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想象

历史想象

历史想象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史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772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学术交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历史想象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霍俊明、张小忠、顾晓伟等。

历史想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3.4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772 占比:96.48%

总计:4946篇

历史想象—发文趋势图

历史想象

-研究学者

  • 霍俊明
  • 张小忠
  • 顾晓伟
  • 丁林兴
  • 冯一下
  • 冯琳章
  • 冯立君
  • 匡咏梅
  • 叶超奇
  • 张文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祁泽宇
    • 摘要: 作为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代表学者,史景迁的历史书写彰显着“历史的文本化”的色彩。从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史氏的历史书写,把握其在文化差异中的历史定位,发现在其笔下,史学与文学的界限是模糊的,甚至消失了。史氏诸多作品在资料组合、形象刻画、情节虚构等层面都兼具文学思维、文学体式,其历史书写呈现出历史想象、蒙太奇形式、民众视角、以文入史等特征,这种用故事书写事件的笔法正是后现代历史书写的特征所在。
    • 张静; 唐元
    • 摘要: 陈凯歌电影《妖猫传》中,努力建构了大唐盛世气象,主要包括以诗人为主角、以作诗为主线;雍容华美的贵妃、流传千古的帝妃之爱;万国来朝的包容、开明的社会风尚;大气的长安城、瑰丽的各色建筑等。在大国崛起的历史时期,这一盛唐图景,既满足了历史想象,也投射了当下的时代趣味。对盛唐气象从内蕴情怀到视听语言的表达,也使得《妖猫传》成为打通电影与文学教学的典型案例,并且具备课程教学建设的内涵。
    • 叶超奇; 张胜平
    •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核心素养落地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历史想象可以让历史断面变得鲜活、立体,也可以在求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让课堂有料又有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叶超奇; 张胜平
    •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让核心素养落地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历史想象可以让历史断面变得鲜活、立体,也可以在求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让课堂有料又有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李振宏
    • 摘要: 检视当代中国史学,文风问题已经成为窒息史学生机、影响学术传播的突出问题。如何使史学论著变得灵动而具有文采,仅仅局限于提倡增加学者的文学修养,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理论上和观念上的突破。形象思维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学家需要有高尚而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没有对历史著作文风问题深刻的理论反省,还是固守历史叙事的所谓实证性、客观性等传统观念,排斥在历史叙事中对形象思维、历史想象等思维形式的运用,不承认情感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正当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史学著作的文风问题,则是不可能的。
    • 景立鹏
    • 摘要: 从顾城的诗歌写作中,可以发现一种"生成的诗学",这既体现在其诗歌想象力范式的三重嬗变上,又体现在每种想象力范式内在的生成性上.从早期的童话想象,到"朦胧诗"时期的历史想象,再到中后期的语言本体想象,这一演变过程具体而丰富地实践了个体生存面对历史现实境遇的可能性方式.作为诗歌生成的内在动力,想象力彰显的不仅是一种修辞上的话语策略,更是重新创造自我与世界,更新词与物的二元关系的解放性力量.顾城诗歌想象力范式的嬗变的意义,在于他把诗歌从一种主客二元论的关系性存在,提升为一种实践性、创造性的一元论本体性存在.这为解决现代汉诗写作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杨磊
    • 摘要: 历史剧创作类型包括真人假事、假人真事、人事两假和真人真事,其中,前三者需要运用艺术虚构。历史剧的艺术虚构以史料为基础,以历史想象为核心,尊重基本史实,符合当时历史精神,坚守合情合理的虚构底线。虽然高中生创作历史剧不具备职业剧作家的专业水准,但是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注意上述的若干问题,以便于与历史产生共情,得到感悟。
    • 苗霞
    • 摘要: 本文从形式出发对西渡诗歌进行修辞学批评,以探求其文本的意义建构而不是意义表现。叙述,对于西渡来说不唯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结构形态。西渡诗歌叙述的结构形态传统温和、平缓舒展,其意义诉求和价值目标在于用叙述带入节奏,试图借助略带叙事性的格局把文本的疏密度和时间速度转换成一种诗歌的节奏。同时,思辨在叙述的节奏内鼓荡奔突,给文本注入沉重尖锐的价值观和命运感,表征出诗人对历史丰沛的想象力。对西渡诗歌的个案批评可以阐释当代诗歌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立语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探析出诗学和社会学、修辞想象和历史想象间张力营建的枢机所在。
    • 刘振
    • 摘要: 瓦萨里的《名人传》不仅开创了艺术史的写作范式,还为艺术史学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有关瓦萨里的研究业已从多个层面展开,主要以相美术语、修辞现象和叙事结构为探讨对象,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种研究仍然是保守和片面的,尚不足以触及瓦萨里文本的核心要义.尤其是短篇故事作为传记的重要组成,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艺术史学者不能充分意识到瓦萨里的叙事蕴含的象征寓意,进一步阻碍了学者对有关历史事实和情节虚构的辨析.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状况?此书的撰述与16世纪的诗学和历史传记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瓦萨里的写作意识.本文旨在以历史和诗学的视角通过考察《名人传》的特定篇章揭示瓦萨里撰述中的历史想象与寓言象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