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干预
健康干预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99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2篇、会议论文123篇、专利文献32417篇;相关期刊397种,包括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健康教育、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70种,包括第六次“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学术会议、第八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等;健康干预的相关文献由2170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玉娟、张颖、欧阳锡伟等。
健康干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417篇
占比:97.11%
总计:33382篇
健康干预
-研究学者
- 任玉娟
- 张颖
- 欧阳锡伟
- 薛华
- 卢建翔
- 周美芳
- 方森
- 甄志平
- 陈燕
- 全锦奎
- 冯丽娟
- 刘娟
- 刘洋
- 卢羽洁
- 吴亚琼
- 吴梅
- 吴静
- 周光清
- 唐红
- 岳水仙
- 张淑芬
- 张瑛秋
- 张甫兴
- 张雪峰
- 李倩
- 李娟
- 李敏
- 李春燕
- 李水莉
- 李玲
- 李琳
- 李英华
- 李静
- 李颖
- 汤琴芬
- 温秀芹
- 王冬梅
- 王晓莉
- 王璐
- 王芳
- 王静
- 王飞
- 程婷婷
- 胡军霞
- 胡净
- 胡玉冰
- 胡艳梅
- 薛利利
- 谢秋玲
- 赵芳红
-
-
于辛彤
-
-
摘要:
探讨健康干预在改善人群不良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人群生活质量中的作用。对463名第三类人员进行持续5年健康干预,通过对比分析该类人员在健康干预前后的指标变化,对健康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健康干预后卫生防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控制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01);主要疾病患病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以健康体检为基础对该类人员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防治慢性病的重要措施。进而从健康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
-
何金娜;
谭建勋;
梁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68例抑郁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病人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结论: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可明显缓解抑郁症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
-
-
摘要: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
-
李婷;
田洪磊;
杨兴斌
-
-
摘要: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宿主健康密切相关.而可以稳定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液内的外泌体miRNA极有可能是机体维系特定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关键调控因子.因此,本文从机体自身分泌的内源性miRNA和膳食中外源性miRNA两个维度,综述了机体依赖miRNA调控肠道微生物结构以影响机体健康的最新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论证了通过改变肠源miRNA谱调控肠道菌群结构进而改善肠道健康新策略的理论可行性,也明确了食物源miRNA作为食物与机体通讯交流的新载体,对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为基于miRNA靶向肠道菌群以改善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也为探寻调控特定肠道微生物生长的新靶标miRNA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
易松;
王翠苹;
廖生武;
周霞;
何薇;
闵静娴;
周光清
-
-
摘要:
目的评价个性化健康管理对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指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年龄为16-30岁的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者13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按健康干预常规进行,观察组在健康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于干预1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肥胖、体质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干预前后进行CDSMQ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从生活管理、饮食管理、不良嗜好管理、服药管理、急救管理、运动管理、情绪认知管理7个方面进行评分)、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干预后,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患者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管理对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能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改善焦虑与惊恐程度,有助于恢复患者自信心,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
-
黎凤珍;
肖慧霞
-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大数据下的基层医院-社区健康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均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规健康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大数据下的基层医院-社区健康干预模式进一步干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HbA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血压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血压及血脂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自我干预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及干预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大数据下基层医院-社区健康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糖尿病防控意识。
-
-
覃花桃;
梁秋叶;
陆柳雪;
陆艳;
谢珍丽
-
-
摘要:
本文综述了高尿酸血症(HUA)流行病学特征及危害、健康管理的意义、国内外健康管理现状及我国健康干预方式,分析了HUA人群健康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建立规范有效的HUA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以适应我国HUA患病率快速增长的现状。
-
-
饶芹
-
-
摘要:
生命健康教育就其本质而论是生命个体对生命自身使命与意义的探寻。新冠肺炎疫情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再次突显。高校要认真落实“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精神,立足于大学生的“生命活动”,落实主体责任,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模式,健全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开发大学生生命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健康管理平台,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联动,切实提升其教育效果。
-
-
李振坤;
张冬梅;
杨林胜;
朱永根;
杨琰;
钱锐;
汪航;
朱素素
-
-
摘要:
