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统计方法
多元统计方法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0229397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城市问题、内蒙古统计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等;多元统计方法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元、徐秋栋、丁言者等。
多元统计方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29397篇
占比:100.00%
总计:10229495篇
多元统计方法
-研究学者
- 刘志元
- 徐秋栋
- 丁言者
- 刘平
- 周红
- 张琴
- 徐敏
- 徐文健
- 徐霞
- 李飞
- 段端
- 田怀香
- 秦蓝
- 肖作兵
- 黄艳
- Abduwasit Ghulam
- Athar Hussain
- Fatima Bayma de Oliveira
- Kahlil Jezini Vianna
- Kung Hsiangte
- Syed Zubair Haider
- 丁启振
- 丁昌华
- 万荣荣
- 付立伟
- 任岩
- 何龙灿
- 农皓如
- 冯玲
- 刘国萍
- 刘延令
- 刘志斌
- 刘莺
- 刘骋
- 华琳
- 卢毅敏
- 卢章平
- 古松
- 吴军
- 吴军明
- 吴升
- 吴定中
- 吴小进
- 吴杨平
- 吴萍
- 吴隽
- 吴鲁华
- 周兆华
- 周剑
- 周斌
-
-
王晓宇;
罗冰;
张松林;
吴萍;
郭俊霞;
易进海;
李青苗
-
-
摘要:
目的对丹参商品等级划分指标的合理性进行研究,为该药材市场流通的快速鉴别、优质优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含水量表征“身干”,颜色值(a^(∗)、b^(∗)、L^(∗))表征“色红”,主根上中部直径表征“条粗壮”,结合丹参酮、丹参酮Ⅱ_(A)、丹酚酸B含量,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b^(∗)与丹参酮、丹参酮Ⅱ_(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与丹酚酸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水量与各成分含量无显著相关,主根上中部直径与丹参酮、丹参酮Ⅱ_(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丹酚酸B含量无显著相关。a^(∗)对第一主成分的正影响最显著。不同产地、等级药材之间,丹酚酸B含量、明度值L^(∗)呈极显著差异。结论“色红”在丹参等级划分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应作为该药材首要判别指标。丹酚酸B含量、明度值L^(∗)可对不同等级丹参进行较为准确的区分。
-
-
曹奕;
陈爱华;
吴杨平;
张雨;
陈素华;
张志东;
田镇
-
-
摘要:
近年来因文蛤(Meretrix meretrix)异地移养频繁造成遗传背景不明,对种质保护和选择育种工作造成了影响,进而阻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挖掘不同海域文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评估子代群体的选育潜力,本实验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以及SSR标记手段对5个不同海域文蛤群体及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显示:(1)日本三重文蛤群体的表观性状与所供试的5个我国的文蛤群体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亦验证了该结果,并且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遗传差异也较大(fst>0.1);(2)多元统计方法和SSR标记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一致,江苏南通文蛤群体与其选育后代江苏子三代文蛤群体先聚为一类,之后与广西文蛤聚为一类,采自渤海湾的山东文蛤则与辽宁文蛤聚为一类,之后我国文蛤聚类后与日本文蛤群体聚在一起.但通过SSR标记手段对个体进行鉴定的准确率(91.3%)高于多元统计方法(62.78%);(3)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与原种相比,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差异在形态特征和遗传水平上均较为明显;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阐述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的必要性;表明了异地移养对我国文蛤种质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进行了将远缘种群进行杂交选育的设想;亦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手段证明了江苏文蛤子代群体具有继续选育的潜力,验证了通过群体选育途径培育文蛤新品种的可行性.
-
-
付立伟;
王坤;
李治海;
徐德龙
-
-
摘要:
为实现细支卷烟多个物理指标协同监控,本文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引入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综合稳定性评价。研究采用平均运行链长(ARL)对比分析多元T2和基于T统计量的多元累积和(MCUSUM)2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控制效果。基于选出的多元累积和MCUSUM统计方法对不同牌号、不同生产设备细支卷烟产品的长度、圆周等物理指标的综合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USUM控制图在细支卷烟物理指标小偏移的检出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均值偏移量变大时,两种控制图检出能力差距逐渐减小。其次,同一机组不同牌号细支卷烟的物理指标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一牌号不同机台的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稳定性也存在差异。MCUSUM控制图可用于细支卷烟多项物理指标综合稳定性评价。
-
-
李子宁
-
-
摘要:
文章以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例,在理论上证明了对变量加权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是否对变量加权不影响判别分析结果,但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这一结论可进一步拓展,即凡是以马氏距离为基础的方法不需要对变量进行加权,而以欧氏距离为基础的方法如果对变量进行加权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
-
丁启振;
周金龙;
曾妍妍;
雷米;
孙英
-
-
摘要:
多元统计方法能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可用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相关分析的有效工具。基于12组水样的9项指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巴里坤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内主要分布低矿化度的HCO_(3)·SO_(4)-Ca·N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33.3%)和HCO_(3)·SO_(4)-Ca型水(占总取样点的25.0%),地下水中各离子的空间变异性为中等以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以Na^(+)、Ca^(2+)、Mg^(2+)、Cl^(-)、SO_(4)^(2-)、总硬度(TH)、溶解性总固体(TDS)为主要荷载变量的蒸发浓缩作用和以HCO_(3)^(-)为主要荷载变量的溶滤作用影响,两种作用的贡献率分别达76.17%和14.87%。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
高峰;
谭虹雨;
张曼;
王振光;
汪开成;
陈秀荔
-
-
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西江干流10个地理群体野生斑点半鲿(Hemibagrus guttatus)的形态分化情况和野外生存现状,为斑点半鲿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测定广西西江干流上游(天峨、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中游(武宣、桂平、平南和藤县)及下游(梧州)10个地理群体共333尾斑点半鲿的形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其形态特征.基于体长和体质量参数,构建各群体的回归方程并计算肥满度.[结果]主成分分析共提取7个主成分(PC1~PC7),累积贡献率为72.686%,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高,主要反映鱼体头尾轴、躯干部和尾部的形态变化.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中下游的5个群体和上游的天峨群体及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等4个上游群体间具有较明显的形态离散分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半鲿10个地理群体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中下游群体的欧氏距离最接近,聚合为一类,而上游群体的形态较相似,亲缘关系相近,聚为另一类.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各性状相关系数建立各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92.7%~100.0%,综合判别率达95.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长—体质量回归分析及肥满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地理群体样本斑点半鲿生长均匀适中,鱼体较肥满.[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可判断广西西江干流10个斑点半鲿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且野外生存状况良好,可用于指导斑点半鲿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
