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文化

玉文化

玉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8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5258篇;相关期刊471种,包括丝绸之路、收藏、中国宝玉石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九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4科学与艺术研讨会等;玉文化的相关文献由875位作者贡献,包括叶舒宪、杨伯达、裴海燕等。

玉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8 占比:15.87%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5258 占比:83.63%

总计:6287篇

玉文化—发文趋势图

玉文化

-研究学者

  • 叶舒宪
  • 杨伯达
  • 裴海燕
  • 江富建
  • 高山
  • 何松
  • 朱怡芳
  • 李念东
  • 陈梅花
  • 韩涧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冯玉雷; 冯雅颂
    • 摘要: 玉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未曾中断过,与我国拥有丰富玉石资源以及史前人类辩识、加工、利用透闪石玉有本质联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1年以来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发现马鬃山径保尔、寒窑子、和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三处玉矿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极大丰富了对古代玉石资源开发、东部玉石信仰观念核心区与西部资源分布带关系等重要课题的认识,补充、完善甚至更新以往学术观点,河西走廊西部作为中国重要玉料资源区和战略地位因此得以证实。三处玉矿遗址范围明确,遗迹保存完整,出土遗物丰富,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研究价值、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价值。创建集保护、开发、利用为一体的“河西走廊古代玉矿遗址博物馆”不但能够填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中史前乃至夏商周三代旅游研学景区的空白,而且在文学艺术创作、传承博大精深玉文化、铸牢民族共同意识、重建中国话语权、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 何东润; 张杰
    • 摘要: “千峰翠色”的青瓷在“温润似玉”中糅合了中华儒道精神的“仁”与“道”,成为中华主体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清水芙蓉”唯美绽放的莲花纹饰蕴含着中华民族原生的审美意识,并融入了“缘起性空”的佛教丰富内涵。“千峰翠色”与“清水芙蓉”的相遇结合,成就了彼此成为最美“相遇”,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融合发展的绝佳“场域”,展现出“佛教中国化”的另一个侧面,显现出中华文化坚毅的韧性与博大的包容性。
    • 王瑞强
    •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游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在文旅大融合的背景下,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优越地理位置的南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针对南阳市玉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探讨,在研究南阳地理优势和南阳开发玉文化旅游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杜卫东
    •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玉文化是关键的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民俗、理念等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玉文化历经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沉淀,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聚焦玉文化专题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及创新性等方面展现中华几千年的玉文化
    • 牛强
    • 摘要: 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城市市民文化底蕴十足的复现、翻新,中国的传统玉雕有了更新的发展。面对这个日益多元化的世界,随着中国玉雕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全球宝玉石行业带来的影响,人们对传统玉雕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不同意义的理解。玉雕艺术也应该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色进行创新,让玉雕艺术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和延续。
    • 吴立刚
    • 摘要: 扬州市湾头镇与玉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这座小镇的一所学校,从有着地缘特征的玉文化中“长出”了独一无二的劳动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玉文化劳动课程依托校本教材《走近玉雕》《中国玉文化简说》,在三至六年级开设玉雕课,让学生初尝劳动带来的愉悦感,在心中埋下劳动美好的种子。不仅在玉雕课上,根植于玉文化的劳动精神的培育,浸润在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
    • 金璀
    • 摘要: 玉文化有着八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依然保有持续的魅力,生命力越来越强,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国学精髓之一。玉器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乃至民众的习俗和审美取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礼玉制度到帝王赏玉制度,玉文化俨然成为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还代表了古人审美观念和中华优良品德的化身,在我国,玉器发展贯穿了中国文明发展长河,中华民族也一向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
    • 范藻
    • 摘要: “玉”有审美价值已是毋庸置疑,而远古玉崇拜形成的史前“玉”文化所包含的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意义,还有待于我们思考。玉本身的质色光盈、质体细腻、质料纯净和质地坚硬的美,给原始人带来晶莹炫目的视觉美感、温润可人的触觉美感、高洁忠贞的直觉美感和永世恒久的幻觉美感。“玉”不但促使“因审美而生命”,而且促进“因生命而审美”,所包含的生命美学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超越意义:超越实用而欣赏形式、超越快感而进入美感、超越死亡而走向信仰。
    • 肖徽徽
    • 摘要: “以玉品人”是一种以玉为中心的独特人物品题方式及审美现象,具有独立性、全面性和个人独特性等审美特征,承续儒家玉德传统并在魏晋时期达到圆融,文本典型在《世说新语》中最为集中。由此诞生的玉人意象涵盖了品评对象的外表美、内在美和神韵美。“以玉品人”在确立审美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典型时代因素影响,包括玉文化进入了普世化阶段,玉本身特质切合了魏晋时代审美趣味等。
    • 王晨曦
    • 摘要: 联合办公空间设计作为一种办公空间设计模式,以功能为主而缺少企业文化内涵,因此,大多联合办公空间设计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就从玉文化的人文精神和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对玉文化做深入研究。主要通过软装设计的方式表达,追究其文化背景,使玉文化与联合办公空间的紧密结合催生出别样的火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