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43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8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30996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针刺研究、中国中医急症、针灸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2014浙江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等;急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献由133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宁、梅继林、贾连顺等。

急性脊髓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8 占比:1.23%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0996 占比:98.63%

总计:31425篇

急性脊髓损伤—发文趋势图

急性脊髓损伤

-研究学者

  • 李晓宁
  • 梅继林
  • 贾连顺
  • 吴磊
  • 李诺
  • 宋兴华
  • 陈江涛
  • 单筱淳
  • 李志刚
  • 梁雪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九杰; 李治; 王树杰; 田野; 赵伟
    • 摘要: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行传统的椎管扩大减压术只能解除骨性压迫(即硬膜外的压力),而对于降低硬膜内的压力无明显的效果,故有学者提出了硬脊膜切开减压,但是对于该术式的治疗效果褒贬不一。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预估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性,以及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急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SIA分级A、B级行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2组,单纯骨性减压组32例行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硬脊膜切开组19例在后路椎管扩大骨性减压基础上行硬脊膜内减压,所有患者在术中使用KEY PONIT多功能监测仪对脊髓功能进行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各个时间点的神经电生理数据、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①硬脊膜切开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ASIA评分(236.47±31.29)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组(205.48±26.28,P<0.05);②硬脊膜切开组患者在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术后,其运动诱发电位波幅较基线增加(82.30±30.01)μV,要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减压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6.1±25.6)μV,P<0.0001];③所有患者减压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的转归基本一致。提示:急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B级的患者在骨性减压的基础上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手术,可以进一步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急性脊髓损伤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反映脊髓的功能变化,且术中电生理指标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转归趋于一致。
    • 文峰; 周磊; 李扬; 郑力铭; 张志文; 范筱; 吴子健
    • 摘要: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水肿和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通腑逐瘀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组、TGN-020组以及抵当汤+TGN-020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不予脊髓打击,其余各组均采用纽约大学打击器制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抵当汤组术后给予5.04 g/kg抵当汤灌胃;TGN-020组术后给予5 mg/kg TGN-020(水通道蛋白4特异性抑制剂)腹腔注射;抵当汤联合TGN-020组术后采用5 mg/kg TGN-020腹腔注射联合5.04 g/kg抵当汤灌胃处理,1次/d,持续7 d。分别于术后1,3,5,7天评估BBB评分和Reuter评分,术后第7天取材进行脊髓组织大体观察和含水率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受损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细胞个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BBB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2)脊髓组织含水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脊髓组织含水率均显著降低(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结构离乱,大量瘢痕组织和脊髓空洞形成;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可见组织结构较完整,可见少量瘢痕组织增生和脊髓空洞,组织形态得到有效改善;(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水通道蛋白4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细胞数量较少,亮度较低,细胞肿胀程度减轻(P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6)提示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处水肿,从而有效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
    • 张军伟; 郝晓宁; 杨晓慧; 解国辉; 谢鸿儒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ASCI)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诊治脊髓损伤患者80例,根据磁共振检查分为研究组51例(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29例(通过CT检查判断为非急性脊髓损伤)。比较2组磁共振SWI技术扫描参数,ASCI不同程度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相关指标[神经丝轻链(NFL)、胱抑素C(CysC)、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感觉、运动评分]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磁共振SWI技术对ASCI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FA参数低于对照组,ADC、λ1、λ2参数高于对照组(t/P=10.650/0.001、9.890/0.001、5.097/0.001、5.157/0.001)。重度ASCI患者FA参数低于轻中度ASCI患者,ADC、λ1、λ2参数高于轻中度ASCI患者(t/P=7.846/0.001、3.579/0.001、3.726/0.001、8.959/0.001)。重度ASCI患者第7、15、30、90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高于轻中度ASCI患者(t/P=21.630/0.001、15.270/0.001、12.660/0.001、12.010/0.001)。重度ASCI患者血清NFL、CysC水平高于轻中度ASCI患者,ASIA感觉评分、运动评分低于轻中度ASCI患者(t/P=15.100/0.001、13.030/0.001、6.890/0.001、9.846/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A、ADC、λ1、λ2及4项联合诊断ASCI的AUC分别为0.923、0.662、0.763、0.653、0.967,4项联合诊断ASCI的价值高于单一指标(Z/P=2.353/0.001、2.465/0.031、2.386/<0.001、2.597/0.041)。结论磁共振SWI技术可用于急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可用于评价患者神经功能。