-
-
马梦珂
-
-
摘要:
优化是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般而言,优化方法是指在一个复杂问题求解过程中寻找最优解或者最需要的解集。其中,群智能算法是该领域一种新兴的演化计算技术,它在生物群体演化规律的启迪下应运而生,近年来一直是计算智能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且已成为交叉学科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前沿性研究课题。从博士生时期,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赵新超就开始致力于该方向的研究,已在群智能优化算法模型研究与分析、群智能优化与经典最优化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等交叉科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
-
-
汤云;
卢毅敏;
吴升
-
-
摘要:
为了解闽江流域河流中的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流域内20个监测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月均值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可划分为T1时段(4-12月份)、T2时段(1-3月份);T1时段水质较好,氨氮是主要污染物,污染源以农业污染为主;T2时段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在空间上可划分为3个群组.S1组主要位于建溪下游、沙溪、大樟溪、闽江干流,水质最差,污染物以营养盐为主,耗氧有机物次之,污染源为福州、三明、南平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和禽畜养殖污水;S2组位于沙溪下游、富屯溪,水质最好,污染物主要是面源污染中的营养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良好;S3组位于建溪中上游、富屯溪中上游,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成果可为闽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
-
-
高泽铭
-
-
摘要:
多元统计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其应用领域较为广泛、 用途较多,在农业、 工业、 生物、 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处理复杂多样的问题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就很方便了,在以前被认为数学难度较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作用尤其不可小觑,对分析众多经济学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学学家分析经济学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多元统计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针对主成分分析法这种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作了分析研究,使用这一方法建立了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数学模型对实际的经济学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最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雷磊;
李广贺
-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采用层次聚类、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GIS空间信息平台分析了苏州古城区河网水环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提出了河道水质分区方案,解析了各分区的污染源贡献.结果表明:①层次聚类将监测时间划分为2个时段:时段Ⅰ(1-3月及10-12月)和时段Ⅱ(其它月份),时段Ⅰ水质优于时段Ⅱ,说明苏州古城区水质的季节差异性显著;将17个监测点划分为2个区域:A区(上游河道)和B区(下游河道),A区水质优于B区;②根据综合水质得分将古城区河道划分为3个水质分区:净流区、输入区、富集区,反映了古城区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空间差异性;③因子分析在2个时段内提取了不同分区的水质公因子,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计算了公因子和不确定因子对各个指标的贡献率,表明生活、第三产业污水是古城区内主要污染源,各因子的水质影响程度具有时空分异特征.本研究为苏州古城区水资源利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我国典型的城市河网系统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李飞;
徐敏;
丁言者;
徐文健
- 《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有效识别海州湾海域水质特征,可为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2009年12月33个环境调查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探讨海水主要污染来源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划分调查站位类别并识别其空间相似性.因子分析表明影响海州湾水质的主成分有四类,包括来自临洪河口的陆域污染影响(营养盐类、铜、锌),海洋工程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铅、铜、锌),临洪河口和岚山港区的组合影响(溶解氧、汞)和特定区域污染(铬).空间聚类分析显示海州湾南北两侧污染状况存在区域差异性(南高北低),各入海河口影响区域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连云港滨海新区北侧和龙王河口北侧的污染类型与其他站位具有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水质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性,海洋环境调查站位的布设需兼顾到不同类型区域,方能全面反映海洋水质环境现状.
-
-
李飞;
徐敏;
丁言者;
徐文健
- 《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有效识别海州湾海域水质特征,可为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2009年12月33个环境调查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探讨海水主要污染来源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划分调查站位类别并识别其空间相似性.因子分析表明影响海州湾水质的主成分有四类,包括来自临洪河口的陆域污染影响(营养盐类、铜、锌),海洋工程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铅、铜、锌),临洪河口和岚山港区的组合影响(溶解氧、汞)和特定区域污染(铬).空间聚类分析显示海州湾南北两侧污染状况存在区域差异性(南高北低),各入海河口影响区域可划分为不同类型,连云港滨海新区北侧和龙王河口北侧的污染类型与其他站位具有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水质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性,海洋环境调查站位的布设需兼顾到不同类型区域,方能全面反映海洋水质环境现状.
-
-
-
张琴;
刘平;
陈慧芬;
陈良;
曹素华;
刘莺;
魏建军;
方志红;
吴定中
-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临床系统采集2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SAS6.11软件进行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结论:多元统计方法在较大程度上能体现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特点及规律性,三类中医证候特点基本符合临床.证候分类与实验室指标结果提示,肝组织炎症是湿热内蕴的病理基础,肝功能障碍、肝实质损害程度是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的病理学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