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周期

光周期

光周期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4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5372篇;相关期刊354种,包括昆虫学报、兽类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首届(2013)山东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大会等;光周期的相关文献由2873位作者贡献,包括薛芳森、韩天富、陈彦惠等。

光周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4 占比:5.37%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5372 占比:94.42%

总计:16281篇

光周期—发文趋势图

光周期

-研究学者

  • 薛芳森
  • 韩天富
  • 陈彦惠
  • 史军义
  • 周成理
  • 易传辉
  • 朱道弘
  • 李文滨
  • 赵琳
  • 陈晓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梁祎; 郝文琴; 石玉; 王训军; 韩瑞锋; 成永三; 张毅
    • 摘要: 本试验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12 h/12 h(对照)、16 h/8 h、20 h/4 h 3个光周期和叶面喷施0μmol?L-1、24μmol?L-1和48μmol?L-1纳米硒,两者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以此探究两者对生菜生长和品质提升的交互作用,并筛选出适宜生菜生长的最适处理,为植物工厂在光环境下施加纳米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1)16 h/8 h光周期叶面喷施48μmol?L-1纳米硒处理对生菜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和根系活力的促进效果较佳.2)20 h/4 h光周期叶面喷施48μmol?L-1纳米硒处理对生菜光合色素含量的促进效果最佳.3)16 h/8 h光周期处理生菜中可溶性糖、K、Na、Fe含量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P<0.05).20 h/4 h光周期处理有利于提升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含量,但较长的光照处理不利于生菜中氨基酸、Ca、Mg、Zn、Fe、Mn含量提高,甚至出现抑制效果.与对照(12 h/12 h光周期)相比,16 h/8 h、20 h/4 h光周期处理均有利于生菜品质的提升,而且叶面喷施纳米硒后进一步提升了生菜品质.此外,本试验通过对生菜生长指标和部分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并对其综合排序,结果表明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48μmol?L-1纳米硒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提质效果最佳.
    • 邢瑞霞; 朱金洁; 祁显涛; 谢传晓; 江海洋; 刘昌林
    • 摘要: 开花期对玉米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玉米的生长区域适应性、对各种逆境的抗性,另外对于玉米的产量、质量、营养价值等多个性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玉米开花期调控途径的研究报道,玉米开花期可分为4条途径:光周期途径(photoperiod pathway)、自主途径(autonomous pathway)、赤霉素途径(gibberellin pathway)和年龄途径(age pathway),4条途径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玉米的开花时间。总结并整理玉米的开花期调控途径,对于改良热带种质资源使其适应我国温带地区、培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姚宁; 刘建锋; 江泽平; 常二梅; 赵秀莲; 谢瑞; 王奇
    •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光周期与光质对栎属(Quercus L.)植物幼苗生长及对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为栎属植物育苗壮苗及人工辅助更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栎属植物幼苗(3栓皮栎种源+1蒙古栎+1短柄枹栎)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人工LED光源的方式,研究3种光周期(日夜时长分别为10 h/14 h,14 h/10 h,18 h/6 h)、3种红光/远红光比(R:FR分别为0.83±0.04、1.37±0.04、4.69±0.04)对栎属植物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1)随着光周期延长,总体上栎属植物幼苗叶片的F_(v)/F_(o)、F_(v)/F_(m)、Ψ_(o)、ΦE_(o)、P_(IAbs)增加,M_(o)、V_(i)、V_(j)、ABS/RC、DI_(o)/RC、ΦD_(o)降低,其中栓皮栎幼苗在中光周期下M_(o)、V_(i)、V_(j)最高,Ψ_(o)、ΦE_(o)最低;在种间水平上,短柄枹栎和栓皮栎较之蒙古栎对光周期的响应更强烈,缩短光周期会显著降低短柄枹栎的F_(v)/F_(m)及RGR,延长光周期显著提高了栓皮栎和短柄枹栎的RGR,但蒙古栎的F_(v)/F_(m)及RGR对光周期的响应均不显著。在种源水平,延长光周期显著提高了栓皮栎南方种源(YN)的F_(v)/F_(o)和F_(v)/F_(m),且栓皮栎3个种源的RGR均随着光周期延长呈增加趋势。(2)栎属植物幼苗总体对光质比处理不敏感。光质比对3个栎属种间和栓皮栎不同种源间的RGR以及能量分配参数、量子产额参数影响不显著。(3)光质比与光周期对RGR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在中光周期下,幼苗表现出明显的避阴反应,即低光质比下RGR最高,且显著高于正常光质比和高光质比。[结论]幼苗对光周期和光质比响应存在种内和种间差别:栓皮栎南方种源对光周期变化响应更加敏感,短柄枹栎和栓皮栎较之蒙古栎对光周期的响应更强烈;栎属植物幼苗总体对光质比处理不敏感,幼苗只在特定光周期下有避阴反应。
    • 张毅; 梁祎; 韩静; 郭树勋; 石玉; 侯雷平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_(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_(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
    • 史东杰; 王文峰; 李文通; 魏东; 王赛赛; 姜巨峰
    • 摘要: 研究不同光照周期(长光照18L﹕6D、短光照8L﹕16D、连续光照24L﹕0D、连续黑暗0L﹕24D和对照组12L﹕12D)条件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能量收支及生物钟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实验周期为90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周期,各光周期处理组成活率无显著变化(P>0.05),24L组和18L﹕6D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2L﹕12D组、8L﹕16D组和24D组(P0.05),而实验30d后出现显著变化,延长光周期尤其是连续光照会显著增加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对比连续黑暗0L﹕24D组,其他光周期处理组锦鲤摄食能分配在代谢和生长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4个生物钟相关Clock、Per2、Cry1和Bmal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规律。综上所述,延长光照时间,尤其是连续光照有利于锦鲤幼鱼的生长和发育。
