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板
卸荷板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80291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科技与企业、安徽建筑、广东土木与建筑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6年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年会——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分会场 等;卸荷板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朋、张长生、李夫仲等。
卸荷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0291篇
占比:99.99%
总计:580355篇
卸荷板
-研究学者
- 刘晓朋
- 张长生
- 李夫仲
- 丁国莹
- 关云飞
- 刘春兰
- 刘阳花
- 周亚军
- 周太平
- 姜守东
- 张士强
- 张穷
- 张超
- 施大震
- 朱凯
- 段鸿川
- 王海俊
- 白林
- 许文博
- 陈懿
- 高平原
- 高超
- Peng Lei
- Ren Changqing
- Wu Yidong
- 严国香
- 乌一东
- 乐生耀
- 于桂云
- 付棒
- 任现峰
- 任长青
- 何思宇
- 何莉
- 何蔚华
- 俞冬冬
- 冯永乾
- 刘一鸣
- 刘保县
- 刘志宏
- 刘晓江
- 刘永春
- 刘跃
- 卢刚
- 卫国芳
- 卫平武
- 原国栋
- 叶勇
- 吕宝柱
- 吴明光
-
-
-
卫国芳;
张明
-
-
摘要:
衡重式桩板挡墙由于设置卸荷板,改变了上部肋柱与下部桩身的弯矩分布,优化了挡墙内力,挡墙内力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该结构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为墙身配筋计算提供依据.设计了模型与原型尺寸比为1:7的衡重式桩板挡墙模型,通过卸荷板埋深与宽度不同组合18组模型试验,分析挡墙内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板埋深相同时,随着板宽的增大,板以上挡墙弯矩值基本不变,且趋于零;板以下至地表处挡墙弯矩绝对值增加,地表以下挡墙弯矩减小.②板宽B=0.4 m、0.5 m、0.6 m时,随着板埋深的增大,板上部肋柱弯矩增加,桩身最大弯矩绝对值减小.③从板下弯矩包络面积最小及桩身与肋柱最大弯矩绝对值之比接近于2.两者综合考虑,使得挡墙弯矩分布最为合理的板宽、埋深的最佳组合为 B=0.5 m、h=0.9 m 与 B=0.6 m、h=0.6 m.
-
-
扈世龙;
张建球
-
-
摘要:
为了解重力式码头卸荷板的工作机制,建立有限元概化模型,对带卸荷板重力式码头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结构整体表现为绕卸荷板向墙后转动的变形模式;2)上墙往墙后位移挤压后侧土体,形成被动压力区,墙背土压力增大率为40.2%,下墙往墙前位移形成主动卸荷区,墙背土压力卸荷效率为35.4%,两者相互抵消,墙背侧向土压力变化对码头稳定影响有限;3)上墙土压力可按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乘以1.5的增大系数计算,下墙土压力可直接按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4)上墙侧向土压力增大、 下墙侧向土压力减小、 卸荷板上方填料自重(含地面堆载)增加和悬臂段自重增加对码头抗滑稳定性的贡献率分别为-21.1%、24.6%、75.6%和20.9%,对码头抗倾稳定性的贡献率分别为-13.4%、6.6%、86.3%和20.5%,其中后两者是主要贡献因素;5)码头稳定随卸荷板悬臂长度增强,卸荷板的最佳位置在0.6倍墙高左右.
-
-
-
-
张宁;
关云飞;
李夫仲;
夏伟
-
-
摘要:
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具有降低闸室内力和位移、增加抗浮能力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水工结构,首次应用于浍河南坪船闸工程.为进一步揭示该闸室结构在回填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回填荷载下闸墙所承受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闸墙变形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较于传统的坞式闸室结构,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所受到的土压力和有效应力显著降低,卸荷效应明显,闸室结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新结构提高了船闸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
王光
-
-
摘要:
依托总管田2号隧道进口处弃渣场的卸荷板挡土墙设计方案,采用FLAC 3D进行建模并开展稳定性计算分析.项目采用C30配筋混凝土作为挡土墙与卸荷板的主要结构,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进度等因素,论文分别计算了其中关键两步施工引起的水平、竖向、总位移云图与应力云图,以及墙身自上而下的水平和竖向位移云图.计算结果表明:挡土墙与卸荷板的组合挡墙可以很好减载,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内,说明挡墙墙趾处摩擦力足够抵挡弃渣土的水平推力作用.
-
-
席荣;
关云飞;
李夫仲
-
-
摘要:
As a new type of hydraulic structure, the monolithic lock chamber structure with relieving platform has been used in Huihe Nanping lock chamber engineering.Using FE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influences of the height,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 on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soil pressure and bending mo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lock wall are analyzed. In the case of constant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 height,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lock wall tends to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 and similar patterns can be applied for the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 height, the soil pressure of the lock wall above the relieving platform changed little, the soil pressure of the lock wall under the relieving platform tends to decrease and increase, and similar patterns can be applied for the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relieving platform.The upper part of the lock wall is the positive bending moment, and the lower part is the negative bending moment.The height,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scheme are reasonable.%带卸荷板的整体式闸室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工结构,应用于浍河南坪船闸工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卸荷板的高度、 宽度和厚度对闸墙的水平位移、 土压力和弯矩分布等的影响.在卸荷板宽度和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闸墙的水平位移随着卸荷板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对于卸荷板的宽度和厚度也有类似的规律;随着卸荷板高度增大,卸荷板上方的闸墙土压力变化不大,卸荷板下方的闸墙土压力随着卸荷板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对于卸荷板的宽度和厚度也有类似的规律.闸墙上部为正弯矩,下部出现负弯矩.原设计方案中设计的高度、 宽度和厚度较为合理.
-
-
顾问天;
张文慧;
冯永乾;
马华;
刘一鸣
-
-
摘要:
衡重式双排桩是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衡重台能提供一个反弯矩增加结构稳定性,因此,较常规双排桩可支护更深的基坑.应用该结构成功解决了卓越前海项目中填海区深基坑分期开发的难题.通过对比理论分析计算、有限元分析和项目观测,结果表明:①衡重式双排桩结构可用于深度约15 m的基坑;②该支护结构总体变形规律为倾覆式;③水平连接板端部附近超载和坑内地基土泡水软化对该结构横向变形影响较大.④该结构在填海区地层变形较大,仅适用于周边环境对变形不敏感地段;对于周边环境复杂地段,必要时结合其他支护措施综合使用控制变形.
-
-
付棒;
姜朋明;
金忠良;
李志高
-
-
摘要:
将拉杆卸荷板悬臂式挡土墙与土工格栅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挡土墙结构形式,对其受力形式进行简要分析,并以造价为目标函数,以满足挡土墙内部稳定条件、外部稳定条件、拉筋强度以及结构设计条件为约束,利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最优结构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可以减小填土表面超载及内摩擦角对挡土墙造价的影响;挡土墙高度较高时,采用加筋形式可降低造价成本达50%;并给出格栅竖向间距合理取值范围以及格栅合理长度的计算式;土工格栅对挡土墙拉杆的合理位置影响较小,给出了拉杆合理位置的参考值.
-
-
-
-
刘晓朋;
李粮纲;
张长生
-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6年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以具体边坡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其病害原因进行了阐述.对典型的边坡断面进行了滑动稳定性分析,依据边坡的整体现状,进行分区评价,得出不同区域的稳定性状.同时按规范的分条推力传递法计算推力作为抗滑桩设计的边坡推力,桩长和桩内力的计算采用"m"法,对边坡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了支护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下部抗滑桩上部带卸荷板桩板墙的支护结构形式,增加了抗滑桩的抗滑弯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