花生颈腐病病原菌毒力非常强。除草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六种除草剂对病原菌的毒性差别很大。其中,高盖草最好,EC50为33.252ug/mL。最差的是精稳杀得,EC5o高达971.554ug/mL。(5)山东省花生颈腐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花生主产区苗期发病率高,主要为害茎基部及分枝,并与土质、气候、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全省花生主产区普遍发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株衰老,病情指数缓慢上升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田间试验表明好力克+多菌灵、腈菌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百泰防治效果分别为92.36%、76.74%、79.8%和78.35%。
  • 摘要:本文以苹果枝干轮纹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轮纹病的流行学研究,并依轮纹病的流行特点提了防控策略,结果如下:不同条件下,轮纹病菌诱发症状不同:轮纹病在枝条上诱发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苹果树的树势和枝条的充水度。当树体旺盛生长时,自皮孔或气孔侵入的轮纹病菌或者在皮孔内潜伏,或者进入皮孔组织刺激皮孔细胞增生形成病瘤。当树体受水分胁迫或极度衰弱时,潜伏于皮孔和病瘤内的病菌,突破寄主防御,在韧皮层内迅速扩展,杀死皮层活体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坏死斑。扩展面积小的坏死斑,最终发展成“马鞍状”病斑;当坏死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便形成干腐症状。“干腐病”是轮纹病的另一种症状表现,应称为“干腐病斑”。防治策略与措施:清除侵染菌源和保护枝干防止轮纹病菌侵染是防治轮纹病的两条重要途径。化学药剂难以渗透人枝干皮层和果实铲除已侵染的轮纹病菌,轮纹病菌侵染后1周内施药,最好抑菌效果只能达55%。及时剪除和清理果园内和果园周边的枯死枝条,使用化学药剂封闭产孢的干腐病斑,能明显地减少轮纹病的侵染来源。春季修剪后喷施持效期长的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新的剪锯口和枝干;6-8份喷施杀菌剂保护枝干并封闭产孢病斑,5和9月份保护枝干防治气传孢子的侵染,或刮除枝干上的轮纹病菌,都能有效控制轮纹病危害。
  • 摘要:本文以杧果炭疽病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广西南宁市、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等不同地方采集杜果炭疽病病害样本,选取16个代表菌株进行菌落、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并结合核糖体DNA内转录间区(rD-NA-ITS)和p微管蛋白(B-tubulin)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杧果炭疽病菌均属于胶胞炭疽菌。选用22条随机引物,对采集于广西不同地方的16株柞果炭疽病菌进行ISSR-PCR分析。共产生位点数408个,多态位点数174个,平均多态位点7.9个,多态百分率42.6%。每条引物扩增出5—11条谱带,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柞果炭疽菌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且ISSR多态性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本文以杧果流胶病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4-5月在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武鸣县和灵山县等不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5个果园,调查了不同品种柞果流胶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平均病株率达75.7%。不同品种的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其中田东百色市右江区阳圩农场华屯分场、田阳县林逢镇福兰村、田阳县百育镇九合村的台农发病率分别高达98.1%、97.5%、97.4010,病情指数分别为13.7、12.5、10.7。武鸣的四季蜜柁发病率高达96.8%,病情指数为11.了,而田阳县百育镇九合村的红象牙发病率为30.6%,病情指数仅为1.7,受害较轻。在同一果园中,台农发病重,而红象牙、金煌柞发病较轻;同一植株上嫁接不同品种时,也是嫁接台农的发病重而嫁接红象牙、吉尔或金煌柞的发病轻。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对流胶病的抗性不同,在调查的12个品种中,以红象牙柞、吉尔柞和金煌杧较抗流胶病。
  • 摘要:本文于2010—201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地区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进而分析其对产量、含糖量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几种对甜菜褐斑病具有一定防效的杀菌剂,对比防治与否所造成的产量及含糖量的变化。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药剂连续四年的防治试验,得到甜菜褐斑病引起的产量及含糖量的损失估计数据。结果表明甜菜褐斑病引起的甜菜产量损失可达799.OOkg/亩,甜菜含糖率损失可达2.63度。
  • 摘要: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在发病条件适宜的年份,水稻纹枯病可以造成水稻50%的产量损失.该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IA融合亚群.井冈霉素是中国用以水稻纹枯病防治用量最大的农用抗生素.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风险较低,但近几年来,随着用药量和施药频率的增大,田间已经出现了防效下降的现象.监测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发生发展情况,解析其抗药性机制对于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指导田间科学用药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分离自上海地区的5株抗性菌株和分离自广西、福建、上海等地的7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采用E培养基法,测定了抗性菌株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5株抗性菌株的ECso值为14.9-30.2ug/mL,抗性水平介于3.4-6.9倍,属于低抗菌株。井冈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海藻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因此推测海藻糖酶合成途径的变化导致了抗药性的产生。克隆了抗、敏菌株的4个海藻糖合成相关基因,其中包括2个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编码基因(TPSl-A,TPSl-B,该酶为海藻糖合成的关键酶;海藻糖-6-磷酸酯酶编码基因(TPS2);海藻糖磷酸化酶编码基因(TPase),该酶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催化海藻糖合成又能催化其分解。结果未发现与井冈霉素抗药性相关的基因点突变。将抗、敏菌株在药剂浓度为20ug/mL的液体培养基中摇培3天后,以未加药处理为对照,利用RT-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了4个基因在药剂诱导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抗性倍数为3.4倍的低抗菌HJE的TPSl-B和TPase基因表达量出现了显著上调,推测两基因的上调为低倍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检测了抗、敏菌株在侵染水稻不同时间阶段的海藻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TPS2基因表达量最高,TPSl-B基因的表达量最低。侵染过程中,TPase基因在侵染后12h前表达量较低,在18h到24h表达量最高,推测TPase基因可能与其侵染过程相关。
  • 摘要: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生产.基因组测序发现致病疫霉菌编码数百个RXLR效应蛋白,这类小分子分泌蛋白通过干扰植物细胞的生理代谢过程从而促进病原菌定殖.病菌保守的、侵染时期特异表达的效应蛋白基因的鉴定和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基于致病疫霉菌基因组测序数据以及6个遗传分化较大的致病疫霉菌菌株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出50个侵染早期上调表达的保守RXLR效应蛋白基因.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基因瞬时表达分析显示,46个候选RXLR效应蛋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特征分子(PAMP)或效应蛋白引起的细胞坏死,1个候选RXLR效应蛋白可激发微弱的植物过敏性坏死反应.GFP标记的候选RXLR效应蛋白分别定位于烟草细胞质、细胞质膜、内质网、囊泡、细胞核膜、核质、核仁等不同的亚细胞结构。结果表明,序列高度分化、功能冗余的RXLR效应蛋白,在病菌侵染过程中靶向多样的植物亚细胞结构发挥毒性功能以促进病菌侵染定殖。
  • 摘要:本研究将BNYVV P31编码基因构建到分别带有6x Myc和GFP标签的pSuper1300超表达载体上,转化农杆菌EHA105浸润本生烟下表皮瞬时表达P31。瞬时表达P31在本生烟叶片上无明显症状。在浸润后第三天western blot检测P31的表达情况,利用P31、Myc和GFP血清均能检测到P31蛋白表达。为明确P31在浸润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分别在浸润后第2、3、4、5、6、7天采样并检测,结果表明在浸润后第2、3天蛋白表达量较大,浸润四天后蛋白表达量降低,至第7天几乎检测不到蛋白表达。基因沉默抑制子P19存在时能够增加P31的表达量,即使在浸润7天后,仍能检测到P31的少量表达。为探究P31是否被泛素化途径降解,将泛素化抑制剂MG132与P31共浸润,结果表明MG132并不能增加P31蛋白表达量。
