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尾砂

尾砂

尾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8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8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82378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采矿技术、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高峰论坛、2012中国矿业科技大会、2012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大会等;尾砂的相关文献由3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爱祥、王洪江、曾伟等。

尾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8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2378 占比:99.50%

总计:82792篇

尾砂—发文趋势图

尾砂

-研究学者

  • 吴爱祥
  • 王洪江
  • 曾伟
  • 王少勇
  • 陈平
  • 胡亚军
  • 郭利杰
  • 郑伯坤
  • 王贻明
  • 尹升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仲辉; 王千福; 田亚坤; 伍玲玲; 禹雪阳; 张志军
    • 摘要: 为辅助计算尾矿存积的沉降距离,指导放矿、尾矿子坝堆筑,提高尾矿坝的经济效益。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和含水率对湖南某金属尾矿库尾砂的压缩固结特性的影响。对含水率为10%、12%、14%、16%和18%的尾砂分别进行0~5次脱湿—吸湿—再脱湿试验,借助GZQ-1型全自动高压固结仪对试样开展了快速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孔隙比随着压力的上升而减少;(2)相同循环次数下,压缩系数随着含水率的上升而增加;相同含水率下,压缩系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Λ”型变化;(3)不经干湿循环,固结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固结系数的变化大致呈M型波动。前期循环过程受力以毛细水压力为主导,待颗粒运动稳定,尾砂孔隙结构发育完全,受力以黏结力和摩擦力为主导。
    • 王洪江; 彭青松; 杨莹; 郭佳宾
    • 摘要: 作为金属矿山膏体充填技术的首要环节,尾砂浓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尾砂脱水效率和尾砂利用率,是矿山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述了尾砂浓密脱水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将浓密机发展阶段分为普通浓密机阶段、高效浓密机阶段和膏体浓密机阶段,阐述了尾砂浓密工艺的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对尾砂起捕捉作用的单一絮凝理论和多重絮凝理论,静态/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床层压缩理论与重力浓密理论,并阐述了各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现阶段尾砂浓密静态沉降实验、小型浓密实验和半工业浓密实验等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聚焦光束反射测量技术、颗粒录影显微镜技术等先进的观测手段和尾砂浓密技术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现阶段,尾砂浓密脱水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尾砂浓密的关键参数不稳定、尾砂浓密的生产调控不及时和尾砂浓密的信息平台不健全等问题,尾砂浓密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最后提出了尾砂浓密技术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 李晓艳; 张青伟; 洪松涛; 袁雨婷; 余金燕; 潘俐傧; 刘莹红
    • 摘要: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弱酸性至弱碱性环境;尾砂中Cu、Cd元素活化迁移受pH值的影响明显,即高浓度还原和高浓度氧化条件可以促进Cu和Cd元素的迁移,酸性条件对Cu和Cd元素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Zn与Cd元素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Pb和As元素受到还原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促进Pb和As元素的释放迁移.在淋滤实验前期,铅锌矿的表面阻力较小,由于环境酸碱性的改变,初始尾砂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位能发生变化,重金属元素初期迁移能力得到加强;淋滤后期,矿物颗粒表面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颗粒表面的阻力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减少,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 蒋豪; 孙春辉; 潘懿; 李爱兵; 牛小明; 王旭
    • 摘要: 尾矿库溃坝造成的危害巨大,为了研究广东省某矿尾矿库的溃坝后果,对其溃坝过程进行模拟。该尾矿库分两期设计,第二期坝在第一期坝的基础上采用下游外推式加高,以该尾矿库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情况取其研究参数,借助FLUENT软件建立尾矿库溃坝过程的三维模型,研究其10~100 s内7个时间段尾砂流的运移距离、流动速度、冲击压力以及对第二期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尾砂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流速和压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尾砂在下泄过程中,离坝址处较近的位置破坏的程度最严重,溃坝从发生至结束历时仅为400 s。尾砂溃坝冲击力巨大且迅速,但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实际预防和治理工程具有指导意义,能有效保证尾矿库的安全。
