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叙事话语

叙事话语

叙事话语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15篇;相关期刊314种,包括新闻世界、西部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导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中国修辞学会第13届年会暨2006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等;叙事话语的相关文献由480位作者贡献,包括洪治纲、南帆、陈晓明等。

叙事话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8 占比:47.4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515 占比:52.23%

总计:986篇

叙事话语—发文趋势图

叙事话语

-研究学者

  • 洪治纲
  • 南帆
  • 陈晓明
  • 夏颖
  • 陶陶
  • 刘婧
  • 吴培显
  • 王春林
  • 郭先进
  • 于树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立峰
    • 摘要: 现代摄影技术诞生不久就被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其中以“他者”社群和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早期民族志活动,也将摄影视为用于留存资料和后期分析的重要工具。出于科学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民族志摄影活动是科学思潮的产物,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话语。与此同时,因为摄影机械是一种被程序化了的装置,所以影像的生产也包含着与社群文化“合拍”的叙事话语。早期民族志摄影也因此成为科学话语和叙事话语共生的场域。以现代摄影技术在早期种族研究中的运用为切入点,可以深入分析早期民族志影像中的科学话语与叙事话语生产机制,并总结出一种建基于话语生产的早期民族志摄影的生产模式。
    • 李星宇; 强云
    • 摘要: 《封锁》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叙事艺术特色,其三个英译本在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及叙事方式三个维度上各有所侧重:刘智婷译本整体采用与原作相一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而金凯筠译本和魏恺贞译本呈现出从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向第二人称视角转换的倾向;金凯筠译本和刘智婷译本实现了对原文引语形式的保留,魏恺贞译本则倾向于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直接引语间的相互转化;魏恺贞译本和刘智婷译本再现原作叙事方式,而金凯筠译本在段落上的调整与重新划分则彰显出对原作的“解构与重构”。由此可见,中国现代小说的译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凸显了现代文学作品的叙事内涵和叙事美学,亦推动了小说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 张童
    • 摘要: 莫言是我国首位问鼎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融合在一起,采用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与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细微、生动形象的民间社会生活画卷,引领了民间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兴盛发展。文章围绕莫言的民间叙事文学展开研究,从叙事立场、叙事内容、叙事语言等不同维度分析探究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特色。
    • 涂维; 梁晓波
    • 摘要: 2020年4月—2021年8月欧美媒体关于云南大象北迁的新闻报道语言体现出共情特征和效应,从共情叙事视角来看,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宏观话题和具体话题的选择,实现打破常规、寻奇猎奇的共情;通过标题的惊绝用词、多样修辞,达到新奇共情;通过叙述象群“不谙世事”,实现对大象的喜爱共情;通过频繁使用积极情感词、灵活运用修辞等,实现人与动物“情未了”的愉悦共情;通过对比叙事、顺叙与倒叙结合的组合使叙事结构灵动多变,达到叙事与读者的故事共情。海外媒体新闻报道的情感叙事,可为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提供借鉴。
    • 王嘉
    • 摘要: 近年来,主题晚会的创作与创新是媒介表达的一个亮点。当下社会对文化边界的自觉定义在不断地变化,主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十分重要,并且需要媒介产品本身有强大的吸引力。主题晚会因表意集中、内容丰富、语境明确,在我国的剧场传播和电视传播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有明晰的研究意义。依据后经典叙事学的思路,文章从广义文学的话语逻辑出发,将文学文本话语分析的框架与传播过程的5W模式相结合,以近一年来的经典主题晚会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型主题晚会这一节目形式的叙事特征,总结出主题晚会宏观的话语逻辑与独特的话语表达张力,强调媒介产品内在逻辑的连贯与话语的稳定对晚会综合价值的重要作用。
    • 李雪清; 曾伯秋
    •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电影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叙事话语在不断尝试中有了新发展。对此,围绕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叙事话语转变,可以从人物范型的平民化、情节构造的陌生化及主题彰显的明朗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人物范型的平民化主要体现在人物价值的多元化与人物形象的朴实化两方面;情节构造的陌生化主要包括叙事题材的优美化和叙事情节的陌生化;主题彰显的明朗化主要体现在反映乡村振兴与人民幸福等方面。主旋律电影叙事话语的转变反映了时代的前沿主题,激活了观众审美的欣赏活力,满足了人民生活的美好图景。
    • 颜汇成; 刘思雨
    • 摘要: “十七年”电影通过叙事上的剥夺与归还、批评和改造、建构与否定等话语形式在银幕之上实现了劳动对个体的询唤与征召,将社会中游离的个体塑造成了光荣的劳动者。在此,劳动就不仅是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手段,而是成为人获取人之尊严,实现人之为人之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劳动本身也由此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与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唯一合理路径。超越了工具性价值的劳动,也在此转化为人生和世界之意义的源泉,为受众在银幕上构造了全新的劳动观和幸福生活模式。
    • 张小曼; 卞珍香
    • 摘要: 译者声音是译者在文本内外的显隐性存在,是译者构建自身话语权威的主要途径。隐含读者、交际媒介和语境都会传递译者的声音。在翻译《论语》时,理雅各的声音倾向于沉默,多客观陈述,对原文的叙事特征遵从明显;辜鸿铭多采取对话、类比、设问的方式,说理性更强,很多时候代替孔子发声,拉近读者和孔子之间的距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文化身份的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理雅各力主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的有机融合,辜鸿铭强调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滋养。理雅各和辜鸿铭二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他们所属时代的译者声音。
    • 崔芃昊
    • 摘要: 老舍的中篇小说《离婚》书写了小职员老李的离婚风波与烦恼人生,在一定意义上承载了“五四”启蒙观在伦理空间上的意识形态表达。“离婚”这一对封建伦理的巨大挑战,成为老舍进行现代性反思的切入点。小说更呈现了现代人在“诗意”与“常识”失衡下的生存困境,人物在“所思”与“所行”间的失衡状态下,演绎了以现代性焦虑为底色的市民挽歌。文章通过叙事分析的方法,探讨文本中现代性焦虑的成因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
    • 孙熙
    • 摘要: 当传统电视的跨屏和多屏传播成为常态,电视叙事也要完成数字化的转向。这种转向在叙事主体上完成了从电视机构到受众的地位反转,在叙事结构上体现为从线性叙事到非线性叙事为主,叙事话语上呈现出草根叙事、点状叙事和实用性叙事等特征。电视机构要实现传播力、影响力从大屏向各新媒体端口的平移,就要进行媒介的深度融合以适应智能传播时代对电视叙事的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