  • 摘要:本研究对BBSV及其卫星RNA侵染的本生烟中small RNAs进行了高通量的测序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病毒的侵染导致了植物中small RNAs的长度分布和来源比例发生较大改变。进一步对病毒来源的vsiRNA的分析显示:BBSV来源的vsiRNAs正、负义链比例接近,5′端核苷酸以U为主;而satRNA来源的siRNAs正义链比例占90%以上,远高于其负义链,5′端核苷酸以A为主,并且在satRNA基因组正义链nt380-430区域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vsiRNA基因组分布热点。由此表明,BBSV和satRNA具有不同的正负义链比例、5’端核苷酸偏好和基因组分布,预示着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沉默降解方式。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致病力BBSV侵染的植株中,vsiRNA在病毒基因组上的分布存在差别,并且分布差异与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相关;在不同的侵染温度下,植物的miRNAs针对病毒的侵染也表现出不同的表达特征。
  • 摘要:本研究将PLRV PO的野生型及突变体(159A/P60A,L76A/P77A,W140A,F220R,W87A),序列插入pND108(由PVX改造的)载体中构建重组病毒,通过农杆菌(GV3101)浸润接种本生烟的方法探究影响重组病毒致病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对接种叶(6dpi)和系统叶(lOdpi)表型的观察结果表明,表达POPL的PVX重组病毒的致病性增强。突变体L59A/P60A、W140A和F220R的PVX重组病毒在接种叶和系统叶均表现出明显的坏死表型并伴有卷叶,而突变体POPLL76A/P77A和POPLW87A的PVX重组病毒并未出现明显的坏死表型。对坏死叶片进行电导率的测定和台盼蓝染色,结果与叶片表型观察结果一致。RT-PCR检测结果显示POPL及其突变体的PVX重组病毒在系统侵染时外源插入片段稳定,并未丢失。对系统叶中PVX CP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和ELISA检测结果可知,PVX重组病毒致病性的增强并不是重组病毒复制积累量增加的结果,而应是插入的PO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由突变体L76A/P77A和W87A的PVX重组病毒的致病性未显著增强判断,这两处氨基酸位点应是影响重组病毒致病性的关键位点。
  • 摘要:本文以柠檬为研究对象,指出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主要为害柠檬和酸橙,造成叶片侧脉脉明及侧脉附近黄化,并有反卷、皱缩等症状,在柠檬上该病毒诱导产生明显的明脉和叶片畸形,偶尔产生环斑和脉间坏死,在来自湖北、湖南和四川的柠檬样品上检测到CYVCV,在柠檬植株上表现该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已报道的该病毒序列设计引物对一株柠檬植株所携带的CYVCV(命名为CYVCV-LMC)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CYVCV-LMC基因组大小为7539个核苷酸(nt),具有6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1—ORF6),ORFl(79—5028)为4950nt,编码分子量为186kDa的与病毒复制相关的蛋白;ORF2、ORF3和ORF4组成一个与病毒复制相关三基因盒(TGB),大小分别为678nt、327nt和183nt,ORF4编码分子量约6.4kDa的假定蛋白;ORF5(6148—7125)为978nt,编码分子量约为34kDa的外壳蛋白(CP);ORF6(6825-7493)为669nt,编码分子量约为23kDa的+ssRNA结合蛋白。其5′末端非翻译区为79nt,3,末端非翻译区为36nt。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YVCV-LMC与GeneBank登录的CYVCVY1分离物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7%,各ORF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60/0—980/0。
  • 摘要:本文就芸薹黄化病毒与PEMV-2协生互作进行了研究,通过农杆菌浸润接种的方法使BrYV与PEMV-2共同侵染本生烟,18℃下接种两局后BrYV与PEMV-2在本生烟上能产生协生症状,表现为新生叶先发病,叶片向下卷曲,在叶片上产生大片褪绿斑,之后褪绿斑逐渐变成坏死斑,而BrYV或PEMV-2单独侵染本生烟均不产生明显症状。24℃下,BrYV与PEMV-2也能产生协生症状,但与18℃相比,协生症状明显减弱,通过重组马铃薯x病毒(PVX)分别表达PEMV-2的开放阅读框3(ORF3)和ORF4能够增加BrYV在本生烟的病毒积累量,表明PEMV-20RF3编码的长距离运动蛋白与ORF4编码的胞间运动蛋白都参与两病毒的协生互作。
  • 摘要:本文以猕猴桃病毒病为研究对象,对侵染猕猴桃的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已发现的病毒有猕猴桃病毒A(Actinidia virus A,AcVA)、猕猴桃病毒B(Actinidia virus A,AcVB)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同时采用siRNA测序技术鉴定出一种侵染猕猴桃的欧洲山棒环斑病毒属(Emaravirus)新病毒,根据拼接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其基因组由4条负义单链RNA组成,各RNA分别含1个开放式阅读框,其中RNA1大小为7061个核苷酸(nt),推测编码2303个氨基酸的复制相关蛋白;RNA2由226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含65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RNA3为1678个核苷酸,编码310个氨基酸的核衣壳蛋白;RNA4大小为1664个核苷酸,编码379个氨基酸的功能未知蛋白。该病毒的RNA1~4与redbud yellow ringspot virus(RYRV)相应RNA相似性最高,分别为57.5%(RNA3)—65.7%(RNAl),所推测的编码蛋白相似性分别为65.1%、48.3%、55.7%和58.9%;且在各RNA的3’和5’端均具有由15个nt和17个nt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根据其序列特点,初步确定该病毒为Emaravirus属的一个新的病毒种。
  • 摘要:本文对析质谱技术在植物线虫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鉴定植物线虫的方法很多,靶标主要有蛋白质、多肽、脂类、碳水化物、核酸等。不同种类的线虫之间蛋白质的组成和丰度有显著差异,特别适用质谱技术进行检测,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制约质谱技术用于植物线虫诊断的因素主要是蛋白质数据库的建立。检测获得的质谱图与蛋白质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比对匹配后,给出鉴定结果。只有保证数据库中含有要鉴定的未知线虫的质谱图,才能使未知图谱与数据库内图谱实现匹配,最终得到鉴定结果。所以,及时有效地扩充数据库资源,MALDI-TOF-MS鉴定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质谱技术鉴定植物线虫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有关的数据比较少,但是随着植物线虫基因组测序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越来越多的植物线虫学家投入到相关的研究工作当中,质谱技术定会在植物寄生线虫的诊断当中发挥巨大作用。
  • 摘要:本文以小麦线虫病为研究对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小麦响应线虫侵染的代谢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小麦品种选用高感孢囊线虫病的温麦19,线虫材料选取H.filipjevi河南许昌群体。利用该线虫的二龄幼虫接种小麦幼苗的根部,分别选取接种前,接种后1天、3天、5天和7天的样品提取代谢DA对不同接种阶段的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OPLS-DA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接种阶段的小麦样品,说明线虫侵染不同阶段小麦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利用S散点图寻找线虫不同侵染阶为了深入了解小麦响应线虫侵染的机理,对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代谢物在0—5天时含量逐渐增加,而5-7天有所回落,但是含量还明显高于接种前的水平;代谢物C、G和J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说明这7种代谢物与线虫前期侵染有关,可能主要响应伤害反应。代谢物F和Ⅱ在线虫侵染的前7天,其含量都逐渐增加,但是在3-5天物质积累明显放缓,有可能这两种物质同时参与伤害反应和线虫定殖后的反应,并且其响应机理是一样的。而代谢物K和L也是同时响应伤害反应和线虫定殖后反应,但是其响应机理有可能是相反的。
  • 摘要:本试验以中国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为接种物,对供试国内外小麦品种及育种资源材料进行室内盆栽抗性鉴定和大田病圃抗性鉴定.综合盆栽及大田试验结果,对假禾谷镰刀菌Wz2-8A菌株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绝大多数品种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只有品种SUNCO在苗期表现中抗,兰考198和249在成株期表现中抗;对禾谷镰刀菌Cz072-7菌株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品种周麦26和洛麦4号苗期表现为中抗,BATAVIA.3、SUNCO/2水PASTOR、郑麦3596和濮麦9号在成株期表现中抗,其余品种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小麦品种及育种材料对两种主要病原物引起的茎基腐病抗性均较差,急需寻找新的抗源材料.
