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献血者

献血者

献血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5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134篇;相关期刊628种,包括健康必读(上旬刊)、人人健康(医学导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2014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四川省第七次临床输血学术会议等;献血者的相关文献由4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季阳、李天君、王洪等。

献血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5 占比:93.24%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1.67%

专利文献>

论文:134 占比:5.09%

总计:2633篇

献血者—发文趋势图

献血者

-研究学者

  • 季阳
  • 李天君
  • 王洪
  • 孙爱农
  • 李军
  • 郑优荣
  • 常缨
  • 何毅
  • 刘玉振
  • 周庆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家铭; 许先国; 吴泳伦; 孙爱农
    • 摘要: 准确鉴定献血者血型对临床血液正确发放和安全输血至关重要[1],输血前应正确鉴定供、受血者血型,而ABO亚型会使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异常、减弱或消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定型出现困难[2]。由于ABO亚型很多,不同的ABO亚型常呈现独特的正反定型结果,笔者在血液检验工作中遇到1例A1Bw11亚型伴不规则抗-B标本,现报道如下。
    • 陈邦锐; 许婷婷; 张红; 乐淼
    • 摘要: 目的制订合适的血液梅毒筛查策略。方法2018年1-6月该地区采集的78997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共检出331份梅毒ELISA初筛阳性的标本(包括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金标试纸条、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以TPPA为金标准,比较各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梅毒初筛ELISA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TPPA检出3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份阳性,RPR检出1份阳性,其余为阴性;梅毒初筛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TPPA检出209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92份阳性,RPR检出39份阳性。结论梅毒ELISA试剂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尤其是单试剂阳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确证试验,为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建议献血前加做梅毒金标试纸条初筛,可有效降低因梅毒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最后TPPA确证为阳性的标本,可补充RPR试验,以有效判断献血者所处的感染状态,便于接受献血者的试验咨询。
    • 林皕; 叶志勇; 陈乐丹; 张陈伟
    • 摘要: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7—2019年初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人口学资料特征,为确定今后的重点招募对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述期间在该血站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初次献血者的人口学信息资料,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结果初次献血者共6043人,其中男性占81.9%,女性占18.1%;年龄18~55岁,其中40岁占19.7%;专科及以上者占38.6%,高中水平者占24.0%,初中及以下者占17.8%,其他占19.6%;其他职业者占46.4%,自由职业者占16.3%,公司职员占14.6%,工人占9.6%,学生占7.9%,公务员占5.2%。结论温州市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以男性为主,且年龄在18~40岁、文化程度较高者、其他职业和自由职业的献血者占比高。今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对象需以上述人群作为重点,同时加大对其他适宜献血人群的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高效率招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策略。
    • 王妙玉; 傅立强
    • 摘要: 目的对绍兴地区近3年来的献血者归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归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申请归队的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单试剂检测反应性/核酸阴性,或血清学阴性/核酸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液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合格者送浙江省血液中心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验(CLIA)与核酸检测技术(NAT)以进一步确认。结果共申请归队121人,符合归队程序88人(72.73%),成功归队46人(52.27%),有24人(52.17%)再次参加献血,以固定成分献血者为主,共献血129次(全血26次,机采血小板103次),总献血量达32500 ml。其中有5人(20.83%)归队后再次出现反应性。结论献血者归队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献血者服务水平,减少了固定献血者特别是成分献血者的流失,对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归队成功后再献血结果仍然呈反应性的献血者值得进一步追踪探讨。
    • 樊璐; 李玉; 庄养林; 王芳