    • 苏相立
    • 摘要: 地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空区影响安全,选矿所排尾砂堆积于尾矿库对地表环境及安全造成影响。尾砂胶结充填可有效地减少地表尾矿库库容压力,延长其服务周期,并能有效控制地压,保障矿山开采安全。针对特定矿山尾砂胶结充填料进行流变测试试验,分别测试出尾砂浓度为78%、76%、74%、72%、70%、68%、66%条件下的流变试验基础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变小,在料浆浓度达到76%之后流速变化趋势变缓,料浆基本呈现难以流动的状态。同时,利用尾砂料浆流变试验得到的各项基本参数及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并计算出不同浓度尾砂料浆的流变参数计算值,可用于计算出工业生产时不同充填料浆浓度、流量及输送管道内径时的输送阻力,为充填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 付志平; 冼子良; 雷畅; 纪冰儿; 严瑞涛
    • 摘要: 采用BCR法、Tessier法和Dold法对土壤和尾砂中Pb的赋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b的主要赋存形态是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尾砂中Pb的形态主要是原生硫化物态和残渣态。三种方法提取的土壤有效态Pb结果较一致,其百分比含量均为50%左右,可迁移性较强。三种方法的回收率都大于90%。BCR法和Tessier法都适合土壤Pb形态分析,前者回收率略高于后者,但是都不适用于尾砂中Pb的形态分析,而BCR法回收率略高于Tessier法。Dold法既适用于土壤,也适用于尾砂中Pb的形态分析,但是Dold法操作步骤较为繁琐,耗时也较长。
    • 马卓宇; 吴云韬; 康建宏; 唐进; 崔数文; 宋小林
    • 摘要: 为了研究毛坪铅锌矿采场胶结充填体的水化产热及温度变化特性,基于现场采集的尾砂和机制砂,采用相似材料实验方法,配制8种不同水灰比、不同骨料比例的充填体试样,在实验室测定胶结充填体试样的温度变化曲线,然后计算充填体材料胶结过程中的水化热,最后分析充填材料水化热与产热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充填体试样呈现前期迅速升温,然后缓慢下降至环境温度的整体趋势;水化产热速率及温度变化与充填体材料的配比以及环境温度有关。研究结论为:在一定料浆浓度范围内,机制砂比例和水灰比越大,充填体材料胶结的产热量越大,而增大充填体骨料中的尾砂占比能有效降低充填体水化产热量;水含量对充填体的产热影响最大,因此降低水化产热量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水灰比,其次是增大骨料中的尾砂含量,为毛坪铅锌矿选择合理的充填体配比提供了依据。
    • 周曙光
    • 摘要: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因具有快速、廉价和无损检测元素含量的能力,通常被用于野外或实验室地质样品元素含量快速检测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p-XRF能否用于尾砂样品测试,相关研究则尚未系统开展。为了查明p-XRF分析尾砂样品的可靠性,本文对比了p-XRF与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结果表明:(1)p-XRF可用于尾砂样品的Cu、S、Fe等主要元素的定量分析;(2)p-XRF对于尾砂中Se、Ti、Sr、Zn、Mn、As、Rb、Mo等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3)p-XRF对于尾砂中Co、Cr、V、Nb、Ag等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只能给出定性的分析结果。
    • 候普尧; 傅开彬; 查威; 廖飞; 邓全淋
    • 摘要: 为查清四川某尾砂充填材料理化特性和重金属毒性,以尾矿和普通水泥为原料制备井下充填材料,采用全因子试验探究尾砂粒径及灰砂比对试样物理性能及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充填材料流动度和抗压强度,运用XRD、FTIR和SEM等分析方法,揭示充填材料水化反应过程及其重金属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尾砂粒度越粗,灰砂比越大,尾矿充填料的抗压强越大,易满足井下充填材料的强度要求,但尾砂粒度过大时,片状或棱型等不规则形状颗粒导致充填料流动性能降低;粗粒级尾砂充填料水化反应充分,水化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通过沉淀、静电吸附、离子置换作用等,将重金属滞固在充填材料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至少满足地下水Ⅲ类水质要求。因此采用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尾砂井下充填材料的理化特性和重金属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 盛宇航; 李广波; 王增加; 王玉亮
    • 摘要: 采用人工调配尾砂粒级组成进行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尾砂粒级组成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尾砂的矿物成分和密度存在差异。由于絮团的“整体效应”和絮凝剂的选择性吸附,随着尾砂组分中+0.15 mm粒级、-0.15+0.074 mm粒级和-0.074+0.037 mm粒级总含量增加,尾砂絮凝沉降速率和尾砂底流浓度均增加,底流浓度增加主要源于合理的尾砂级配使尾砂堆积密度增加。最后分别构建了尾砂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与各粒级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其可用于尾砂絮凝沉降性能的预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