  • 摘要:2010~2013年,利用人工接菌方法,对征集到的184份茄子材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征集到的茄子材料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耐病性,中抗病材料占总数的60.33%,但抗病材料相对缺乏,仅占参试品种数的15%左右.因此,在茄子的品种选育上,还需继续开展茄子黄萎病抗源材料的收集、鉴定和筛选,从而创制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推进产业发展.
  • 摘要:小麦茎基腐病目前已成为黄淮麦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为了筛选小麦茎基腐病的高效防治药剂,本试验对不同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室内盆栽和大田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茎基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871mg/kg;咯菌腈、多菌灵、嘧菌酯和灭菌唑等对小麦茎基腐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均小于3.0m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戊唑醇FS1∶1000包衣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4.92%;其次为4.23%顶苗新ME1∶500拌种和25%嘧菌酯FS1∶500包衣,防效均超过50%.大田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苗期以25%嘧菌酯FS1∶500包衣的防效较好,防效达到61.35%,其次为3%苯醚甲环唑FS1∶500包衣和2.5%咯菌腈FS1∶500包衣处理,防效也在50%以上;灌浆期以4.8%适麦丹FS1∶500包衣处理的防效最好,达51.97%,其次为2%戊唑醇FS1∶1000包衣处理,防效为48.76%.
  • 摘要:由Phoma arachidicol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是目前花生生产中重要叶部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危害严重.为筛选出低毒、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并比较了花生网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00g/L苯甲·丙环唑EC的毒力最强,EC50为1.9344mg/L;50%啶酰菌胺WG、300g/L醚菌·啶酰菌SC、50%多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均小于6mg/L,抑菌效果较好.就敏感性而言,花生网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50%多菌灵WP敏感性最高,对250g/L嘧菌酯SC最不敏感.综合考虑,在田间花生网斑病发生的不同时期,应轮换使用以上杀菌剂,以降低抗药性,有效控制该病害.
  •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小麦主要土传病害纹枯病和全蚀病的高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三唑酮、戊唑醇、咯菌腈为药剂对照,对噻呋酰胺、啶酰菌胺、氟硅唑、四氟醚唑、氟环唑5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以及种苗安全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小麦土传病害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有差异.在供试药剂中,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噻呋酰胺的EC50仅为0.0189μg/mL;氟硅唑、氟环唑和四氟醚唑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均在0.06μg/mL左右.种苗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药剂种子处理后对麦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氟环唑影响较大.
  •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细辛精油和3种化学药剂(70%恶霉灵WP、扑海因SC、30%嘧霉胺SC)对茄子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564.88mg/L和336.69mg/L,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优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3种化学药剂中,扑海因的抑菌效果最佳,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7.35mg/L和16.43mg/L.本研究为将细辛精油开发成为植物类生物农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凋萎病是近年来危害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本文就伤口涂抹剂、硫酸亚铁、生物制剂、植物油助剂及综合防治技术对杨梅凋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修剪伤口涂抹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农药膏剂等能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防效都是100%.0.1%~0.4%的硫酸亚铁溶液对杨梅凋萎病的预防作用较好,防效45%~88%,其中0.4%的硫酸亚铁溶液防效最好.好快、申嗪霉素和井岗·蜡芽菌三种生物制剂对杨梅凋萎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效在48%~55%,其中好快预防效果最好.植物油助剂怀农特能增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在盆栽实验中对杨梅凋萎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经过3年针对性农药的合理使用,2年的综合防治,瑞安、天台和仙居的三个杨梅果园中凋萎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89.9%~96.1%.这表明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防治杨梅凋萎病.
  • 摘要:本文以水稻纹枯病为研究对象,在水稻10.1叶期(11叶品种)和孕穗期施用噻呋酰胺、戊唑醇·肟菌酯、嘧菌酯或氟环唑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
  • 摘要:本文以对水稻穗腐(枯)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索水稻穗腐(枯)病的通过栽培、施肥调控与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控的思路:采用每隔5天播种移栽一次,共播栽7期(表1),每个播栽期重复3次,每小区25m2,形成不同的水稻生育期,在保证水稻安全生长、成熟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当地播栽期的最佳避病时期,穗腐(枯)病打药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始穗前5—10天(对于常规稻、普通籼型杂交稻5—7天,对于分蘖期长、大穗型的超级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如两优培九、甬优12等7-10天)。防效较好的药剂是50%多菌灵WP lOOg+86.2%氧化亚铜(铜大师)32.Og/667m:和75%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水35kg喷雾。
  • 摘要:本文以苹果果实轮纹病为研究对象,为明确菌株A-l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病机制,在测定菌株A-l对苹果果实轮纹病防效的基础上,进行了菌株A-l对苹果果实轮纹病菌的抑制以及诱导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l显著降低了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7天时菌株A-l使果实轮纹病的发病率由95%降至46%,病斑面积由59.95cm2降至1.13cm2,与10%苯醚甲环唑的效果相当;菌株A-I可明显抑制轮纹病菌LXS030101菌丝的生长,对峙培养7天后,轮纹病菌菌丝颜色明显加深,抑菌率达52.22%。喷施菌株A-l后可显著降低苹果果实内丙二醛的含量,但明显提高了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其峰值分别是其对照的3.4倍、1.38倍和1.64倍;菌株A-l处理后,果实内防御酶(POD、PPO、CAT、SOD、PAL)活性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对照和仅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喷施菌株A-l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酶活性增加最为显著,其酶活性峰值是对照的2.30-11.00倍;相比接种液体培养基的对照处理,其他3个处理都可以提高B-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但单独接种菌株A-l和接种A-l+轮纹病菌的处理,两种酶活性的升高均比单独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高。
  • 摘要:本文以番茄灰霉病为研究对象,对间型假丝酵母C410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浓度为3×l06孢子/mL、3×10'孢子/mL和3×l08孢子/mL的C410酵母悬浮液处理能显著抑制孢子/mL(2×l06孢子/mL)引起的果实灰霉病和叶片灰霉病。2013年和2014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武穴市、咸宁市和麻城市等保护地番茄上测定了C410酵母悬浮液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武穴市和咸宁市等地番茄灰霉病发生较严重,C410细胞悬浮液花期喷雾显著降低了番茄灰霉病发病株率、病叶率、病茎率和病果率。武汉市和麻城市等地番茄灰霉病轻微发生,不过,从发病株率数值看,0410处理仍然低于对照处理。同时,还测定了C410在保护地番茄花瓣上的存活。以l05孢子/mL或l07孢子/mL的酵母悬浮液处理番茄花瓣,每隔24h取样,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测定存活酵母菌数量。统计数据表明:C410在番茄花瓣上可存活5天以上,直至花瓣凋谢。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酵母细胞与Bc分生孢子混合培养试验,证实C410对&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营养竞争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生防机制。
