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油性
亲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40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健康生活、广州化工、化工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2009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湘潭)研讨会、2007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分论坛等;亲油性的相关文献由60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辈辈、冯琳、刘晓艳等。
亲油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03篇
占比:99.12%
总计:12513篇
亲油性
-研究学者
- 李辈辈
- 冯琳
- 刘晓艳
- 官建国
- 张新颖
- 戴猷元
- 李刚
- 李红兵
- 杨义燕
- 柴文波
- 江雷
- 王倩
- 罗巍
- 邹君臣
- 郑隆鳌
- 马会茹
- A·科米内蒂
- F·卡尔罗马格诺
- F·迪焦亚
- H·T·拉韦特
- I·马达尔
- J·J·弗罗斯特
- J·P·伯努瓦
- L·卡普兹
- N·安东
- P·索尼耶
- R·达纳尔斯
- U·A·舍费尔
- V·布拉马逖
- 冯旭东
- 周兴平
- 张晓平
- 文秀芳
- 杨卓如
- 杨浩
- 潘玲
- 王勇
- 皮丕辉
- 程江
- 郭春艳
- A·戈希尔
- C·伍德
- C·切瓦利尔
- C·吉拉曼德
- D·W·坎内尔
- J·斯特劳特曼
- N·V·恩古耶
- R·施坦纳
- S·许弗
- S·马斯
-
-
李超;
吴亮;
邢成路;
王耀禄;
李新松
-
-
摘要:
通过对现有收油机原理与应用情况分析,确定组合式收油机基本结构。在原理分析中,围绕提高收油机溢油回收效率、减小收油机重量、提高收油机作业灵活性等发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设计中采用V型槽结构的滚筒外形,并对收油机滚筒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收油机的机体使用组合式结构,使收油机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形成组合体使用,从而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
-
郝绵柱;
姜振学;
聂舟;
薛子鑫;
钟光海;
贺世杰;
苏展飞;
吴伟
-
-
摘要: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展现了极大的勘探潜力,但目前对此类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发育特征仍然缺乏详细深入的认识。文中选取泸州和长宁西地区6口深层井龙马溪组的6块样品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样品孔隙形态,运用低温气体吸附和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研究孔隙结构特征,采用去离子水/正癸烷自吸斜率评估亲水/亲油孔隙网络的连通性特征。基于实验结果,讨论了页岩优势矿物组成、镜质组反射率R_(o)、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和孔隙结构参数对孔隙连通性的影响。有机质孔、有机质-黏土矿物复合孔、有机质-黄铁矿复合孔为连通性较好的孔隙类型,粒间孔及溶蚀孔的连通性相对较差;亲油孔隙网络较亲水孔隙网络更为发育,也更有利于页岩气的运聚;高含量的石英、适量的黏土矿物、适宜的热演化程度、高TOC以及高孔隙体积易于形成优势连通通道,进而提高储层孔隙连通性。整体上,泸州地区储层孔隙连通性要优于长宁西地区。
-
-
张刚;
成城;
张卫平
-
-
摘要:
纳米SiO2粉体是一种新型的增强型注入剂,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亲油性,能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变岩石的润湿性.它能有效地扩大孔隙半径,降低注入水在孔隙中的流动阻力,提高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注入速度.利用模拟延边油田某厂地质条件的人工岩心,在注水开发后进行了SiO2纳米粉体减压增注实验,选择了低渗透条件下SiO2纳米粉体的最佳注入量.结果表明,纳米SiO2粉体使岩石的润湿性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注水开发后原油采收率进一步提高.随着注入孔体积的增大,纳米SiO2粉体驱替的回收率和减压率逐渐提高.最佳注入孔隙体积和注入浓度分别为0.6PV和0.5%,相应提高采收率为6.84%,减压率为52.78%.现场试验表明,在低渗透油田,纳米SiO2粉体增注技术可以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注入压力.因此,它是解决低渗透油田注水问题的有效方法.
-
-
刘恩华;
王芳兵;
杨利娟;
张苏广
-
-
摘要: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管式膜的亲油性,以PVDF管式膜作为基膜,采用不同处理剂对其进行后处理,得到亲油管式膜;研究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不同处理剂对膜透油通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膜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情况;采用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Zeta电位测量仪对改性前后PVDF管式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PVDF管式膜的接触角明显增加,粗糙度略有增大;处理剂1、处理剂2和处理剂3都能使基膜转化为亲油膜,在处理剂2处理1 h、晾干1 d的条件下,膜油通量可达到330.8 L/(m2·h),表明改性后PVDF管式膜的亲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改性PVDF管式膜对废冷镦油进行了过滤,对亲油管式膜过滤后的废冷镦油的黏度、浊度、密度和含水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过滤后的废冷镦油黏度下降,浊度整体小于0,密度和含水率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表明改性PVDF管式膜对废冷镦油的处理效果良好.
-
-
-
-
-
摘要:
本发明提供涂层,以消除沉积在透明涂层上的持久油或油脂污渍的问题。一些变化提供了一种耐油抗污材料,其包括分散在连续基质内的离散夹杂物,其中离散夹杂物和连续基质中的一种是疏油材料,另一种是亲油性材料。具体的实施方案将分段聚氨酯与疏油含氟聚合物和亲油性烃结合。一些实施方案利用疏油基质中的无机亲油性颗粒。一些实施方案将氨基甲酸乙酯硅烷交联剂与其他硅烷稠合,以形成亲油或疏油聚合物的连续基质中的疏油或亲油硅烷的离散结构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涂料,其中,由包含带电基团的线性交联聚氨酯的水分散体衍生出离散夹杂物和连续基质中的一种,另一种来源于含有带电基团的交联剂。
-
-
-
-
张佳星;
桑成功;
冒海波;
谢忱;
王倡春
-
-
摘要:
概括了包括物理分离、化学处理以及微生物分解三种常用油水分离方法,并全面综述了目前常见的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根据多孔分离材料的基体分为无机材料与高分子材料两大类,并探讨了分离材料的亲油性和疏水性,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In this review, three oil-water s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physical separation, chemical treatment, microbiological degradation are summarized. In addition, the common oil-water separation materials are reviewed and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inorganic and polymer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matrix of porous separation material and the oleophilicity and hydrophobicity of separation material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end of this field is proposed.
-
-
李辈辈
-
-
摘要:
本文以不锈钢网作为膜基材料,利用一步浸涂法将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到不锈钢网表面,从而制备出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效果的油水分离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超疏水性能,使经过改性涂层后的不锈钢网疏水性得到很大提高,达到超亲油性能.油品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透过改性涂层后的不锈钢网,而水被截留在网筛上面,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
-
-
姜小栋;
刘家珍;
许莉;
方文军;
郭永胜
-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表面修饰剂,探讨出Si/Al=25的亲油性纳米ZSM-5型分子筛的合成适宜条件为:水热温度165°C、水热时间9h、硅烷加入量为正硅酸乙酯物质的量的10%.制备的ZSM-5型分子筛经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其结晶度较高,平均粒径约为25nm.考察了亲油性纳米ZSM-5对正十二烷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在超临界条件下对正十二烷裂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
-
-
-
李镇江;
岑伟;
郭锋;
孟阿兰
- 《2007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分论坛》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自制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亲油改性,利用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NR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抗藻性能。结果表明: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经磷酸三丁酯(TBP)改性后,沉降率从接近1减小到0.2以下,亲油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将TBP改性后的抗菌剂加入到油性介质正己烷中,抗菌剂分散均匀,粒径在100nm以内;在N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随着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正硫化时间减小;经检测,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达98﹪以上,且抗菌率随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抗藻性能达到最优零级标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