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土区

黄土区

黄土区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40709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中国公路学会公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黄土区的相关文献由9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军、白中科、朱清科等。

黄土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2 占比:0.7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0709 占比:99.16%

总计:41055篇

黄土区—发文趋势图

黄土区

-研究学者

  • 张建军
  • 白中科
  • 朱清科
  • 魏天兴
  • 余新晓
  • 李占斌
  • 张学培
  • 毕华兴
  • 王金满
  • 程积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博
    • 摘要: 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南北纵向线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此项目在具体施工中,其施工区域的地形复杂度较高,其中湿陷性化土地路段占比就达到了84.7%,开展现浇梁建设环境比较复杂,整体施工难度较高。通过对甘城互通A匝道桥现浇箱梁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以关键工序为核心,采用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桥梁的质量,保证了桥梁施工的安全。
    • 席宇; 朱武卫; 姚永辉; 刘义; 杨焜; 李哲; 王宝玉; 杨晓
    • 摘要: 依托黄土区某深大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法综合考虑基坑降水及开挖卸荷的耦合作用,研究了二维基坑“先深后浅”特定卸荷路径下诱发近接运营地铁隧道位移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针对本工程提出的“隔离桩+止水+土体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隧道竖向位移发展表现为先沉降后隆起,水平位移发展表现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加固措施有效地减弱了基坑施工诱发的隧道竖向位移,隔离桩制约了左线隧道水平位移的扩大,该措施可用于本工程三维基坑大降水、大开挖施工诱发的隧道位移控制。
    • 李亚胜
    • 摘要: 以实际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从场地整平、护筒埋设、泥浆制备、钻孔、钢筋笼制安、导管安装以及清孔等不同维度重点研究了超长大直径桩基旋挖钻半孔泥浆施工技术。实践表明,黄土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采用此项技术合理、可行,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东丽; 张子倩; 刘阳; 赵晓亮; 连昭; 于百和; 王东
    • 摘要: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因其较强的适生性与抗逆性,成为半干旱矿区排土场主要的生态重建植物,但在排土场恢复过程中常出现提前衰退现象。为探明黄土区排土场苜蓿恢复过程中是否受土壤养分的限制,选取不同恢复年限(2、4、6、10年)苜蓿地为研究对象,以新排土为对照,研究0-60 cm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变化规律不一致,分别在种植10、6和2年时最高,在种植2、4和10年时最低;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苜蓿恢复过程中,C꞉N与C꞉P整体上呈“W”型的变化规律,土壤N꞉P呈“V”型变化规律;恢复6和10年时土壤C꞉P和N꞉P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氮、磷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矿区排土场土壤养分主要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土壤全磷含量不受其他养分影响。在半干旱黄土区排土场,苜蓿恢复模式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恢复作用,恢复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氮、磷养分限制,建议加强科学施肥管理或在恢复4至6年时及时利用。
    • 李小龙
    • 摘要: 下霍煤矿地表几乎被黄土层所覆盖,井下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开采强度大,地表沉陷变形剧烈,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严重。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层岩层移动机理。结果表明:垮落裂缝带异常发育,随着工作面开采地表下沉量逐渐增大;黄土黏结力弱易引起竖向裂缝扩展,导致地表裂缝发育。
    • 马耘秀; 夏露; 范毅; 高艳艳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和地形条件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土钻法于2020年7—9月对山西省宁武县黄土丘陵区不同下垫面条件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测定,分析了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异性,并探讨了土地利用(人工林地、自然草地和耕地)、坡位(上坡位、下坡位和沟床)和坡向(阴坡和阳坡)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时间上,土壤含水率变化受降水控制;在垂直空间上,上坡位和下坡位的样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土壤含水率呈先递减后稳定或先递减后递增的规律,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分层大致按照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相对稳定层的顺序自上而下分布,而位于沟床位置的样地,其垂直变化规律复杂多变;(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率变异性较大,在上坡位,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含水率相对大小为自然草地>耕地>人工林地,而在沟床位置,土壤含水率相对大小为人工林地>耕地>自然草地;(3)在地形条件中,坡位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显著,自上坡位到下坡位到沟床土壤含水率大致呈递增趋势;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均优于阳坡。【结论】在研究区未来的生态恢复过程中,适宜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下坡位、沟床以及阴坡位置种植耗水量较大的人工林地,而在上坡位和阳坡适宜发展自然生态恢复模式。