  • 摘要:本文以番茄根结线虫病害为研究对象,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用直接触杀法从64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到13株有较高杀线虫活性的菌株。对活性代谢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测定,通过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方法获得一种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胞外蛋白。用蘸根接种法研究BCM2、S25和CCM7在番茄苗内的定殖趋势,并研究它们对线虫的防治及治疗效果。分离到的内生细菌中有64株接种7天后的定殖量能达到1×l05cfu/株。对64株内生细菌进行复筛,其中13株发酵上清液18h杀线虫率达到100%,菌株BCM2、CCM7、S25和DP1最好。菌株BCM2和CCM7发酵液能够使线虫虫体渗漏或消解。其中杀线虫效果较优的BCM2发酵液在硫酸铵饱和浓度为60%和70%时沉淀的粗蛋白杀线虫活性最高;pH值7.0和8.o时粗蛋白杀线虫活性稳定;强酸强碱使粗蛋白杀线虫效果明显下降;在4℃和60CC时粗蛋白保持原来的杀线虫活性,600C后杀线虫活性明显降低,表明粗蛋白对热稳定性差;层析后的产物杀线虫活性明显下降,12h的杀线虫活性最高只能达到40.32%,说明杀线虫物质由多成分组成;对仍存在活性的层析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获得有活性的单一蛋白,对其进行二级质谱鉴定,该蛋白共计有3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8.SkDa,等电点为7.77,证明该蛋白BCM2分泌到胞外主要的杀线虫物质。菌株BCM2、S25和CCM7从接种后第1天开始,定殖数量稳定在1x l03cfu/g以上,且菌体的定殖数量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消长趋势。分别设置了三组实验来测定3株供试菌株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移栽前15天接种BCM2、S25和CCM7的番茄苗的根结抑制率分别为96.69%、90.26%和76.89%;接种和移栽同时进行的实验组3株内生细菌的根结抑制率分别为78.57%、85.71%初78.77%。移栽后已经结瘤的番茄苗再接种3株内生细菌的根结抑制率分别为8.29%、23.38%和43.10%。调查结果显示,3株内生细菌同时对番茄促生作用明显。
  • 摘要:茄科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烟草、辣椒、茄子等作物,至今还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药剂能够防治它,因此发掘有效的生防菌进行生物防治,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分离筛选出对番茄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001、009和011,对它们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抑菌谱;着重对内生细菌001菌株的内生定殖、促生作用及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纯化与其发酵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开展了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防治试验,为利用内生细菌防治烟草青枯病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从湖南永州、郴州、衡阳和宁乡等的病区健康烟草茎秆中分离到160个内生菌株,其中32个在室内对19株不同青枯菌菌株具有拮抗效果,占到总菌株数的20.0%。在这32个菌株中以001、009、011抑制圈半径较大,分别为3.Omm、3.Omm、4.5mm,故将内生菌株001、009、011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抑制病力强的烟草青枯病菌2316菌株,作为测定拮抗菌拮抗性的标准病原菌株。结合001、009、011内生菌株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性状、16SrDNA序列分析和根据MEGA3软件得到系统发育树等,确定001菌株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009和011属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菌株001、009、011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登录号分别为DQ444283、DQ444284、DQ444285。采用内生拮抗菌009和土壤菌株011混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其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2.5%和85.4%,其田间应用的剂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本实验室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纯化了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蛋白,并制备了它的抗血清,通过对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转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基因的本生烟植株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和ID-EUSA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获得了特异性和性价比均较高,可应用于转基因作物检测工作的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蛋白抗血清。
  • 摘要:本文采用PCR-RFLP方法,对采自安徽沿淮玉米和水稻过渡区的240个小麦赤霉病的单孢分离株进行种群鉴定.结果表明,240个小麦赤霉病菌菌株中,Fusarium asiaticumu(Fa)菌株有208株,占87.7%,为安徽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优势种群,F.graminearum(Fg)菌株有32株.小麦赤霉病菌菌群的分布与前茬作物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前茬作物为纯玉米的地区,Fg的平均检出率为31.1%,而前茬作物为纯水稻的2个采样点均未检测出Fg.
  • 摘要:从辽宁省沈阳市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采集锦葵炭疽病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对该病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茵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分别为8和6,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以麦芽糖作为碳源的基础培养基最利于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作为氮源的基础培养基最利于菌丝生长.
  • 摘要:本研究根据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M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该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可有效区分SoM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sobemo virus,SBMV)、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TRSV)、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Nepovirus,ToRSV)及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灵敏度高,可检测到0.8fg/μL的总RNA;实践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准确率高,可用于藜草花叶病毒的进境检疫工作,防止该病毒的传入扩散,为该病毒的检疫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以大麦条纹花叶病毒为研究对象,用磷酸化特异抗体在BSMV-XJ系统侵染的本生烟植株中检测到x JTGBpl被磷酸化修饰,再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纯化出XJTGBpl蛋白,利用体外磷酸化的方法证明其可被本生烟总蛋白提取物磷酸化,根据二价阳离子特异性以及抑制剂等实验结果,证明CK2是其磷酸激酶。为确定Ⅺ为了分析CK2磷酸化XJTGBpl在病毒侵染和移动中的作用,以BSMV-Ⅺ的侵染性克隆为基础针对Thr-396和Thr402构建了一系列突变体,并分别验证其对单子叶植物(大麦)和双子叶植物(本生烟)的侵染性。与野生型病毒相比,各突变体病毒的致病性和侵染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降低程度与其对应的xrTGBpl突变体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趋势相一致;通过观察各突变体病毒的胞间运动和长距离运输能力,证实部分突变体系统侵染性的丧失主要是由于病毒的胞间运动受到明显抑制所致。
  • 摘要:本文探索应用水稻秧苗期测定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预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2010年通过5月6日、5月18日、5月25日、6月15日、6月23日五次入迁萍乡的白背飞虱带毒率分别为0、2.17%、6.52%、39.96%、30.43%.2011年通过5月7日、5月18日、6月10日、6月17日、6月21日五次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分别为0、0、0、0、2.2%.2012年通过5月4日、5月8日、5月31日、6月9日、6月13日五次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分别为0、0、4.4%、2.1%、6.7%.2013年通过5月9日、5月18日、5月25日、6月8日、6月17日5次入迁白背飞虱带毒率分别是0、0、4.34%、2.17%、6.52%.三年的苗期测定初步认为入迁白背飞虱SRBSDV带毒率达到4%~6%,当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轻发生,而其带毒率达到30%以上,就有可能大暴发的趋势.为当年大面积治虫防病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以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已明确致病型的黄淮区重要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筛选随机引物,寻找菲利普孢囊线虫淮阳和博爱群体致病型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共筛选了131条RAPD随机引物,每个引物至少重复扩增3次以上,以确保能够得到稳定扩增的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发现S48、S232和S278可以扩增出菲利普孢囊线虫淮阳和博爱群体的RAPD特异性条带,大小分别约为600bp、550bp和1700bp,在其它线虫群体中未扩增出这几条带,说明这3个淮阳和博爱群体的RAPD标记确实是为淮阳和博爱群体致病型相关的分子标记。
  • 摘要:稻曲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菌侵染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对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策略.现有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可侵染水稻幼苗的胚根、胚芽鞘以及孕穗期雄蕊的花丝.病原菌不产生典型的附着胞结构,不能直接穿透寄主细胞,不产生吸器,侵染模式为胞间侵染和扩展.苗期侵染是否可扩展至穗部并致病,尚无确切证据.在孕穗期,稻曲病菌专一性侵染水稻雄蕊的花丝,并从此生长发育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不能侵染子房和花药,但次生菌丝可偶尔侵染柱头和浆片的外层细胞.稻曲病菌在侵染过程中不会杀死寄主细胞,属活体营养型真菌.稻曲病菌苗期侵染的扩展过程和孕穗期选择性侵染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 摘要:2012年对沈阳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发病情况差异较大,津青75品种最早发病且发病程度最大.应用SPSS11.5进行回归分析,明确了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沈阳地区大白菜根肿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并推导了沈阳地区大白菜根肿病指数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8月中上旬至9月上旬,衰退期为9月上旬以后;明确了8月上旬为最佳药剂防治时间.
