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考古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3年内共计42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文物考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3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43篇;相关期刊1375种,包括考古与文物、文物鉴定与鉴赏、收藏.拍卖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200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等;考古的相关文献由4298位作者贡献,包括无1、罗宏杰、孙超杰等。
考古
-研究学者
- 无1
- 罗宏杰
- 孙超杰
- 朱丙辉
- 李军
- 霍巍
- 佚名
- 易西兵1
- 王帮兵
- 石战结
- 向安强
- 吴再丰
- 宋艳波1
- 张磊
- 杨林
- 田钢
- 谢振斌
- 赵冬菊
- 赵静
- 钱星博
- 黄莉萍
- 何薇
- 冉万里1
- 冉宏林
- 刘志一
- 刘树人
- 刘汉林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
- 康世伟
- 张伟
- 张强禄1
- 张文绪
- 徐良高1
- 李学勤
- 李敏
- 李莉
- 杨博
- 杨富学
- 王冲
- 赵文轲
- 郭建波
- 铁付德
- 韩宜恒
- 黄伟
- 黄晓
- 仲元
- 任伟
- 何驽1
- 刘伟
- 刘婷婷
-
-
塔拉
-
-
摘要:
赤峰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十九世纪开始这一地区便开展了多次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工作。作为赤峰市考古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借考古百年之机,从赤峰地区考古工作的起步和发展完善两个阶段着手,对文物机构的建立,考古学文化的命名,辽文化考古成果,新科技、新理念的应用等方面对赤峰市的文物考古工作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
-
-
-
郭晔旻
-
-
摘要:
2022年的除夕之夜,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在虎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闪亮登场,再现“沉睡数千年,一腥惊天下”的古蜀风采。不仅如此,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为“进行时”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在未来仍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最初的发现中国近代历史的不少重大考古发现,最初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
-
-
梁燕
-
-
摘要:
黑水国古城考古研学旅行以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黑水国古城遗址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考古直接体验,掌握考古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获得相关信息,如查阅文献、网络搜索、专家访谈、实地踏查等,并从相关信息中思考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出黑水国古城遗址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利用的办法,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
-
杨佩;
孙友文;
于晓瑛
-
-
摘要:
从去年春晚火遍全网的《唐宫夜宴》到接连推出的“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再到“七夕奇妙游”,河南的传统文化节目一经推出,就冲上热搜。不仅如此,“一盒难求”的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更是在线上线下刮起一阵考古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期待河南的下一次文化“出圈”。
-
-
薛妍;
唐邦城
-
-
摘要:
人鱼纹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常见于两汉、隋唐时期的墓葬中,形制丰富,器型多样。学术界对此做过不少讨论,但对不同时期人鱼纹饰的时空脉络关系研究较少。结合现有考古资料,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鱼纹饰展开梳理和分类,探讨人鱼纹饰在不同时空下的发展变化关系与原因,进而得到我国人鱼纹饰的演变脉络。人鱼纹饰受不同时间葬俗观念和地域变迁的影响,呈现复杂化、人格化和世俗化的演变趋势。
-
-
李二超;
黄琳;
王秀楠
-
-
摘要:
本文指出贵州陶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汉代贵州开始出现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六朝时期出现成熟的瓷器。从六朝至宋初,贵州境内的瓷器,主要为外部输入,直至宋代中晚期,贵州开始掌握烧制瓷器的技术,开始出现本土的瓷器。明清时期,贵州境内的青花瓷多为外部输入,但本地仍然保留着青花瓷的生产。民国以来,制瓷技术回旋式发展,釉陶器再次出现。时至今日,贵州境内还传承着原始的制陶制瓷技术。
-
-
薛玺情;
李旭豪;
马欣;
杨继国
-
-
摘要:
砭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针具,为现代针具的雏形,砭石的起源与发展象征着针刺的起源。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发现砭石多源于山东境内,扁鹊、伏羲氏最早以石治病;现代文献研究表明砭石起源于东方,尤其是山东沿海一带,与古莒文化区有密切联系,亦有学者认为针砭的起源与浙江、河南、河北、甘肃等地有一定的关系;考古发现山东地区出土大量针砭文物,其次为湖南,且从中出土的砭石形状丰富,而河南、河北、内蒙古、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少量砭石出土。参考文献31篇。
-
-
刘扬
-
-
摘要:
锁具根据使用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刑具锁与刑罚、礼法有关,门锁与财产保管、安全防卫有关,首饰锁与金属细工艺、纹饰图案有关。锁具在古代封闭作用上的特殊性与刑法、生活、审美、技术的联系是不能被忽视的。但中国传统锁具在古代文献中较少提及,近现代也少有人研究。宋代以前的锁具专门研究还很少,文博圈内研究锁具的学者更是鲜为人知。对传统锁具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锁具学术研究的系统化,不仅能进一步认识古代社会生活,也有利于古代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研究。
-
-
赵青云;
施志平;
臧克成
- 《200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 2005年
-
摘要:
关于唐青花的研究与探讨,长期以来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然而,由于实物标本的数量极为有限,又没有发现其确切的窑口,致使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尽管如此,在学术界还是有许多前辈及有识之士,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有不少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出版发表[1],不仅为我们研究这一重要的学术课题开拓了思路,而且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特别是在新世纪之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唐三彩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偶然获得了唐代青花瓷器的实物标本及窑口新资料.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唐青花、探寻其创烧历史以及破译烧造唐青花窑口之谜,提供了科学的而又详实的文物资料,同时,也对抢救、保护唐青花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了解在河南民间收藏界尚存有为数极少的几件唐青花完整器,实为难能可贵.现就有关唐青花研究历程、唐青花的考古新发现及唐青花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等问题,结合民间唐青花完整器的藏品论述于下,就教于诸方专家.
-
-
-
-
-
王书敏
- 《200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 2005年
-
摘要: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的陶器生产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距今已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在东汉晚期出现成熟的瓷器以前,陶质器皿在我国古代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陶器生产因而也成为我国古代,尤其是史前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因此,在考古发现中,陶器是史前遗址和墓葬中出土最多、最重要的遗物,这不仅表现在出土的陶器数量多,种类丰富、齐全,同时还表现在陶器最能够代表和反映着某一区域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是蕴藏着大量的可供比较全面复原当时社会面貌的重要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正因为如此,在史前社会,陶器以及陶器生产已经不仅仅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的极好的素材.因而,对于史前陶器以及陶器生产进行研究这项工作,一直受到考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
-
-
王春洁;
孟晋辉;
高瑄
- 《第四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及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使用现代CAD/CAE软件对古代机械进行复原及其相应的动力学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数据.首次将现代科技综合地融入古代机械考古复原研究中,这是一个CAD,CAE技术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对古代机械的复原不仅是对古代机械的重建,并且对那些由于资料原因而产生分歧的关键部件进行分析,有助于解开历史之谜.
-
-
夏元复;
黄红波
- 《第九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穆斯堡尔谱学今天主要在干什么?一是发展新的方法,二是用来阐明各种新现象.由于它的特别高的能量分辨本领,在特定位置上各种不同共振原子核可以提供其它手段难以提供的局域信息,再由这些局域信息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图像,以判断物理根源.
-
-
夏元复;
黄红波
- 《第九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穆斯堡尔谱学今天主要在干什么?一是发展新的方法,二是用来阐明各种新现象.由于它的特别高的能量分辨本领,在特定位置上各种不同共振原子核可以提供其它手段难以提供的局域信息,再由这些局域信息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图像,以判断物理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