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工作辊
冷轧工作辊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63764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包钢科技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全国轧辊使用与制造技术交流会、2012年先进节能热处理技术与装备研讨会、2011现代冶金轧辊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冷轧工作辊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国胜、沈伟芳、于瑞芝等。
冷轧工作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3764篇
占比:99.96%
总计:263873篇
冷轧工作辊
-研究学者
- 吴国胜
- 沈伟芳
- 于瑞芝
- 侯兴慧
- 孙大乐
- 葛浩彬
- 陈伟
- 吴琼
- 张青
- 李颇
- 胡现龙
- 党坤会
- 刘娣
- 刘德富
- 刘洪波
- 唐刚
- 姚凤祥
- 崔海峰
- 崔聪聪
- 张岩
- 朱学刚
- 李庆斌
- 李艾
- 杨国平
- 杨昱东
- 栗晓
- 毛威昂
- 王晓峰
- 苏军新
- 苗金平
- 贾俊林
- 陈彬
- 陶邦勤
- 韩剑
- 丁辉
- 兰勇
- 华陈亮
- 唐广银
- 容逸颉
- 张博林
- 杨广利
- 王刚
- 罗昌
- 陈光明
- 须亚栋
- 顾晓辉
- (Missing)
- 乔建军
- 于瑞明
- 付晓屹
-
-
王晓明;
张学美;
宫国峰;
王刚
-
-
摘要:
MC6冷轧工作辊因合金元素含量较高,在生产过程中碳化物容易沿晶界析出形成粗大的碳化物网,网状碳化物超标会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提前报废。通过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确定了电渣冶炼、锻前加热、锻造、锻后热处理各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
-
-
薛超;
许延琛;
朱元键;
李亨
-
-
摘要:
冷轧工作辊须满足表面硬、心部韧的性能要求,需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控金相组织实现,针对8Cr5MoV合金钢冷轧辊,通过热模拟试验获得材料的高温本构关系,结合DEFORM-3D软件对淬火工序进行模拟,探索冷轧工作辊的最优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辊最优热处理工艺为初始温度500°C保温1 h,加热至930°C保温15 min,最后进行5 min的喷雾淬火处理。工作辊淬火处理后表层马氏体组织含量为99%,淬硬层深度在25 mm左右,工作辊心部区域保留了韧性较好的珠光体组织,该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王毅明;
唐年;
徐建生;
张永钢
-
-
摘要:
文章对传统Cr5冷轧工作辊及锻造高速钢冷轧工作辊的基础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锻造高速钢工作辊在八钢1420冷轧线实际应用效果,应用后轧辊服役周期提高,单次消耗降低,减少了事故损失,降低了吨单消耗,实现了降本增效。
-
-
-
乔建平;
王辉;
张大伟;
韩剑
-
-
摘要:
通过对3%Cr冷轧工作辊的外观形貌、硬度、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的检测与分析,发现3%Cr冷轧工作辊辊身局部存在硬度偏低和硬度不均匀现象,辊身局部区域金相显示辊身组织异常.检测结果表明辊身局部硬度异常与辊身磨削加工工序有关.结合当前磨削工序实际,对磨削工艺进行了优化.
-
-
许立宝;
张健;
李仕臣;
黄锐;
姜雪
-
-
摘要:
针对用于堆焊修复冷轧工作辊的气保护药芯焊丝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焊丝熔敷金属的C含量为0.69%时,堆焊层硬度达到最高;熔敷金属中Cr,Mo,W,V四种元素的总量在6%~10%且(Cr + V)/(Mo+W)=1 ~1.4时,堆焊层抗摩擦磨损性能较优;焊丝(RE+Ti)的添加量在2%时,冶金变质作用最强,晶粒细化效果明显,韧性较优.研制的焊丝堆焊工艺性能优良,经580 °C回火时,析出强化作用与基体的弱化达到平衡,堆敷金属硬度达到最高,满足冷轧辊现场修复工况和使用要求.
-
-
张坤;
王成鹏;
贾建;
管超
-
-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前期生产中多起冷轧工作辊边部出现裂纹的现象进行分析,从典型事例中找出具体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减少了轧辊边部裂纹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轧辊消耗和生产成本。
-
-
谭翠英;
潘敏;
蔡国庆
-
-
摘要:
柳钢冷轧厂现有1550 mm和1250 mm 2条酸轧联合机组,轧制产能大于300万吨/年。轧制品种主要为低碳钢、低合金钢,厚度规格范围为0.4~2.5mm。轧机工作辊材质为Cr5锻钢辊,采用电炉冶炼+电渣重熔精炼的辊坯,经锻造、球化退火、调质、淬火及机加工等工序制造而成,轧机工作辊辊径的使用范围分别是Φ600~535 mm、Φ440~390 mm、Φ385~340 mm,辊面的硬度(HSD)值90~100。之前在轧制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工作辊辊身剥落、烧轴承等事故造成轧辊失效,使轧辊提前报废,增加轧辊消耗,影响轧机作业率,其中,工作辊辊身剥落较为常见,本文就冷轧工作辊辊身剥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
-
陈飞雄1;
林同伟1;
车洪艳1;
王铁军1
-
-
摘要:
与传统工具钢和铸造高速钢相比,粉末冶金高速钢可实现高合金化、非成分偏析、晶粒细化、组织均匀化,从而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粉末冶金高速钢可用于冷轧工作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文章综述了粉末高速钢的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及其在森吉米尔冷轧机工作辊中的应用。
-
-
-
王甫;
华陈亮
- 《2015全国轧辊使用与制造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对冷轧工作辊在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失效分析,并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轧制事故造成的粘钢、卡钢等现象是脆性剥落的主要原因,但高速轧机又不可避免会出现这些事故,为此采取一定措施,在轧辊允许的使用硬度范围内尽量取底限,提高其抗事故能力。在工作辊的制造中,辊坯的整体调质处理时一个关键工序,以期得到理想的强度、硬度、淬硬层和碳化物呈均匀颗粒分布,从而确保轧辊具有合适的机械性能并未后序淬火做好准备。发现裂纹及时处理,一旦出现表面裂纹就应进行车削,消除缺陷后进行磨削加工,并进行表面磁粉探伤,以检查缺陷是否清除,并在其基础上再磨削50道处理。热处理_L进行双频感应处理,保证淬硬层深度,提高回火温度,将硬度控制到要求下限,提高硬度均匀性。延长回火时间,提高轧辊使用性能。
-
-
-
-
-
-
-
-
-
华陈亮;
刘志刚;
沈伟芳
- 《第五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
| 2008年
-
摘要:
介绍了国产双频,低中频,感应淬火机上可控硅将工频电能变频为低中频电能的变频过程,国产双频,低中频,感应淬火机成功地应用于冷轧工作辊热处理的情况,同时与比利时OSB双频,工中频,感应淬火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双频(低中频)感应淬火机达到进口的设备的性能,获得冷轧辊所需工艺质量目标。
-
-
李朝华
- 《中国金属学会2005全国轧辊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通过对一支半高速钢(BGS)C:0.76﹪、Si:1.00﹪、Mn:0.32﹪、Cr:5.15﹪、Mo:1.10﹪、V:0.55﹪冷轧工作辊坯调质、表面淬火试验,确定了半高速钢成品冷轧辊的调质、表面淬火工艺参数,该钢1060~1090°C表面淬火,520°C两次回火二次硬化效果显著,表面淬火后解剖分析表明该半高速钢成品辊的淬硬层深度达到45mm,硬度达到HSD≥85,该钢具有高速钢的某些特性,是优良的新一代成品冷轧工作辊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