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肩脱位

肩脱位

肩脱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篇、专利文献6957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骨伤、临床骨科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等; 肩脱位的相关文献由921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春岩、崔国庆、王蕾等。

肩脱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5 占比:3.80%

专利文献>

论文:6957 占比:96.20%

总计:7232篇

肩脱位—发文趋势图

肩脱位

-研究学者

  • 姜春岩
  • 崔国庆
  • 王蕾
  • 朱以明
  • 向明
  • 鲁谊
  • 张涛
  • 敖英芳
  • 杨金松
  • 王健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经; 王斌; 刘泽民; 许晓沛; 张超; 郭华楠; 吕欣
    • 摘要: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在临床少见,其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易发生复发性肩部损伤,造成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中有较多的诊疗方法,均各有特点和利弊,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肩部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已取得了较优疗效,正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和主流方案。该文旨在对目前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明涛; 刘嘉鑫; 杨智涛; 刘涛; 张柏荣; 安丽萍; 韵向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7~55(32.88±12.33)岁。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Rowe肩关节不稳评分(Rowes rating system for Bankart repair,Rowe),牛津大学肩关节不稳评分(Oxford Shoulder Instability Score,OSIS)及简便肩关节功能测试评分(Simple Shoulder Test,SST)评价肩关节功能,并记录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1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7~25(18.4±5.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再脱位发生情况。Rowe评分由术前的(26.2±6.0)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74.4±4.0)、(82.4±3.1)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IS评分由术前的(37.0±3.6)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47.4±2.6)、(52.7±2.6)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评分由术前的(6.8±0.7)分增至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的(9.8±0.8)、(11.6±2.6)分,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主动体侧外旋和外展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自体关软骨移植治疗关节盂骨折缺损<20%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稳定性,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手术。
    • 刘涛; 张明涛; 杨智涛; 张柏荣; 姜金; 安丽萍; 刘芳香; 杨伟丽; 韵向东
    • 摘要: 目的:探讨肩胛下肌强化缝合术治疗伴有严重盂唇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行肩胛下肌强化缝合术(arthroscopic subscapularis augmentation,ASA)治疗伴有严重盂唇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8~50(29.06±10.54)岁;左肩4例,右肩12例。在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Rowe评分对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9(18.75±7.26)个月。VAS由术前的(5.25±1.13)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37±0.65)分;ASES评分由术前的(59.44±9.93)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90.88±4.00)分;肩关节Rowe评分由术前的(51.56±8.89)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92.19±7.06)分(P<0.05)。随访期间未见肩关节脱位,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临床并发症。结论:肩胛下肌强化缝合术是治疗伴有严重盂唇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并且患者的外旋功能几乎不受影响。
    • 张忠良; 林俊宏; 费霖莉; 方立
    • 摘要: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双钛板AC TightRope与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高分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新鲜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关节镜下双钛板AC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的27例患者为TR组;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为HP组.随访时间>24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外展角度、喙锁间隙及住院治疗总费用;比较两组术后24个月Karlsson分级评定情况.结果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外展角度及喙锁间隙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别(P0.05).TR组住院期间总费用低于HP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钛板AC TightRope治疗新鲜高分型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优于钩钢板,同时具有无强制性植入物移除的优点.钩钢板固定患者拆除内固定装置后,虽然可明显提高疗效,但是两次手术创伤较大,且总费用较高.
    • 戴海东; 沈军
    • 摘要: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舟山市中医院骨科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 (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 (26/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41±9.28)min,长于对照组的(45.69±12.54)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低于对照组的20.59%(7/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固定牢靠等特点,效果优于锁骨钩钢板固定.
