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期随访

长期随访

长期随访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108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浙江临床医学、肝脏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09中国器官移植峰会、第六届全国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学术会议、2008江苏省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等;长期随访的相关文献由1059位作者贡献,包括A.、J.、何达等。

长期随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5.1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6108 占比:94.80%

总计:6443篇

长期随访—发文趋势图

长期随访

-研究学者

  • A.
  • J.
  • 何达
  • 宋卿鹏
  • 张小东
  • 李祖昌
  • 王晋超
  • 田伟
  • 韩骁
  • C.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侯琨; 冯英璞; 张桂芳; 王昊
    • 摘要: 专科护士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有工作经验,受过该领域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有相应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注册护士[1]。脑卒中专科护士从初级预防到急性期脑卒中护理和长期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实现患者最佳预后的关键举措[2-5],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地培养已刻不容缓。在美国、加拿大国家已培养脑卒中专科护士管理脑卒中患者,改善了患者的结局[6],并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体系[7],而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专科护士培训实践鲜有报道。医院作为河南省脑卒中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之一,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已完成五期脑卒中专科护士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 杨甜; 占美; 李丹; 宋涂润; 吴斌; 徐珽
    • 摘要: 目的比较国产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dt-MMF)与原研吗替麦考酚酯胶囊(c-MMF)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筛选并纳入2012-201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肾移植患者的用药情况,分为dt-MMF组和c-MMF组。两组患者dt-MMF、c-MMF的初始口服剂量均为每次1000 mg,每天2次;同时,均联用他克莫司胶囊每次1.5 mg,每天2次+醋酸泼尼松片每次5~10 mg,每天早餐后口服。收集两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前和术后随访5年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并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结果稳健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肾移植患者666例,其中dt-MMF组316例、c-MMF组350例。dt-MMF组和c-MMF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9.68%和99.43%,5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6.20%和94.29%,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0%和6.57%,5年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86%,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0.63%和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和发生在血液和消化系统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以上结果稳健(急性排斥反应除外)。结论国产dt-MMF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原研c-MMF无明显差异。
    • 芦云平; 崔伟; 于超; 郑冬瑞; 严保平; 崔利军
    • 摘要: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情况,以及7年后的整体功能水平。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147例,根据首次发作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收集首次发作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伴自杀行为、是否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疾病特征,复发情况和治疗情况。于第2年、第4年、第7年进行随访,收集复发情况、复发次数、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伴自杀或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治疗情况等资料。第7年末次随访时采用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水平。结果101例(68.7%)患者完成7年随访。伴精神病性症状组33例(32.7%)。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首次发作时SSRS总分(36.85±9.81 vs.40.93±8.57)、主观支持分(21.24±5.37 vs.23.72±4.85)、客观支持分(7.27±3.10 vs.8.78±3.35)较低(P<0.05);首次发作接受治疗时,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选抗精神病药物者比例高(60.6%vs.36.8%,P=0.024);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次急性期治疗时间长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42.58±20.92)d vs.(35.13±14.04)d,P=0.039]。7年间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占比[0.67(0.33,0.95)vs.0.00(0.00,0.25)]、伴自杀行为的抑郁发作次数占比[0.00(0.00,1.00)vs.0.00(0.00,0.00)]、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躁狂发作次数占比[0.33(0.00,0.58)vs.0.00(0.00,0.33)]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P<0.05)。7年后,伴精神病性症状组GAF分低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64.18±10.15 vs.68.54±9.71,P=0.039)。结论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自杀、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首次治疗时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急性期治疗时间长,7年后功能结局差。
