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专利文献16116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前线、思想政治课教学、知识窗等;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薛法根、孔见、杨启锋等。
学海无涯苦作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116篇
占比:98.83%
总计:16307篇
学海无涯苦作舟
-研究学者
- 薛法根
- 孔见
- 杨启锋
- 一抹风
- 严正
- 于春宏
- 于艳秋
- 仇敏
- 付静鸣
- 任淑仪
- 伍恒山
- 何一萍
- 何俊麟
- 何婉莹
- 何小波
- 何飞林
- 余泓希
- 余闻婧
- 俗竹
- 冯余广
- 冯国孝
- 刘丛光
- 刘刚
- 刘家艳
- 刘峥
- 刘彩霞
- 刘忆林
- 刘晓阳
- 刘民英
- 刘永福
- 刘瑞一
- 刘秀玲
- 刘荣康
- 劳青青
- 勒绍华
- 史乃同
- 吕燕惠
- 吴允明
- 吴少真
- 吴杰
- 吴续银
- 吴锡鑫
- 周作璲
- 周思源
- 周林锋
- 周立和
- 和煦
- 唐成可(指导)
- 唐晓敏
- 姜丽玲
-
-
-
-
摘要:
我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是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非常重要。那么,“书山”“学海”又是怎么来的呢?在宋朝咸淳年间,有一位名叫左圭的学者,将唐宋名家的野史杂说汇集成一部书,共10集100种,名为《百川学海》。
-
-
郝荣
-
-
摘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语方法在告知人们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当然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习在大多数高中生眼中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但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还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转变。但就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压抑、沉闷,让学生难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
-
玩月轩
-
-
摘要:
在2020年“两会”人大代表中,有一位“95后”农民工代表引起大家广泛关注,他是两会最年轻的代表之一,虽然只有25岁,但是当人大代表已有三年了,他就是“网红”农民工邹彬。几年前,16岁辍学的邹彬随父母从湖南兴化农村来到长沙打工,成为建筑工地的一名普通搬砖工,和灰浆、担泥沙、挑砖头都干过。虽然学历低,但是,他努力学习技艺,一有空闭,他就会跑到老师傅那里偷偷学习砌墙的技术,趁着人们吃饭的时间,他也会拿起砌刀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邹彬很快便熟悉了砌墙的手艺,但是,他深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继续勤学苦练,向更高更精冲刺。
-
-
张慧;
胡建新(指导)
-
-
摘要:
在学校,老师经常这样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学习就是吃苦,不吃苦就不会取得好成绩."真的是这样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
-
徐涵钰
-
-
摘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一路求索,一路采撷路上的快乐,亦苦亦甜。我享受文学带来的快乐。从小学接触第一首唐诗开始,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常常使我流连忘返,我一遍遍与诗人展开了一场场对话。
-
-
韩延明
-
-
摘要: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发展科技的源泉、云集大师的圣地,是思想更新、精于创新的学园,是涵养心灵、修炼心智的圣殿。大学崇真、求美、务实、向善,洋溢着智慧和学问,充满着激情和上进。大学书山高耸,叠翠峰峦曲径通幽,书山有路勤为径;大学学海广阔,蔚然深秀浪涌激流,学海无涯苦作舟。
-
-
杨志清
-
-
摘要:
课堂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备课,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课上避免说教,不留痕迹,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的责任感,"不要问社会为我做什么,而要问自己为社会做什么"可以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以培养学生求知的责任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责任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以培养学生诚信的责任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以培养学生感恩的责任感。
-
-
梁佩玲;
任淑仪;
武靖馨
-
-
摘要: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伴着桂花香,我们如约采访到了李栋老师。九年前,李老师就研究生学术与人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九年后,我们再次相约。在这九年时间里,我们每个人都有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李老师仍然立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打开李老师办公室门的那一刻,迎面飘来淡淡的书香气,韵味悠久,在谈话间李老师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我们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提醒我们不要迷失在茫茫人海中,要勇于探索,发现最真实的自己,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阅读都是提升自我的最好办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每一天都是好时光,不容浪费。
-
-
王莉
-
-
摘要:
我们对教育有误解,总把教育描述得很苦,强调"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对教师有误解,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是"悄悄走过你窗前,你还在呕心沥血批改作业",似乎这样才显出灵魂工程师的伟大。我们对教育之美有误解,总把美和教育对立起来,似乎教育一美就会显得轻浮,就会不够庄重,威仪尽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