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吸代谢

呼吸代谢

呼吸代谢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水产、渔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5755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昆虫学报、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八次学术会议、全国植物化学控制与化感作用交流研讨会等;呼吸代谢的相关文献由7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华明、梁浩、赵玉民等。

呼吸代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5755 占比:99.64%

总计:55958篇

呼吸代谢—发文趋势图

呼吸代谢

-研究学者

  • 杨华明
  • 梁浩
  • 赵玉民
  • 冯雪
  • 吕德国
  • 张国梁
  • 陈丕茂
  • 吴健
  • 李旭
  • 秦嗣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建新; 王佳莉; 英丽美; 张云鹤; 孙炳新
    • 摘要: 目的 讨论采后果蔬的呼吸代谢、能量代谢,以及活性氧代谢与品质劣变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采后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方法 综述采后果蔬贮藏期间3种生理代谢的变化及相互调控机制,以及与品质劣变的关联性。结果 采后果蔬的品质劣变与呼吸代谢、能量代谢和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采后处理或保鲜技术可通过对果蔬代谢机制进行调控来减少褐变、营养物质流失、软化、病原菌侵染、冷害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结论 呼吸代谢、能量代谢和活性氧代谢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理代谢网络,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果蔬的生理代谢,进而影响采后果蔬的生理品质。
    • 宋银都; 曾萌冬; 周昊天; 周云红; 张成硕; 赵金良
    • 摘要: 鱼类面对低氧胁迫具有不同的感受性与适应调节机理。为探究不同溶解氧含量下鳜呼吸代谢水平,分别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4、3、2、1 mg/L时测定鳜心脏、脑、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P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及各组织中相关基因(LDH-A、PDH-E1α)的表达量,并计算每个阶段鳜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由5 mg/L降至1 mg/L,各组织中丙酮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其中鳜肝脏和肌肉中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 mg/L时显著下降(P<0.05),心脏、肌肉、脑和肝脏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分别在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mg/L时显著上升(P<0.05);当溶解氧质量浓度降至1 mg/L时,除肝脏外各组织中乳酸浓度升至最高;鳜各组织中LDH-A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除心脏外,其余组织中PDH-E1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当溶解氧质量浓度降至3 mg/L时,耗氧率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溶解氧水平下降过程中鳜减少有氧呼吸增加无氧呼吸,降低耗氧率以适应低氧环境生存,溶解氧质量浓度小于3 mg/L时,鳜可能受到低氧胁迫。
    • 吴艳芬; 刘秋鸣; 刘卫欢; 蒙爱萍; 陈振翔; 刘灵
    • 摘要: 为探索接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写为A)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简写为R)对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Lour.)Swingle(简写为F)/大豆Glycine max(简写为S)间作系统中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分析间作系统中各处理大豆的光合与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所有间作处理的大豆根系菌根侵染强度η_(m)和根系泡囊强度η_(V)均比相应的单作处理低,各相对应处理间η_(m)差异均显著,η_(V)差异均不显著(除间作双接种处理较单作双接种处理η_(V)显著增加外)。与相应的S或F+S对照相比,所有单接种A或单接种R处理分别表现出显著或不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双接种处理的增加效应最大且差异显著。2)间作F+S处理的大豆根瘤数量和干质量均比相应的单作S处理低,但分别单接种A或R处理后,均呈增加趋势;单作系统和间作系统中,双接种A+R处理的促进效果最显著。3)间作系统中,F+S处理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比相应的单作S处理低,分别单接种A或R后均呈升高趋势,双接种处理的促进效果优于单接种处理,间作双接种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4)间作系统的大豆叶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高于相应的单作处理,接种处理的促进效果由大到小均为双接种A+R、单接种A、单接种R。5)大豆叶片线粒体膜H^(+)-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6)各间作接种处理的大豆生物量及产量均高于其相对应的单作接种处理,且各间作接种处理均有A+R>A>R的促进趋势。可见,幼套球囊霉和费氏中华根瘤菌双接种处理可显著促进间作大豆植株生长,促进效应优于单接种处理。
    • 王亚东
    • 摘要: 呼吸作用是果蔬产品采后最为基本的生理过程,降低采后呼吸作用,维持果蔬产品正常而缓慢的生命活动,是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的中心问题。该文从呼吸作用入手,阐述了呼吸的基本概念,影响果蔬呼吸作用的因素及生理意义,可为呼吸作用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 陈烨媚; 张珅; 陈福泉; 吴光斌; 孙闽子; 张翼翔; 陈发河
    • 摘要: 为研究γ-聚谷氨酸(γ-PGA)涂膜处理对采后黄金柰果实贮藏品质的控制作用及其与呼吸代谢的关系,采用4 g/Lγ-PGA对采后黄金柰果实进行处理,评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品质指标以及呼吸速率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果实呼吸代谢糖酵解-三羧酸(EMP-TCA)循环途径重要中间代谢物和关键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γ-PGA处理延缓了贮藏前期黄金柰果实硬度的下降,提高并维持了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缓果实失重率上升和好果率下降,抑制了呼吸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γ-PGA处理抑制了黄金柰果实糖酵解中己糖激酶活性,维持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延缓了葡萄糖和丙酮酸含量下降,还促进了三羧酸循环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琥珀酸含量下降,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柠檬酸合酶活性,减缓了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的降低。因此,4 g/Lγ-PGA涂膜处理可通过影响采后黄金柰果实呼吸代谢的运行,维持底物和中间代谢物水平,延缓果实呼吸作用造成的物质消耗,维持果实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
