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浓度

低浓度

低浓度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3年内共计472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9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9675篇;相关期刊760种,包括国外医学情报、中国农资、表面工程资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肺循环病研讨会、2010中国国际钨钼钒发展高层论坛、第七届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处理及低位热能回收、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等;低浓度的相关文献由10285位作者贡献,包括宁平、何丹农、肖露等。

低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9 占比:2.9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9675 占比:97.00%

总计:40901篇

低浓度—发文趋势图

低浓度

-研究学者

  • 宁平
  • 何丹农
  • 肖露
  • 姚成林
  • 张涛
  • 甘海龙
  • 李磊
  • 刘伟
  • 王勇
  • 朱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熊峰
    • 摘要: 目的分析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武汉市新洲区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24例,按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超低浓度组(n=62),与低浓度组(n=62),超低浓度组采用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低浓度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对比2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温水平,比较2组产程时间、不同产程腹肌体表肌电图能量参数、罗哌卡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2组产妇VAS评分均较镇痛前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镇痛后60 min,2组体温均较镇痛前升高,但超低浓度组体温较低浓度组低(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低浓度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与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临床效果确切,均可减轻疼痛,但超低浓度给药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减轻对体温应激的影响,可改善腹肌收缩力,促进产程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未明显增加中转剖宫产风险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值得推广。
    • 邬胜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于该院分娩的68名健康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名。研究组予以0.07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予以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后的发热率和镇痛前(T0)、镇痛后1、3、5 h(T1~T3)、胎儿娩出时(T4)、分娩后2 h(T5)的体温和镇痛前、胎儿娩出时、分娩后2 h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后发热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P<0.05)。研究组T2、T3时的体温(36.5±0.36)°C、(36.6±0.33)°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3.153,P<0.05);胎儿娩出时,研究组产妇血清IL-6、IL-1、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可降低镇痛后发热率并改善产间发热情况,这与致热因子的浓度降低有关。
    • 胡晓艳; 张丽明; 汤彧
    • 摘要: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大气降水中4种低浓度无机阴离子F^(-)、Cl^(-)、SO_(4)^(2-)、NO_(3)^(-)的方法。以KOH为流动相,使用3.0~30.0mmol/L,1.0mL/min流速进行梯度淋洗。其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0.1%~3%(n=6),检出限0.003~0.01 mg/L(n=9),加标回收率96.9%~110%,可在22min内完成四组份大气降水样品的测定。
    • 张红伟; 贺俊梅
    • 摘要: 以某药厂含有低浓度正十二烷的有机废气净化回收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洗涤塔系统的冷媒温度、洗涤液流量,分子筛转轮系统的进气温度、脱附温度、转速,以及冷凝回收系统的冷媒温度对正十二烷净化回收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洗涤塔系统中板式换热器冷媒温度为10°C、塔器液气比为2:1,分子筛转轮系统中进气温度为15°C、脱附温度为220°C、转速为3 r/h,冷凝器系统中冷媒温度为10°C是最佳运行参数,不仅达到较高的净化回收效率,也能大幅度降低能耗。整个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体现出了高效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解决了车间排气问题的同时,也给药厂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 李经伟; 王晶; 金平; 王海波; 刘志禹
    • 摘要: 通过对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洗涤-吸附-催化氧化”工艺治理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场氧化沟低浓度VOCs废气.在废气洗涤操作液气比2~6 L/m^(3)、微正压常温操作,常温吸附、80~120°C吸附再生,催化氧化反应空速5000~20000/h、入口温度350~400°C的操作条件下,吸附罐排放尾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0 mg/m^(3)、臭气浓度降低至20;催化氧化净化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15 mg/m^(3),苯、甲苯及二甲苯均低于检出限,满足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要求.
    • 翟高云; 周安乐; 黄琦; 孙婧丽
    • 摘要: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青浦区中医院进行下肢手术的97例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低浓度组。术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用0.25%的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低浓度组患者进行腰方肌神经阻滞,用0.33%的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常规组患者进行腰方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麻醉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术后拔除喉罩的时间、Ⅱ级和Ⅲ级肌力恢复的时间、首次下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下肢全麻手术时,与用常规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其实施腰方肌神经阻滞相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其实施腰方肌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好,能进一步缩短其术后拔除喉罩的时间、肌力恢复的时间、下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且麻醉的安全性较高。
    • 唐忠辉; 谢莉
    • 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会给环境和生态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还可以经由食物链逐级传播,对人类身体构成潜在危害。由于POPs具有高疏水亲脂性,可以在水体中进行较远距离的流动迁徙,因此在地表水、地下水中的POPs污染的浓度一般较低,如何去除低浓度的POPs水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文章论述了POPs的危害、分类,对现阶段能够有效处理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舟
    • 摘要: 南方的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的进水浓度通常偏低,与设计时采用的A^(2)O工艺模型参数相差较大,实际进水COD为设计值的35%~67%,实际进水氨氮为设计值的46%~86%。需氧量主要受进水COD和进水氨氮影响。通过简化供气量方程式引入常数13,根据进水COD和进水总氮来调整供气量,经过8个月的实践表明: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和97%,与原设计吻合,满足了生产需要。
    • 李楠; 王传义; 章柯; 吕海钦; 苑明哲; Detlef W.Bahnemann
    • 摘要: 氮氧化物NOx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环境NOx污染中,NO约占95%.当NO浓度低于ppm级时,它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于空气中.同时,“富煤、贫油、少气”仍然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现状,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SO_(2),H_(2)S,NO等多种有害物质.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如何降低NO等污染物及其在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已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然而,传统的物理或化学方法难以处理低浓度的NO,对设备要求高且成本效益不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以半导体为催化剂,以光为驱动力的高效环保净化技术,能在光激发下产生活性自由基,将低浓度的NO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或氮气,这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目前光催化转化NO的三种方式,即光催化氧化、光催化还原和光催化直接分解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其中,光催化氧化NO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人们广泛研究了使用铋基材料、石墨相氮化碳和二氧化钛等材料光催化转化NO,相关催化材料的开发主要从提高材料光利用率和抑制电子空穴复合两方面进行,采用的改性手段包括晶面调控、表面修饰、构建异质结和元素掺杂等.除了催化剂本身,湿度和光照强度等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也很大.此外,实时监测光催化反应过程,明确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活化与转化过程,探索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及载流子迁移路径,掌握表面活性位点的微观结构特性,将为开发新型高效光催化剂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因此,从实验和理论出发,详细讨论了原位红外等技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光催化转化NO中的应用实例和应用方法,从而更好地阐明反应机理.本文还对当前ppb级NO处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加以展望和总结,实验室条件和实际应用条件差距很大,如何才能使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且稳定的光催化效果,早日走出实验室,实现应用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可以预见的是,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喻小珍
    • 摘要: 针对高杂质低浓度混合氯化稀土溶液(以下简称“混合氯化稀土溶液”),可以采用草酸沉淀再经过固液分离去除杂质。草酸沉淀除杂需经过沉淀、洗涤、灼烧、酸溶等工序,该流程长、成本高、直收率低。另一种处理途径可以采用水解法去除杂质。本文通过对混合氯化稀土溶液pH调节、调节剂额选择以及调节剂添加速度、过滤设备、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水解除杂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做研究,确定水解法在混合氯化稀土溶液中的最优工艺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