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固定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26012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等;髓内钉固定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小波、钱政、刘建辉等。

髓内钉固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6012 占比:99.95%

总计:426224篇

髓内钉固定—发文趋势图

髓内钉固定

-研究学者

  • 许小波
  • 钱政
  • 刘建辉
  • 李明
  • 郑晓明
  • 齐保闯
  • 何昌军
  • 何晓
  • 何贵平
  • 刘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文军; 谢剑龙; 朱宇贤; 余绍金
    • 摘要: 目的探讨预先置入阻挡钉联合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在股骨和胫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87例股骨和胫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预先置入阻挡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冠状面成角、矢状面成角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3.21±8.06)min长于对照组的(71.85±7.69)min,术中出血量(135.36±32.28)ml多于对照组的(133.97±32.07)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64±3.14)d、骨折愈合时间(14.34±2.91)周短于对照组的(15.71±3.64)d、(16.68±3.23)周,冠状面成角(2.31±0.52)°和矢状面成角(1.37±0.34)°小于对照组的(3.14±0.73)、(2.3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植入阻挡钉结合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的疗效满意,能促进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
    • 杨晟兴; 徐光辉; 陈上卫
    • 摘要: 目的:探讨顶棒支撑法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1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以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31例予以顶棒支撑法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和恢复情况、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顶棒支撑法复位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助于缩短骨折复位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复位满意率,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黄建军; 王艳玲
    •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选取79例开展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方式,观察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方式,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关节恢复状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关节恢复状况较好,骨折愈合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采用髓内钉固定方式,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关节恢复状况更好,骨折愈合时间早,住院治疗时间短,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对比显著.
    • 熊晨; 何贵平; 张堃; 何晓; 杨佳瑞; 何昌军; 王晓龙; 王晨; 师政伟; 朱养均; 衡立松
    • 摘要: 目的:肱骨干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有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但哪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仍不清楚。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共4种干预措施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关于肱骨干骨折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1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4软件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的图形绘制和数据分析。结果:(1)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2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对照组为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干预;(2)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其他18篇文献为低质量文献;(3)网状Meta排序结果显示:上肢DASH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肩关节CMS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保守>髓内钉固定;骨不连发生率,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钉固定>保守;骨折愈合时间,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总并发症发生率: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钉固定;结论:目前4种修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后患者上肢功能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最佳,缺点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为确保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未来还需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陈俊枢; 李望平; 陆惠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固定重建治疗的骨折复位效果与愈合情况.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SH)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进行内固定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骨折复位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ri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1周、6周和3个月的骨折复位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6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骨折复位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熊晨; 朱养均; 衡立松; 何贵平; 张堃; 何晓; 杨佳瑞; 何昌军; 王晓龙; 王晨; 师政伟
    • 摘要: 目的:肱骨干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有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但哪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仍不清楚.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共4种干预措施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关于肱骨干骨折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1年1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的图形绘制和数据分析.结果:①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2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对照组为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干预;②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其他18篇文献为低质量文献;③网状Meta排序结果显示:上肢DASH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肩关节CMS评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保守>髓内钉固定;骨不连发生率,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钉固定>保守;骨折愈合时间,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总并发症发生率:保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髓内钉固定;结论:目前4种修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后患者上肢功能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最佳,缺点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为确保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未来还需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李广
    • 摘要: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98)采取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n=99)采取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 何健; 甄小伟
    • 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接骨板(MIPO)技术与髓内钉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疼痛介质及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A组行髓内钉固定;B组予以MIPO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PINP和MMP-9水平和HSS评分.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患者HS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MIPO技术、髓内钉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均可取得一定效果,MIPO技术术中出血少,可有效减少疼痛介质释放,而髓内钉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清PINP、MMP-9水平,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效果更为显著.
    • 陈俊枢; 李望平; 陆惠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固定重建治疗的骨折复位效果与愈合情况。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SH)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进行内固定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骨折复位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ri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1周、6周和3个月的骨折复位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6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骨折复位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王波
    • 摘要: 目的 对照分析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肱骨干骨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平均出血、术后引流量、治疗前后患者肩肘关节功能评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的时间、愈合时间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相似,均可改善关节功能,但钢板固定的损伤较大,患者出血较多,并发症较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