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选育群体

选育群体

选育群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遗传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480篇;相关期刊29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研讨会、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等;选育群体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唐首杰、王成辉、张友良等。

选育群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8480 占比:99.20%

总计:8548篇

选育群体—发文趋势图

选育群体

-研究学者

  • 唐首杰
  • 王成辉
  • 张友良
  • 张飞明
  • 毕详
  • 区又君
  • 孔杰
  • 李加儿
  • 王清印
  • 范春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园; 付敬强; 沈铭辉; 骆轩; 游伟伟; 柯才焕
    • 摘要: 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泰国选育系TF4~TF6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17和0.708,均高于0.5,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667~12.583、6.334~6.915、0.658~0.672、0.737~0.787和1.837~2.003,整体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0.9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0569~0.01324,处于低等分化水平(Fst<0.05)。主坐标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呈现出相似的遗传背景和遗传结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连续多代的人工选育,方斑东风螺选育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稳定,仍具有较高的遗传选育潜力。
    • 曹奕; 陈爱华; 吴杨平; 张雨; 陈素华; 张志东; 田镇
    • 摘要: 近年来因文蛤(Meretrix meretrix)异地移养频繁造成遗传背景不明,对种质保护和选择育种工作造成了影响,进而阻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挖掘不同海域文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评估子代群体的选育潜力,本实验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以及SSR标记手段对5个不同海域文蛤群体及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显示:(1)日本三重文蛤群体的表观性状与所供试的5个我国的文蛤群体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亦验证了该结果,并且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遗传差异也较大(fst>0.1);(2)多元统计方法和SSR标记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一致,江苏南通文蛤群体与其选育后代江苏子三代文蛤群体先聚为一类,之后与广西文蛤聚为一类,采自渤海湾的山东文蛤则与辽宁文蛤聚为一类,之后我国文蛤聚类后与日本文蛤群体聚在一起.但通过SSR标记手段对个体进行鉴定的准确率(91.3%)高于多元统计方法(62.78%);(3)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与原种相比,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差异在形态特征和遗传水平上均较为明显;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阐述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的必要性;表明了异地移养对我国文蛤种质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进行了将远缘种群进行杂交选育的设想;亦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手段证明了江苏文蛤子代群体具有继续选育的潜力,验证了通过群体选育途径培育文蛤新品种的可行性.
    • 左闪; 温争争; 周红学; 倪乐海; 孙国华; 冯艳微; 王卫军; 杨建敏
    • 摘要: 抗逆选育引起的遗传变化不仅源于DNA序列的变化,也有来自于表观层面的修饰改变.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新品系育种过程中的选育基础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选育基础群体F、选育F1代和选育F4代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0对引物获得的806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为698个,多态性百分比达到86.60%;基于非甲基化位点的遗传分析,选育F4代香农多态性指数为0.3981,Nei基因多样度为0.2264;基于甲基化敏感位点分析,选育F4代香农多态性指数为0.5873,Nei基因多样度为0.2598,均高于基础群体;表观遗传多样性均大于非甲基化位点变异产生的序列遗传多样性,表明表观变异出现频率高于序列遗传变异.MSAP甲基化模式分析显示,选育F1和F4代经过选育后获得了一些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改变,说明经温度胁迫选育,改变了刺参群体的基因组的甲基化状态.选育F4代获得的类型Ⅱ的条带数最多,为161条,明显高于未选育刺参,为选育获得表观遗传特征.研究结果从遗传物质基础角度揭示了选育群体的遗传改变与进展,可为抗逆新品种选育中的表观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 王凤娇; 孟宪红; 傅强; 栾生; 隋娟
    • 摘要: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在3个选育世代中共获得66985个SNP位点.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G9~G11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1439、0.1587和0.1674,平均观测杂合度(H0)分别为0.1388、0.1515和0.1609,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241、0.1360和0.1430.G9~G11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整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F检验显示,3个世代总的Fst值为0.0061,G9~G 11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G9~G10为0.0029,G10~G11为0.0026),表明相邻世代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3个世代间基因交流充分,基因流为62.91~94.63.本研究表明,人工定向选育工作的推进对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固定的选择压力下(4%~5%),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无降低的趋势,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分化小,遗传结构趋向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中国明对虾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马海涛; 喻子牛
    • 摘要: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壳金品系与壳黑品系分别是壳颜色为金色与黑色的选育群体,为了评估选育效果与选育差异,分析了F3群体的生长、存活、性腺发育和生化成分(糖元、甘油三酯、总蛋白)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浮游幼虫与稚贝期(9—40 dph)壳黑品系的壳高显著大于壳金品系(P0.05),随着卵子发育成熟,性腺中糖元含量逐渐升高,而甘油三酯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品系总蛋白含量无组织与时间差异.研究表明熊本牡蛎的生长、存活以及生化成分含量与壳色相关联.研究为经济性状与壳色的协同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聂振平; 彭慧婧; 邹杰; 张守都
    • 摘要: 为开展钝缀锦蛤早期群体选育,通过生长性状研究群体选育的潜力,以经1代群体选育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为亲本,通过阶段性移养的方式建立7个半同胞家系和混养F2闭锁群体,分析12月龄和18月龄F2群体的生长性状相关性,基于约束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估算12月龄钝缀锦蛤生长性状遗传力.结果显示钝缀锦蛤生长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2月龄F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77,0.370,0.276;18月龄F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89,0.361,0.351.2个阶段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相近,且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壳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相比12月龄,8月龄F2群体壳宽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提高.12月龄和18月龄F2群体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对体质量(y)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8.724+0.513x1+0.754x2+0.882x3(R2=0.848)和y=-94.689+0.772x1+1.141x2+1.608x3(R2=0.864).估算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半同胞个体遗传力分别为0.14±0.16、0.10±0.08、0.49±0.28、0.29±0.14,壳宽的遗传力最高,表明壳宽是钝缀锦蛤选育的首选性状.本研究结果为钝缀锦蛤群体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 邹杰; 彭慧婧; 张守都; 张悦; 杨家林