    • 杨馥铖; 李姜瑶; 余冬梅;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胡夏嵩; 卢海静; 付江涛; 闫聪; 何伟鹏
    • 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草本植物护坡机理,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通过设计2种不同坡形和选取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采用野外试验区人工模拟降雨方法,首先分析了坡面土壤水文参数(土壤入渗、坡面土体含水量)分布变化,进而探讨了影响种植草本坡面土壤水分入渗的主要因素与特征,最后对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模型模拟与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垂穗披碱草阶梯形边坡产流时间相对最晚,直形裸坡阶段产流量最大,其最大阶段累积径流量在降雨试验40~45 min时,为17730 mL;2种坡形边坡坡面平均稳定入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阶梯形种植垂穗披碱草边坡(0.519 mm/min)、直形垂穗披碱草边坡(0.423 mm/min)、直形老芒麦边坡(0.422 mm/min)、直形细茎冰草边坡(0.318 mm/min)、阶梯形裸坡(0.321 mm/min)和直形裸坡(0.192 mm/min),且种植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边坡土体含水量在地表以下0—50 cm增幅相对最高,说明种植草本有助于边坡土体内部水分入渗。在此基础上,采用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进行坡面土壤水分入渗模拟,结果表明直形边坡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以Horton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较为理想;阶梯形边坡则以Horton模型得到的土壤水分入渗拟合效果相对最优;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区内边坡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与植被覆盖度,且土壤有机质与初始入渗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为0.986),植被覆盖度与稳定入渗率间则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为0.997)。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有效防治高寒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以及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及坡形水土保持能力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 段钊; 袁林; 毕银丽; 王凯; 吴延斌; 张庆
    • 摘要: 植物根系可以显著提升土体的强度。为探究紫花苜蓿根系对黄土抗剪性能的增强作用,选取生长周期为60 d的紫花苜蓿根系−黄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剪切试验和根系拉伸试验获取紫花苜蓿根系−黄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和根系抗拉强度参数,采用电子放大镜观察紫花苜蓿根系结构与特征,利用经验公式建立根−土复合体库仑修正模型,并对比分析库仑修正模型、WWM模型及修正WWM模型的优缺点,对黄土地区植物根系增强土体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对土体抗剪性能的增强效应显著;紫花苜蓿根系发达,根径在0.2~6.7 mm,随着根径的增大,单根极限抗拉力呈指数式增大,抗拉强度呈指数式降低;不同RAR(Root Area Ratio,即根系横截面积之和与土体横截面积的比值)下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比素土样提升显著,RAR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RAR与黏聚力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内摩擦角之间呈高斯函数关系;根−土复合体库仑修正模型对黄土区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增量预测具有较好的合理性、有效性及适用性,修正WWM模型次之,WWM预测精度相对较差;而在木本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增量预测方面,根−土复合体库仑修正模型和修正WWM模型的预测精度要远高于WWM模型。研究结果对黄土地区植被护坡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 陈丹
    • 摘要: 通过统计小流域内洪水事件的降雨泥沙水文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究降雨量、径流、输沙量与降雨特征的关系,利用根据K均值分类法,将降雨特征进行划分为4种。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对径流过程有重要影响;4种类型的降雨与流域的次洪水事件平均含沙量存在差异不显著,但流域输沙量与产流量常常采用洪水事件的平均含沙量来表征,说明流域水沙与降雨类型关联性较弱。降雨的产流以超渗产流为主,并且降雨的产流能力和过程与降雨强度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 张喆丽
    • 摘要: 结合某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阐述了公路滑坡形成机理,并从路基加固、支挡以及防护排水等多个维度提出滑坡处治技术.工后变形与稳定监测结果表明,滑坡土体路基实现了有效控制,且无明显位移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