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技术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749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音乐探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课程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作曲技术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怡、何平、杨一伦等。
作曲技术理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7492篇
占比:99.86%
总计:157713篇
作曲技术理论
-研究学者
- 王怡
- 何平
- 杨一伦
- 杨媛媛
- 王安国
- 高燕生
- 丁铃
- 刘涓涓
- 周军
- 庄曜
- 房晓敏
- 施子伟
- 李洋
- 李麟
- 杨庭峰
- 王矛
- 翟继峰
- 郑巧
- 郝宇锴
- 金苏宁
- 韦宜
- 魏德邦
- 丁煜伦
- 丛龙
- 于宏伟
- 于洋
- 仲崇连
- 何上峰
- 余兰生
- 俞人豪
- 修海林
- 倪何
- 全锋
- 冯娣
- 冯磊
- 凌瑞兰
- 刘丽杉
- 刘兴哲
- 刘岩
- 刘晓晖
- 刘诚
- 博雅杰
- 卢光
- 印真
- 吴尘
- 吴蓝滔
- 周梦雨
- 喻波
- 姚允文
- 姚恒璐
-
-
毋洁
-
-
摘要: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其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瑰宝,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殿堂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独特的作曲技术是息息相关的,通过运用和声、曲式、复调和配器四方面的作曲技术,以增强其作曲理论的实践性。
-
-
黄德泉
-
-
摘要:
民族音乐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鲜明特征,不仅蕴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还是中国音乐艺术的重要载体,展现出我国多样化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作曲技术理论而言,它在帮助创作者深刻了解民族音乐内涵的同时,还能达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和发掘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目的。民族音乐在作曲技术理论的应用增强了音乐创作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提升音乐创作质量,为推进民族音乐向前发展、创新与传承提供强大动力。
-
-
-
-
摘要: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我校舞蹈编导、视觉传达设计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画、文化产业管理5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又一个重大进展和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这既是对学校专业建设成效的肯定,也是今后学校新一轮专业建设的新起点。
-
-
-
胡琦
-
-
摘要:
音乐分析是理论研究学者解读和阐释音乐技术构成层面和音乐风格特征的一项工作,并对所涉及到的具体理论内涵进行探索。纵览我国近十几年来作曲技术理论领域的音乐分析类文献,采用“比较”分析的视野已经愈来愈多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将选取十篇文献为例进行综述式分析,来说明学者在学术研究中通过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对学术界原有的分析观念进行提升或革新,从而促进音乐理论研究内涵的深化,凸显音乐分析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
-
吴蓝滔;
曹昆
-
-
摘要:
文章以肖邦《第一叙事曲》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肖邦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所体现的作曲技术理论进行分析,进而论证肖邦作品的风格特征以及音乐表现与技术的关系,最终达到提高作品分析能力的根本目的,为下一步的艺术探究提供依据。一、《第一叙事曲》作者与作品介绍(一)肖邦简介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出生于波兰中部的一个小镇。
-
-
-
-
摘要:
6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表演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院已获批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表演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艺术与科技、舞蹈表演、舞蹈编导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现“双万计划”一流专业的全覆盖。学院将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双万计划”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水平,以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
-
-
-
摘要: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院舞蹈表演、戏剧影视导演、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5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摄影、中国画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次获批是继我院13个专业入选2020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对我院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的充分肯定。
-
-
-
-
摘要:
钱仁平,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重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华人作曲家手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音乐年鉴》《中国歌剧年鉴》创刊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秘书长,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音乐评论学会理事,《音乐艺术》《人民音乐》编委。
-
-
丁铃
-
-
摘要:
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人才培养的难度更大,人才培养环境比过去要复杂,大多数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采用了按需调整培养方案、加大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力度、侧重精英人才培养、培养方向选择倾斜、注重搭建实践平台的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
-
-
苏前忠
- 《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课程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就高师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对高师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有所帮助,主要观点是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要注重其“基础性”、强调采风对当前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呼吁编写和使用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优秀作曲技术理论教材,逐步形成科学的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体系。
-
-
-
-
-
-
-
-
-
-
- 板俊荣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08
-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四部和声作曲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软件接入模块,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声部信息、音符和乐谱文件,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显示模块和软件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软件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该种对四部和声作曲系统通过设置的数据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对音符数据或乐谱文件进行处理,通过智能匹配提升用户进行乐谱创作的实时精准性,从而利于提升音符输入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可用于音乐创作教学中进行实时互动,展示配乐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