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螺丝

骨螺丝

骨螺丝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3759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脊柱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等;骨螺丝的相关文献由135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泽章、邱勇、刘臻等。

骨螺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759 占比:99.37%

总计:54100篇

骨螺丝—发文趋势图

骨螺丝

-研究学者

  • 朱泽章
  • 邱勇
  • 刘臻
  • 尹庆水
  • 赵卫东
  • 夏虹
  • 徐荣明
  • 马向阳
  • 马维虎
  • 吴增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祝相如; 陈新; 张成栋; 刘巧聪; 刘国明; 李绪文; 王天瑞; 扈延龄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辅助个体化钉道设计在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螺钉经皮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40例(共45侧)使用通道螺钉技术进行治疗的髋臼前柱或耻骨上支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计算机进行个体化钉道设计分为计算机辅助组(A组)和常规手法组(B组),A组患者术前均使用Mimics软件进行螺钉预置入,确定螺钉入钉点、螺钉方向和螺钉长度。B组按照手术操作者经验及以往解剖学研究得出的螺钉角度进行螺钉置入,不进行个体化设计。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每枚螺钉的置入时间(置钉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透视次数)、螺钉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髋关节Merle D′Aubignéand Postel评分与骨盆Majeed功能评分。结果A组患者置钉成功率高于B组(χ^(2)=8.666,P0.05)。结论术前使用计算机对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螺钉位置进行个体化设计,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缩短螺钉长度,从而降低拉力螺钉置入难度,能够为无或轻度移位的髋臼前柱和耻骨上支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且临床疗效满意。
    • 林勇; 罗伟斌; 叶前驱; 曾广辉; 阮张涛; 曾秋涛; 周驰
    • 摘要: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3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者20例(空心加压螺钉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者23例(钢板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拇指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的患侧拇指功能、采用Hotchkiss骨折与关节移位标准评价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标准评价的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9.30±5.63)min,(38.87±5.00)min,t=0.266,P=0.792;(30.85±4.71)mL,(29.91±5.49)mL,t=0.596,P=0.554;(6.95±1.43)周,(7.04±1.36)周,t=-0.219,P=0.828]。②拇指功能。术后6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16例、良3例、差1例,钢板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11例、良9例、差3例,空心加压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于钢板螺钉组(Z=-2.108,P=0.035)。③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17例、良2例、差1例,钢板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12例、良9例、差2例,空心加压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于钢板螺钉组(Z=-2.161,P=0.031)。④DASH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2.198,P=0.118)。2组患者DASH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607,P=0.11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DASH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001,P=0.001)。2组DASH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术前2组患者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5±6.00)分,(72.52±6.95)分,t=-0.537,P=0.594]。术后3个月、6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DASH评分均低于钢板螺钉组[(56.95±5.94)分,(60.70±5.09)分,t=-2.228,P=0.031;(39.05±5.54)分,(45.78±6.82)分,t=-3.520,P=0.001]。⑤安全性评价结果。空心加压螺钉组出现1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钢板螺钉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2,P=0.298)。结论: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拇指功能、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及综合疗效更好。
    • 宾志文; 梁建锋; 王成; 刘海潮; 胡静; 侯劲松
    •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颌间牵引改善数字化技术联合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后仍然存在的上、下颌咬合关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和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进行的18例利用数字化技术联合自体骨移植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的手术,术前均采用数字化辅助外科技术制作个体化树脂头模、设计腓骨或髂骨修复的位置及高度,其中17例为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手术、1例游离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9例术中植入Ormco颌间牵引钉并术后早期颌间牵引,维持咬合关系稳定,另外9例术中未同期植入牵引钉,术后无颌间牵引.记录颌间牵引钉使用数目、位置、咬合关系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早期颌间牵引与未采用早期颌间牵引这两种方法对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缺损后咬合关系的恢复效果.结果 手术同期植入牵引钉并早期颌间牵引的9例患者中,2例(22.22%)出院时(术后12~14 d)咬合关系正常、7例(77.78%)出院时存在不同程度后牙早接触;9例未同期植入牵引钉患者中,3例(33.33%)出院时咬合关系正常、6例(66.67%)存在不同程度咬合早接触,两组患者出院时咬合关系不佳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1.00).术后1、6和12个月复诊,手术同期植入牵引钉并早期颌间牵引的9例患者,咬合关系均正常且稳定;未同期植入牵引钉行颌间牵引患者,术后1个月仅2例(22.22%)咬合关系正常、7例(77.78%)患者均不同程度咬合关系不良,未同期植入颌间牵引钉组患者咬合关系不佳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植入颌间牵引钉并早期颌间牵引组的患者(P=0.002).结论 应用牵引钉早期颌间牵引明显有利于数字化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后的咬合关系稳定.
