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劳动

劳动

劳动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3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4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73篇;相关期刊3975种,包括内蒙古政报、兵团工运、中国工人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劳动的相关文献由10202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本刊记者、关柏春等。

劳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48 占比:94.9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573 占比:4.97%

总计:11536篇

劳动—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维意
    • 摘要: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审视包含资本现代性批判和劳动现代性重建两个维度。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而建构共产主义现代性是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思想的根本旨趣。从历史必然趋势看,劳动社会化发展是劳动现代性重建的物质基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劳动现代性重建的历史前提,“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是劳动现代性重建的社会基础。从实践主体向度看,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强调劳动现代性重建是建构共产主义现代性的基础,把无产阶级确立为劳动现代性重建的历史主体,把社会解放理解为由劳动解放走向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中国道路开启了超越西方资本现代性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思想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石,中国道路是新时代马克思劳动现代性重建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 寇东亮
    • 摘要: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康德”主义思想谱系中,存在一种“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这一逻辑内蕴一种对劳动的偏见和蔑视。洛克、斯密、黑格尔等确立劳动作为市民社会以及人之生成的建构性原则的地位和意义,但劳动总体上被归结为“谋生手段”,因而在根本上并未突破“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马克思超越“实践—劳动”二元论传统,通过融通劳动概念与实践概念,阐明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内涵、本质和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就其基本内涵和本质规定而言,是以人的能力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活动;就其价值立场和承载主体而言,是基于消灭劳动剥削的“人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活动;就其历史延展和实现条件而言,是在人类社会辩证运动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活动。
    • 程志波; 匡倩
    • 摘要: 恩格斯“人的两次提升”思想是对人类辩证演进规律的高度概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造成的“三大分裂”是这一重要思想的现实基础,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等的辩证法与人学等思想是其理论渊源。恩格斯的“人的两次提升”思想萌生于其早期提出的“劳动的分裂”思想,在《自然辩证法》手稿的“导言”中得以完整提出。“人的两次提升”包括物种提升与社会提升两个阶段,劳动是人实现两次提升的源动力。全面理解“人的两次提升”思想的内涵及提出过程,对于理解和把握《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初衷和整体脉络、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劳动观念等,具有启发意义。
    • 冉雨佳; 吴燕(指导)
    • 摘要: 很多人认为劳动很累,甚至把劳动看成敌人,想方设法逃避劳动。而我却认为劳动是快乐的。每学期开学前,我们班都会组织部分同学到学校做清洁。大家带着水桶、抹布来到教室。很久不见,大家聚到一起有分享不完的故事。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做着清洁,大家配合默契,有的擦门窗,有的搬桌椅,有的扫地拖地,有的整理讲台上的物品。
    • 刘芳
    • 摘要: 襄阳市红光小学位于老城区,面积小,条件简陋,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上不求大求全,在“小”和“精”上做文章,现在学校因地制宜,已经形成了以“三类九课”为核心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红光小学校情的发展之路。三类就是安全类、绳艺类、中医类,安全类开设了七步洗手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三个课程;绳艺类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开设了翻绳游戏、编织、创作三个课程;中医类围绕“艾”开设了认识艾“我和艾草交朋友”、制艾条“我是小小手作人”、传递艾“做个小小艾灸师”三个课程。涉及人文、艺术、科学、中医文化等领域,巧妙体现了层次螺旋上升。
    • 麦宝; 漫图腾(图)
    • 摘要: 这周的劳动评比结束了,班级的劳动红旗居然“搬了家”。看着隔壁班的同学得意扬扬地拿走了劳动红旗,同学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于涵涵说:“都怪蓝小蓝,他一个人就给班级扣了十分。”
    • 摘要: 近日,济南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印发《济南市幼儿劳动启蒙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推出济南市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济南市幼儿园幼儿居家劳动启蒙教育“两张清单”,推动建立以幼儿园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启蒙教育协同实施机制。
    • 肖江; 陈了雄(指导)
    • 摘要: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看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辛勤劳动了一辈子的爷爷。爷爷常说,他拥有一家“劳动银行”,里面的财富取之不尽。田地是爷爷“劳动银行”里的主要固定资产。每年开春伊始,爷爷勤劳的双手便不曾停歇。田里,没闲着,筑田垄、犁田、耙田,忙忙碌碌,为春插做准备;地里,当然也没闲着,除草、翻土,为春播做准备。播种的时节很快来临,爷爷便在田地里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 孙晓丽; 林美卿
    • 摘要: 面对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在顶层设计、实践机制和主体参与方面的困境,国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四个最"劳动价值观的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价值意蕴。劳动教育必须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五育并举"、构建"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抓实,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 刘鹏波
    • 摘要: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劳模精神,要明晰其逻辑需求所在。在理论逻辑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展开;在现实逻辑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呼唤;在个人发展逻辑上,是实现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基本诉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