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流失
骨质流失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8294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医药前沿等;
骨质流失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鸣、符文美、简美英等。
骨质流失
-研究学者
- 张金鸣
- 符文美
- 简美英
- 陈兆祥
- 李太伟
- 侯海涛
- 冉艳
- 刘志辉
- 刘锋
- 厉英超
- 吕金丽
- 周佳璇
- 孙立亚
- 康丽霞
- 张君
- 张志峰
- 张怀涛
- 张明强
- 张笑薇
- 张谦
- 李佩服
- 李梅
- 杨丽英
- 杨光平
- 王文修
- 琳达·梅·斯谷鲁姆
- 田建宣
- 米琛
- 肖亮
- 蔡佩珍
- 蔡宛桦
- 蔡维涵
- 谢红志
- 赵少伟
- 赵晓科
- 赵晓雷
- 邹远强
- 陈奕兴
- 马莱纳·凯瑟瑞纳·克鲁格尔
- 高蒙玙
- 黄璻尹
- 乔昕昱
- 于陆
- 何美泠
- 何进鹏
- 余刚
- 余希杰
- 倪红英
- 克里斯托弗·R·贝炳东
- 冯秀
-
-
冉艳;
白洁;
李培杰;
米琛;
厉英超
-
-
摘要: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粪便菌群特征,为探索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成年U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T值将UC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质流失组,统计并分析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同时收集UC患者的粪便样本,对UC患者粪便菌群的16S r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进行多样性、物种组成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纳入UC患者24例,UC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为62.5%。慢性复发型UC患者的骨质流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型患者,骨质流失的发生率随UC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骨量正常UC患者血钙、25-羟维生素D浓度明显高于骨质流失患者(P<0.05)。两组之间粪便菌群的β多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且物种组成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流失组粪便菌群在志贺菌、香叶醇的降解、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代谢通路上表达明显上调。结论骨质流失在U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临床分型、疾病严重程度及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浓度有关。骨质流失组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减低,益生菌占比减少,且许多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上调。
-
-
-
-
摘要:
2022年5月17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称,在成骨不全的临床试验中和超说明书使用期间,使用地舒单抗60mg的儿童和青少年报告了严重和危及生命的高钙血症。地舒单抗60mg规格(商品名:普罗力)批准用于患有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质流失疾病的成年人,不应当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
-
-
-
-
摘要:
2022年5月17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称,使用地舒单抗60 mg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骨不全的临床试验中和超药品说明书使用期间,发生了严重和危及生命的高钙血症。地舒单抗60 mg规格(商品名:普罗力)批准用于患有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质流失疾病的成年人,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
-
-
宋晨晨;
熊毅;
康台生;
史旭东;
高凯;
董伟;
郭建国;
秦川
-
-
摘要:
目的:利用3D回旋仪模拟微重力效应探究对小鼠骨骼和心脏的影响。方法:25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5组(n=3~5):地面对照组(GC组),3周处理对照组(TC3组),3周模拟微重力组(SM3组),6周处理对照组(TC6组),6周模拟微重力组(SM6组)。使用Micro-CT检测小鼠左股骨参数变化。采用超声方法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与GC组相比,TC3组、SM3组、TC6和SM6组小鼠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显著增加(P<0.05)。骨小梁数量和皮质骨壁厚度没有显著性差异。3D回旋仪处理3周后,与小鼠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相比,其他参数没有变化。而在第6周,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左心室内径变小,左心室质量变轻。结论:3D回旋仪模拟微重力效应会导致小鼠骨质流失,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且具有时间效应。
-
-
童洪杰;
潘飞艳;
邵兴;
张晓玲;
倪红英;
陈琨;
范昊哲
-
-
摘要:
目的 比较重症患者入出ICU时的骨质变化,探索引起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的重症患者101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患者入出ICU时的骨密度,根据是否发生骨质流失将患者分为流失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骨质流失的患者48例,未发生骨质流失的患者53例。流失组入ICU时T值为-1.7(-2.7,-1.2),出ICU时为-2.2(-3.4,-1.6),对照组入ICU时T值为-1.6(-2.4,-0.8),出ICU时为-1.9(-2.7,-0.8);流失组入ICU时超声传播速度(SOS)为(3 897±212)m/s,出ICU时为(3 830±311)m/s,对照组入ICU时SOS为(3 908±259)m/s,出ICU时为(3 880±282)m/s。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高、机械通气时间长、住ICU时间长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时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行CRRT治疗、入ICU时SOFA评分高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结论 引起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进行CRRT治疗、入ICU时SOFA评分高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
-
-
张晓文;
马应卓;
朱佳丽;
李娟芳;
王涛
-
-
摘要:
目的 研究橙皮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流失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appa B配体的受体激活物(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RANK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骨质疏松组、橙皮苷低剂量组、橙皮苷中剂量、橙皮苷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检测骨组织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损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人Ⅰ型胶原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collagen typeⅠ,CTX-I)和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的表达量.运用qRT-PCR和Western bolt分别检测骨组织OPG、RANKL、RANK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在橙皮苷治疗后,与去卵巢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标志物BV/TV、BMD、Tb.Th和Tb.N水平升高,Tb.Sp水平降低;大鼠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且骨小梁连接更为紧密;骨吸收标志物CTX-I水平降低;骨形成标志物BGP水平升高.OPG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表达量升高,RANKL和RANK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橙皮苷能缓解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流失并调节OPG/RANKL/RANK信号通路.
-
-
张宇;
解新鹏;
李峰;
姚天成;
刘维芳;
石爱平
-
-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显著改善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然而肿瘤治疗带来的骨流失问题值得关注.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发挥治疗作用;化疗可导致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衰竭,同样使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而低雌激素水平减少骨生成、增加骨吸收,使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第三代双膦酸盐唑来膦酸是一种特异性地作用于骨的二磷酸化合物,已被证实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本文将对唑来膦酸防治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关骨流失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
-
-
摘要:
骨质流失和认知下降是两个重大健康问题,都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认知下降的老年女性易骨折。研究对象均为65岁及以上人士,包括1741名女性和620名男性。研究历时16年,包含了研究对象的认知能力和骨骼健康情况,且在研究开始阶段,这些研究对象未出现认知下降症状。
-
-
徐非;
程蕊棠;
缪孙涵;
邱丽颖
-
-
摘要:
射线照射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在放疗过程中,射线可对骨相关细胞、骨微观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或对骨髓、脉管系统等产生间接影响,从而造成骨损伤.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放射性骨损伤的认识并不透彻,但因其具有普遍性,故近年来逐渐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对射线引起的骨骼系统损伤及其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