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电影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艺术、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专利文献2492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今传媒(学术版)等; 十七年电影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毛攀云、陆绍阳、胡牧等。

十七年电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4.19%

专利文献>

论文:2492 占比:95.81%

总计:2601篇

十七年电影—发文趋势图

十七年电影

-研究学者

  • 毛攀云
  • 陆绍阳
  • 胡牧
  • 刘思雨
  • 史博公
  • 史静
  • 崔芳菲
  • 李二仕
  • 洪宏
  • 王晓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安民
    • 摘要: 十七年时期的改编电影作品中有大部分改编自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电影叙事主题延续其文学特质偏向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城市空间在乡土情怀中隐匿,完成了该时期乡土中国的别样书写形式。运用电影具象的呈现形式,将自然人文的乡村空间、凝结社会缩影的乡村人物以及紧贴时代发展的乡村事业作为书写乡土中国的重要现实支撑。借助电影的抽象表达功能,在乡土叙事中展现集体认同价值、新农村人事迹中挖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并在整体乡村空间之中描绘自由平等的社会内涵。
    • 颜汇成; 刘思雨
    • 摘要: “十七年”电影通过叙事上的剥夺与归还、批评和改造、建构与否定等话语形式在银幕之上实现了劳动对个体的询唤与征召,将社会中游离的个体塑造成了光荣的劳动者。在此,劳动就不仅是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手段,而是成为人获取人之尊严,实现人之为人之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劳动本身也由此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与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唯一合理路径。超越了工具性价值的劳动,也在此转化为人生和世界之意义的源泉,为受众在银幕上构造了全新的劳动观和幸福生活模式。
    • 李云平
    • 摘要: 从艺术形态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与电影相差甚远,但当我们谈民族电影或者中国电影时必然绕不开二者同属于同一民族文化视域下的前提,前者的美学观念及其表现技法依然可以在经过某种电影化的转化后,成为构成中国电影的文化特色,乃至民族风格的一部分。匿于影片中的美学基因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将其发生机理、形成过程与表现方式梳理清楚,因而需要从文化背景、主客关系以及原则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别是传统山水画美学)对中国电影美学表达的影响。本文以早期中国电影与十七年电影为研究范围,在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与电影抵牾与融合的语境下,探讨山水美学精神在“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创作中的视觉转换。
    • 刘思雨
    • 摘要: “十七年”电影的幸福叙事,在叙事时间上,以线性叙事为主,并通常以“大团圆”结局终结全篇,以此达成幸福生活就是对社会主义理想追寻的价值建构。在叙事空间上,则主要集中在田野、工厂、集会中,经由劳动生产、误会解除、重逢相认、受到表彰的叙事范式,建立起新的社会规范和伦理导向。在传统秩序与现代秩序相互融合、调解的社会背景中,受众通过银幕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镜像,构造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意义,从而赋予自己自我保护的文化力量。
    • 石宇宸
    • 摘要: 戏曲及其价值内核、类型范式作为电影创作的结构性要素,既重塑了叙事观念,还赋予电影以民族性。“十七年”阶段(1949—1966)戏曲和电影的互动被推上了新的高峰。在国家从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切入,逐步实现对落后社会建制的革除之际,电影的传播功能及其主要母题也被奠定。据此,大量聚焦婚姻、家庭议题的戏曲文本也成为该时期开展“跨媒介叙事”的重点对象。创作者积极地在其中寻找能体现人民性、缝合现代性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点对文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创。
    • 秦凤华
    • 摘要: "十七年"时期,特殊的时代语境使得电影的娱乐性被放逐到边缘地带,主流话语的宣传成为重要题旨.正是在主流话语的规范下,"十七年"电影中爱情描写的存在方式、艺术特征、价值诉求等,都呈现出异于其他时期的"别样"面貌.本文以"爱情与革命的双线叙事""爱情与建设的双线叙事""婚恋政策和婚恋观的宣传""非爱情片中的爱情元素运用"为类别线索,立足于爱情叙写与主流话语表述的关联,对"十七年"电影中爱情叙事的独特性进行研究.
    • 夏菲; 毛攀云
    • 摘要: 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位置,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鲜明的"为人民"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对"人民电影"与"人民艺术美学"的孜孜追求,在艺术实践上注重题材的人民性、艺术形式的人民性,用贴近各民族人民审美习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人民英雄之美、民俗之美、民艺之美、民情之美的电影美学风格,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电影艺术文化诉求赋予了银幕多元的文化繁荣魅力.
    • 王刚; 肖蕾
    • 摘要: "十七年电影"《马兰花开》讲述了城市女人马兰打破世俗偏见,在社会主义集体劳动中成长为推土机手的故事。不同于同时期同类电影,它颇为浪漫地表现了夫妻的爱欲和身体感觉。尽管这一身体欲望的表达只是与政治化身体的话语形成了"有限度"的张力,但依然显示着"人性与人情"文学观念的积极影响。看似越出常轨的视觉呈现所显露的情感结构,"缝合"了政治意识形态与个人情感表达的"裂缝",使得政治意识形态得以"抵达"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通过对电影文本情感结构的考察分析,为重访"十七年电影"、超越"大我"/"小我"的二分法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知识路径。
    • 厉震林
    • 摘要: 学界主流对“十七年”时期电影表演美学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简单化误读。“十七年”时期的电影表演经历了行为化表演、内心化表演、人情化表演、典型化表演四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类型片表演已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时代文化标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从一种训练方法发展到美学原则,“体验学派”成为表演工作规范,后又逐渐步入追求民族表演风格的阶段;苏联和东欧国家是外来表演美学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欧美、日本的表演影响已经销声匿迹。“十七年”的电影表演美学,与新中国历史存在着“动力学”关系,表演美学在政治的规训与美学的规范中产生了若干表演美学思想,并创造了重要的实践样板,是“共和国情结”的生动写映。
    • 王谦
    • 摘要: 新中国早期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策上对电影的严格把控决定了电影的风格样式和主题内容,此时的电影现象依附于党和国家的政治表达,电影在经历了多次的压制与重生后,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既能够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又符合民众审美需要的道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