    • 连媛媛; 徐俊; 徐琦; 周锐志; 陈海松
    •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q-Dixon技术鉴别脊柱血管瘤和脊柱常见恶性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自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或经长期随访证实的脊柱血管瘤和脊柱常见恶性肿瘤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及q-Dixon检查,扫描数据上传至Siemens syngo.via工作站,经后处理获得FF图(脂肪分数图)。在FF图上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得到FF值,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脂肪含量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脊柱恶性肿瘤FF值为(11.55 ±7.31)%,脊柱血管瘤FF值为(58.6 ±15.70)%。脊柱恶性肿瘤的FF值小于血管瘤的FF值,两组数值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4.90, P < 0.001),绘制FF值对脊柱血管瘤和脊柱常见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效能的ROC曲线,AUC为1.00,敏感度和特异度为100%,鉴别脊柱血管瘤和恶性肿瘤的FF值的临界值为25.0%。结论:磁共振q-Dixon技术对鉴别脊柱血管瘤和脊柱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汤易; 陈琰; 王衎; 崔广
    • 摘要: 自体牙本质块骨增量国内外仅见零星报道,尚缺少人体组织学分析和长期随访报道。本病例患者重度水平骨缺损,拔除智齿制作牙本质块移植于骨缺损处,愈合半年后行种植体植入并同期种植位点取骨柱做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牙本质块与基底骨紧密结合,二者交界处可见甲苯胺蓝深染条带,表明此处骨改建活跃有新骨形成。骨增量术后3年临床观察红白美学效果良好,骨弓轮廓稳定,影像学观察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临床和组织学结果均提示自体牙本质块移植或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平骨增量方法。
    • 杨易辰; 邹操
    • 摘要: 目的比较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与冷冻球囊消融术(CBA)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长期有效性。方法选取124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射频组55例和冷冻组69例。比较2组患者长期随访的房颤复发情况、长期有效性。结果研究过程中,共有11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中射频组失访7例,冷冻组失访4例。术后随访过程中,射频组有26例(54.17%)房颤复发,冷冻组有35例(53.85%)房颤复发,2组房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冷冻组阵发性房颤(ParAF)复发例数分别为21例与28例,持续性房颤(PerAF)复发例数分别为5例与7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CA与CBA治疗房颤患者的长期有效性无显著差异,PerAF患者的复发率高于ParAF患者,长期复发率仍有待进一步降低。
    • 胡孔足(摘译)
    • 摘要: 双动全髋置换术显著降低初次和翻修术后脱位率,但是组配式设计采用钴铬合金内衬接触钛金属外杯引发金属磨损和离子释放的担忧。作者根据PRISMA指南做了一项综述,共248例组配式双动全髋置换术患者,平均随访27.4个月,血清钴和铬离子升高>1.0 mcg/L和1.6 mcg/L被定义为显著升高。结果显示,术后平均血清钴和铬离子为0.47 mcg/L和0.53 mcg/L,末次随访时,13例钴离子显著升高,4例铬离子显著升高。但没有因为金属离子引发问题而翻修者。金属头比陶瓷头轻度增加钴离子浓度,大多数患者术后1~2年内金属离子水平会显著下降。还需要长期随访关注金属离子问题。
    • 常冉; 张建忠; 吴栗洋; 周飞; 王菲; 张朝华; 张鹏
    • 摘要: 目的初步探索双侧骶神经调节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探索性的小样本、长期疗效回顾性研究,对于4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尿潴留患者(女性1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34.7岁,术前平均病程为27.5月),采用一次性植入双侧骶神经刺激电极和骶神经调节永久刺激器(北京品驰,BetterStim)的手术方式,术后应用品驰远程程控技术,按照两侧分别单侧开机调试(每侧调试6~8周),单侧均无效后再双侧开机调试的方法,对4例患者进行术后不间断调试和随访,总结患者术后长期随访结果。结果4例顽固性特发性尿潴留患者接受了探索性的双侧骶神经系统植入手术,术后第1、2、4号患者完成了平均5年的随访,3号患者随访数据截止到术后14个月。1、2、4号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明显改善效果,第1、2号患者自述刺激器均已关闭且无药物治疗,均可维持正常生活,考虑临床痊愈,第4号患者截止末次随访各项排尿指标参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时仍间断口服药物治疗。第3号患者双侧同时开启刺激器,术后1年随访中自述治疗无效,于术后14个月自愿取出双侧骶神经刺激系统植入物。术后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SNM相关并发症发生(如切口感染、植入部位疼痛、电极移位等)。结论对于特发性尿潴留的患者,双侧骶神经调节有长期疗效,且较单纯骶神经刺激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后续进一步研究。
    • 摘要: 内容简介: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主任杨驰教授担任主编,书中呈现的定制型假体是以颞下颌关节缺损为中心,统筹考虑关节-颌骨-咬合重建,兼顾颅底缺损等复杂重建,以实现外形和功能的一体化修复体。全书以23个病例详解的形式,从疾病分类、植体设计、手术实施到长期随访的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杨驰教授团队在颞下颌关节区假体再造方面的宝贵经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书中展示了各类假体研发制造和应用的效果,其精髓主要表现在定制、理念、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六大方面,详解了包括数字化设计、特殊加工工艺、数字化精准定位安装等难点,突出了个体化设计思路和多学科协作的转化经验,对不同医学专业的医生均有借鉴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