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亚型
ABO亚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14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东北地区采供血机构输血技术组2009年会、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等;ABO亚型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韩斌、冯智慧、刘郁等。
ABO亚型
-研究学者
- 韩斌
- 冯智慧
- 刘郁
- 安仕萍
- 刘曦
- 刘达庄
- 向东
- 吕先萍
- 孔永奎
- 孙亚云
- 张瑜
- 张震
- 张韦
- 徐利强
- 徐敏
- 朱于莉
- 朱自严
- 李剑平
- 李静
- 杨乾坤
- 杨帆
- 梁伟
- 焦立新
- 章旭
- 罗瑞献
- 莫柱宁
- 赵倩
- 郭忠慧
- 陈和平
- 黄娴
- 黎海澜
- 丁文艺
- 丁玮
- 乔芳
- 于晓丽
- 于江虹
- 于笑难
- 任小宁
- 任新明
- 任本春
- 何保仁
- 何流
- 余涛
- 倪丽娜
- 傅启华
- 冀慧
- 冯国先
- 冯晨晨
- 刘丽
- 刘二雄
-
-
武云香;
赵沛喆;
左江涛;
郭瑞清;
李志诚;
徐熠;
梁雅珺;
张德梅
-
-
摘要:
目的对血清学检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探讨其分子基础和遗传规律,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SP)对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其ABO血型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进行直接测序,确定其基因型。通过先证者家系调查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先证者血清学正反定型结果不符,表现为B亚型,红细胞与抗B弱凝集,血清中存在抗B。PCR-SSP基因检测显示为B/O2,直接测序显示含有O等位基因和B等位基因,其中B等位基因在第7外显子存在905A>G突变,证实为Bx02等位基因。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父亲也携带该Bx02等位基因。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需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ABO血型结果的准确性,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
-
冯晨晨;
史丽莉;
李慧;
刘太香;
丁文艺;
陈青
-
-
摘要:
目的鉴定ABO疑难血型基因型,分析ABO亚型中等位基因增强现象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PCR扩增测序ABO基因编码区、上游CBF/NF-Y增强子区、启动子和内含子1中红细胞特异性调节元件的核苷酸序列,克隆测序ABO基因第6和7外显子分析鉴定其基因型。结果血清学结果提示患者为A_(亚)B型,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其为A/B杂合子。克隆测序确定一个等位基因为ABO*A1.02+c.955C>G,另一个等位基因为ABO*B.01。结论A基因携带c.955C>G(p.Leu319Val)变异且与B基因同时遗传时,存在等位基因增强现象。
-
-
刘玉敏;
张韦;
邵晓琳
-
-
摘要:
ABO血型的表型是由正反定型两者决定的,正定型检测红细胞抗原,反定型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抗体。正反方向ABO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同时检测才能完成ABO血型的定型[1]。对于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应当查找分析原因,加以解决。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有技术问题和献血者红细胞或血浆本身问题。虽然献血者均是健康个体,但部分献血者因输血史、妊娠史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浆中产生不规则抗体,自身红细胞抗原或血浆抗体减弱,天然抗体的存在以及冷凝集等而致血型定型困难。
-
-
莫恒诚;
李思娜;
李豪;
罗瑞献;
谢慧琼;
黄惠妮;
高宏军;
黎海澜;
莫柱宁
-
-
摘要: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患者ABO亚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广西地区患者经血型血清学技术鉴定为ABO亚型的25例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型(PCR-SBT)确定其基因型,对比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结果经血型血清学确认为ABO亚型的25例标本中,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证为亚型10例,其中B亚型7例,AB亚型3例。Bw11是主要ABO亚型等位基因(8/10)。另外血清学鉴定为亚型的15例经PCR-SBT法确认为非ABO亚型,其中以A102等位基因占比最高(9/15)。结论广西地区患者ABO亚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果一致率较低,宜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ABO亚型鉴定的准确性,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
韩斌;
张少强;
朱于莉;
冯智慧;
逄淑涛
-
-
摘要:
目的 探讨1例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样标本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 采用试管法对此例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应用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的方法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此例样本血型血清学结果显示,其正定型为AwB型,反定型为B型;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最终结果显示,其中一条等位基因为O01,另一条等位基因与A101标准序列相比,存在c.297A>G、c.657C>T,c.796C>A、c.803G>C及c.930G>A碱基突变.结论 经基因测序证实,此例血清学定型困难的样本基因型为O01/B(A)new型,此突变类型的B(A)型既往未见报道.
