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腕掌关节

腕掌关节

腕掌关节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46667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体育科技、冰雪运动、中国学校体育等; 腕掌关节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田光磊、李忠哲、杨勇等。

腕掌关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46667 占比:99.80%

总计:46761篇

腕掌关节—发文趋势图

腕掌关节

-研究学者

  • 田光磊
  • 李忠哲
  • 杨勇
  • 田文
  • 陈山林
  • 伍辉国
  • 侯春梅
  • 张文正
  • 李大村
  • 李建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勇; 罗伟斌; 叶前驱; 曾广辉; 阮张涛; 曾秋涛; 周驰
    • 摘要: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3例Bennett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者20例(空心加压螺钉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者23例(钢板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拇指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的患侧拇指功能、采用Hotchkiss骨折与关节移位标准评价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采用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标准评价的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9.30±5.63)min,(38.87±5.00)min,t=0.266,P=0.792;(30.85±4.71)mL,(29.91±5.49)mL,t=0.596,P=0.554;(6.95±1.43)周,(7.04±1.36)周,t=-0.219,P=0.828]。②拇指功能。术后6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16例、良3例、差1例,钢板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11例、良9例、差3例,空心加压螺钉组的拇指功能优于钢板螺钉组(Z=-2.108,P=0.035)。③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17例、良2例、差1例,钢板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12例、良9例、差2例,空心加压螺钉组的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优于钢板螺钉组(Z=-2.161,P=0.031)。④DASH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2.198,P=0.118)。2组患者DASH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607,P=0.11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DASH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001,P=0.001)。2组DASH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术前2组患者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5±6.00)分,(72.52±6.95)分,t=-0.537,P=0.594]。术后3个月、6个月,空心加压螺钉组的DASH评分均低于钢板螺钉组[(56.95±5.94)分,(60.70±5.09)分,t=-2.228,P=0.031;(39.05±5.54)分,(45.78±6.82)分,t=-3.520,P=0.001]。⑤安全性评价结果。空心加压螺钉组出现1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钢板螺钉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2,P=0.298)。结论: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拇指功能、第一腕掌关节面恢复情况及综合疗效更好。
    • 周望高; 余少校; 曾锦浩; 李征; 旷玲玉; 叶学浪; 林慧鑫; 李东扬; 张振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关节移植修复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患者15例。术前患者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行患侧手及关节移植供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检查,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围手术期严禁吸烟,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亚急诊期患者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排除创面感染;二期手术患者术前用延长支架将待移植的关节延长到合适的关节移植间隙。术中对受区清创,止血,探查骨关节、伸屈肌腱、指血管和指神经损伤情况及关节皮肤缺损情况,测量骨关节缺损长度。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选择应用自体第2跖趾关节游离移植、自体废弃指的掌指关节移植修复、自体腕掌关节半关节移植修复3种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绝对卧床1周,绝对禁烟,保温灯保温;予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抗凝血、全身支持等治疗;术后2周拆线,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定期拍X线片检查骨愈合情况,骨愈合后拆除克氏针。术后1周对移植关节及携带的皮瓣和患指的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是否出现血管危象;术后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2周观察移植关节的骨愈合情况;术后门诊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全部修复良好,术后移植的关节及携带的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的患指血运良好,皮瓣及患指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创面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平均(14.5±4.6)个月,移植关节的骨接合端均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性愈合,局部无压痛、无纵行叩击痛、无异常活动。移植的掌指关节活动度:背伸0~10°,屈曲60°~90°(平均75°)。手功能恢复评价优10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自体关节移植修复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可良好恢复患指的掌指关节功能,保留患指的完整性,疗效满意。
