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儿科教学

儿科教学

儿科教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60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教育、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01402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儿科教学的相关文献由513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宏、左欣鹭、张云燕等。

儿科教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1402 占比:99.75%

总计:101654篇

儿科教学—发文趋势图

儿科教学

-研究学者

  • 付宏
  • 左欣鹭
  • 张云燕
  • 张爱东
  • 张莉
  • 李红子
  • 焦健
  • 王吉
  • 王妍
  • 苏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晓艳; 全美盈; 李冀; 赵峻; 李正红; 宋红梅
    • 摘要: 目的研究增加情景模拟教学对八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名八年制医学生在儿科见习的1个月分为传统授课2周和情景模拟教学2周,见习结束对所有医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不记名调查,同时比较学习效果。结果64.71%的同学表示了对情景模拟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58.82%同学表示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更好掌握学科内容;74.51%见习同学表示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更好促进临床实践。但情景模拟教学实施常需学生花费更多时间。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作为儿科见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教学模式,需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采用。
    • 谢云波; 杨丽; 宁月; 钟庆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临床专业的14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每组7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在教学中应用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联合CBL教学法,两组学生见习结束均完成作业及参加测验,比较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学生的满意度,研究组为95.71%(67/70),对照组为84.29%(5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见习中,运用新型教学工具"雨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师生之间互动,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 王道喜; 杨攀易; 李浪; 唐学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内科和儿外科协作管患者联合TBL教学查房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轮转儿外科的儿内科规培医生,纳入36人单独管理儿外患者并参与传统教学查房方式,设为对照组,另纳入36人与儿外科医生搭组联合管理患者并采用新的TBL教学查房法,1个月规培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分析两组考核成绩的差异,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和出科问卷调查反馈不同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对照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2.5±5.2)分,TBL组平均考核成绩为(90.6±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TBL组满意度更高,且TBL组的问卷反馈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内外科团队协作联合TBL教学查房能带动学员主动和积极地学习,可以培养学员科学的临床思维并提高诊治水平,加强团结合作意识.
    • 董珊君; 董杨; 蔺以丽
    • 摘要: 目的 针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以提升儿科教学的效果为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大理大学临床医学系2017级54名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干预组应用P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期末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 干预组学习的期末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学生成绩与能力.
    • 冯玲; 杨凡
    • 摘要: 目的:研究在儿科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专 业学生92名,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这些医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 组采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技能测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总 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科教学中,采 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熊晶晶; 张彩营
    • 摘要: 目标教学模式是在设计既定的教学目标下,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教育指导手段,现代教学理念认为,目标教学模式具有可实施、可评估、可改进的教育优势.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教学要求较为复杂的教学指导课程来说,目标教学模式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指导手段.本文结合儿科教学活动展开分析,思考如何利用目标教学模式完成儿科教学任务.
    • 徐峻; 张佳慧; 国志; 卞相丽; 解玲玲; 张金萍
    • 摘要: 目的 应用AMOS系统和问卷形式改进标准化病人(SP)模式在儿科的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对于问卷调查内容进行矩结构(AMOS)系统分析,获得影响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比较改进教学细节后不同学校同学成绩差异性.结果(1)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各个指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找出此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待改进方面.(2)改进教学细节后,学生成绩在改进后教学成绩显著提高,P<0.05.(3)AMOS系统分析,课程期望、课程体验、课程价值、满意度、课程改进这5大因素影响教学质量.课程期望显著影响课程的评价,也会显著影响其改进,呈正相关,R=5.18,P<0.05;课程期望影响课程满意度,呈负相关,R=-0.14,P<0.05;满意度与参改进呈负相关R=-0.75,P<0.05;课程体验与满意度程负影响关系,R=-0.35,P<0.05.讨论结合AMOS分析和问卷调查,改进教学细节,让SP教学模式更加精准的改进儿科教学工作.
    • 胡梵; 王一斌
    • 摘要: 目的:分析督导查房对提高儿科临床教学水平的作用.方法:2018年开始组织儿科督导查房专家组,构建主诊医生查房评价体系,并分析督导后评分变化.结果:共进行三轮督导.分别有32、43、36名医生参加.共有16名医生参加了全部三轮督导.第三轮评分较第一轮评分有显著升高(p=0.018).参加了全部三轮督导的16名医生评分情况显示第三轮较第一轮评分上升显著(p=0.007).第三轮督导中,参加过三轮、两轮督导及第一次参加督导的医生评分情况比较,三轮组与两轮组评分均显著高于一轮组(p=0.006,p=0.027).结论:督导查房对于提升儿科临床教学水平提升有明确的作用,值得推广并常态化开展.
    • 田小红
    •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整合运用.方法:选取100名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学生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结果:研究组学生技能操作得分(93.65±3.45)高于参照组(82.34±4.58),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95.26±5.23)高于参照组(83.25±4.78),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认为目标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习自主能力、获得信息能力、儿科常见疾病诊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比例高于参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整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务人才,值得推广.
    • 任小霞; 郑鸿
    • 摘要: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PBL、思维导图、情景模拟、导师一对一、以及标准化视频教学法,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教学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