    • 摘要: 为研究施氏獭蛤选育群体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经2代群体繁育的20月龄、养殖在水深5~7 m的泥沙质潮下带滩涂中的施氏獭蛤150个,测量壳长(x 1)、壳高(x 2)、壳宽(x 3)、壳质量(x 4)、体质量(y 1)和软体质量(y 2)表型性状,进行相关的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施氏獭蛤表型性状参数中,壳质量变异系数最高,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质量同软体质量和壳质量相关性均达0.85以上;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壳质量对施氏獭蛤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0.657,高出壳长0.369,对软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下降,通径系数为0.436,高出壳长0.086,壳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体质量(y 1)和软体质量(y 2)与壳长(x 1)、壳质量(x 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1=-14.769+0.613x 1+2.002x 4(r2=0.806),y 2=-0.980+0.281x 1+0.500x 4(r2=0.549),r2<0.850表明存在对体质量性状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以上结果为施氏獭蛤性状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 彭敏; 陈慧芳; 李强勇; 杨春玲; 曾地刚; 刘青云; 赵永贞; 陈晓汉; 林勇; 陈秀荔
    • 摘要: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及近亲繁殖对个体生长速度和抗病性的影响,为凡纳滨对虾种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nBank收录的微卫星(SSR)引物序列中筛选11对能有效扩增的SSR引物,对2016—2018年桂海1号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合计853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监测相邻2个世代选育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11对SSR引物在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中共检测到103个等位基因,各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9.3636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3.8355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4794,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7074,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6708;除TUMXLv10.33位点呈中度多态性(0.250.50);对应的平均Na为8.7272、7.3636和8.0000个,平均Ne为3.8676、3.7654和3.8010个,平均Ho为0.3975、0.5224和0.4876,平均He为0.7057、0.7057和0.7029。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SSR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在11个SSR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小于0.0500,即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分化很小;凡纳滨对虾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介于-0.0101~0.8098,平均为0.3543,且除C11654位点为负值外,其余SSR位点均为正值,表明凡纳滨对虾连续3个世代选育群体的近交程度较高。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69.78%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凡纳滨对虾个体内,而29.96%的变异来源于凡纳滨对虾个体间。【结论】桂海1号凡纳滨对虾各世代选育群体尚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但群体遗传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今后应通过人工选育方式保留有利突变、淘汰有害突变,同时避免近亲繁殖,或引进优质品种进行杂交以扩充基因库,保护凡纳滨对虾的遗传多样性,防止种质退化。
    • 申淑慧; 戴习林
    • 摘要: [目的]分析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改良优化凡纳滨对虾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凡纳滨对虾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候选SNP位点,设计扩增引物,采用10尾野生凡纳滨对虾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筛选获得11对有效引物及24个位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上的SNPs位点,并用于分析2个野生群体(Y1和Y2)和2个选育群体(F1和F2)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平均值明显高于选育群体。在2个野生群体中,Y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Y1;在2个选育群体中,F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F1,且在CATL、ANT、Tryptase、Crustin-like和Penaeidin4c等功能基因的某些SNP位点上,2个选育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为0。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均存在SNP位点不同程度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现象。野生群体Y1与选育群体F1间的近交系数(Fis)最高(0.0875),且基因流(Nm)也较高(4.2728);野生群体Y2与选育群体F1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最高(0.0947),但Nm最低(2.3886),表明二者间的遗传背景较远。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85.15%),仅有14.85%变异来源于群体间。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351~0.9747,遗传距离为0.0256~0.0671;基于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Y1、F1和F2聚为一支,而Y2单独聚为一支。[结论]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在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中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选育群体,且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杂交措施将野生群体的优良抗逆基因引入选育群体,提高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免疫及抗病能力。
    • 申淑慧; 戴习林
    • 摘要: [目的]分析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改良优化凡纳滨对虾种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凡纳滨对虾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候选SNP位点,设计扩增引物,采用10尾野生凡纳滨对虾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筛选获得11对有效引物及24个位于生长和抗逆功能基因上的SNPs位点,并用于分析2个野生群体(Y1和Y2)和2个选育群体(F1和F2)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平均值明显高于选育群体.在2个野生群体中,Y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Y1;在2个选育群体中,F2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均高于F1,且在CATL、ANT、Tryptase、Crustin-like和Penaeidin4c等功能基因的某些SNP位点上,2个选育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平均值为0.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均存在SNP位点不同程度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现象.野生群体Y1与选育群体F1间的近交系数(Fis)最高(0.0875),且基因流(Nm)也较高(4.2728);野生群体Y2与选育群体F1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最高(0.0947),但Nm最低(2.3886),表明二者间的遗传背景较远.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85.15%),仅有14.85%变异来源于群体间.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351~0.9747,遗传距离为0.0256~0.0671;基于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Y1、F1和F2聚为一支,而Y2单独聚为一支.[结论]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在抗逆功能基因SNP分子标记中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选育群体,且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杂交措施将野生群体的优良抗逆基因引入选育群体,提高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免疫及抗病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