  • 摘要:报道了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条件及人工接种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交替进行的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刺激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提高产孢量,缩短产孢时间.其中,液体培养使用PS培养基,产生的分生孢子浓度最高,达4.8×108个/mL.以分生孢子为接种体,采用注射和喷雾两种方式进行接种,接种发病率为8.2%~28.7%,表明稻曲病菌对水稻具有致病性.其中注射接种效果优于喷雾接种,接种后低温诱导处理对病害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 摘要:大豆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又称白腐病,是为害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采自大豆植株上核盘菌的子囊孢子(ascospore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核盘菌产孢最适温度为20℃;产孢最适pH值为6—7;灭菌沙、灭菌土、沙土混合(1:1)三种培养基对核盘菌产孢量无显著影响;子囊孢子产生需要有光照条件。核盘菌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适pH值为7—8;大豆汁、向日葵汁和油菜汁均可促进子囊孢子的萌发;有无光照对子囊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子囊孢子侵染最适温度在20-25℃;核盘菌子囊孢子需在有水膜或滴的过饱和相对湿度才可侵染寄主植物使其发病。
  • 摘要:黄瓜棒孢叶斑病是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目前已在中国大面积发生,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因此,黄瓜种质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中国现有品种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抗性水平,本研究利用2种不同的接种体,菌悬液喷雾接种和毒素悬滴接种两种生物鉴定方法对黄瓜品种进行抗性评价。菌悬液喷雾接种黄瓜苗期试验结果显示,在46份常见黄瓜品种中表现抗的有3份,占总品种的6.52%;表现中抗的品种有18份,占品种总数的39.13%;表现感病的品种有25份,占总品种的54.35%;未发现高抗材料。毒素悬滴接种黄瓜离体叶片结果显示,在供试的46个品种中,抗病品种1份,占总数的2.17%;中抗品种13份,占总数的28.26%;其余均为感病品种。两种抗病性鉴定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吻合度,但个别品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少数品种在菌悬液喷雾接种时表现抗病,在毒素鉴定中表现为感病。抗病性鉴定结果的差异受毒素浓度、菌悬液浓度、环境温湿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多方法重复性试验是保证鉴定结果准确的主要条件。目前,多主棒孢毒素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方法,因为多主棒孢的毒素具有典型的寄主选择性,能够快速诱导植物组织产生典型的病症。而且,该方法具有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可人为控制,鉴定结果可以准确量化等优点,是黄瓜棒孢叶斑病抗病性评价鉴定中的首选方法。
  •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采自四川省发病油菜上的菌核进行分离纯化,筛选获得一株菌落形态异常菌株8-2。相比于核盘菌正常菌株1980或Ep-1PNA367,菌株82在PDA上生长较慢,对油菜叶片呈现毒力衰退的特性,是一株典型的弱毒菌株。提取菌株8-2的dsRNA,发现该菌株中含有3条dsRNA片段(分别命名为dsRNAl、dsRNA2和dsRNA3),最大的片段超过lOkb,另外两条片段大小分别为6kb和1.8kb。回收纯化后进行随机克隆后,将获得的cDNA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了比对分析,获得了dsRNA片段的部分遗传信息。其中dsRNAl是一种新型负单链RNA病毒的复制体,基于获得大部分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负链病毒与与动物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具有同源性,其基因组与典型的负链病毒具有相似性,因此将该病毒暂且命名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negatlve-strand RNA virus3(SsNSRV-3);另外两条dsRNA片段分别与Botrytis porri RNA virus1和Botryotinia fuckeli-ana partitivirus1具有同源性,是两个dsRNA病毒的基因组。通过原生质体再生试验和菌丝尖端脱毒研究发现,在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和菌丝顶端分离物中,相比dsRNA2和dsRNA3片段,病毒SsNSRV-3极易丢失。菌株8-2中所含病毒的全长序列、分类地位及其与菌株弱毒相关的特性正在研究中。
  • 摘要:本文从形态学方面对杧果炭疽菌的群体分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菌落颜色多变,根据菌落颜色和产生色素的多寡大致可将杧果炭疽菌分为四个类型:Ⅰ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菌落白色,无色素产生;Ⅱ气生菌丝较发达,絮状,产生极少量的色素,灰白色至浅灰色;Ⅲ气生菌丝较发达,絮状,产生较多的色素,灰色至墨黑色;Ⅳ气生菌丝较发达,絮状,产生大量色素,灰色至墨黑色。分生孢子形态可分为两大类:Ⅰ锥形或圆柱形,较细、长,(9.58—33.16)um×(2.69—10.28)um,平均18.16um×5.7um;Ⅱ锥形或圆柱形,较粗、短,(12.08-20.11)um×(4.16-9.3)um,平均15.6um×6.671um。附着孢褐色,形状多变,多为棒状、圆形,边缘整齐,还有不规则形,边缘瓣状,(5.17-17.19)um×(4.09—10.73)um,平均10.171um×7.48um。各菌株间生长速率差异较大,最慢的7.89mm/天,最快的13.9mm/天。生长速率同菌落特征、孢子形态、大小,附着孢形态、大小等无相关性。
  • 摘要:本实验室从湖南安化厚朴上分离到两个炭疽菌株,分别编号为HNAH003、HNAH004,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两个菌株均为厚朴炭疽病的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该两个菌株进行鉴定。将这两株炭疽菌分别接种于辣椒、苹果、柱果、柠檬、草莓和枇杷比较其致病性差异,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NAH003为尖孢炭疽菌HNAH004为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HNAH003较胶孢炭疽菌HNAH004相比具更强致病力。两个菌株培养性状以及孢子形态,温度、pH、碳氮源、光照等对菌丝生长及产孢影响存在差异。HNAH003和HNAH004在PDA上培养特征存在差异。HNAH003前期菌丝为粉红色较致密,后期慢慢变灰,在后期能在菌丝中间看到桔黄色的分生孢子堆,而HNAH004在PDA上菌丝为白色与HNAH003相比菌落较为疏松。两株菌株的分生孢子大小分别为14.3ym X6.6p.m和10.6ym X5.3I.Lm,即HNAH003的分生孢子比HNAH004的分生孢子稍大。而且在生物学特性方面两个菌株表现出来的差异明显,在不同条件下HNAH003的产孢量均明显高于HNAH004,而HNAH004的菌丝生长均比HNAH003快,而且HNAH004的致死温度为58℃,高于HNAH003的50℃。因此,探寻尖孢炭疽菌与胶孢炭疽菌之间的差异对于进一步研究病原菌基因差异、寄主结构和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炭疽菌致病性的影响,控制炭疽菌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发现了一株核盘菌形态异常的菌株SZ-150,其对油菜及其他寄主表现出弱毒性状,随之对其所含的真菌病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Z-150中含有三种真菌病毒,但是与其弱毒特性相关的弱毒病毒是SsHV1及其卫星RNA,明确了卫星RNA是菌株毒力衰退的重要因子.