目的了解合肥市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3—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内抽取4所高校,选择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250份,内容包括亚健康状态和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亚健康相关因素。结果在接受调查的1137名大学生中,亚健康检出率为70.5%;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生源地、月均生活费用的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量表或子量表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性别(女β=-1.544,P=0.023)、年级(大二β=-2.119,P=0.007、大三β=-3.411,P<0.001)、学校(医学院校β=3.006,P<0.001)和月均生活费用(≥1500元β=4.009,P=0.037)是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合肥市大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高年级、非医学院校以及经济条件差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心理、社会健康水平。
-
-
李静;
吴映玫;
何广标
-
-
摘要:
目的以微信、远程会议等新媒体方式作为健康教育载体,分析幼儿家长在新媒体方式下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辖内3个街道中的3所幼儿园、9个班共473名幼儿家长进行健康干预,并采用前后对照法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幼儿家长的新冠防控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83%和9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冠肺炎防控行为持有率分别为88.71%和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幼儿家长对“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途径是接种疫苗”的知晓率(85.41%vs 99.37%)和接种新冠疫苗的行为率(65.33%vs 77.59%)在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应用新媒体在幼儿家长中开展健康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新媒体加强幼儿家长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干预效果。
-
-
尼玛
- 《2017治未病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从治未病出发引出藏医体质学,略论了藏医三因五源的理论基础,根据三因的等量不同简单介绍了藏医体质学的七大体质,并简述了不同体质人的身体特征及饮食起居的特点,重点讲述藏医各种特色疗法针对不同体质人从治未病、治已病及养身保健方面健康干预的功效.
-
-
黄军英;
严茵
- 《2017治未病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大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膏方对血瘀质人群的健康干预作用.方法:通过中医"四诊仪"辨识体质及专家评估,遴选出100例血瘀质体验者,随机分成50例对照组和50例治疗组,治疗组服用膏方健康干预,经过3个月的临床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再次利用中医"四诊仪"进行体质辨识.结果:膏方能改善血瘀体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膏方通过辨证论治,针对血瘀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较好效果,起到"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作用,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
-
唐超
- 《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大健康""大数据""精准",这三个高频用词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对健康更高的需求、对生命复杂性和异质性更深入的认识,以及更强的掌握和使用大数据的能力.而当前每天来自高通量测序平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和来自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医学大数据已成为健康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精准健康管理应运而生.如何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健康信息,深入挖掘不同来源的海量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精准健康管理实践,即实现动态精准健康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跟踪随访、精准健康干预指导,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使其精准化和智能化,是精准健康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
-
秦华娟;
卢齐德;
黎海红
- 《2019年铁路卫生防疫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对铁路女工妇科普查及身体健康检查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铁路女工工作特殊性、铁路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女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针对铁路女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从而提高铁路女职工的整体健康水平,使企业正常运转,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
-
黄山;
夏聪;
王冬;
张泽浩;
刘文洁;
蔡进;
罗思仪;
李涛;
谭剑
- 《第十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市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现状并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3家不同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80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广州市护理人员亚健康评定量表总得分为(55.84±11.82)分,生理、心理及社会3个子量表得分分别为(54.00±17.63)分、(54.36±12.84)分、(60.68±13.03)分;664名护理人员中的亚健康总检出率为67.32%,其中重度亚健康者占17.17%,中度亚健康者占39.01%,轻度亚健康者占11.14%;单因素x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x2=7.088,P<0.05)、日均工作时间(x2=6.957,P<0.05)、工作科室(x2=47.979,P<0.01)、居住地(x2=24.896,P<0.01)、吃早餐情况(x2=37.881,P<0.01)、日均睡眠时间(x2=9.335,P<0.05)、锻炼娱乐情况(x2=15.526,P<0.01)、对工作条件(x2=47.022,P<0.01)和工作福利待遇的满意度(x2=57.176,P<0.05)的护理人员,其亚健康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居住地、工作科室、吃早餐情况、日均睡眠时间、对工作条件和福利的满意度为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护理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自身及组织对该群体健康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亚健康检出率,提高健康水平.
-
-
XU Jun;
徐俊;
MA Ying-Chun;
马迎春
-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进入21世纪,康复的概念不断更新与发展,成功的康复被定义为回归有意义的生活,要求身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一体化康复.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康复的要求不仅仅是维持生命,更重要的是重返社会和参加工作.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延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要积极进行健康干预,广泛宣传运动的益处以及努力普及血液透析相关的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积极动员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参加适当的运动、社会活动,乃至恢复工作,做一个“健康”的血液透析患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