-
-
黄伯泉;
郑优荣;
王淏;
李仲平;
黄志健;
梁浩坚
-
-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的检测情况,以及本地区人群的ABO血型构成分布及Rh阴性血型分子生物学状况,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和更好给献血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健康献血者进行常规ABO、Rh血型检测;统计分析ABO构成比,ABO疑难血型、Rh初筛阴性可疑标本在本中心血型实验室进行系统的血型血清学确认与分型,分析ABO血型错误原因,Rh阴性表型分型情况.结果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地区共献血1412960(人)份,ABO血型分布为O型(40.95%)>A型(26.98%)>B型(25.28%)>AB型(6.76%).2148份ABO血型错误,其中实验室血型检测正反一致错血型(Ⅰ类)1328份[61.82%(1328/2148)];ABO正反不一致或O型指示细胞阳性类错血型(Ⅱ类)820份[38.17%(820/2148)],Ⅱ类中确认147例ABO亚型[B亚+AB亚91例(61.90%),A亚+A亚B 38份(25.85%),其他18份(12.24%)]、不规则抗体阳性283份.Rh阴性表型确认5727份[0.41%(5727/1412960)],表型构成分布为:ccdee 51.65%(2958/5727)、Ccdee 35.88%(2055/5727)、CCdee 7.44%(426/5727)、CcdEe 1.73%(99/5727)、ccdEe2.85%(163/5727)、CCdEe 0.45%(26/5727),156份D变异型.结论 血型检测正反一致血型错误(Ⅰ类)是本中心血型错误的主要原因.
-
-
韩斌;
朱于莉;
曲雅慧;
刘丽;
冯智慧
-
-
摘要:
目的 鉴定1例ABO血型A亚型并探讨其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表型.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扩增后直接测序及单倍型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血清学结果显示被检者正定型抗-A弱凝集,反定型A型.进一步基因检测发现被检者存在1个Aw等位基因和1个O等位基因,其中Aw等位基因存在nt543变异(543 G>C).结论 此例血清学定型困难的样本为一种罕见A亚型,在中国大陆地区尚未见报道.
-
-
张震;
洪俊;
徐钰茜;
钱惠忠;
许友山
-
-
摘要:
目的 调查并分析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2016年5月~2019年6月,有19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型血清学初步判定为ABO亚型.14/19例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11例同时采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及DNA测序方法进行ABO基因检测,另3例仅采用了DNA测序方法检测.结果 120118名无偿献血者中,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出ABO亚型的频率约为1.6/万,且B亚型数量多于A亚型;分子生物学检测获得Ael02、A201、Bw27、Bel03、Bw22、B310、A217、CisAB01、B(A)02九种ABO突变等位基因;3例标本在第1-7号外显子未见异常,发现1例新等位基因(GenBank:MT281528).结论 用血型血清学、PCR-SSP和DNA基因测序三种方法结合更能准确地鉴定ABO亚型.
-
-
苏蔓;
赵倩;
郭霞;
王远花;
乔芳;
王振雷
-
-
摘要:
cqvip: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认识最早的血型系统,其在临床输血、法医学鉴定、器官移植等领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人类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多态性较高,除常见的A、B、AB、O4种血型之外,进一步细分的ABO血型,称为ABO亚型。ABO亚型在基因上多由一个或几个碱基突变引起,本实验室血型血清学检测ABO正反定型不符标本2例经测序均发现ABO新等位基因,现报道如下。
-
-
任小宁;
房昆;
郑皆炜
-
-
摘要:
cqvip: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标本来源:患者男,汉族,45岁,无输血史,2020年9月26日因休克就诊于我院急诊外科,血红蛋白(Hb)114 g/L、血细胞比容(Hct)34.2%,申请备血。采集外周静脉血各2 mL,EDTA抗凝待检。1.2试剂与仪器:单克隆抗-A、抗-B标准血清、抗-A1、抗-H抗体试剂(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号分别是20191018、20200522、20191121)、抗-AB抗体试剂(法国Diagast公司,批号837000),ABO标准红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号20205324),筛选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号20207030),DG Gel ABO-CDE卡(西班牙戴安娜公司,批号19025.01),奥森多双人份血型卡(ORTHO公司,批号07880),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第6和第7外显子(Exon6和Exon7)直接测序引物(PAGE级)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克隆测序试剂,LA-Taq酶及载体(pMD18-T vector)(日本TaKaRa公司产品),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凝胶微柱卡孵育器(西班牙DIANA公司)、全自动血型分析仪(ORTHO公司)贝索离心机和ABI 3100基因测序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等。
-
-
章旭;
林凤秋;
张坤莲;
李剑平
- 《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20例ABO亚型样本的分子机制。rn 方法:对20例ABO亚型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及第6、7外显子基因测序.rn 结果:20例样本共检测出16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B101、001和O02)、9个较少见的等位基因(Ax13、Bw03、Bw08、B307、cisAB02、cisAB03、cisAB06、B(A)04和004)和2个新的等位基因(A912A和B797C);A912A新等位基因与A101比对存在两个碱基突变,467位碱基C>T和912位碱基C>A突变,导致156位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和304位丝氨酸变成精氨酸;B797C新等位基因与B101比对存在1个碱基突变,差异仅在797位碱基T>C错义突变,导致266位甲硫氨酸变成精氨酸,血清学发生改变,同时表达A和B抗原。rn 结论:研究揭示了20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首次发现467C>T与912C>A组合的A新等位基因和797T>C突变的cisAB新等位基因。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相结合。
