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P
ATRP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6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化工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7南京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九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态学术研讨会暨第八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态学术论文报告会等;ATRP的相关文献由659位作者贡献,包括柯凯、徐洪飞、谢义鹏等。
ATRP
-研究学者
- 柯凯
- 徐洪飞
- 谢义鹏
- 唐二军
- S·巴尔克
- 徐福建
- 储富祥
- 全志龙
- 孙越
- 王基夫
- 王春鹏
- C·特罗莫尔
- 刘晓宁
- 姚东生
- 姚恒
- 康伦国
- 张秀梅
- 许钧强
- 路建美
- 陈艳林
- 魏荣卿
- C·梅斯
- G·洛登
- 刘伟区
- 卢传巍
- 姚小钊
- 朱秀林
- 朱韵
- 杨怀霞
- 杨鑫超
- 柴明英
- 王丽华
- 王增辉
- 胡杨
- 袁淼
- 郭亮
- 马建中
- 鲍艳
- G·勒登
- M·马尔兹
- 俞丙然
- 刘少杰
- 刘艳菊
- 华静
- 夏雪伟
- 廖建和
- 廖禄生
- 时辰亮
- 朱健
- 杨珍
-
-
李春涛
-
-
摘要:
纤维素作为地球上储量最大的绿色可再生高分子材料受到研究者们的大量关注,但纯纤维素具有不耐化学腐蚀、功能性差等缺点。对纤维素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可使纤维素保留纤维素本身的优点,又可赋予纤维素一定的功能性,拓展了其应用。文章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微晶纤维素的均相衍生化介质,合成四种不同取代度的大分子引发剂(MCC-Br)。再通过ATRP聚合反应实现在纤维素上接枝聚苯乙烯支链,研究制备纤维素密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的最佳合成路径及反应条件。对纤维素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MCC-PS)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研究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纤维素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结构的影响。最后对MCC-Br、MCC-PS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呼吸图案法制备MCC-PS基多孔膜。
-
-
王永成;
赵海利;
谢林生;
马玉录;
沙金
-
-
摘要:
本文作者提出一种利用激光调控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反应在聚多巴胺(PDA)涂层表面制备聚乙二醇(PEG)聚合物刷微图案的方法,研究了以低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OEGMA)为单体、有机物樟脑醌(CQ)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实现PDA涂层表面聚合物刷微图案的制备和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椭圆偏光仪表征证明改变2-溴异丁酰溴(BIBB)在PDA涂层中的含量可实现对涂层表面烷基溴官能团密度的调节,进而影响PDA涂层厚度及表面PEG聚合物刷生长.此外,PEG聚合物刷生长过程亦受到催化剂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影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牛血清蛋白吸附试验验证了所得PEG聚合物刷优异的非特异性抗蛋白吸附特性.基于PDA涂层及图案化PEG聚合物刷的多组分功能化表面的制备验证了PDA涂层在拓宽聚合物刷表面改性应用范围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光催化SI-ATRP在表面聚合物刷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为PEG聚合物刷在药物运输、生物传感以及细胞筛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
张建安
-
-
摘要: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一种重要的自由基可控聚合方法.针对目前本科生课程中无ATRP合成聚合物的相关实验的教学现状,设计了ATRP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单体的提纯、催化剂溶液的制备、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反应产物的分离等.测试表征包括采用核磁共振光谱监测聚合反应进程,尺寸排阻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宽度.通过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加强学生对高分子表征的掌握,同时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ATRP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
-
徐立新;
胡佳伟
-
-
摘要:
用Pd-diimine催化剂通过独特的链行走反应,在25°C,乙烯压力为0.1 MPa下将芘-Py单体(丙烯酸芘甲酯)及BIEA单体(2-(2-溴异丁酰溴))引入HBPE(超支化聚乙烯)结构中,一步法合成表面具有多个芘基和酰溴基团的超支化聚合物HBPE@Py@Br.并通过ATRP反应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体引入HBPE@Py@Br中,合成得到HBPE@Py@PGM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表征.同时利用该共聚物作为石墨烯液相剥离稳定剂,在氯仿溶剂中液相超声剥离天然石墨,得到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溶液.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石墨烯进行表征,发现石墨烯缺陷较少、分散均匀,并与环氧树脂复合得到石墨烯分散均匀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
王安琪;
张歆婕
-
-
摘要:
本文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对纳米SiO2粒子的半球进行保护,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方法对其进行修饰,从而制得具有pH/温度双重敏感性的非对称微球。此外,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紫外浊度法对该非对称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SiO2粒子不同半球表面成功接枝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制备出了具有pH/温度双重敏感性的非对称微球。
-
-
王安琪;
张歆婕
-
-
摘要:
本文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对纳米SiO2粒子的半球进行保护,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方法对其进行修饰,从而制得具有pH/温度双重敏感性的非对称微球.此外,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紫外浊度法对该非对称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米SiO2粒子不同半球表面成功接枝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制备出了具有pH/温度双重敏感性的非对称微球.
