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力学
动态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32410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材料导报、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5第十八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火炸药及装药安全性与寿命评估技术研讨会等;动态力学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宪明、张赛、方锐等。
动态力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410篇
占比:99.91%
总计:132531篇
动态力学
-研究学者
- 孟宪明
- 张赛
- 方锐
- 吴昊
- 刘朝晖
- 李文博
- 李海波
- 李盛
- 杨程程
- 柳力
- 黄优
- 齐鲁
- 余遵雄
- 夏红卫
- 姜晓昉
- 宁成云
- 宋力
- 崔东
- 张允宝
- 张用兵
- 徐奕昊
- 施绍裘
- 李杨
- 李杰
- 杨黎明
- 王兵
- 王波
- 范飞
- 莫继春
- 蒋海明
- 赵永会
- 邓守春
- 郑崇嵩
- 陆晓娜
- 黄亚烽
- B·皮腾杰
- 万建成
- 严仁田
- 乔河
- 任鹏亮
- 伍川
- 余鎏
- 侯德门
- 俞建勇
- 冯小伟
- 刘志宏
- 刘悦
- 刘文忠
- 刘琛琳
- 刘琳
-
-
王佳;
徐颖;
杨荣周;
郑强强;
倪贤
-
-
摘要:
为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对水泥砂浆的加固效果,针对普通水泥砂浆和CFRP布端面约束水泥砂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分别进行恒定气压(0.3 MPa)和递增气压(0.2、0.3、0.4、0.5 MPa)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和能量特征.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泥砂浆试件相比,CFRP布端面约束水泥砂浆试件的循环冲击次数、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有显著提高,且其峰值应力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CFRP布的断裂部位主要发生在碳纤维横向连接处,CFRP布减缓了试件内部裂缝的产生,提高了试件的延性,表现出更好的抗冲击能力,试件的残余强度增加;端面粘贴CFRP布可以提高水泥砂浆的能量吸收能力,在相同冲击气压作用下,CFRP布端面约束水泥砂浆产生裂纹所需的能量高于普通水泥砂浆.
-
-
吴鲸;
封学军;
陈徐东;
张伟
-
-
摘要:
使用长江下游疏浚砂替代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制备长江下游疏浚特细砂碱矿渣混凝土,通过直径为Φ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开展动态冲击压缩性能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疏浚砂掺量的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长江下游疏浚砂碱矿渣混凝土属于应变率敏感型材料,随着应变率增加,峰值应力增大;动态强度相比静态强度有明显提高,50 s^(-1)为材料的应变率敏感值,且CEB规范中的DIF模型与材料拟合良好,可以使用其对材料动态峰值应力进行分析预测;同一应变率下,动态压缩强度随着疏浚砂掺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仅从5组试验数据来看50%是最佳掺量。
-
-
郑鑫福;
任鹏飞;
郑崇嵩;
吴昊;
崔东;
孟宪明;
张赛
-
-
摘要:
采用静态、动态拉伸实验机器对HC260LAD+Z低合金高强钢材料进行静态、动态高速拉伸试验,对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针对屈服强度、流动应力进行研究。经分析,应变率的提高对HC260LAD+Z材料的屈服强度、流动应力等均有相应趋势的影响。在100/s应变率以前特定应变点对应的真应力增长幅度较大,100/s应变率以后增长趋势变缓,流动应力曲线也呈现相同趋势。另外,基于JC本构方程拟合了HC260LAD+Z低合金高强钢本构模型参数,发现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差别较大。提出了一种经过修正的JC本构方程,通过拟合D值指数函数参数,使得修正后的JC本构方程拟合精度得到了提升。经验证,修正后的JC本构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趋势一致,屈服点与饱和应力值均相差不大,能够满足工程开发需要。
-
-
金玉亮;
徐聪聪;
杨会光;
吴限;
王振强;
高古辉
-
-
摘要:
利用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对Mn-Si-Cr系Q&P钢分别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在应变速率为0.001、0.01、0.1 s^(-1)和900、1 500、2 200、3 000 s^(-1)情况下分别得到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压缩后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压缩变形试样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变形条件下,试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均可大致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2个阶段,且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准静态压缩条件下应变速率强化效果不明显但应变强化效应较显著。动态压缩条件下应变强化效应不明显,但展现出一定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准静态变形后,试样中心区域板条组织倾向沿近水平方向(垂直于压缩方向)定向排布。动态变形后,约有1/3试样发生了断裂,未发生断裂的试样中心出现45°方向剪切带,其附近板条组织发生了“屈曲”。准静态变形后残余奥氏体含量下降明显,而动态压缩试样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只有略微下降,且块状M/A岛内部出现扭曲变形与开裂,这可能是导致部分试样断裂的诱因。动态压缩破坏试样断口整体呈现45°剪切断裂,一端发生微孔聚集性断裂,另外一端发生剪切断裂。
