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点
公共点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32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测绘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2907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数理天地:高中版、中学教研:数学版、高中数学教与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交通工程测量技术研讨交流会、二〇〇八年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等;公共点的相关文献由82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丹、甘志国、刘勇等。
公共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907篇
占比:99.30%
总计:103632篇
公共点
-研究学者
- 王丹
- 甘志国
- 刘勇
- 刘桦
- 王怀明
- 甘大旺
- 罗增儒
- 聂文喜
- 赵春祥
- 陈建仁
- 陈静
- 于志洪
- 任宇
- 何成宝
- 侯立刚
- 凯瑟琳·D·莱加科
- 刘增启
- 刘家良
- 刘族刚
- 史蒂文·L·霍尔库姆
- 吕庆华
- 周畅华
- 唐文彦
- 孙丹
- 宋才顺
- 张云飞
- 张同语
- 张国治
- 张晓琳
- 张玮
- 徐加华
- 徐圣国
- 徐殿国
- 曹平原
- 曹思才
- 权学礼
- 李俊
- 李忠义
- 李怀正
- 杨波
- 林润庆
- 楼可飞
- 武健
- 殷晴
- 王佩其
- 王军
- 王安寓
- 王永富
- 王超
- 甘志国1
-
-
贺俊凯;
徐东升;
王明远;
李明峰
-
-
摘要:
针对目前坐标转换中公共点选取缺乏依据、坐标转换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控制点空间分布的坐标转换模型.提出了控制点均匀度的概念,研究了控制点均匀度和密度的表达方法,分析了公共点均匀度和密度对坐标转换模型精度的影响,构建了顾及控制点空间分布的坐标转换模型,探讨了地方坐标系与CGCS2000的坐标转换流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
-
李晓兰
-
-
摘要:
借助导数法来处理一些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涉及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根等.通过对应参数的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以及函数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巧妙转化,合理应用,引领并指导解题研究与应用.
-
-
徐福乾;
范百兴;
黄赫;
段童虎;
李慧敏;
孙晨磊
-
-
摘要:
为了提高激光跟踪仪与工业机器人坐标系转换的精度,分析公共点的空间几何分布对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象限分布的公共点选取方法。该方法将机器人工作空间分为4个象限,以示教点与重心点之间的距离作为依据,选取相关示教点作为公共点。在公共点精度一定的情况下,仅需6个空间几何分布较合理的点,即可求解出激光跟踪仪坐标系与机器人基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最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应实验中各转换点X,Y和Z方向上转换较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5 mm、0.49 mm、0.42 mm,综合RMS误差为0.93 mm,相对于随机组实验,采用文中公共点选取方法求解的转换参数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
-
贾文超;
张齐;
莫爵同
-
-
摘要:
目前,对测量机器人多测站下坐标转换及精度分析较为匮乏。本文基于工程实例提出从相邻测站坐标系下公共点数量设置、公共点分布、不同标称精度仪器的选取等多个方面对测量机器人多站联测下精度进行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应优先重点分析监测基准中的精度准则,再结合灵敏度准则、经济性准则、可靠性准则等建立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监测网。结果表明,合理的坐标转换公共点个数、布设位置及高精度仪器的选取可提高监测精度,满足生产需求。
-
-
袁婧
-
-
摘要: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含参问题,一直是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基本考点,尝试挖掘内涵,剖析本质,不同视角切入,通过“形”看或“数”算来分别归纳解题技巧,总结破解规律,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
-
张善辉;
武伟;
魏威;
边静
-
-
摘要:
本文针对三角网格模型中复杂孔洞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点的三角网格模型复杂孔洞检测、识别和分割的算法。首先,研究了复杂孔洞的拓扑结构,将其划分为单孔洞与连续套洞;其次,针对复杂连续套洞的孔洞线嵌套和连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点的连续套洞孔洞线的分解和重构方法,将复杂的连续套洞分解或重构为准确的单孔洞,提高了下一步模型修复的效果和质量。最后,通过系统实现与案例,也验证了此方法可以应用于三角网格模型复杂孔洞的识别和分割,解决复杂孔洞的修复问题。
-
-
-
戴中元
-
-
摘要:
高中立体几何的第一节课是介绍平面的三条公理,为何引入这三条公理而不是将其他结论作为平面公理,以及如何自然而有序地引导学生发现平面三公理是这节课的难点和关键所在.笔者尝试给出一种教学设计,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法则作为平面公理引入的依据,并将公共点个数由少到多作为讨论的顺序.
-
-
陈安平;
张斌
-
-
摘要:
坐标转换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平面四参数模型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地形起伏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模拟算例结果表明,除了选择测区周边的公共点外,将高程极值点纳入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可以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
-
-
-
摘要:
初一年级1.图中九个格子里已填上四个,并且告诉你每行、每列两条主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那么,图中"?"是何数.(安徽省淮南三中(232007)王秉春)2.将1~18这18个自然数中的16个分别填到图中16个空的圆中,另两个自然数1、6已填好,使得每一个六边形上6个数与它形内一个数之和都等于61.
-
-
-
刘玲俐;
张浩然;
任高升
- 《2019年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针对局部区域WGS-84与CGCS2000坐标系转换因地形起伏及公共点选取影响坐标转换精度的问题,基于布尔沙七参数模型,从转换模型、精度评定和公共点选取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探讨了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局部区域公共点选取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结合南京市某区域CORS站点数据,分析了高程对坐标转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布尔沙模型采用均匀分布地形趋势线周围公共点进行坐标转换,可显著提高精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