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婚姻法

婚姻法

婚姻法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9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72篇、会议论文126篇、专利文献93306篇;相关期刊1398种,包括法学、法律适用、法律与生活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民法理论研讨会、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等;婚姻法的相关文献由3870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家永、王景龙、牛凌峰等。

婚姻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72 占比:4.86%

会议论文>

论文:126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93306 占比:95.01%

总计:98204篇

婚姻法—发文趋势图

婚姻法

-研究学者

  • 潘家永
  • 王景龙
  • 牛凌峰
  • 巫昌祯
  • 黄小星
  • 李文成
  • 王歌雅
  • 陈苇
  • 吴晓芳
  • 本刊编辑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宗艺
    • 摘要: 在我国,隔代探望权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却没有法律依据的问题,在一个重视亲情、讲求伦理的社会中,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对社会现实的尊重,也有利于促进家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本文旨在通过了解隔代探望权案件的现状,对是否应确立隔代探望权进行理论分析.
    • 赵贵香
    • 摘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行了《婚姻法》的共同财产相关的制度。随着社会时间的发展,《婚姻法》的共同财产设定范围也在逐渐改变。从五十年代以来,以共同财产制度为主,分别财产制度为辅,共同财产的范围正在缩小,而分别财产分为正在扩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执法和婚姻财产制度的系统需求。本文首先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财产制度进行阐释,然后探讨我国《婚姻法》的变化趋势,指出了夫妻共同财产规制的不足,最后对《婚姻法》中共同财产制度的改变提出建议,以促进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合理的财产分配。
    • 谢芮; 尤琦
    • 摘要: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重大疾病”由原本《婚姻法》中的“无效要件”转变为了“可撤销要件”。这一改变在当今人权意识不断苏醒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仍然不乏缺憾,如何对于“重大疾病”进行认定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治愈标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争议焦点,《民法典》的修改依然未解决这一固有问题。同时,该法中的“如实告知”最为一项新规定,又该如何界定,目前法律上和司法实践中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将首先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接着对现有的婚姻可撤销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结合现有的司法判例和医学认定探索完善该制度的路径,为我国在该领域保护的系统完善进言献策。
    • 摘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求是》2022·04“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徐富洋子
    • 摘要: 为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我国将改革婚姻制度作为重要任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它以“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女性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为原则,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1953年3月,我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北京市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使婚姻法内容在北京市各阶层群众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极大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
    • 阳雨璇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首次增设了“离婚冷静期”制度,旨在为轻率、冲动离婚提供“缓冲带”。从法理层面考察,离婚冷静期作为平衡婚姻关系私人性与公共性的法律制度,构成对离婚自由的合理限制,符合现代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逻辑表达。从现实层面考察,离婚冷静期制度与我国轻率离婚频发的实际情况存在耦合,是建立完整、科学离婚法律制度的内在需要。为促使我国婚姻法律制度不断走向科学与完善,须在探究离婚冷静期法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当前离婚冷静期制度予以优化,以实现其保障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的诣旨。
    • 唐子贺
    • 摘要: 我国的彩礼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虽然我国的法律对彩礼的问题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现在社会离婚率的不断飙升,彩礼返还问题也就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我国《民法典》对于彩礼返还问题也做了规定,但是仍旧无法解决复杂的情感关系所带来的彩礼问题。本文旨在对彩礼返还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法律帮助。
    • 曾润
    • 摘要: 1950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及实施为保护女性的婚姻家庭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婚姻法》的推广作为20世纪50年代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其贯彻执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党中央也曾多次发出贯彻和执行婚姻法的指示。如:《关于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的指示》《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关于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的补充指示》等。影视文学界也掀起了宣传婚姻法的热潮,反映《婚姻法》推广的好几部影视作品在当时都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
    • 林敏
    • 摘要: 婚姻法和物权法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中有一定的重叠内容,两部法律在财产关系上虽然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但是同时也存在着重叠部分。为了避免两部法律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在使用时能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必须要从细微处进行分析,探寻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探讨两部法律如何来衔接的问题,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两部法律之间不会互相冲突,并有效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性。
    • 黄锐杰
    • 摘要: 以1931年出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为肇端,中共治理下的乡土社会开始酝酿一场妇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遥遥回应着“五四”时期的赵五贞自杀事件。然而,条例中关于离婚的激进规定很快遭到了乡土社会的反对。面对乡间习惯法,国家法开始退却。1940年回到延安的柳青见证了这一进程,通过用轻喜剧的方式呈现乡土世界的各种“声音”《,喜事》揭示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冲突。同时,通过魏兰英,柳青揭示了解决乡土社会妇女婚姻问题的新的可能性,即妇女向“公家人”的转变。不过,这仅仅是解决乡土社会妇女婚姻问题的第一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