但是,菌株SZ-150的毒力衰退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研究以含有SsRV1、SsHV1及其卫星RNA的菌株SZ150(无致病力),含有SsRV1、SsHV1的菌株R6(中等致病力),含有SsRV1的菌株R59(强致病力)及不含有SsRV1、SsHV1及其卫星RNA的菌株A6为材料,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菌丝尖端形态,草酸分泌量及侵染垫形成的情况,此外还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现获得如下结果:①对四个菌株间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菌丝尖端形态的进行比较,发现菌株A6、R59、R6尖端分枝正常,而菌株SZ-150菌丝尖端分枝多且稠密、菌丝呈现明显的色素积累,菌珠SZ-150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②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发现菌株S2-150相对于菌株A6、R59、R6,细胞内部结构如线粒体等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壁明显加厚,细胞壁周围有类似黑色素颗粒状的物质分泌。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侵染寄主植物油菜叶片时的侵染过程,发现菌株A6、R59、R6在侵染寄主的早期(8h)都形成了大量的侵染垫;而菌株S2-150直至接种叶片48h后,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侵染垫,仅可以看见一些菌丝在寄主表面蔓延。④定性测定产酸量(主要为草酸)表明,菌株A6、R59、R6可以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菌株S2-150虽然也可以产生酸性物质,但是产酸能力较A6、R59、R6明显减弱;利用HPLC对S2-150、A6、R59、R6在PDB中的分泌草酸能力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A6、R59、觔在接种PDB后,在第4和第5天的时候产草酸量达到了最大值,随后产生草酸能力开始逐渐下降,S2-150虽然也能产生草酸,但是在前期比A6、R59、R6产草酸的能力较弱,在第6天的时候达到最大值,在第7天产草酸能力开始下降,即菌株S2-150的草酸大量产生时间相对滞后,且产生草酸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从所观察到的菌株S2-150这些异常情况可以初步解释其致病力丧失的原因:由于病毒SsHVl及其卫星RNA的存在,影响了菌株S2-150的生长、产生草酸的量、侵染垫的形成及细胞内部细胞器的完整性,从而最终影响到了菌株S2-150的致病力。目前菌株S2-150的致病衰退分子机理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摘要: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方法探究了辣椒疫霉游动孢子的群体感应现象。采用显微观察方法明确了游动孢子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会产生聚集现象,确定游动孢子聚集的最低浓度为0.5X105个/mL。进一步的离体叶片致病力试验显示,随着游动孢子浓度的降低,其致病力减弱,当游动孢子浓度为l02个/mL,即10UL的孢子悬浮液仅中含有1个孢子时,接种辣椒叶片基本不发病,推测单一的游动孢子没有侵染致病的作用。进一步制备了游动孢子的胞外提取物,研究了其对游动孢子聚集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胞外提取物能够促进0.5×l05个/mL浓度以下的游动孢子的聚集,并且可以促进单一游动孢子的侵染致病。提高胞外提取物的添加浓度,发现对其游动孢子的致病力具有促进作用,推测游动孢子的胞外提取物中具有促进游动孢子聚集的信号分子。通过气一质联用的方法对游动孢子的胞外提取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初步确定了可能与游动孢子群体感应相关的信号分子,但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传感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温室黄瓜病害预警系统,将有效提高对霜霉病等病害预警的能力,减少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以适应社会对食品安全、环境友好的要求。系统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保护环境”的方针,从生产源头开始,构建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预警技术体系。即用流式细胞仪结合显微镜镜检的方法测定真菌孢子的数目,研究叶面湿润时间等病害流行关键因子监测方法,基于采集的病原、寄主、环境、栽培措施等数据的系统分析,构建侵染、发病和流行的预警模型,提前向用户预报警情,同时进行追溯警源,并根据警源提供排除警情的措施。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基于软件工程,采用主流开发工具.NET平台,开发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可视化的预警流程,并可移植到手机、网络等不同的平台上,与蔬菜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手机、电脑等多终端的预警,以提高病害防治的预见性。
  • 摘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SRBSDV)首次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发现,近年来在中国大面积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为查明该病害群体遗传进化和分子生物特征而对SRBSDV湖南分离物(HuNyySRBSD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uNyySRBSDV与广东(GD)和海南(HN)SRBSDV分离物核苷酸同一率分别为97.9%-99.8%和97.4%—99.8%。HuNyy SRBSDV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以及玉米粗缩病毒(MRDV)核苷酸同一率为65.50/0—78.70/0;进化分析显示HuNyySRBSDV与GD SRBSDV分离物和HN SRBSDV分离物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中,并且与RBSDV以及MRDV的亲缘关系大于与马德里约柯托病毒(MRCV),斐济病病毒(FDV),燕麦不孕矮缩病毒(OSDV)的亲缘关系,其结果与前人报导的一致。该研究为进一步对该病害的起源和遗传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 dwarf virus,RBSDV)是引致中国水稻病毒病的重要病原病毒。为了解上述4种病毒在中国南方稻区的分布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对采自海南(64份)、广东(184份)、广西(52份)、湖南(32份)、福建(26份)、江西(50份)、安徽(31份)、贵州(14份)、云南(17份)9个省区共470份水稻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RBSDV和RRSV在9省区均有分布,RGDV仅在广东和海南两省发现,RBSDV仅在福建和安徽两地发现,其中SRBSDV、RRSV、RGDV和RBSDV检出率分别为49.4%、38.3%、11.3%和0.02%,发现存在SRBSDV和RRSV、SRBSDV和RGDV及RRSV和RGDV复合侵染的样品,未发现SRBSDV和RBSDV复合侵染的样品。SRBSDV CP基因核苷酸同一率为97.7%—l000/o,RRSV CP基因核苷酸同一率为92.2%—l00%,RGDV CP基因核苷酸同一率为94.2%—100%,RBS-DV CP基因核苷酸同一率性为92.2%-1000/o,表明中国南部9省区上述4水稻病毒的变异幅度均较小,但RRSV变异稍大,RGDV次之。
  • 摘要:辣椒是海南冬季南菜北运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病毒病的发生制约海南辣椒种植业的发展.为此,对海南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RT-PCR方法对采集的114份疑似病毒辣椒样品进行了检测,共鉴定出5种主要病毒,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spot virus,ChiRSV)以及甜椒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结果表明,海南省辣椒病毒的检出率为63.2%,最主要的病毒种类是PMMOV和CMV,检出率分别为47.2%和44.40/0,其次依次为PVMV,ChiRSV,ChiVMV,检出率分别为22.20/0,16.7%,9.7%,后3种病毒均为Potyvirus属病毒,且属内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属内复合侵染株约占1/3。病毒检出株中,只感染一种病毒的占69.4%,感染2种病毒的占22.2%,感染3种及以上病毒的占8.3%,病毒间复合感染率较高。