-
-
卢传巍;
王春鹏;
储富祥;
王基夫
-
-
摘要:
The grafted block copolymers, ethyl cellulose-g-lauryl methacrylate-b-tetrahydrofurfuryl methacrylate (EC-g-P (LMA-b-THFMA))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grafting from"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through two-step polymerization strategy. Thermal proper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copolymer had two thermal transitions (-35 °C and 49-56 °C) , indicating of the presence of microphase separation in the copolymer.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polymer had excellent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behavior with the elongation of 89%-147%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1.7-9.5 MPa. The cycilic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lastic recovery of EC-g-P (LMA-b-THFMA200) was more than 92%.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block polymer P (LMA-b-THFMA) ,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ellulos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ft copolyme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graft copolymer was increased by 1.36 times whi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P (LMA-b-THFMA) .%通过"从主链接枝"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法, 采用分步聚合策略, 成功制备了一种乙基纤维素接枝嵌段共聚物乙基纤维素-g-甲基丙烯酸月桂酯-b-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 (EC-g-P (LMA-b-THFMA)) .对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共聚物中存在两个热转变, 分别发生在-35°C和49~56°C时, 表明该共聚物存在微相分离;机械性能分析表明该共聚物具有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行为, 伸长率为89%~147%, 拉伸强度为1.7~9.5 MPa.循环拉伸机械性能研究表明EC-g-P (LMA-b-THFMA200) 的弹性恢复系数高达92%以上.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较线性聚合物P (LMA-b-THFMA) 的机械强度提高了1.36倍.
-
-
-
吴婷;
李坚;
任强;
汪称意
-
-
摘要:
以单质铜 (Cu0) 为还原剂, 采用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RGET ATRP) 合成了丙烯酸乙酯-co-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DMMSPMA) 共聚物[P (EA-co-DMMSPMA) ]及其湿固化膜, 研究了P (EA-co-DMMSPMA) 分子量增加以及DMMSPMA含量对P (EA-co-DMMSPMA) 湿固化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 (EA-co-DMMSPMA) 分子量增大, 湿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增加, 断裂伸长率略有上升, 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在P (EA-co-DMMSPMA) 分子量为10000, DMMSPMA含量为25% (wt, 质量分数) 条件下, 其拉伸强度为2.09MPa, 断裂伸长率为33%,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8°C.%(Ethyl acrylate-co-3-methacryloyloxy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copolymer[P (EA-co-DMMSPMA) ]and their moisture cured crosslinked films were synthesized via activators re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for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RGET ATRP) using copper (Cu0) as a reducing agent.The effects of increase i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 (EA-co-DMMSPMA) and the content of 3-methacryloyloxy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DMMSPMA) on the properties of moisture cured crosslinked film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ment of molecular weight of P (EA-co-DMMSPMA),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films increase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slightly increased,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Whe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 (EA-co-DMMSPMA) was10000 and the content of DMMSPMA was 25 wt% (wt, mass fraction), the tensile strength was 2.09 MPa,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was 33%, an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was 4.18°C.
-
-
胡正水;
徐志奎;
高风
- 《2007南京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九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2-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2,2-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梯度聚合物P(St)-grad-P(HEMA).利用DSC和GPC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在乙醇和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在乙醇中则形成了不均匀的聚集体,而在水与DMF混合溶剂中形成的胶束则呈交联状.
-
-
胡正水;
徐志奎;
高风
- 《2007南京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九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2-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2,2-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梯度聚合物P(St)-grad-P(HEMA).利用DSC和GPC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在乙醇和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在乙醇中则形成了不均匀的聚集体,而在水与DMF混合溶剂中形成的胶束则呈交联状.
-
-
胡正水;
徐志奎;
高风
- 《2007南京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九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2-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2,2-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梯度聚合物P(St)-grad-P(HEMA).利用DSC和GPC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在乙醇和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在乙醇中则形成了不均匀的聚集体,而在水与DMF混合溶剂中形成的胶束则呈交联状.
-
-
胡正水;
徐志奎;
高风
- 《2007南京国际表面活性剂会暨第十九次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发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2-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2,2-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梯度聚合物P(St)-grad-P(HEMA).利用DSC和GPC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在乙醇和水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在乙醇中则形成了不均匀的聚集体,而在水与DMF混合溶剂中形成的胶束则呈交联状.
-
-
-
-
-
-
-
-
-
-
- 天津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6.28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引发ATRP聚合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三羟甲基乙烷和丙酮制备(5‑甲基‑2,2‑二甲基‑1,3‑二恶烷‑5‑基)甲醇;采用溴代异丁基酰溴与(5‑甲基‑2,2‑二甲基‑1,3‑二恶烷‑5‑基)甲醇制备(5‑甲基‑2,2‑二甲基‑1,3‑二恶烷‑5‑基)甲基‑2溴‑2‑甲基丙酸酯;在浓盐酸中处理制备2,2‑羟甲基溴代异丁酸丙酯;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甲基‑2‑溴‑2‑甲基丙酸(5‑(5‑甲基‑2‑羰基‑1,3‑二恶烷)基)酯。可以进行开环聚合,制备聚碳酸酯ATRP大分子引发剂,进一步用于引发烯类单体在聚碳酸酯骨架上的ATRP聚合,可制备多种功能性聚碳酸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