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率
员工离职率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4110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商场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2013《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新经济环境下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等;员工离职率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步丹璐、白晓丹、李南雁等。
员工离职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110篇
占比:99.92%
总计:84180篇
员工离职率
-研究学者
- 步丹璐
- 白晓丹
- 李南雁
- 刘冬花
- 周霄
- 孙琳琳
- 杜爽
- 王欣丽
- 蔡美玲
- 阎海燕
- BU Danlu
- Bai Xiaodan
- 仕海联
- 何花
- 侯象洋
- 刘今朝
- 史华平
- 叶小玲
- 叶晓倩
- 向征
- 吴名
- 吴志辉
- 吴雪群
- 周兵
- 周琪琪
- 唐果
- 嵇振颉
- 庞晓伟
- 张晓琳
- 张金荣
- 彭震1
- 得平司
- 惠青山
- 景蕊
- 朱振涛
- 朱永明
- 李龙光
- 杨煜琦
- 杨艳丽
- 查庆才
- 沈彦辛
- 潘刚忠
- 牛丽娟
- 王忠民
- 王洪铭
- 王鹤洁
- 续洁丽
- 翟淑萍
- 舒仕雄
- 舒朝普
-
-
许然
-
-
摘要:
2月18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消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国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李国华在2018年调任中国联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之前,已在中国邮政系统工作任职近40年,直至担担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一把手”。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国华主政中国邮储银行的几年中并没有太多作为,业务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员工离职率高。
-
-
赵安琪
-
-
摘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对于离职率这一比较粗放的指标,还有很多更精细化的划分维度,老员工离职率就是其中之一.指标意义:精细化管理离职率是衡量员工流动状况的一个指标,有全员离职率,也有针对某一员工群体的离职率,包括按照司龄段划分的新员工离职率、老员工离职率;按照绩效水平划分的绩优员工离职率、绩差员工离职率,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为绩效好心态好、绩效好心态差、绩效差心态好、绩效差心态差的员工离职率;还有按照职位类别划分的店长离职率、店员离职率等.
-
-
蒋秋霞
-
-
摘要:
对大型制造企业而言,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一线生产员工,让很多企业头疼不已。联想在多年积累中,探索出一套依靠“表情打卡”、大数据分析的考勤管理模式。从结果来看,其员工离职率远远低于同期制造业公司。1989年泰罗制诞生,拉开考勤打卡的序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考勤打卡随着科学技术的改变也发生着有意思的变化。
-
-
朱永明;
韦梦利
-
-
摘要:
员工作为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慈善捐赠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06-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组回归方法,研究企业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慈善捐赠是否能够通过降低员工离职率来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表明: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企业的价值;企业慈善捐赠能够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员工的离职率在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员工离职率的中介效应不存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率的中介效应依然存在.
-
-
张晓琳;
王鹤洁;
翟淑萍
-
-
摘要: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人力资源驱动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尤为重要.以往研究多以企业高管为研究对象,却忽视了有关员工薪酬的制度安排对创新活动的重要影响.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分析员工薪酬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员工薪酬粘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二,员工薪酬粘性主要通过降低员工离职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条路径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应建立健全有关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第二,社会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创新产出的保护措施,加大对创新活动的鼓励与支持;第三,政府应敦促企业完善薪酬政策,在薪酬分配过程中注重对员工的保护和鼓励,从而为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
-
沈彦辛;
向征
-
-
摘要:
员工的离职率低,稳定性强才能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人才保障。确保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员工离职率。本文以EF教育集团课程顾问岗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研,发现EF教育集团招聘端口存在招聘流程不系统,不规范问题,导致入职后员工稳定性偏低、离职率较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
-
杨煜琦
-
-
摘要:
员工离职现象普遍存在,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心,但员工离职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结合文献回顾,基于员工离职的制度背景和数据分析,探讨员工离职率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随着智能科技的运用而降低;市场经济背景下,员工主动离职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一种共识,对其他员工情绪和组织稳定不产生较大的影响;研发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的离职可能改变企业战略实施和未来发展方向,影响企业未来绩效.
-
-
-
顾婷婷
-
-
摘要:
90后青年员工离职率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居高不下"的离职率,一方面导致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失,培训成本的浪费,阻碍企业健康蓬勃有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90后青年员工来说,不断地离职跳槽也使得青年员工失去积淀知识和提高技能的机会,变得浮于表面,难以精通业务。本文主要针对目前90后青年员工离职率高的问题,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理论,阐述90后青年员工的特征及优缺点,并据此提出相关措施。
-
-
步丹璐;
白晓丹
- 《2013《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新经济环境下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劳动工资分配作为社会的初次分配,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根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基于薪酬公平理论,本文从薪酬分配的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角度分别研究了薪酬激励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工资与员工离职率呈显著负相关,内部薪酬差距与员工离职率呈显著正相关,工资溢价与员工离职率呈显著负相关;在业绩下降时,当高管的薪酬增加比例显著高于员工薪酬增加比例时,员工离职率显著升高.可见员工不仅注重薪酬分配的结果公平,同时薪酬分配的过程公平对员工离职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分样本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员工更注重内部薪酬分配过程公平和外部薪酬结果分配公平,而非国有企业的员工不仅注重内部薪酬分配过程公平和外部薪酬结果分配公平,内部薪酬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对非国有企业员工的离职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
-
BU Danlu;
步丹璐;
Bai Xiaodan;
白晓丹
- 《2013《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新经济环境下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员工离职行为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工资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外部比较来选择自身行为.我们采用CSMAR数据和手工搜集的员工岗位和员工学历层次数据,以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发生员工规模减少的253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性质、市场化发展程度、工作岗位和学历层次角度分析了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的影响.我们发现,工资溢价越高,公司未来期间的员工离职率越低;非国有企业和非垄断行业的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低于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相对于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和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工资溢价对生产人员和大专学历的员工离职率影响更为显著.
-
-
步丹璐;
白晓丹
- 《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工资是员工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企业价值创造,设计适当的薪酬激励制度,对影响员工行为具有重大意义.员工离职行为不仅受到公司内部工资的制约,而且越来越趋向通过外部的比较来选择自身行为.采用CSMAR数据和手工搜集的员工岗位和员工学历层次数据,以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发生员工规模减少的253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并从公司性质、市场化发展程度、工作岗位和学历层次的角度研究了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的影响,发现工资溢价越高,公司未来期间的员工离职率越低,提高公司的工资溢价可以降低未来期间的员工离职率;非国有企业和非垄断行业的企业其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工资溢价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程度在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低于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相对于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和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工资溢价对生产人员和大专生离职率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