    • 张辰; 王华明; 黄晋; 裴生太; 张彦军; 赵继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2例下肢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记录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手术精度、导针置入调整次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儿下肢步态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和40 min、30和25 mL,术中图像采集、定位、拍片均一次性完成.导针均成功置入,无需调整,置入螺钉与骺线平行,钢板位置满意.术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儿下肢畸形改善明显,矫形效果满意.结论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方法可行,置钉精确度高,安全性好.
    • 云少军; 丁俊杰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中维持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城固县中医医院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PNFA术中采取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复位质量以及术后负重时间并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术中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NFA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可明显维持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中复位效果,提高复位质量,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 申才良; 章仁杰
    • 摘要: 皮质骨轨迹(CBT)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之初以应用于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主,下腰椎单节段或双节段占大部分.随着技术熟练和器械改进,疾病种类不断拓展,并且能与传统椎弓根螺钉技术搭配使用,在邻椎病翻修微创治疗和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强化固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CBT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及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腰椎CBT螺钉技术的应用拓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 李越; 刘玉增; 潘爱星; 丁红涛; 张希诺; 关立; 海涌
    • 摘要: 皮质骨轨迹(CBT)螺钉技术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切口小、对后方软组织剥离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认可.CBT螺钉技术使用CBT螺钉进行固定,其头端螺纹螺距较尾端更近,增大了螺钉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翻修、邻近椎体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本文将从CBT螺钉技术的手术技术、拓展应用、生物力学特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 海涌; 刘玉增; 丁红涛
    • 摘要: 一直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都被认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该术式常不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皮质骨轨迹螺钉的出现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固定强度、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应用体会,分析皮质骨螺钉的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为同道提供参考.
    • 凌宸; 汤子洋; 刘臻; 胡宗杉; 朱泽章; 邱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O"型臂三维计算机导航系统在伴严重骨盆倾斜的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患者术中置入经S2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伴严重骨盆倾斜的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10~51岁,平均22.2岁;骨盆倾斜角27.54°±9.90°(范围16.2°~53.6°).术前行骨盆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应用LightSpeed系统模拟理想的S2AI钉道;选择第1骶孔外缘1 mm垂线与下缘1 mm水平线的交点为进钉点,旋转三维骨盆图像找到髂骨骨髓腔最长且最宽的骨盆横断面,在此横断面穿过髂骨中央部位的直线即为理想的S2AI钉道;测量其矢状面尾向偏角(sagittal angle,SA)、横断面外向偏角(transverse angle,TA)及钉道最大长度(maximal length,ML).术中均在"O"型臂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置入S2AI固定骨盆,术后测量实际置入S2AI的钉道参数(即SA、TA)并评价S2AI置入的准确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重建出理想的S2AI钉道,该钉道穿过骶骨和骶髂关节后穿行于髂骨内.骨盆倾斜的高侧和低侧SA分别为30.20°±21.94°(范围-25.80°~73.10°)和50.94°±16.02°(范围12.60°~8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P<0.001);骨盆旋转的旋前侧和旋后侧SA分别为30.14°±21.93°(范围-25.80°~73.10°)和51.00°±15.96°(范围12.60°~8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7,P<0.001).骨盆倾斜的高侧和低侧TA分别为43.67°±12.86°(范围7.40°~66.70°)和31.95°±13.80°(范围8.30°~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4,P=0.009);骨盆旋转的旋前侧和旋后侧TA分别为42.56°±12.52°(范围7.40°~63.50°)和33.05°±14.94°(范围8.30°~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37).骨盆倾斜的高侧和低侧ML分别为(97.12±12.44) mm(范围80.32~121.38 mm)和(92.28±11.04) mm(范围72.85~116.5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3,P=0.060);骨盆旋转的旋前侧和旋后侧ML分别为(97.72±12.41)mm(范围80.32~121.38 mm)和(91.68±10.57) mm(范围72.85~116.5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6,P=0.017).SA与骨盆高低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盆倾斜的高侧SA倾向于偏小(r=0.474,P<0.01),TA与骨盆旋前旋后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骨盆旋前侧TA倾向于偏大(r=-0.419,P<0.01).术后仅2枚螺钉(3.6%)出现中等程度的皮质穿破现象,临床无明显与螺钉误置相关的神经、血管或内脏并发症.结论 伴严重骨盆倾斜的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患者骨盆CT三维重建均能得到理想的S2AI钉道,但其SA、TA离散程度很大;术中应用"O"型臂三维计算机导航系统可辅助确定钉道方向与长度,提高S2AI螺钉置入的准确率,是避免置钉不良的可靠保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