  • 摘要:本研究通过Pumilio-BiFC系统和MS2-GFP-NLS系统,分别对两种病毒的的RNA定位进行了研究。由Pumilio-BiFC系统和MS2-CP系统可以观察到,BBSV的基因组RNA能够与ER-mCherry共定位,说明了基因组RNA主要分布在内质网上。此外,在细胞核的周围可以看到大的比较亮聚集体,推测是病毒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大的病毒复制复合体(viral replication complex,VRC),在BBSV的侵染过程中,在ER上以正链RNA为模板转录出少量负链RNA,再以负链RNA为模板转录出大量正义RNA,然后聚集在细胞核周围形成大的复合体,复合体沿着内质网移动,通过胞间连丝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细胞。TNV-A在CP进核的过程中可能会携带者基因组的RNA进入,从而使RNA基因组定位于核仁。
  • 摘要:本文以香蕉为研究对象,对采白海南省13个乡镇的43个BBTV香蕉样品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一共得到101条DNA-U3全长序列(每个样品至少送2个克隆),序列比对结果说明该组分序列变异较大,同源性在81.330/0-99.99%。同时发现其中一个析,最后验证了感染了BBTV的HK002样品来源于一个病毒株系,该病毒株系含有两个序列差异较大的DNA-U3组分,且有重组发生。通过Mfi I酶切后的片段大小确定是否有重组发生,使用该方法对100个HK002的DNA-U3重组子进行酶切鉴定。Nde I酶切结果显示100个HK002样品DNA-U3克隆中包含48个Haikou2DNA-U3(HQ616075)和52个Haikou4DNA-U3(HM231314),两个组分比例大概1:1左右。通过Mfi I酶切位点鉴定获得重组子17个,重组率为17%,重组片段在DNA-U3序列的70-280nt。
  • 摘要:本文以梨为研究对象,由葡萄座腔菌属真菌(Botryosphaeria)引起的梨轮纹病(stem wart)和干腐病(stem canker)是梨树上的常见病,从菌丝气生性下降及致病力降低梨轮纹病菌(B.dothidea)菌株JX52中提取到一条双链RNA(dsRNA),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通过在NCBI网站上进行序列比对,发现此双链RNA为全病毒科(Totiviridae)的Victorivirus中的一个新病毒成员。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全长为5321bp,含两个开放阅读框(ORF),5′非翻译区(5′-UTR)和3′非翻译区(3′-UTR)长度分别为510nt和57nt。ORF1和ORF2分别编码病毒的外壳蛋白(CP)和复制酶(RdRP),ORF2的通过“AUGG”4碱基的耦合保守域进行翻译。该病毒的ORF1和ORF2编码氨基酸序列分别与Victorivirus属的Rosellinia necatrix victonmrus1(RnVl)CP和RdRP相似性较高,分别达54010和5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表明,该病毒和VictorivinLS属的病毒聚在同一分支内,证明该病毒为Victorivirus属的成员,将其命名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 victorivirus1(BdVl).
  •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2010年至2014年4月底深圳口岸线虫的截获情况,共截获线虫28847种次,分属12科、22属、16种,其中检疫性线虫12种;旅检中截获的线虫种次最多,其次是货检.截获的线虫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泰国、日本和美国等是截获线虫种次数最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针对深圳口岸线虫疫情截获的特点,制定出深圳口岸防止外来线虫传入的几点对策:①加强对入境旅客携带物的检疫工作,②加强对进境花卉苗木的检疫工作,③加强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工作,④提高线虫鉴定能力。
  • 摘要:本文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纯系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侵染前J2、四龄雌虫和白孢囊3个不同龄期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分别获得了49532552个、46759702个和47668102个高质量的reads;通过RPKM值比较发现:与J4雌虫相比,在侵染前J2s中上调表达的Transcripts数为1101,下调表达1894个;在白孢囊中上调表达的Transcripts数为2905,下调表达1689个;与白孢囊相比,在J4雌虫中上调表达的Transcripts数为285,下调表达的为123个,从三个转录组序列中共鉴定筛选出已报道的效应蛋白471个;其中与c.elegans没有同源性,同时满足具有信号肽但不具有跨膜结构域的差异性表达的新型效应因子共133个。具有RNAi致死表型的Unigenes227个,这些有致死表型的基因序列在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抗性育种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是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抗性育种中潜在的理想RNAi靶标基因序列。
  • 摘要:本文就玉米病害进行了研究,以玉米自交系Y478和立枯丝核菌高致病性融合菌群AG-1-IA为材料,分别采集接种后6h,12h,24h,36h,48h,60h和72h的叶片,将该7个时间点取的叶片作为混合样本,利用R-PCR技术筛选出该样本相对于未受侵染玉米叶片的上调表达的基因,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获得了如下主要基因:calmodulin,omega-6fatty acid desaturase,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ATP synthase C,metallo山ionein-like protein l,NADP-malic enzyme,2,3-bisphosphoglycerate-independent phosphoglycerate mutase,anthranilate synthase component I-l,PHD finger-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SA,aquaporin Aqyl,chitinase,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 摘要:本研究以番茄叶霉病为研究对象,从2009-2014年先后在辽宁省内辽中、辽东、辽西、辽南和辽北地区进行番茄叶霉病样采集、分离、纯化和单孢子分离,采用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国际鉴别寄主,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完成病原菌的生理小种鉴定工作;选用辽宁省内目前番茄叶霉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和省内番茄主栽品种,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评价品种的抗病性。经鉴定省内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别为1.2.3.4、1.2.3、2.3.4、1.3,其中优势生理小种为1.2.3.4,在各个地区所占比例辽西地区为75%、辽东地区为65%、辽南地区为63%、辽中地区为62%、辽北地区为58%。人工接种辽宁省内优势生理小种,完成品种抗性评价,结果发现目前市场上栽培的小番茄品种几乎全部高感叶霉病。大番茄品种中超过50%为感病品种,仅有少量品种抗病。结合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和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认为在辽西地区应以种植高抗或抗病的大番茄品种为主,不适宜栽种小番茄,辽北地区可适当种植小番茄,其他地区以种植大番茄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高感品种。
  • 摘要:测定了4株生防酵母菌在冬枣表面的定殖能力,并对其控制冬枣采后主要病害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生防酵母菌在冬枣果实表面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其中,假丝酵母菌(B5)及美极梅奇酵母菌(J)在冬枣表面的定殖能力较强;4株生防酵母菌对橘青霉和链格孢菌均有抑菌效果,其中假丝酵母菌(B5)对橘青霉的抑制效果最佳,美极梅奇酵母菌(J)对链格孢菌抑制效果最佳.
  • 摘要:五种不同化学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控效果表明,5%己唑醇SC和20%氟硅唑ME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均极显著的高于其他三种药剂的防控效果,防控效果均达80%以上;10%苯醚甲环唑WG的防控效果极显著的高于50%三唑酮WP和30%醚菌酯WP的防控效果,平均防控效果达76.86%.五种不同药剂在参试的剂量下对黄瓜及非靶标生物均无不良影响.
