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3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830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考古与文物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宝玉石文化产业化高层论坛会、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等;齐家文化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倩倩、叶茂林、尚民杰等。

齐家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8.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830 占比:91.87%

总计:4169篇

齐家文化—发文趋势图

齐家文化

-研究学者

  • 王倩倩
  • 叶茂林
  • 尚民杰
  • 易华
  • 叶舒宪
  • 宋涛
  • 檀瑞林
  • 王裕昌
  • 甄强
  • 李发军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子墨
    • 摘要: 从古至今,镜子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古人使用的镜子,在材质、制作工艺、形态等诸多方面,与我们今天使用的镜子有着天壤之别。远古时期,人们会利用自然界中的水作为镜子。陶器发明后,则利用陶盆盛水当作镜子。随着矿藏开采、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逐步成熟,人们开始使用铜、锡等材料制作“青铜镜”。青铜镜由两面组成,镜面打磨得十分光滑,背面装饰着各类纹样或刻印字句,一方面起到美化作用,另一方面用于表达各种寓意。铜镜的使用贯穿我国古代和近代,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出土的七星纹青铜镜,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镜,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 郝素梅; 刘秀玲; 房振
    • 摘要: 铜镜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首要的是实用功能--映照面容,其次还承载着政治、科学、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精神层面的特殊内涵,尤其是镜背种类繁多的纹饰题材和铭文,准确地反映出了其时代艺术特征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得知,时代最早的铜镜为距今约四千年的齐家文化,其出土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墓葬中。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礼废乐崩,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青铜礼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手工业和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化和艺术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铜镜制造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其铸造工艺和数量均开历史之先河。
    • 张明权
    • 摘要: 齐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产生以及发展演变中已经具备了几千年的历史,同时在文化交融互动的过程中也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但从分期年代、地方类型、对外关系等方面来看,齐家文化在认知理解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将齐家文化置于欧亚大背景下,重点从文化互动的角度,对齐家文化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
    • 田晓萍
    • 摘要: 齐家文化玉琮、玉璧器型多样,技法不一,选料多杂。随着齐家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文化已成为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是研究夏商文化起源与发展主要的衔接对象,在历史与考古学领域影响日益扩大。
    • 周乾
    • 摘要: 我国铜镜铸造的历史可溯源至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时期。铜镜蕴含着古人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是古人对光学、物理、化学、材料加工等多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和科学价值。
    • 王娟
    • 摘要: 青铜镜为先人服务了3000多年,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案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至宝。众所周知,铜器出现在距今约1万年前。考古学表明,中国铜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铜器包括红铜、黄铜、青铜、小型工具和装饰品,表明人们掌握了冶炼、铸造法,掌握了雕刻铸造青铜器的一系列技术。商代中期铜器在铸造工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细纹,具备了商代几乎所有的器种,出现了铭文。
    • 郑雅妹
    • 摘要: 青铜器是古人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一类重要器具,广泛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冶炼铸造青铜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程度的发展进步,许多青铜器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青铜镜却是诸多青铜器中一个特殊的门类,自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开始,一直沿用至清代,被人们广泛使用了数千年之久。在青铜镜制作、使用、流传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工艺、文化、艺术的微妙变迁,为华夏文明留下了独特的时代印记。
    • 沈天鹰
    • 摘要: 目前考古成果表明,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夏、商及西周时期,铜镜与其他青铜器相比,发现数量仍极少,且制造和加工工艺粗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铜镜才逐渐多了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由于铜镜在实用功能之外不断发展出自成一脉的装饰审美功能,其丰富的纹饰及铭文,揭示不同时期哲学、思想、文化、宗教、艺术、科技和民俗历史变迁,颇受海内外文物艺术品机构和藏家的青睐。
    • 马文静
    • 摘要: 青海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彩陶遗产,被称为“彩陶王国”,而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柳湾地区则被称为“彩陶的故乡”,并享誉国内外。这里发现了规模庞大的氏族社会部落遗址和墓葬群,并发掘了大量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其主要分为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4大类型。本文主要从艺术学的角度来论证和分析柳湾彩陶4个时期出土的陶器所具有的不同艺术特点。通过分析4个时期彩陶在器物造型和纹饰上的不同特点,了解彩陶艺术随着人类的生活及时代的变迁发生的变化,认识柳湾彩陶的艺术发展规律和人文精神及其艺术价值。
    • 景璀; 李平; 农佩臻; 商敬超; 金雪萍
    • 摘要: 对同济大学博物馆展出的甘肃8家博物馆馆藏的代表性齐家文化玉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研究,并对采自于甘肃马衔山的软玉玉料,使用现代大型仪器对其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分析。利用齐家文化玉器数字化处理研究所获得的实物史料信息,通过对比齐家文化玉器风化层与马衔山软玉风化层及蚂蚁脚(次生矿物)在结构和表生埋藏环境方面的相似性,判断甘肃马衔山软玉为齐家文化玉礼器所用材料的一个重要产地来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