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
ADC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46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889篇;相关期刊499种,包括电子设计应用、电子产品世界、电子设计工程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2007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等;ADC的相关文献由553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辉、李红、徐江涛等。
ADC
-研究学者
- 吴建辉
- 李红
- 徐江涛
- 朱樟明
- 陈海贤
- 高静
- 宁宁
- 唐鹤
- 李靖
- 陈珍海
- 史再峰
- 杨银堂
- 魏增
- 于宗光
- 孙杰
- 聂凯明
- 付东兵
- 魏敬和
- 刘术彬
- 刘马良
- 王健安
- 陈光炳
- 姚素英
- 李婷
- 黄成
- 于奇
- 彭析竹
- 乔爱国
- 张辉
- 徐代果
- 薛颜
- 虞致国
- 陈超
- 顾晓峰
- 刘伟强
- 王育新
- 高志远
- R·K·莫里森
- Z·安
- 李丹
- 李儒章
- 李刚
- 郭仲杰
- S.格雷文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力振
- 张萌
- 杜媛
- 柴田肇
- 王悦
-
-
任娜;
邱昌凤
-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Rankin评分(mRS)、常规凝血试验联合高b值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60例ACI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29,NIHSS评分降低18%以下)和预后不良组(n=31,NIHSS评分降低18%以上).评估患者mRS评分、凝血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指标,分析其预测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ADC值低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DC、mRS评分、TT、Fbg、联合检测预测ACI患者溶栓后预后的AUC分别为0.813(95%CI:0.692~0.902)、0.826(95%CI:0.707~0.912)、0.912(95%CI:0.810~0.970)、0.779(95%CI:0.653~0.876)、0.947(95%CI:0.856~0.988).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高b值下ADC、TT、Fbg、mRS评分预测ACI患者溶栓后预后的价值较好,联合检测可提升诊断的效能.
-
-
张凯
-
-
摘要:
阐述基于Dongbu180nm CMOS工艺,设计一款全差分带有冗余位12bit低速SAR ADC,相对于传统二进制电容阵列ADC,高位冗余分裂对建立误差、电容匹配性具有容错性,同时可以带来ADC性能上的提升。该ADC工作电压1.2V,设计精度分辨率为12bit,采样频率200ks/s。仿真结果表明有效位数达到11.4bit。
-
-
张凯
-
-
摘要:
阐述基于SMIC 55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MCU系统中的数模转换器。该MCU主要应用于电机马达控制领域,对MCU中ADC也有相应的要求。低功耗要求下,采用了逐次逼近型数模转换器(SAR ADC)。该ADC工作电压3.3V,设计精度分辨率为12bit,采样频率做成可调1Ms/s、2Ms/s、1.5Ms/s、3Ms/s。仿真结果表明,有效位数达到11.3bit。
-
-
-
江红;
倪卫华
-
-
摘要:
为了降低多通道信号的时间不确定性,提出一种信号的时间轴校准方法,在校准环节确定校准系数,采用插值法校准信号,在不增加硬件成本、仅增加有限的软件资源消耗,用软件算法进行时间轴的校准,降低了时间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了信号的准确度,保证了电子系统数据融合的有效性。
-
-
孙宇凯;
王尧;
王梅梅
-
-
摘要:
随着通讯、视频、声纳等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超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设计也日益重要。全并行结构(Full Flash)ADC作为首选结构,被应用于超高速中精度ADC。比较器作为Flash ADC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度、功耗和噪声决定了ADC的速度、精度和功耗。文中基于预放大再生锁存理论,基于65nm工艺,设计了一种工作在1GHz时钟周期下的超高速CMOS比较器电路,采用电荷存储失调校准技术使得失调电压15小于5.7mV,并采用可再生latch加速比较器输出电压翻转,可以在一个1GHz时钟周期内完成比较,分辨率在0.3mV左右。
-
-
赵鹏;
杨飞
-
-
摘要:
基于高动态CMOS图像传感器的需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spectre仿真的模拟IC设计方法,实现了一款10 bit 10MSP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该电路在UMC 0.11um CMOS工艺下实现,ADC以10M/S的采样频率对499.27KHZ的输入频率进行采样,得到微分非线性误差(DNL)和积分非线性误差(INL),分别为-0.29/0.298LSB和-0.29/0.24LS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65.18dB,有效位数(ENOB)为9.676bit。仿真结果表明,该ADC满足系统要求,对高动态CMOS图像传感器研究有一定意义。
-
-
-
-
摘要:
设置信号发生器在特定功率下输出CW音,根据我的数学方程,ADC会产生–1d BFS信号。不过,我看到了–15 d BFS信号!谁消耗了我所有的d B?很多时候,ADC(模数转换器)在–1 d BFS时具有额定性能。一些数据手册给出的失真比满量程低0.5 d B。无论是比满量程低1 dB或0.5 dB,如果在满量程(0d BFS)下运行ADC输入,这样做可防止信号发生削波。台式RF信号发生器通常以d Bm为单位输出信号。
-
-
蒋国峰;
白红
-
-
摘要:
研究航空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信号收发流程,分析航空通信系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性能。综合运用ADC和SEA方法构建了航空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典型干扰场景下的航空通信装备效能,分析航空通信装备工作模式对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反映任务、系统功能和工作环境对效能的影响,效能值能较好地反映任务的完成概率。
-
-
-
-
摘要:
EV12AQ600是一款集成了交叉点开关(CPS)的12位ADC,其内部4个核心可同时独立或交织运行,最高支持6.4 Gsps的采样速度:•四通道,采样率6 GSps•双通道,采样率2 GSps•单通道,采样率4 GSps四通道模式下的SFDR(不考虑H2和H3谐波)优于70 dBFS(-1 dBFS输入,最高5,980 MHz)。
-
-
-
-
-
-
刘一兵
- 《2007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根据输入信号满量程范围自动调整增益倍数,实现自动增益功能,在一些应用场合有实际的需要。本文在分析∑-ΔA/D转换器特性的基础上,对利用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硬件模块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给出了采用MSP430F42X中SD16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同时针对芯片实际增益系数并非理想整数值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软件处理中引入状态机加以解决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已在一款智能变送器产品中得到运用。
-
-
刘一兵
- 《2007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根据输入信号满量程范围自动调整增益倍数,实现自动增益功能,在一些应用场合有实际的需要。本文在分析∑-ΔA/D转换器特性的基础上,对利用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硬件模块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给出了采用MSP430F42X中SD16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同时针对芯片实际增益系数并非理想整数值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软件处理中引入状态机加以解决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已在一款智能变送器产品中得到运用。
-
-
刘一兵
- 《2007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根据输入信号满量程范围自动调整增益倍数,实现自动增益功能,在一些应用场合有实际的需要。本文在分析∑-ΔA/D转换器特性的基础上,对利用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硬件模块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给出了采用MSP430F42X中SD16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同时针对芯片实际增益系数并非理想整数值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软件处理中引入状态机加以解决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已在一款智能变送器产品中得到运用。
-
-
刘一兵
- 《2007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根据输入信号满量程范围自动调整增益倍数,实现自动增益功能,在一些应用场合有实际的需要。本文在分析∑-ΔA/D转换器特性的基础上,对利用其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硬件模块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给出了采用MSP430F42X中SD16模块实现的技术细节,同时针对芯片实际增益系数并非理想整数值而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在软件处理中引入状态机加以解决的办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已在一款智能变送器产品中得到运用。
-
-
庞世甫;
周小康;
王继安;
龚敏
- 《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分析孔径抖动、开关电容及MOS开关等对高速ADC信噪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在高速流水线ADC中的跟踪保持电路。设计中采用全差分结构和底极板采样技术,优化了开关电容和MOS开关.在0.35um Bi CMOS工艺条件下进行了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孔径抖动、开关的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引入的非线性误差都得到了很好地抑制,跟踪保持电路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
-
-
庞世甫;
周小康;
王继安;
龚敏
- 《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分析孔径抖动、开关电容及MOS开关等对高速ADC信噪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在高速流水线ADC中的跟踪保持电路。设计中采用全差分结构和底极板采样技术,优化了开关电容和MOS开关.在0.35um Bi CMOS工艺条件下进行了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孔径抖动、开关的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引入的非线性误差都得到了很好地抑制,跟踪保持电路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