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聚醚
全氟聚醚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53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8102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润滑油、润滑与密封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大连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第二届全国特种涂料(涂层)行业技术交流及应用研讨会、'98中国粘接学术研讨及产品展示会等;全氟聚醚的相关文献由780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思聪、侯琴卿、李义涛等。
全氟聚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8102篇
占比:99.96%
总计:168172篇
全氟聚醚
-研究学者
- 程思聪
- 侯琴卿
- 李义涛
- 辛虎
- 阳峰
- 唐旭东
- P.A.瓜尔达
- 刘群方
- 张志君
- 肖鑫
- 贾渊
- 张坚
- 曹贤根
- 李斌
- 王博
- C.A.P.托内里
- R.瓦尔瑟奇
- 冯裕智
- 吴庆
- 徐雅硕
- 程珍
- C.A.P.托內里
- 张鸣
- 托马斯·P·克伦
- 曹春兰
- 朱塞佩·马尔基奥尼
- 李宏峰
- 杨宇
- 裘再明
- 赵恒
- G.西梅奥内
- 刘皓
- 周济苍
- 宋增红
- 理查德·M·弗林
- 耿为利
- 马里奥·维斯卡
- G.马尔基奥尼
- R.弼高基
- S.A.方塔纳
- 三桥尚志
- 乔治·G·I·莫尔
- 内藤真人
- 喻京鼎
- 大卫·S·海斯
- 山根祐治
- 徐涛
- 拉梅什·C·库马尔
- 敖明
- 景乃勇
-
-
刘洋;
辛虎;
李杏涛;
赵恒;
李倩;
曹春兰
-
-
摘要:
全氟聚醚润滑脂主要是由全氟聚醚(PFPE)基础油和聚四氟乙烯(PTFE)稠化剂组成。PFPE和PTFE之间结合力的强弱是影响全氟聚醚润滑脂胶体安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PFPE和PTFE的特殊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弱,进而影响了全氟聚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为了提升全氟聚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选用大比表面积的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S1、S2、S3、S4)作为添加剂,以自主生产的低黏度、支链型PFPE为基础油,以PTFE粉体为稠化剂,调配一系列不同配比的全氟聚醚润滑脂,并通过XRD、SEM、TEM分析以及氮气等温吸附-脱附、粒径分布、表面自由能、分油测试,研究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对全氟聚醚润滑脂胶体安定性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介孔结构的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稠化能力,使得全氟聚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比表面积及孔容最大的添加剂S2对全氟聚醚润滑脂胶体安定性的改进效果最为明显;全氟聚醚润滑脂的分油量随添加剂S2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考虑到目标润滑脂的稠度等级要求,添加剂S2最佳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
-
-
蒋琦;
王蕾
-
-
摘要:
介绍了全氟聚醚的4种类型及其制备方法,叙述了全氟聚醚在高端润滑油等领域的应用及其性能改进,以及有机硅改性全氟聚醚、玻璃基疏水防污涂层、丙烯酸硼氟化聚合物膜、仿猪笼草超滑表面等改性研究情况。认为目前主要商品被美国杜邦、日本大金、苏威公司所垄断,国内还未形成商品规模化生产,随着全氟聚醚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需要加快全氟聚醚国产化替代,降低应用成本。
-
-
蒋琦;
王蕾
-
-
摘要:
介绍了全氟聚醚的4种类型及其制备方法,叙述了全氟聚醚在高端润滑油等领域的应用及其性能改进,以及有机硅改性全氟聚醚、玻璃基疏水防污涂层、丙烯酸硼氟化聚合物膜、仿猪笼草超滑表面等改性研究情况.认为目前主要商品被美国杜邦、日本大金、苏威公司所垄断,国内还未形成商品规模化生产,随着全氟聚醚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需要加快全氟聚醚国产化替代,降低应用成本.
-
-
-
朱敏
-
-
摘要:
以全氟聚醚(PFPE)、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6SFMA)、丙烯酸十八酯(SA)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磷酸酯(PPME-MMA)为主要原料,以三丙二醇(TPG)为溶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MOA-20)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环保型氟素脱模剂,并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成型为例,研究氟素脱模剂的脱模性能.结果表明:氟素脱模剂的脱模性能与膜的摩擦因数有关,PFPE牌号选择DEMNUM S-20(相对分子质量较小),PFPE/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PFA)质量比为40/60,PFA中C6SFMA/SA/PPME-MMA质量比为60/38/2时,制备的氟素脱模剂脱模力小和脱模持久性好;当TPG和SDS+MOA-20质量分别约占脱模剂(乳液)质量的18%和12.5%、高压均质乳化压力和乳化次数分别为50 MPa和4时,制备的氟素脱模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
-
-
-
刘杰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含氟专用化学品,特别是氢氟醚和全氟聚醚类产品在电子领域和5G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目前的市场和技术等情况.这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目前已有国内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快推动含氟专用化学品产业发展.
-
-
李倩;
辛虎;
曹春兰
-
-
摘要:
轴承温度每上升10°C~15°C,润滑脂的使用寿命要降低约50%.制备了一种能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氟醚润滑脂由20%的全氟聚醚基础油,聚四氟乙烯稠化剂,聚脲预制皂及3.0%的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锌组成.该润滑脂的微锥入度为65单位,蒸发损失(149°C,24 h)为1.57%,钢网分油(100°C,24 h)为0.5%,烧结负荷(常温,1500 r/min)为3090 N,轴承温升3.0°C,可以满足高温长寿命轴承的润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