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夷夏

夷夏

夷夏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1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1677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清华法学、北京社会科学、船山学刊等; 夷夏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刚、田峰、冯时等。

夷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5.20%

专利文献>

论文:1677 占比:94.80%

总计:1769篇

夷夏—发文趋势图

夷夏

-研究学者

  • 张刚
  • 田峰
  • 冯时
  • 刘昆笛
  • 曹山1
  • 曾亦
  • 殷伟仁
  • 邓凌
  • 龚维英
  • 丁纪1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时
    • 摘要: 中华文明起源何处?奇形怪状的玉人像、屈家岭文化的城址,这些神秘的考古出土器物与古代遗迹都蕴含着中华文明起源的秘密代码。本期话题,我们诚遨两位学者,带大家探秘中华文明起源,从一个侧面找寻中华文明遗失的部分。
    • 彭华
    • 摘要: 如何看待先秦时期尤其是周朝时期的民族,我们固然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吸收以"文化"判别"民族"这一观点,亦即通过后天的文化因素(如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礼制风俗、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民族意识等)来判别民族.除此主观标准之外,实则不可忽视一个客观标准,即先天的生理因素是鉴定民族的客观标准,如生理特征(遗传特征)、血缘关系(包括祖先传说与世系追记)等.对蛮夷戎狄的民族偏见与民族歧视是周朝"夷夏观"的主体内容,而"以夏变夷"则是其主流导向,这是周朝"夷夏之辨"的要义所在.
    • 刘宁
    • 摘要: 韩愈的夷夏观对其古文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韩愈夷夏思考的核心是排斥作为“外国之法”的佛教,树立“中国之法”.相对于以民族和文化来区别夷夏的传统观念,韩愈的夷夏观有了更为浓厚的国家意识.其所谓“中国之法”,并非单纯的儒道,而是包含了以儒为本的中国道统,以及兼容百家的中国文统,反映了对中国国家精神文化传统的丰富认识.中唐王权重振呼声强烈、边患压力加大,增强了时人的国家意识,构成了韩愈夷夏思考的重要时代背景.夷夏新识的激发,令韩愈走出唐代古文前辈宗经复古的传统格局,形成文道并重、“三代”与“两汉”兼取的独特古文思想.宋人对韩愈的夷夏新识颇多共鸣,这是韩愈古文思想能深刻影响宋人的重要精神背景.
    • 王占奎
    • 摘要: 周代经历了先周、西周、东周等几个阶段,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地域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民族上,夷夏融合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制度上,宗法和礼乐文明形成并趋于完善,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思想上,继文武周公之后而有孔子,随之形成百家争鸣之势。华夏文明至此而“郁郁乎文哉”,中华文化步入重要而又辉煌的新阶段。
    • 李硕
    • 摘要: 中国古代族类观念中,族际区分往往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对任何一个族类群体来说,都不存在绝对的"他者",也不存在完全的"彼此对立",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族类观.这种族类观视域下,区分不同族类群体的标准是可以探讨的,从根本上看是一种文化性标准;族类群体之间在发展水平、文明程度上的差距并非本质性的,可以通过示范引领、自觉自愿的改变加以消弭;区分不同族类群体的边界并非固化的,而是开放的,不同的族类群体能够通过主观的、人为的努力围绕这个边界进行身份转换.片面强调和夸大族类差异、族际区分、族际边界,甚至将之上升到先验性、绝对化的程度,不符合族类变化的客观规律,不利于正确认识族类现象.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具体情况,尊重规律,因时、因地、因族而变,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丰富和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
    • 李东宾
    • 摘要: 太始浑涵,往古洪荒。沧桑钟阜,溟滓陵冈。由是峙起乎大青山,遥俯河水;基始于内蒙古,长仰北疆。氤氲崎峭,拒迥漠而藩沃土;苍茫驰骤,襟二市而扼八方①。牛羊缀玉,朔望草原之莽莽;黍禾翻浪,旷临畴野之泱泱。界分耕牧,屏障京厢。诚夷夏拱辰之脊,文明融汇之梁。
    • 郭辉; 胡丞嗣
    • 摘要: 近代中国民族英雄记忆建构中,民族英雄忠孝仁义的品性和抵御外辱的功绩被不断诠释,从而衍化出"忠义"与"夷夏"两种话语.从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忠义"记忆大致由凸显到湮没,再到日常化叙述;"夷夏"记忆则从沉潜到浮现,最终同样也淡化了意识形态,回归日常.晚清时期"忠义"与"夷夏"两种话语在大部分时间内均处于相互抵牾的状态,随着民国肇建,二者的矛盾看似消弭,实则只是暂时蛰伏."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难语境下"忠义"记忆便不得不再次让位于"夷夏"记忆."夷夏"记忆的复归,恰恰说明了民族英雄记忆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诠释、反复书写的过程.
    • 白浩
    • 摘要: 在夷夏认同格局下,对于西部的文化想象一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兽化,一种是神化。以兽化观念为基础产生的交往对策以不打交道为上,即隔绝来往,隔绝之策不光是武力上的隔绝,文化上的隔绝也被视为重要。而一旦打交道, 便只有怀之以德与威之以刑两途。
    • 洪丽珠
    • 摘要: 中外学者都注意到近世以来易代士人的特殊与重要,也早就暗示了"遗民"定义本质上存在的模糊问题.在文史学者一致努力下,遗民研究成果丰硕,遗民行为的复杂、 与时俱进以及背后不易察觉的文化、 思想因素也得到关注.显然,易代之际的士人,呈现于外的往往是政治选择,并非其生活与精神上的束缚.相较于明清之际的研究发展,宋元明易代士人的研究取径,明显聚焦于华夷、 忠君、 道统观下的政治抉择与学术焦虑,并乐于采用"遗民"分类的研究方法,以探讨士人出处动向的种种意义.剖析孙克宽、牟复礼、 谢慧贤和戴仁柱等学者影响广泛的成果,能够发现这样的取径与方法早已面临严重局限与发展困境,故应驻足反思,走出"何为遗民"的框架,再次推进易代士人研究的新样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