    • 王明; 刘子豪; 程平; 杨璐; 张志刚; 李宏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油桃果实不同贮藏方式对其呼吸代谢和质构指标的影响,为延长桃果的商品货架期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克苏地区4个新疆油桃优良种质绿光5号、13-6#、绿光6号、黄光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1±1)°CMA冷藏和(1±1)°C冷藏两种方式,测定贮藏期间新疆油桃果实的呼吸代谢指标(果实呼吸强度、气体比率变化、乙烯释放量)和质构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新疆油桃果实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MA冷藏处理较冷藏方式更能有效抑制4种新疆油桃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冷藏处理到第15 d时4种油桃均达最高值,13-6#最高为37.74 mgCO_(2)/(kg·h),绿光6号最低为28.39 mgCO_(2)/(kg·h);MA冷藏处理到第35 d时才达最高值,黄光1号最高为32.40 mgCO_(2)/(kg·h),绿光6号最低为25.17 mgCO_(2)/(kg·h)。MA冷藏处理能有效抑制乙烯的释放,冷藏处理的乙烯释放量出现明显峰值在第15 d,高峰范围在10.92~17.64μL/(kg·h),MA冷藏处理的出现明显峰值在第20~30 d,范围在18.47~24.23μL/(kg·h)。低温、低O_(2)、高CO_(2)的微环境有效抑制了硬度、胶黏性、内聚性、咀嚼性的降低,从而更好地抑制果实腐烂。【结论】MA冷藏方式较冷藏方式延缓果实腐烂时间15 d左右,贮藏期间绿光6号的成熟度明显有所延缓,果实质地优于其它3个种质。
    • 李远颂; 何荣荣; 蔡佳欣; 陈达; 陈文学
    • 摘要: 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芳樟醇具有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可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评价芳樟醇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实验、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以及测定电导率、核酸泄漏、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芳樟醇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5 mL/L;芳樟醇能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细胞的结构形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泄漏、膜外电导率升高;能抑制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破坏呼吸链,导致胞内代谢紊乱。研究认为,芳樟醇可通过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和抑制其呼吸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有望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 费莹莹; 张珍; 陈雪琴; 李雯
    • 摘要: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157∶H7,EHEC O157)因具有生长繁殖快,污染途径广泛,高染病率和高致病率的特点成为最常见的食源性病菌之一。为探究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细胞膜特性和呼吸代谢的影响。以EHEC O157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的肉桂精油处理,37°C恒温振荡培养。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EHEC O157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0.0004 g/L。随精油处理时间的延长,菌液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β-半乳糖苷酶含量均逐渐上升;蛋白质含量,碱性蛋白酶(alkaline protease,AKP)活性逐渐下降;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综上表明,肉桂精油对EHEC O157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可以破坏菌体细胞膜,改变细胞膜表面特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胞内大分子物质流出,最终影响三羧酸循环。希望该研究为精油抑菌机制向分子层面深入拓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 刘亮亮; 安晓丽; 王淼; 叶玮琦; 于硕; 朴炫春
    • 摘要: 为探究东革阿里不定根对枯草芽孢杆菌呼吸代谢及对生物膜的清除作用,试验以东革阿里不定根粗提物为材料,测定其对枯草芽孢杆菌呼吸抑制率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测定其对菌生物膜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东革阿里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呼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主要影响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途径。东革阿里粗提物浓度为4 mg/m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膜的清除率最高(67%),并在该浓度下,细菌生物膜内蛋白质及多糖含量也明显降低。
    • 高璐; 李香格; 祁亨年; 臧影; 贾良权; 赵光武; 唐琦哲; 郑雯
    • 摘要: 种子呼吸反映了种子的多种内在属性和生理生化特征,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进展对种子呼吸代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及其应用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综述了小篮子法、瓦氏微量法、Clark氧电极法、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法、氧传感技术检测法(Q技术)和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检测法等常用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检测对象及操作方法,总结了以上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讨论了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在种子呼吸代谢、种子储藏和种子活力测定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应用,重点阐述了种子呼吸检测技术与种子活力相关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现状对种子呼吸相关检测方法及其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1)基于TDLAS技术等光学检测技术有望研制出灵敏度更高、操作更为简单的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及装备;(2)种子呼吸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深入揭示种子呼吸代谢过程理论;(3)开展种子呼吸指标和种子活力参数研究,为探寻能够将种子呼吸强度作为有效判定种子活力指标提供重要参数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