    • 夏雷; 许玉本; 杨瑞泽; 毕文超; 李鹏; 陆梦; 郭津津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关节融合术治疗拇指腕掌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融合术治疗的18例拇指腕掌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骨愈合情况,舟、大、小多角骨(scaphoid-trapezium-trapezoid,STT)周围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握力、指尖侧方捏力、拇指掌侧外展活动度、拇指桡侧外展活动度、拇指对掌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14年,平均8.5年.18例患者均达到骨愈合.术前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为(4.2 ±0.3)、(30.8 ±0.5)kg;术后指尖侧方捏力、握力分别提高到(7.6 ±0.3)、(39.1 ±0.6)kg(P <0.05);术后拇指对掌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DASH和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2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3例影像学表现STT关节炎,14例拇指手掌不能平放.结论 对于大多数拇指腕掌关节炎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以提供拇指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可很大程度减少STT周围关节炎的发生.
    • 赵朝锋; 崔玉; 高泉阳; 韩卢丽; 张天健
    • 摘要: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3~70岁,中位数41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左侧13例,右侧33例。受伤至本次治疗时间3~10d,中位数7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6周,中位数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上述评定标准,优40例、良5例、可1例。治疗后2周,3例发生胶布条过敏,改行指骨骨牵引后过敏症状消失;6例发生皮肤轻度压疮,常规碘伏消毒后疮口结痂愈合;2例发生第1掌骨短缩畸形,其中1例拇指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另1例第1腕掌关节活动后无不适症状。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撬压器固定联合指骨皮牵引治疗Bennett骨折,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恢复好,且安全性高。
    • 董惠双; 臧砚超; 马铁鹏; 高顺红; 张文龙; 于志亮; 张云鹏; 姚军; 李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腕大多角骨闭合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9月,应用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例腕大多角骨闭合性骨折,按Walker's分型:Ⅱ型:桡侧劈裂骨折1例;Ⅳ型:轴向骨折2例;V型:粉碎性骨折1例.术后予拇指人字支具固定保护4~6周,去支具功能训练,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固定克氏针.根据术后拇指活动疼痛程度、捏力、关节的活动度等方面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5±0.8)(6~8)周,拇指活动正常,捏力正常,拇指背侧感觉正常.未发生克氏针松动折断、针道感染及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侧拇指TAM(172.9°±5.8°)(169°~179°),健侧拇指TAM(179.5°±3.8°)(171°~180°);患侧捏力(12.2±1.5)(10~13) kg,健侧捏力(12.8±1.1)(10~14) kg;患侧握力(36.3±4.3)(32~41) kg,健侧握力(34.6±4.1) (29~40) kg.双侧TAM和握力、捏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0.5±0.8)(0~2)分,Mayo腕关节评分(96.5±4.5)(91~100)分.结论 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大多角骨闭合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确切、疗效满意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 据北京日报,北京积水潭医院外科陈山林专家团队于3月5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联合改良踇甲瓣技术再造可活动腕掌关节的拇指"手术,攻克了为再造重度拇指缺损的同时重建腕掌关节的这一技术难题,达到了世界再造拇指的领先水平。据悉,某位患者因机器导致左手拇指在几乎整根离断,他因为多次手指再植手术术后手指存活情况欠佳无法成功保指因而受到极大生活影响,后前往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
    • 周彤; 张旭; 于晓飞; 白延彬; 李洪杰; 于亚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治疗原发性EatonⅡ、Ⅲ、Ⅳ期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1例患者的资料.比较手术前后从X线片测得的第一掌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Kapandji评分)、握力、捏力.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 ~24个月,平均(16.0±3.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Kapandji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握力较术前显著增加,捏力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第一掌骨基底与舟骨远侧关节面间距较术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桡侧半悬吊联合挤压钉固定治疗EatonⅡ、Ⅲ、Ⅳ期第一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减轻第一腕掌关节疼痛,并改善拇指功能和力量,防止第一掌骨下沉,术后疗效显著.
    • 徐佳俊; 顾晓坤; 金如珏; 朱伟钢; 邓爱东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治疗第一腕掌骨关节炎的随访研究,评价该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共纳入第一腕掌骨关节炎患者(Eaton Ⅲ期及以上)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术后评价治疗效果,客观评价包括捏力、握力、拇指外展角度(掌侧、桡侧)、拇指对掌功能评分(Kapandji评分)和第一掌骨沉降率,主观评价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and hand questionnaire,DASH).结果 术后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力量明显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功能明显改善,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第一掌骨的高度得到了很好的维持,第一腕掌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并能返回以前的工作岗位.按照Robbins腕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手术优良率达84.6%.结论 大多角骨切除联合袢钢板悬吊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第一腕掌关节功能,并能在术后维持第一掌骨的高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