    • 吴俊华; 但倩; 李旭雪; 张滔
    • 摘要: 目的:探讨CT关节造影与MRI关节造影对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36个患肩)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分别行CT造影与MRI造影,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下盂肱韧带损伤、前下盂唇损伤、骨与软骨损伤的检出率,并与肩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6例(36个患肩)中,下盂肱韧带损伤24个(CT造影检出14个,MRI造影检出22个);前下盂唇损伤32个(CT造影检出27个,MRI造影检出30个);骨与软骨损伤30个,其中骨折18个(CT造影检出18个,MRI造影检出8个),骨挫伤10个(CT造影未检出,MRI造影检出10个),软骨损伤5个(CT造影未检出,MRI造影检出5个).对下盂肱韧带损伤,MRI造影的检出率优于CT造影(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诊断,CT造影更利于发现骨折块,而MRI造影对观察骨挫伤及软骨损伤更有优势.
    • 龙维; 刘炯; 谭松; 罗丽; 杨鲲; 向远鹏; 赵志远
    • 摘要: 目的:探讨3.0T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前下盂唇变异型损伤诊断及分型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疑似肩关节前下盂唇损伤患者79例,以关节镜或开放术后诊断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其术前常规MR检查及MR关节造影检查资料,利用统计学计算两种检查术前诊断及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使用McNemar检验分析两种检查诊断阳性率差异,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79例患者术后确诊关节前下盂唇损伤64例,MR常规检查准确诊断分型29例,MR造影准确诊断分型52例,其中两者诊断分型经典Bankart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2.50%vs.95.83%、90.90%vs.98.18%和82.28%vs.97.47%;Perthes损伤45.45%vs.81.82%、89.71%vs.95.59%和83.54%vs.93.67%;ALPSA损伤43.75%vs.81.25%、93.65%vs.96.83%和83.54%vs.93.67%;GLAD损伤0.00%vs.50.00%、96.00%vs.98.67和93.51%vs.96.20%;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诊断分型一致性方面MRA明显优于常规MR检查,其中诊断Bankart损伤MR与MRA诊断结果一致性为中等、极好(K=0.599、K=0.940);Perthes损伤诊断结果一致性为一般、较好(K=0.339、K=0.746);ALPSA损伤诊断结果一致性为中等、较好(K=0.423、K=0.799);GLAD损伤诊断结果一致性为0、中等(K=0、K=0.552).χ2检验两种检查方法在前下盂唇诊断分型一致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肩关节造影对肩关节前下盂唇损伤及分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检查,能为术前评估、入路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 姚五平; 李玉吉; 吴锦秋; 赵振文; 袁凌伟; 刘学睿
    • 摘要: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合并Hill-Sachs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43岁,中位数31岁。均合并Hill-Sachs损伤,骨缺损体积均小于肱骨头体积的20%。合并肩胛骨关节盂骨缺损14例,骨缺损直径均小于关节盂直径的20%;合并肱二头肌肌腱炎4例、上盂唇损伤3例;均不合并盂肱韧带肱骨侧撕脱损伤、肱骨大小结节骨折及肩袖损伤。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手术前后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中位数15个月。ASES评分,术前(84.4±4.7)分,术后12个月(97.4±6.3)分;UCLA评分,术前(21.8±4.4)分,术后12个月(28.9±3.1)分;肩关节屈曲活动度,术前168.1°±2.7°,术后167.8°±2.9°;外旋活动度,术前71.0°±9.4°,术后72.7°±8.7°。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肩关节再脱位。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术联合Remplissage术治疗合并Hill-Sachs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维持肩关节正常活动,避免肩关节再脱位。
    • 宋庆法; 崔国庆
    • 摘要: cqvip:肩关节是体内最不稳定及最常脱位的关节,肩关节前向不稳是指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引起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一般是由外伤引起。肩关节前向不稳发生的机制是外伤发生脱位后,肱骨头与前下方关节盂撞击导致前下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Bankart损伤),甚至关节盂骨缺损(骨性Bankart损伤)。同时,一些患者也会由于反复的磨损撞击产生肱骨头后外侧的骨性损伤(Hill-Sachs损伤)。这些损伤的静态稳定结构和动态稳定结构未能修复,在以后的轻微的外伤或某些特定动作下造成肩关节反复向前脱位[1]。对于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患者来说,目前认为保守治疗只适用于关节功能要求低以及关节盂骨缺损面积小的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复发的风险较高,并且早期进行稳定手术不仅能够重建肩关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肩关节前向不稳存在多种手术方式,包括以Bankart手术为代表的软组织手术和以Bristow-Latarjet手术为代表的骨性手术两大类[2]。目前关于这两类术式的适应证仍存在较大争议。
    • 代飞; 杨金松; 张清; 陈君蓉; 向明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三维CT测量肩盂轨迹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法:由3位独立观察者(肩关节专科医生)通过三维CT评估60例单侧肩关节复发前脱位患者的肩胛盂及Hill-Sachs骨缺损情况,并按Di Giacomo等的方法,将损伤分类,制定手术方案.所有观察者在1周后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V)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在肩胛盂直径及肩胛盂骨缺损的测量中,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均为"非常好",对Hill-Sachs间隙的测量,观察者间的可靠性为"好";在肩胛盂缺损程度的评估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高,在Hill-Sachs损伤on-track/off-track的评估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较差.肩胛盂直径、肩胛盂骨缺损、Hill-Sachs间隙测量观察者内的可靠性均为"非常好".肩胛盂直径、肩胛盂骨缺损的COV分别为4.1%和4.4%,Hill-Sachs间隙的COV为21.1%.结论:三维CT测量肩胛盂骨缺损的可靠性、可重复性高,但对肱骨头骨缺损的评估显示出较大的可变性,可靠性较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