  • 摘要:利用两种常见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作为生防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杯碟法等研究了其对引起玉米茎基腐病的两种病原菌——瓜果腐霉菌和串珠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玉米基茎腐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作用优于串珠镰刀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当孢子浓度为106个/mL时,对玉米茎基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70%.代谢液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虫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玉米茎基腐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和抗生作用。
  •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大麻茎枯致病棒孢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的菌丝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956mg/L,效果较差的为75%百菌清和25%嘧菌酯,EC50分别为3213.291mg/L、3470.277mg/L.
  • 摘要:"水稻—病虫草害—环境"(即寄主—病虫草害—环境)三者的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一生中要遭受多种病虫草害的侵袭、天干、水涝等许多非生物因素的干扰.本文以水稻主要侵染性病害演替规律研究为重点,从以下三个路径展开研究:第一条路径:环境因素是控制和制约水稻生长发育和病虫草害侵袭破坏的客观存在.第二条路径:研究水稻正常生物学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阶段表现.第三条路径:重点研究水稻侵染性病害种类的分类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茎、叶、花和谷粒等器官受侵染危害以及在水稻生产各个阶段中的演化过程,得到了以下结论:(1)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与侵染性病原的危害都是受到环境因素统一控制与制约下展开的。利用中国农历24个节气对应确定的公历日期,可以有效地安排水稻生产,促进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尽可能避免侵染性病害危害的不利环境条件。(2)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是预防侵染性病害危害的首选措施之一。(3)清洁田园,消灭越冬寄主,防治传病媒介昆虫是防虫治病的必要措施。(4)按照水稻侵染性病害病原性质、对水稻植株不同器官的为害状况和水稻全生育期中不同阶段侵染性病害危害的严重程度:首先是做好育秧前的种子消毒处理,秧田期防治侵染性病害是重点,孕穗齐穗期防虫治病是关键,返青与分蘖期防治手段是补充。拔节期与乳熟黄熟期防治措施各地有侧重。这就是研究水稻主要侵染性病害演替规律的防治策略根据所在。
  • 摘要:利用植物拮抗内生菌控制植物病害是极具研发前景的生防新策略,而引入的生防菌在植物体内定殖会对这一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经生防真菌DZJ07定殖处理的小麦植株为实验材料,研究生防菌DZJ07在小麦体内定殖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植株中PPO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接种生防菌DZJ07"和"小麦纹枯病菌+DZJ07混接"两种处理方式均能提高不同生长时期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的PPO活性,对盆栽和大田小麦根部、茎部、叶片PPO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由此可知,DZJ07菌株在小麦体内的定殖对PPO活性的提高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从而提高植物体的抗病能力.
  • 摘要:采用JSP程序设计语言为北京市植保站重新开发一套针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系统,该系统以北京市主要病虫害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为基础,同时根据北京市各个区从1990年到2013年总共24年的病虫害田间调查数据(调查日期、调查地点、品种、生育期、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成虫诱捕量、被害株率、卵块数、各龄幼虫数等)和北京市同期气象数据(日平均气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平均风速等11项数据)的月平均值、旬平均年值和每5天的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分别对北京市以及各区县的小麦白粉病、麦蚜、玉米螟、玉米黏虫和大白菜霜霉病这五种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长期预测.最终实现病虫害数据采集、分析、管理一体化,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管理.
  • 摘要:本文以牡丹叶部真菌病害为研究对象,为了筛选防治牡丹叶部真菌病害的化学药剂,本研究测定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对四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如下。(1)牡丹黑斑病菌: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有效中浓度EC50仅为0.30ug/mL,其次为嘧菌酯和多菌灵。病害发生期轮换使用。(2)牡丹红点病菌: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牡丹红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很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弱,三种药剂在高浓度下对芽管的致畸作用明显。(3)牡丹黄斑病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对黄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较强,其次是多菌灵、氟环唑、噻菌灵、戊唑醇、速克灵、丙环唑、苯菌灵。(4)牡丹柱枝孢叶斑病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该菌有较强的毒力,氟环唑对该菌也有较强毒力,醚菌酯对该菌毒力最差。
  • 摘要:构建了以陶粒为基质,人工培养辣椒疫霉游动孢子,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人工接种发病的生防菌防病效果生物学测定体系.该筛选体系克服了常规盆栽实验发病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与常规的温室盆栽生测实验相比提高筛选效率2倍以上.从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福建、河南及江苏等地蔬菜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万余株,从中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802株,进一步用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及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为靶标筛选出对以上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62株.构建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无土栽培高效辣椒疫病防病效果高效筛选体系的实验结果表明,六个菌株防效在70%以上,其中菌株TB1340防效最高,达到82%。菌株TB1340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具有较强的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B—1,3—葡聚糖酶活性。经16S rR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观察,菌株TB1340被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rzs。
  • 摘要:球孢白僵菌08F04菌株是一株从小麦孢囊线虫的孢囊上分离得到的线虫生防真菌,经盆栽和田间试验,该菌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探讨08F04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本试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该菌株对18种常见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测定结果发现,08F04菌株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包括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小麦全蚀病、小麦黑胚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莴苣菌核病菌)、稻曲病菌、西瓜炭疽病菌、高梁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疫病病菌的病原菌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08104对番茄早疫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接菌7天后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9.3010;对小麦纹枯病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4.7%、58.1010、58.0%、54.4%和52.3%。进一步测定了08F04菌株发酵液对3种小麦土传病原真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抑菌作用,发现该菌株发酵液对上述3种病菌的菌丝生长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鉴于生防真菌08F04菌株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和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 摘要: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引进9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接虫鉴定.鉴定方法:在玉米8~9叶期,于每株玉米心叶内接入玉米螟黑头卵块1~2块(40~50粒卵),玉米抽雄前进行田间调查鉴定、评价其抗感性.结果表明,有46份玉米种质材料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达中抗水平以上.
  • 摘要:利用水培的方法对高粱必需的13种矿质营养元素的缺素症进行研究,明确各种缺素症的症状,为病害诊断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研究配制的缺素营养液能够有效的诱导高粱产生缺素症状,而且可重复性好,试验结果可以为高粱缺素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植物病理学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讨论了一些中文文献关于"病因"、"病害三角"、"病害循环"和"潜育期"等概念的定义,为明晰相关概念的含义提供依据,文章指出在多数情况下,植物受到病原物的侵害或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病害,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下,植物病害的发生,至少有两种组分(植物和病原)必须接触和互作。如果在病原物与植物接触时以及随后的一段时间,环境条件太冷、太热、太干或存在其他一些极端条件,则病原物不能侵害或者植物能够地块病原物的侵害。因此,尽管二者可以接触,但无病害发生。显然,病害发生的第三种组分即在适宜范围内的一系列环境条件必须同时存在。这3种组分的相互作用常常通过一个三角形来表示,一般称为“病三角”。三角形的每一个边代表3个组分中的一种,每一边的长度与每一组分有利于病害的特征的总和成正比例。“病害三角”的特点包括:①病害三角仅用于侵染性病害。这个定位清楚植物病害概念这个层次,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有“头重脚轻”之嫌。②病害三角的实质是定量概念:描述的是4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用一个简单的数学三角形来描述病害发生发展的“程度”(以三角形的面积来表示)是怎样受到另外三个变量的影响而改变的;这另外的三个变量就是:寄主抗病性程度、病原物致病毒性程度和环境条件适宜发病程度(这三个变量分别以三角形的三条边来表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