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1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69142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等;压缩系数的相关文献由13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传亮、郭平、朱苏阳等。

压缩系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9142 占比:99.75%

总计:169570篇

压缩系数—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仲辉; 王千福; 田亚坤; 伍玲玲; 禹雪阳; 张志军
    • 摘要: 为辅助计算尾矿存积的沉降距离,指导放矿、尾矿子坝堆筑,提高尾矿坝的经济效益。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和含水率对湖南某金属尾矿库尾砂的压缩固结特性的影响。对含水率为10%、12%、14%、16%和18%的尾砂分别进行0~5次脱湿—吸湿—再脱湿试验,借助GZQ-1型全自动高压固结仪对试样开展了快速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孔隙比随着压力的上升而减少;(2)相同循环次数下,压缩系数随着含水率的上升而增加;相同含水率下,压缩系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Λ”型变化;(3)不经干湿循环,固结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固结系数的变化大致呈M型波动。前期循环过程受力以毛细水压力为主导,待颗粒运动稳定,尾砂孔隙结构发育完全,受力以黏结力和摩擦力为主导。
    • 谭纯; 粟梅; 张佳霖
    • 摘要: 红黏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土体,在贵州六盘水分布广泛,其对工程有很大的制约影响。由于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特殊,通常需要改良之后才能投入工程建设中使用,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六盘水玄武岩纤维改良红黏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掺量适宜可提高红黏土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本研究对以后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 李颖; 粟梅; 李继爱
    • 摘要: 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类风化的产物,广泛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四川东部等地区,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在工程上属较差填料。因为红黏土其物理力学性质特殊,在工程建设中有较为复杂的影响,为了解决红黏土造成的工程危害,需要进行改良以后才能投入使用。文章在相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对红黏土掺入不同比例的玄武岩纤维和腈纤维的混合纤维,混合纤维比例为1:1,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和固结试验研究,得到了混合纤维对红黏土的压缩性、压缩模量的影响规律,为改良红黏土提供理论依据。
    • 梁传扬; 吴跃东; 吴回国; 林来贺; 时秀莲; 陈大硕; 孙传明
    • 摘要: 为了研究钙质结核土缩尺试样的压缩特性及其参数的修正方法,本文提出适用于钙质结核土的缩尺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钙质结核质量分数的钙质结核土大型压缩试验和缩尺试验下的压缩性,对缩尺试样的压缩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对钙质结核土使用相似级配法混合等质量替代法进行缩尺,可以获得适用于常规试验仪器的钙质结核土试样;在相同的钙质结核质量分数条件下,大型压缩试样压缩性普遍大于缩尺试样压缩性;修正后的压缩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钙质结核土的压缩性能,与工程中采用的压缩系数相比,更接近土体的天然性质。
    • 吴远亮; 徐宇冉; 姬静; 石汉生
    • 摘要: 离散单元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颗粒破碎的问题研究中。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对粗粒土一维压缩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可视化压缩过程中颗粒破碎情况和破碎规律。模拟得到了粗粒土一维压缩的log e-logσ曲线,探究初始粒径尺寸、颗粒间摩擦系数、颗粒破碎情况、颗粒破碎准则对于压缩特性的影响。随着初始粒径的增大,压缩系数增大,而屈服应力明显减小;随着颗粒间摩擦系数的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屈服应力减小;颗粒破碎情况对压缩曲线特性基本无影响;随着破碎准则中分维D的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屈服应力略有减小。考虑颗粒破碎的粗粒土一维压缩试验离散元模拟为研究压缩曲线的压缩特性提供了新方法,是对室内一维压缩试验的补充。
    • 邓波; 陆正元; 刘奇林; 罗静; 刘斯琪; 彭杨; 熊钰
    • 摘要: 为提高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早期动态储量计算的准确程度,以双鱼石栖霞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型DAR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建立无因次拟对比温度、压力的自变量函数,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不断修正方程,进而提出新型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偏差因子计算方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室测试对全直径样品进行压缩系数分析,给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储层综合压缩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气藏偏差因子计算新方法可提高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早期动态储量预测准确度3.0个百分点以上;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岩石具有微可压缩特征,其压缩系数的数量级与地层水相当;实例分析显示高温高压气藏的偏差因子预测和压缩系数的确定是早期准确计算储量的关键。研究成果可为超深层高温高压气藏早期动态储量的准确计算提供参考借鉴。
    • 滕新保; 凌晓梅; 张丽; 胡峰华
    • 摘要: 土的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是评价土的压缩性、计算地基变形等需要依据的重要参数指标。传统拟合方法对压缩指标(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的估算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静力触探资料作为模型的输入属性,将传统拟合方法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相结合(简称“综合方法”),建立压缩指标(压缩模量、压缩系数)预测模型。实际资料预测结果表明,以静力触探资料为基础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压缩指标的估算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综合方法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 周纯秀; 崔洪海; 张中丽; 迟公乐; 陈爽
    • 摘要: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碳酸盐渍土,基于不同石灰、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方法,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石灰、石灰+粉煤灰改良碳酸盐渍土的工程特性和强度特征,并结合土的固结压缩试验分析探讨了改良盐渍土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掺加石灰和石灰+粉煤灰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碳酸盐渍土的塑性和击实特性;碳酸盐渍土掺加改良剂后,使得石灰和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有效提升,石灰改良土在掺量达到9%时强度有所降低,而石灰+粉煤灰改良土则随着不同土层不同含盐量的变化,使得改良效果有所不同;改良后的盐渍土由中压缩性土转为低压缩性土,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土的压缩变形降低,采用合理的改良剂掺量能使得改良后的盐渍土压缩性达到最优。
    • 周坤; 丰土根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淤泥、 淤泥与海砂混合料的固结特性,得出最适用于海堤填筑的淤泥与海砂掺合比例.试验中淤泥与海砂以1.5:1、1:1、1:1.5三种不同比例进行掺合,通过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得到试样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再通过标准固结试验对试样的压缩变形和固结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淤泥压缩变形最大,固结速率最小;(2)当淤泥与海砂混合料的掺合比达到1:1.5时,固结压缩性能最佳;(3)淤泥与海砂混合料的压缩变形随着海砂掺量的添加逐步减小.
    • 苏玉亮; 王程伟; 李蕾; 侯正孝; 范理尧; 陈征
    • 摘要: 目前,致密油藏的高效开采仍是世界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其中CO2压裂技术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CO2前置压裂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室内实验对地层条件下CO2注入后原油高压物性(密度、黏度、压缩系数等)的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明确CO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压裂不同阶段中CO2存在方式、原油黏度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CO2的注入会导致原油密度明显增加,黏度降低,同时CO2的注入会提高地层的可压缩性,提高地层的弹性能量.其次在压裂及焖井阶段,CO2主要存在于油相中.在返排过程中,CO2逐渐从油相中脱离,以气相的形式存在.由于不同阶段CO2相态的改变以及CO2对原油组分具有萃取作用,使得原油黏度在返排过程中升高,密度下降.研究成果对致密油藏CO2前置压裂流体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CO2压裂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