-
-
章旭;
林凤秋;
张坤莲;
李剑平
- 《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20例ABO亚型样本的分子机制。rn 方法:对20例ABO亚型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及第6、7外显子基因测序.rn 结果:20例样本共检测出16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B101、001和O02)、9个较少见的等位基因(Ax13、Bw03、Bw08、B307、cisAB02、cisAB03、cisAB06、B(A)04和004)和2个新的等位基因(A912A和B797C);A912A新等位基因与A101比对存在两个碱基突变,467位碱基C>T和912位碱基C>A突变,导致156位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和304位丝氨酸变成精氨酸;B797C新等位基因与B101比对存在1个碱基突变,差异仅在797位碱基T>C错义突变,导致266位甲硫氨酸变成精氨酸,血清学发生改变,同时表达A和B抗原。rn 结论:研究揭示了20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首次发现467C>T与912C>A组合的A新等位基因和797T>C突变的cisAB新等位基因。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相结合。
-
-
章旭;
林凤秋;
张坤莲;
李剑平
- 《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20例ABO亚型样本的分子机制。rn 方法:对20例ABO亚型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及第6、7外显子基因测序.rn 结果:20例样本共检测出16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B101、001和O02)、9个较少见的等位基因(Ax13、Bw03、Bw08、B307、cisAB02、cisAB03、cisAB06、B(A)04和004)和2个新的等位基因(A912A和B797C);A912A新等位基因与A101比对存在两个碱基突变,467位碱基C>T和912位碱基C>A突变,导致156位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和304位丝氨酸变成精氨酸;B797C新等位基因与B101比对存在1个碱基突变,差异仅在797位碱基T>C错义突变,导致266位甲硫氨酸变成精氨酸,血清学发生改变,同时表达A和B抗原。rn 结论:研究揭示了20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首次发现467C>T与912C>A组合的A新等位基因和797T>C突变的cisAB新等位基因。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相结合。
-
-
章旭;
林凤秋;
张坤莲;
李剑平
- 《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20例ABO亚型样本的分子机制。rn 方法:对20例ABO亚型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及第6、7外显子基因测序.rn 结果:20例样本共检测出16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B101、001和O02)、9个较少见的等位基因(Ax13、Bw03、Bw08、B307、cisAB02、cisAB03、cisAB06、B(A)04和004)和2个新的等位基因(A912A和B797C);A912A新等位基因与A101比对存在两个碱基突变,467位碱基C>T和912位碱基C>A突变,导致156位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和304位丝氨酸变成精氨酸;B797C新等位基因与B101比对存在1个碱基突变,差异仅在797位碱基T>C错义突变,导致266位甲硫氨酸变成精氨酸,血清学发生改变,同时表达A和B抗原。rn 结论:研究揭示了20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首次发现467C>T与912C>A组合的A新等位基因和797T>C突变的cisAB新等位基因。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分型相结合。
-
-
-
-
-
-
-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输血是外科手术,出血性疾病,急性感染伴休克等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它能迅速补充人体血容量,升高血压,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与稳定.在临床上,输血治疗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特别是某些急性大失血和白血病患者,输血使其获得了新生.但输血时常常在血型鉴定中遇到ABO亚型,白血病抗原性减弱,新生儿抗体未形成,异基因骨髓移植和高效价自身免疫性冷抗体而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合者,大大地增加了血型鉴定的难度,这给输血工作带来困难而影响治疗.为此,本文采用了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相结合,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能准确及时地判断ABO疑难血型,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了质量保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
-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输血是外科手术,出血性疾病,急性感染伴休克等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它能迅速补充人体血容量,升高血压,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与稳定.在临床上,输血治疗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特别是某些急性大失血和白血病患者,输血使其获得了新生.但输血时常常在血型鉴定中遇到ABO亚型,白血病抗原性减弱,新生儿抗体未形成,异基因骨髓移植和高效价自身免疫性冷抗体而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合者,大大地增加了血型鉴定的难度,这给输血工作带来困难而影响治疗.为此,本文采用了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相结合,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能准确及时地判断ABO疑难血型,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了质量保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