    • 摘要: 目的探究南昌地区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金标试剂检测性能。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南昌地区97554人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抗-TP双试剂检测,收集其中184例抗-TP筛查阳性血浆标本开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TP抗体金标联检。结果南昌地区献血人群抗-TP ELISA筛查阳性率0.19%,TPPA确证阳性率0.13%,TPPA确证阳性符合率70.65%;抗-TP ELISA筛查阳性标本中,双试剂阳性72.83%,试剂A单阳9.24%,试剂B单阳17.93%;ELISA双阳标本中TPPA阳性93.28%,单阳标本中TPPA阴性82%、TPPA阳性10%;ELISA双阳标本中抗-TP金标阳性90.30%;抗-TP金标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97.58%;试剂A、试剂B真阳性率为83.44%、77.25%(P>0.05)。结论南昌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抗-TP 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的TPPA确证阳性符合率较高;不同厂家ELISA双试剂筛查形成互补,防止漏检;ELISA筛查存在一定比例假阳性;献血前检测项目可增加抗-TP胶体金法初筛;南昌地区梅毒感染献血人群以36~55岁年龄段、农民、工人、自由职业者、低学历人员为主。
    • 于小棠; 刘姗姗
    • 摘要: 目的研究以短信招募为方式对献血者招募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特殊时期血液保障,建立并维系固定献血者队伍。方法采用定期间、定地点对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发送招募短信。(1)按采血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不同时间段分为3组进行研究。(2)按采血200 mL、300 mL、400 mL不同献血量分为3组进行研究。(3)按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不同献血年龄段分为4组进行研究。(4)通过应急短信招募来的献血者在不同献血地点献血人数的研究。(5)应急短信招募献血者和未通过应急短信招募的随机献血者人数比例的研究,分析其对献血人数的影响。结果除了短信招募献血者和随机献血者人数比较无差异外,其余不同条件组别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以短信招募为新兴方式的应急献血者招募,对预先制订采血计划和血液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 葛让; 邹爽
    • 摘要: 目的探讨智能化招募服务系统于成分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血液中心共12560名中献血者,筛选出超过1年未再次进行成分献血者3000名。将30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电话招募形式,观察组应用智能化招募服务系统进行成分献血者的再招募。比较两组再招募成功人数和两组再献血率。结果观察组再招募成功人数占总人数的62.46%,显著高于对照组(45.97%),再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招募服务系统应用于成分献血者再招募,在显著提高再招募成功率和再献血率的同时,很好地普及成分献血的相关知识,且能够积极稳定成分献血志愿者群体,加强成分血的储备资源,可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 李鹏; 侯振娇; 魏秀红; 刘玉强; 蒋琪; 孔维宾
    • 摘要: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献血招募、降低输血途径传播HIV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和核酸试剂对2013-2020年间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进行HIV初筛,结果呈阳性者送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分析和比较不同特征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结果 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中,HIV初筛阳性120例(2.23/万),经确证HIV阳性53例(0.98/万)。2013-2020年男性献血者HIV阳性率和献血者HIV总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确证后标本HIV阳性率男性(1.34/万)高于女性(0.39/万),首次献血(3.17/万)高于重复献血(0.38/万),全血(1.05/万)高于单采血小板(0.22/万),外地户籍(2.39/万)高于本市户籍(0.91/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6~35岁(1.52/万)HIV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3例HIV阳性献血者中,单纯HIV阳性41例(77.36%),HI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12例(22.64%)。结论 2013年以来开封地区献血人群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HIV感染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性、捐献全血、首次献血、低学历、公司职员及外地户籍献血人群。加强献血前征询及建立低危/稳定的献血队伍可降低/避免输血传播HIV风险。
    • 陈菲娜; 陈存意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护理服务模式对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肇庆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者42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为(361.23±18.58)分,对照组为(330.68±15.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相比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能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更能体现优质护理的要求,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 田洁; 马立仙
    • 摘要: 目的分析银川地区单采献血者流失原因,制定回召策略。方法对银川地区末次献血时间在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1498名单采献血者逐个致电回访,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组间变量比较用χ^(2)检验,P0.05),各年龄段、民族、职业、文化程度、血型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8~24岁、汉族、国家企事业单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回召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文化程度降低,回召成功率下降。未召回原因中工作繁忙占比最大,其次为在外地、身体原因、亲友献血者、失联、学生毕业、对献血误解、停车不便。结论不断优化、细化单采献血服务,让工作更加人性化,加大献血正面形象的宣传,不断创新,从而保留固定献血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