-
-
杨荣周;
徐颖;
陈佩圆;
王佳
-
-
摘要:
基于静载巴西劈裂原理,开展了橡胶水泥砂浆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劈裂试验,对其动态力学、能量特性及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损伤力学,从强度和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橡胶掺量、养护湿度和冲击荷载对水泥砂浆动态劈裂损伤的影响,并探讨了三种损伤因素下的六种损伤路径.结合圆盘试件的破坏模式,建立了冲击劈裂简化平面理想受力模型,分析了破裂方式-Ⅰ和破裂方式-Ⅱ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态劈裂方式,并初步探讨了破裂方式-Ⅱ下圆盘试样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和降低养护湿度均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动态劈裂拉伸强度;普通水泥砂浆和橡胶水泥砂浆有着相同的应力率和应变率演化趋势;掺入橡胶颗粒和降低养护湿度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量在水泥砂浆圆盘试件中的传递;不同的单一损伤因素和复合损伤因素对水泥砂浆圆盘试样造成的动态劈裂损伤不同;在较大的冲击荷载下,圆盘试样会因"三角形压碎区"、"劈裂拉伸区"和"弯曲断裂区"的形成而被破坏.最后,从细观的角度分析讨论了界面过渡区(ITZ)对SHPB劈裂下橡胶水泥砂浆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
黄英华;
闻磊;
马佳骥;
寇子龙
-
-
摘要:
采用能够施加轴压的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砂岩试样进行循环冲击试验,分析循环冲击过程中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并使用波速测量装置监测单次冲击后试样的纵波波速值,探讨轴压影响下砂岩试样循环冲击损伤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轴压0 MPa、15 MPa、25 MPa、35 MPa时,采用相同速度发射子弹,试样分别在第19次、9次、6次、4次发生宏观破坏.不同冲击次数后试样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形态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峰后曲线斜率、峰值应力等方面.在本次实验所施加的轴压范围内,试样破坏所需的循环冲击次数随着轴压增加而减少,平稳发展阶段累积损伤变量及首次冲击产生的损伤变量值均有所降低.轴压作用改变了试样内部微裂隙闭合或扩展程度,对循环冲击试样累积损伤发展趋势产生显著影响,轴压与循环冲击产生耦合损伤,共同影响岩石动态力学性质.
-
-
辛雪;
苏林萍;
梁明;
姚占勇;
范维玉;
南国枝;
张吉哲
-
-
摘要:
以脱油沥青(DOA)为主要原料,分别掺加不同粒径和不同含量的废胶粉制备高模量沥青,并对产物进行常规指标分析、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及荧光显微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胶粉在沥青中主要以条状或棒状形式存在,且胶粉与沥青并不完全相容,而是以分散相分散在沥青中.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高模量沥青的软化点逐渐上升,其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是由于废胶粉吸收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后发生溶胀,沥青质含量增加,使得高模量沥青组分重质化.相同温度下,G*、G′和G"均随废胶粉掺量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说明废胶粉掺量越高,沥青模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对高模量沥青的抗车辙性能越有利;通过拟合不同废胶粉掺量下G*/sinδ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每增加1%(质量分数,下同)的废胶粉,高模量沥青的高温等级增加1.66°C.
-
-
吴昊;
孟宪明;
田杰斌;
方锐;
黄亚峰;
张赛;
郑崇嵩
-
-
摘要:
车用材料在碰撞过程中易发生断裂失效,从而影响部件的能量吸收,断裂失效模拟的准确性会影响整车以及部件的仿真精度.而断裂行为的发生与材料性能以及部件的受力状态直接相关,通过设计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材料样件,对车用6系铝合金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以及GISSM O失效模型的参数进行测试,并建立适合于工程应用的CAE仿真分析材料卡片,对基于C-NCAP工况下的方管动态压溃试验进行对标分析,从而验证失效模型的精确性.
-
-
李静
-
-
摘要:
由于柔性薄膜材料不耐压的特点,开展这类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十分困难.目前常用的手段有单/双轴拉伸测试和鼓泡法.该方法借助鼓泡装置对柔性薄膜试样进行鼓胀加载,采用三维变形测量系统获取加载过程中薄膜试样的离面变形场,采用虚场法从三维变形场数据中反演识别材料的本构参数.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鼓胀加载有效避免了拉伸测试时容易发生褶皱的问题,而且该方法直接从真实的三维形貌和对应压力数据中识别材料参数,有效解决了传统鼓泡数据分析时需要基于严格的球冠变形和无残余应力假设.
-
-
孟宪明;
方锐;
吴昊;
黄亚烽;
张赛;
郑崇嵩
-
-
摘要:
通过对B280VK低合金高强钢在应变率分别为0.003、20、80、180和530/s下进行高速拉伸试验,对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应变率下B280VK低合金高强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延伸率、流变应力、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应变率的升高,B280VK低合金高强钢的流变应力、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大.另外,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该B280VK低合金高强钢应变率相关性塑性变形本构模型,本构方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为良好.
