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2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09346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临床骨科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武警部队第七届放射专业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等;关节镜检查的相关文献由500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杰、王志刚、赵金忠等。

关节镜检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2 占比:1.70%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9346 占比:98.28%

总计:111265篇

关节镜检查—发文趋势图

关节镜检查

-研究学者

  • 刘玉杰
  • 王志刚
  • 赵金忠
  • 黄华扬
  • 李众利
  • 冯华
  • 敖英芳
  • 张辉
  • 崔国庆
  • 洪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经; 王斌; 刘泽民; 许晓沛; 张超; 郭华楠; 吕欣
    • 摘要: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在临床少见,其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易发生复发性肩部损伤,造成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中有较多的诊疗方法,均各有特点和利弊,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肩部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已取得了较优疗效,正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和主流方案。该文旨在对目前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袁松; 张廷玖; 陈国民; 曾凡伟
    • 摘要: 目的研究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对肩袖撕裂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及再撕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5例肩袖撕裂,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2组肩关节前屈及外旋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表(UCLA)]及关节僵硬和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术后2组肩关节前屈及外旋活动度均明显提升(P0.05)。术后2组VAS评分均下降,UCLA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以研究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P<0.01)。研究组术后1年关节僵硬、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可有效缓解肩袖撕裂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小术后肩袖撕裂再发风险。
    • 周星; 聂敏霞; 叶轶莉; 厉匡林; 蒋招波
    • 摘要: 2019年8月~2021年1月,我科在关节镜下采用双锁定环技术缝合治疗13例半月板后根部损伤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31~60岁。均为单侧膝关节半月板Ⅲ度损伤,其中6例为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合并纵裂,5例为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合并水平裂,2例为单纯半月板后根部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5 d~6个月。
    • 何伟涛; 项叶丹; 王海丰; 黄磊
    • 摘要: 2018年1月~2020年7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治疗12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0~16岁。均为新鲜撕脱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8 d。1.2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患者下肢屈膝90°位,取常规膝内外侧入路,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使前交叉韧带恢复正常张力。
    • 任志; 孟庆丰; 马煊
    •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TO)辅助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OA 7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HTO辅助关节镜。观察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量表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O辅助关节镜治疗OA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夏玉光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髁上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膝外翻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远端髁上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25例膝外翻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测量股骨远端外侧角(m LDFA)、胫股角(FTA)、股胫外翻角、外侧关节间隙,采用疼痛VAS评分、HS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功能情况。记录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5个月。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显示股胫外翻角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FTA、m LDFA、外侧关节间隙及HSS评分、疼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屈曲110°~125°,伸直0°~4°;末次随访时屈曲115°~130°,伸直0°~6°。末次随访时,下肢力线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股骨远端髁上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膝外翻骨关节炎,可有效矫正下肢力线,近解剖固定,解除受累间室,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 张家媛; 刘文刚; 林晓东; 陈泽华; 卢超; 王维熙; 郑伟; 单嘉欣; 张一龙; 黄磊; 杨文斌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止血带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中使用止血带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试验组术中使用止血带,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意见不一致时讨论解决。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吗啡用量、术后引流量、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28篇文献,通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6篇文献,涉及2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吗啡用量、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0.08,95%CI(-0.39,0.23),P=0.630;MD=-0.08,95%CI(-0.45,0.29),P=0.660;MD=2.25,95%CI(-3.52,8.02),P=0.440;MD=0.16,95%CI(-0.13,0.44),P=0.280;MD=0.04,95%CI(-0.04,0.12),P=0.310],试验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MD=94.85,95%CI(4.10,185.59),P=0.040]。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止血带在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中无明显应用价值。
    • 申成春; 黄雷; 张峰; 贺萍萍; 朱彦昭
    • 摘要: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清理治疗后踝撞击综合征(PAI)的效果。方法 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手术的PAI患者32例,术前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包括踝关节的负重位X射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扫描。术前及术后采集以下数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评分、简式-36(SF-36)评分及踝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 32例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4~60个月,平均(36.7±11.4)个月;撞击因素为距骨三角骨撞击16例(50.0%),后侧突增生11例(34.4%),软组织撞击5例(15.6%);其中踇长屈肌腱肌腹过低以及病变2例(6.3%),踇长屈肌腱鞘炎19例(59.4%);前后踝并发撞击14例(43.8%)。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相关并发症,无感染病例。VAS评分、AOFAS后足评分、ROM和SF-36评分均在术后显著改善(均P <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撞击组织可以有效缓解PAI症状,并且提高患者运动水平。
    • 邹相杰; 陶天奇; 蒋逸秋
    • 摘要: 目的:观察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局部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样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局部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样骨瘤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7~23岁,中位数20岁。病变位于左侧距骨颈3例,右侧距骨颈3例,左侧距骨体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6.43±1.27)分,术后3个月(0.43±0.53)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术前(39.57±10.44)分,术后3个月(92.86±3.58)分。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肿瘤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局部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样骨瘤,能够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 王勇; 张宇; 刘英; 张文举; 徐善强; 李平; 何凯元
    • 摘要: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腔注射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lesion of the talus,OL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OLT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19例(联合治疗组),单纯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足与踝关节结局评分(foot and ankleout comescore,FAO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结果:①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2.291,P=0.003);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617,P=0.137);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54.262,P=0.000);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联合治疗组:(5.74±1.27)分,(1.94±0.64)分,(0.76±0.25)分,F=532.326,P=0.000;手术治疗组:(5.47±1.05)分,(3.21±0.74)分,(1.64±0.23)分,F=70.097,P=0.000];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424);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联合治疗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手术治疗组(t=3.634,P=0.005;t=3.627,P=0.005)。②FAOS。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7.269,P=0.004);2组患者FAOS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473,P=0.006);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FA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856.830,P=0.000);2组患者FAOS随时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但2组的上升趋势不完全一致[联合治疗组:(61.27±3.68)分,(87.81±5.19)分,(97.64±2.43)分,F=630.157,P=0.000;手术治疗组:(60.42±4.82)分,(79.70±7.14)分,(91.12±3.70)分,F=240.758,P=0.000];治疗前,2组患者FA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1,P=0.683);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联合治疗组FAOS均高于手术治疗组(t=5.846,P=0.000;t=5.420,P=0.000)。③AOFAS踝与后足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666,P=0.461);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377,P=0.286);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AOFAS踝与后足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033.580,P=0.000);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但2组的上升趋势不完全一致[联合治疗组:(66.93±5.99)分,(88.19±7.87)分,(98.43±6.67)分,F=498.276,P=0.000;手术治疗组:(65.44±4.82)分,(86.47±8.44)分,(94.12±5.09)分,F=413.547,P=0.000];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0,P=0.655;t=0.640,P=0.536);治疗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高于手术治疗组(t=2.400,P=0.037)。④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723,P=0.002);2组患者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256,P=0.164);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83.914,P=0.000);2组患者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联合治疗组:(1.01±0.43)cm3,(0.30±0.17)cm3,(0.12±0.09)cm3,F=204.682,P=0.000;手术治疗组:(0.93±0.37)cm3,(0.52±0.29)cm3,(0.38±0.11)cm3,F=137.510,P=0.000];治疗前,2组患者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0,P=0.46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联合治疗组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均小于手术治疗组(t=2.825,P=0.018;t=4.012,P=0.002)。结论: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OLT中应用PRP关节腔注射,有利于减轻软骨下骨骨髓水肿、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