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95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77篇、会议论文270篇、专利文献16679篇;相关期刊1491种,包括商情、会计之友、商场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145种,包括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2012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等;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由1027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曙明、李健、葛玉辉等。
企业绩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679篇
占比:67.73%
总计:24626篇
企业绩效
-研究学者
- 赵曙明
- 李健
- 葛玉辉
- 郭骁
- 杨智
- 杨蕙馨
- 贺小刚
- 叶红雨
- 夏宁
- 李娜
- 王丹
- 余来文
- 刘杰
- 刘莉
- 司有和
- 曹红军
- 李晶
- 符正平
- 陈传明
- 陈收
- 高素英
- 万后芬
- 孙伟
- 彭伟
- 杨静
- 王凯
- 王文华
- 王永贵
- 王铁男
- 袁放建
- 刘春林
- 崔世娟
- 张卓
- 张玉明
- 李东
- 李垣
- 杜鹏
- 王伟
- 王宇
- 田立法
- 胡元林
- 辛金国
- 邹国庆
- 金丽
- 陈涛
- 马鸿佳
- 齐秀辉
- 倪昌红
- 刘兵
- 刘善仕
-
-
王可心;
程春梅
-
-
摘要:
当前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单独的企业很难生存,能够在市场立足的企业都有其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蓬勃发展,认清供应链的地位是关键,提升企业供应链的协同是重点.基于此,选用供应链柔性作中介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供应链协同和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供应链协同既可以直接促进企业绩效,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供应链柔性促进企业绩效,通过中介变量的促进效应大于直接促进企业绩效的效应.
-
-
朱清香;
赵文辉;
张蓓蕾;
谢姝琳
-
-
摘要: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如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促进企业绩效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型董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型董事正向促进了二者间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在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性不同,但是都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挥技术型董事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部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借鉴.
-
-
刘景东;
程鹏
-
-
摘要:
连锁经营可以打破资源限制瓶颈,实现不同区域的快速扩张,是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有着极强的竞争能力.但在其拓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遭遇,在这一过程中连锁企业依靠的是全方位的复制还是持续创新,仍然是理论上研究的空白.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根据39个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共312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数据,着重探讨连锁企业在多市场接触问题背景下的不同拓展时期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后发现连锁企业的拓展模式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惯例复制和企业创新均能提高企业绩效,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的影响更强,而在拓展稳定期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强;考虑多市场接触后,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受到抑制,而在拓展稳定期这种积极影响会被增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都会被强化.文章深化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连锁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
-
楼永;
刘铭
-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960家上市企业2015~2019年年报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度量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指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就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变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变革可以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国有化程度和资本密集度的不同,会为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变革影响企业绩效的程度带来差异.本文试图揭开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变革创造多维价值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为鼓励中小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
-
-
谢淑芬;
陈曦;
王浩;
王玲艳
-
-
摘要:
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可将其划分为多维度发展和专一化战略两类,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网络零售企业而言,不同的发展战略会对其发展前景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如何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所有网络零售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网络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对网络零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探索,并分析多维度发展与专一化战略对网络零售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相比于多维度发展的网络零售企业,专一化战略的网络零售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企业绩效;网络零售企业绩效受到企业规模显著的积极影响,资产负债率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其对于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具有消极影响.
-
-
吴丹妮;
于溪洋
-
-
摘要:
通过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引入中介变量探究媒体关注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提高会提升企业的媒体关注度;企业媒体关注的提升会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媒体关注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从企业自身和外部视角提出建议,对于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提升企业绩效具有启示意义.
-
-
朱倩倩
-
-
摘要:
我国在制造业领域涉及范围广、技术先进、制造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拥有"世界制造工厂"之称.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只大不强.21世纪全球开始迈入以信息技术为主的4.0工业时代,我国更要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将信息技术领域深耕,此举不仅能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机遇,还对我国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使我国真正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拥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强国.本文选择沪深A股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111家,以其2020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起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来评价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综合绩效,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
-
郝颖;
于冰;
李雪轶
-
-
摘要:
基于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经济实践,文章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产融结合能够提升企业绩效,而且在治理相嵌的调节作用下,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具体而言,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剩余负债能力是产融结合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检验发现,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这种影响会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成长性水平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应.文章有助于阐释产融结合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
-
杨芃;
于晓庆
-
-
摘要:
智力资本是组织获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及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169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VAIC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及其三个组成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均能够显著且持续地提升企业绩效,其中结构资本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最大.由此,文化传媒类企业应长期重视智力资本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以不断提升自身绩效水平.