    • 孟令贺; 江幸福; 李平; 夏吉星; 张同强; 程云霞; 张蕾
    • 摘要: 为了阐明光周期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在25°C条件下,设置5个光周期(L∥D=16 h∥8 h、L∥D=14 h∥10 h、L∥D=12 h∥12 h、L∥D=10 h∥14 h和L∥D=8 h∥16 h)测定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参数和生殖参数并建立两性生命表。结果表明,L∥D=12 h∥12 h时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历期(17.53 d)和产卵前期(5.73 d)最长,L∥D=16 h∥8 h时幼虫历期(15.12 d)和产卵前期(4.18 d)最短。各发育阶段存活率在L∥D=16 h∥8 h时最高,在L∥D=12 h∥12 h和L∥D=10 h∥14 h时最低。产卵整齐度(PFO)在L∥D=10 h∥14 h时最大(2.82 d),在L∥D=14 h∥10 h最小(1.42 d)。L∥D=14 h∥10 h时成虫的产卵量(1950.64粒)、产卵历期(7.48 d)以及交配次数(3.55次)和交配率(95.25%)均高于其余光周期。L∥D=16 h∥8 h和L∥D=14 h∥10 h时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高于其余光周期。本文的结果表明,长光照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生殖能力和发育速度均高于短光照。
    • 李永丽; 周洲; 尹新明
    • 摘要: 【目的】在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脱果老熟幼虫分别进行非滞育和滞育发育,探究保幼激素(JH)在2种发育方向调控中的差异,以及该差异过程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方法】试验首先采用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平台测定了2种生长条件下老熟幼虫头部转录组,q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并筛选差异表达的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然后结合2种发育方向JH丰度变化差异,进一步分析这些JH相关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试验共获得了39330876条序列读取片段,有效转录组数据44.35 Gb(SRA登录号:PRJNA495711),组装拼接获得56723个单基因簇(unigene),平均长度963 bp,其中1 kb以上的unigene有16343条,经过BLASTX比对成功注释27180个unigene。2种光照条件下桃小脱果老熟幼虫JH丰度无显著差异;长光照桃小老熟幼虫进行非滞育发育,2 d后进入长茧,虫体JH丰度比初脱果少量增加;而短光照老熟幼虫滞育发育进入圆茧,JH含量比2 d前初脱果增加了3倍,JH丰度显著高于同时期长茧内幼虫。2种光照下脱果老熟幼虫存在993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7个JH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其中jhamt在短光照老熟幼虫表达量是长光照的3.4倍,jheh1、jheh2、jheh3和jheh4在短光照老熟幼虫头部表达量分别是长光照的19.6、1.9、4.3和0.4倍,jhbp1和jhbp2在的2.7和20.5倍。【结论】研究获得了桃小2种光周期下老熟幼虫高质量的转录组数据,明确了桃小进入圆茧滞育需要JH丰度大幅升高的过程,筛选并分析了JH合成代谢相关的7个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桃小进入滞育过程中JH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高媛; 王小利; 涂亮; 刘鹏飞; 郭向阳; 王安贵;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 摘要: 【目的】深度挖掘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采用分子辅助方法改良热带玉米种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热带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长日照条件(16 h光/8 h暗)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于四叶期采集幼嫩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长日照条件下,从玉米自交系T32和QR273间共鉴定出69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32较QR273的上调表达基因有3291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686个。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有24个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生殖结构发育、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发育过程、光周期/开花和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15个昼夜节律通路相关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Zm00001e030377和Zm00001e023792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高于QR273,而Zm00001e016746和Zm00001e011193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低于QR273。【结论】长日照条件下光敏型与光钝型热带玉米自交系间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鉴定出697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4个参与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及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15个与昼夜节律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通过差异性参与昼夜节律通路中的成花诱导,导致成花启动途径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热带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的关键遗传基因。
    • 吕喆; 刘杰; 张靖华; 万云; 冷欣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底质及光照条件对轮叶黑藻组培苗生长发育和种植的影响,开展了轮叶黑藻在4种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红蓝混合光)和3种光周期(8、12、16 h/d)条件下的组织培养研究,及组培苗在3种底质(泥土、沙子、泥沙混合)和3种遮光程度(不遮光、40%遮光、80%遮光)条件下的种植研究。结果表明:红光显著提升了轮叶黑藻组培苗的干重和可溶性糖积累量,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蓝光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抑制叶绿素b的合成;12 h/d光周期下干重最大,茎长最长,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光周期的增长提高轮叶黑藻组培苗抗氧化酶活性。泥土底质比沙子底质更有利于轮叶黑藻生长,且80%的遮光有利于提升株高和茎部干重。研究不仅补充和完善了轮叶黑藻组织培养体系,同时也为组培苗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