-
-
高雪华;
刘福龙;
张鹏鹏;
张新宇
- 《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脂肪肝是常见肝病,它的准确分级对疗效评估意义重大.当前急需非侵入性新方法以减少活检.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脂肪肝分级的可能性正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的单纯性脂肪肝模型,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对离体的大鼠肝脏样本进行粘弹性性能的测试,得到在1~41Hz频段不同期脂肪肝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并计算出相应各频率上剪切波速度;然后,引入Voigt模型,根据剪切波速度估计出剪切弹性模量和粘性系数.结果表示,在该频段上,S3储能模量显著高于正常期,而其他期与正常期无明显差异.S3和S4期的损耗模量明显高于其他期.剪切弹性的估计值在各期之间无明显差异,而S3和S4期的剪切粘性明显大于S0期.该结果可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脂肪肝分级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
-
-
-
-
徐凯;
冷鼎鑫;
孙磊
- 《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简称MRE)其弹性模量可以随着磁场强度变化且迅速可逆,因而用磁流变弹性体制作的隔振器是理想的智能控制装置.本文主要针对在压剪混合模式下的MRE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仿真建模,模拟MRE在不同磁场和电流下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得到MRE的参数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Bouc-wen模型参数进行识别,建立Bouc-wen有参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对MRE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仿真建模,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规律进行对比,验证了两种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精度高,能很好的袁征MRE的力学特性,对于研究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
孟庆振;
孟宪明;
谢书港;
方锐;
孟宪春
- 《2015第十八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对B250P1低合金钢板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拉伸试验,应变率范围为10-3~103s-1,实验得到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表明:B250P1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流变应力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本文基于JC本构方程给出了参数的确定方法,经过两次修正,使误差精度提高接近40%,最大误差不超过8%,并且扩大了应变率的适用范围.修正后的JC本构方程可以很好的预测不同应变率下的B250P1低合金钢的流变应力值,更好的满足工程开发应用的需要.
-
-
DING li;
丁黎;
CHANG Hai;
常海;
LIANG Yi;
梁忆;
LIU Wen-liang;
刘文亮;
ZHU Yan-long;
祝艳龙
- 《2014年火炸药及装药安全性与寿命评估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55°C~71°C温度循环老化试验,研究了RDX基浇铸PBX炸药老化时外观、结构完整性、质量/体积变化率、机械感度、力学性能及发射安全性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25个温度循环后,PBX炸药装药内部无可见裂纹和气孔,结构完整性未发生变化,质量/体积变化率小于1%,机械感度撞击感度增加到16%,落锤400kg高度3000mm的撞击条件下未发生爆炸,PBX炸药抗压强度增加、压缩率下降,力学性能劣化较为显著;开展了65°C、75°C、85°C和95°C恒温老化试验,结果表明,65°C恒温老化252天,抗压强度增加47.5%,压缩率下降9.8%;扫描电镜及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老化时间延长,β松弛的动态力学损耗峰值(tanδ)降低,网络交联程度提高,与填料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显示引起后固化的交联反应是力学性能劣化的原因之一.
-
-
-
Wanpeng Wang;
Yongle Hu;
Xingtao Ren;
Yibo Xiong;
Kang zhao;
Xiao She
- 《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讨论会》
| 2011年
-
摘要: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is an new kind of high-performance cement based material.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dynamic mechanics character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impac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nd impact flattened Brazilian disc specimens ofRP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modified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experimental facility using brass pulse shaper, curve about stress versus strain and other parameter at strain rates of 20.3/s一 137.0/s is obtained from impact compression. The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and tensile failure strain at strain rates of3.4/s-26.2/s is obtained from impact flattened Brazilian. For comparison, the quasi-static compress and split tension of RPC are obtained with an MTS 810 materials test system and CSS-88500 electron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 that dynamic compression strength,elastic modulus and failure strain,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and failure stra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omparing to quasi-static experiment,RPC have the character of impact harding and ductility enhancement. RPC exhibit excellent failure patterns at high strain rate. The RPC specimen remained their integrity at the strain rate at which the matrix concrete specimens will crushed completely. Whether impact compression or impact splitting under strain rate including this paper 's experi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C or DIFT and the logarithm of strain rate is linear.
-
-
Wanpeng Wang;
Yongle Hu;
Xingtao Ren;
Yibo Xiong;
Kang zhao;
Xiao She
- 《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讨论会》
| 2011年
-
摘要: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is an new kind of high-performance cement based material.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dynamic mechanics character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impac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and impact flattened Brazilian disc specimens ofRP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modified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experimental facility using brass pulse shaper, curve about stress versus strain and other parameter at strain rates of 20.3/s一 137.0/s is obtained from impact compression. The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and tensile failure strain at strain rates of3.4/s-26.2/s is obtained from impact flattened Brazilian. For comparison, the quasi-static compress and split tension of RPC are obtained with an MTS 810 materials test system and CSS-88500 electron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 that dynamic compression strength,elastic modulus and failure strain,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and failure stra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omparing to quasi-static experiment,RPC have the character of impact harding and ductility enhancement. RPC exhibit excellent failure patterns at high strain rate. The RPC specimen remained their integrity at the strain rate at which the matrix concrete specimens will crushed completely. Whether impact compression or impact splitting under strain rate including this paper 's experi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C or DIFT and the logarithm of strain rate is lin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