-
-
杨永杰;
王晨阳
-
-
摘要:
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有效性的高低依赖领导者对于情感评价的运用。基于对领导者情感评价、企业动态性和企业绩效的认识,根据领导者情感评价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情感维度,研究不同情感维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引入企业动态性作为二者关系的“桥梁”。以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领导者情感评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企业动态性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领导者情感评价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企业动态性对领导者情感评价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领导者要善用情感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情感评价的正强化作用来改善员工工作中的不良行为,通过“情感—行为—结果”的影响路径促进企业动态性的提升,借助动态性对企业绩效的显著影响,发挥“情感—特性—绩效”的影响路径效果,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绩效的提高和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
-
齐秀辉;
王群
- 《第十五届(2020)中国管理学年会》
| 2020年
-
摘要:
企业家精神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营销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补充,二者皆与企业绩效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围绕社会形象、技术创新、市场和利益相关者以及战略管理四个方面,研究企业家精神、营销能力以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企业家精神及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都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营销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划分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生命周期下,三者之间关系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培育企业家精神、改善营销管理及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
-
刘力钢;
张建涛
- 《“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政治战略是企业非市场战略中的一种重要战略,在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政治战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战略选择.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政治战略,构建长期稳定的政企关系,获取企业合法性,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获取竞争优势.本研究基于合法性视角,构建了企业政治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政治战略均对合法性有显著的影响,合法性对企业市场绩效和非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合法性在政治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通过对企业政治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探讨,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改善与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
-
-
-
Li Hui;
李慧;
Tang Xiaoying;
唐晓莹
- 《2017中国工程管理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基于对利益相关者导向、绿色创新及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以绿色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以陕西省建筑企业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SEM),实证分析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及绿色创新在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是利益相关者导向对绿色创新、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绿色创新在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
MA Hai-yan;
马海燕;
YU Meng-yu;
于孟雨;
WANG Tian-yu;
王天宇
- 《第十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转型经济体中许多企业把产品多元化当作发展壮大的首选,而产品多元化具有"折价"和"溢价"截然不同的效果,产品多元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议性地多种观点.本文从多元化不同维度的内部联动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检验国际化和资源异质性对产品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以A股1174家中国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多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在产品多元化和企业绩效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资源异质性中,财务资源和营销资源优势对产品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但技术资源的调节作用并未得到支持.本文的研究回应了资源基础学派对产品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探寻新的中间变量号召,对企业总体层面战略选择、资源与能力及其组合的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
-
张庆垒
- 《2016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年度会议暨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这一热点问题,指出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两种作用机制:范围经济视角和协调成本视角,而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取决于何种机制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检验了内部可投入资源、外部经济环境动态性及中国特色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创业板286家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可投入资源限制负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经济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而制度环境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而制度环境正向调节可投入资源限制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获取竞争优势时必须注重内部资源投入和外部环境的作用.
-
-
谭玥宁;
黄速建
- 《“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央企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公司,在中国的央企集团中,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和董事长)主要来自内部,绝大部分管理者来自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称为内部晋升;也有一部分人来自其他央企集团的高管,还有一小部分高管来自央企的监管机构或除央企系统外的政府机构,并称为岗位轮换.本文将央企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在不同继任情境下央企管理者产生来源对集团绩效的影响,为央企集团经理人选聘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研究发现,董事长的来源差异没有对集团绩效产生影响,如果总经理来自岗位轮换则集团绩效更差.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董事长的个体差异并没有对集团绩效产生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但却通过影响总经理间接影响集团绩效.最后,引入高管团队重组变量表征继任情境,发现如果总经理来自岗位轮换,则高管团队重组率越高,集团的绩效越差.本文的讨论不仅为中国央企集团完善经理人更替制度提出直接的政策建议,而且为中国央企集团管理体系中的"轮岗制度"的相关政策设计和完善带来启迪.
-
-
LI Ying;
李应;
CAI Yao-yao;
蔡瑶瑶
- 《第十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以电子商务运用为自变量,企业绩效为因变量,营销能力为中介变量,探究电子商务运用促进企业绩效的机理,构建电子商务运用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模型,并做出营销能力在电子商务运用和企业绩效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假设,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电子商务运用正向影响营销能力,能有效提高销售活动效率、新产品开发、品牌维护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在电子商务运用对企业绩效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提升营销能力以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运用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潜在间接效益,不仅能有效提高财务绩效,而且能提高客户服务、内部流程等非财务绩效.
-
-
SHEN Zun-huan;
申尊焕;
LONG Jian-cheng;
龙建成
- 《第十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由自然人单独控制和由多名家族成员共同控制的家族企业的比较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日常生活价值观,本文理论分析了单独控制和共同控制家族企业组织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了组织特征差异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共同控制家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投资回报率均高于单独控制的家族企业,它们在资产的自然对数、负债率、监事会的规模、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以及控股股东现金流权6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且它们的组织特征对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影响的共性多于差异性,这对深入理解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