    • 吴文茂; 于德水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依据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脊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针刺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肢体肌力改善2级时间、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分别为(5.61±2.04)、(10.73±2.96)、(12.34±3.89)d,均短于对照组的(9.43±3.22)、(17.65±4.08)、(21.22±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彭成; 刘佩雷; 陶钧; 张乐; 陶奇昌; 代建昊; 李强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神经细胞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靶向干预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8~10周龄SD雄性大鼠共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JAK2抑制剂AG-490干预组各15只,采用改良Allen法复制模型.分别于6、12、24 h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组织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MAP1LC3)-Ⅱ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Caspase-3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组织IL-6、TNF-α和HSP-27阳性表达率,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MAP1LC3-Ⅱ阳性表达率以及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增加,而干预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ASCI早期病理改变可能涉及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靶向干预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为ASC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康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在急性脊髓损伤(ASC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ASCI患者8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4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运动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略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治疗ASCI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功能,且安全性高.
    • 梅继林; 田秀燕; 孙忠人
    • 摘要: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P2X7R、NLRP3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夹脊电针组(EA),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治疗1d、3d、7d、21 d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于治疗后1d、3d、7d、21 d提取脊髓组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脊髓组织中P2X7R、NLRP3蛋白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LRP3 mRNA、P2X7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Sham组中NLRP3、P2X7R蛋白表达均维持在少量而稳定的低水平,与Sham组比较,Model组3d、7d和21 d 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EA组在各时间点NLRP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而与Sham组比较,Model组P2X7R蛋白表达在3d、7d和21 d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EA组P2X7R表达在术后7d、21 d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较,Model组各时间点NLRP3 mRNA、P2X7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EA组NLRP3 mRNA、P2X7RmRNA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夹脊电针通过抑制P2X7R、NLRP3的表达而发挥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 朱凯; 肖常明; 陈光友; 李东东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术后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术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甘露醇等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天、1周,治疗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靠.
    • 李长明; 邵荣学; 邓小梅; 赵士杰; 王拓; 全仁夫
    •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细胞(UC)来源重编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的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3D打印支架移植修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作用.方法 将UC诱导分化为iPSCs,通过ALP活性检测、HE染色观察畸胎瘤形成及免疫荧光检测全能性蛋白OCT4、NANOG、TRA-1-81、TRA-1-60的表达验证iPSCs全能性.将iPSCs向NSCs分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的表达.制备3D打印支架.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支架模型组、iPSCs-NSCs组,每组14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1周后模型组于损伤处滴入DMEM培养液0.2 ml,支架模型组于损伤处植入载DMEM培养液的2~3 mm支架,iPSCs-NSCs组于损伤处植入载iPSCs-NSCs的2~3 mm支架.1、2、4、6、8周后采用开放领域运动测试(BBB)评分评价3组大鼠关节协调功能.8周后采用Tarlov和Rivlin评分评价3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观察大鼠运动、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振幅;取伤段脊髓组织做病理检查,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成功提取UC并诱导分化为iPSCs,ALP染色呈阳性,HE染色显示畸胎瘤形成;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全能性蛋白OCT4、NANOG、TRA-1-81、TRA-1-60表达.成功诱导iPSCs分化为NSCs,GFAP和β-tubulinⅢ表达良好表明细胞分化能力良好.成功打印3D支架,电镜显示内部呈三维立体疏松多孔结构.干预2、4、6、8周后,iPSCs-NSCs组大鼠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和支架模型组(均P<0.05);干预8周后,iPSCs-NSCs组大鼠Tarlov和Rivlin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和支架模型组,运动和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和支架模型组,运动和感觉诱发电位振幅均大于模型组和支架模型组(均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受损,组织水肿明显,细胞稀疏;支架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受损程度轻于模型组,组织水肿,细胞稀疏;iPSCs-NSCs组大鼠脊髓组织生长良好,细胞致密,空泡减小,组织水肿消失.结论 UC来源iPSCs-NSCs联合3D打印支架移植可促进ASCI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及受损节段脊神经纤维生长.
    • 曹在民; 郝占元; 冯琳
    • 摘要: 本文探讨磁共振TSE-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急性脊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选取68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损伤40例、重度损伤28例,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TSE-DWI序列扫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病变部位ADC值明显低于正常部位(P<0.05).观察组重度损伤患者病变部位ADC值明显低于轻中度患者病变部位(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变部位ADC值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以ADC值判断重度损伤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磁共振TSE-DWI序列ADC值有助于判断急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