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固定钢丝

骨固定钢丝

骨固定钢丝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专利文献458684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中国骨伤、医学临床研究、脊柱外科杂志等; 骨固定钢丝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东、陈星光、冯大江等。

骨固定钢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58684 占比:99.98%

总计:458789篇

骨固定钢丝—发文趋势图

骨固定钢丝

-研究学者

  • 王晓东
  • 陈星光
  • 冯大江
  • 李明
  • 柳剑华
  • 梁涛
  • 沈军
  • 濮冲
  • 王健
  • 王永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慧斌; 孙振国; 翁伟; 张占丰; 杨红航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 卢跃奔; 徐鸿杰; 余俊华
    •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与传统术式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患者,45例患者接受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纳入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抽出钢丝法固定手术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1年进行指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在指关节功能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指力量、手指灵活性、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双克氏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撕脱骨折型锤状指,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远近期疗效优于传统抽出钢丝法.
    • 张东辉; 张扬; 刘丽莹; 王金星; 胡系庆; 赵国生; 吴晓虎; 蒋鸿儒
    • 摘要: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两种不同穿针布局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18年4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40例,随访1年以上121例,其中采用传统组治疗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45~74(65.4±8.4)岁;改良组治疗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12~75(64.5±7.8)岁.传统组第1根针打在股骨距上,第2、3根针打在张力线下,3根针在侧位相上不在一条线上;改良组第1根针偏后钻入股骨外侧皮质斜向贯穿股骨距部骨折远近端,另2根针分别偏前、偏上钻入股骨颈内侧皮质和股骨距内,3根针以股骨距为中心呈三角形排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股骨颈短缩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121例患者获得随访,传统组术后随访时间为13~45(30.5±11.4)个月;改良组术后随访时间为14~120(34.5±12.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股骨头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下地时间、股骨颈短缩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顺应并符合股骨近端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与传统组比较固定更加可靠,具有股骨颈短缩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高等优势.
    • 戴海东; 沈军
    • 摘要: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舟山市中医院骨科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06% (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 (26/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41±9.28)min,长于对照组的(45.69±12.54)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低于对照组的20.59%(7/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固定牢靠等特点,效果优于锁骨钩钢板固定.
    • 张威; 赵士君; 李翔; 燕冰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将采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19例),将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一般指标。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67.3±16.8)min,(50.4±15.2)min,t=0.332,P=0.035]、术中出血量多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67±46)mL,(122±23)mL,t=0.447,P=0.01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11.7±3.3)周,(13.9±2.6)周,t=0.612,P=0.027]。②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2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94.5±3.6)分,(85.4±6.8)分,t=0.022,P=0.015]。③并发症发生率。联合治疗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畸形、下肢短缩畸形等并发症;单纯PFNA内固定治疗组,术后2个月发生髋内翻畸形1例、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1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8,P=0.077)。结论:采用改良“糖果包扎”钢丝内固定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单纯PFNA内固定相比,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骨折愈合快、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二者安全性相当。
    • 王晓刚; 徐强; 张清晏; 陈星宇; 刘颖
    •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68岁,中位数55.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均为单侧损伤,左侧6例、右侧4例。7例为胫骨平台前内侧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Ⅳ型;3例为胫骨平台前内、前外侧骨折,Schatzker分型为Ⅴ型。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中位数3.5 d。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常规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进行胫骨外旋拨号试验测定双侧胫骨外旋角度差值;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采用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和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5周,中位数13周。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前105.24°±5.38°、术后1年86.34°±2.69°;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5.21°±1.21°、术后1年8.54°±0.88°;双侧胫骨外旋角度差值,术前14.36°±2.32°、术后1年3.36°±1.78°。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随时间呈增大趋势(75.37°±16.98°,114.27°±13.79°,122.59°±11.89°,F=34.022,P=0.000),膝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4.89±0.94)分,(2.83±1.29)分,(1.18±0.95)分,F=32.697,P=0.000],HSS膝关节评分随时间呈上升趋势[(41.45±6.76)分,(75.36±5.55)分,(82.23±7.91)分,F=118.172,P=0.000]。均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对角线损伤合并的腓骨头弓状撕脱骨折,骨折愈合好,能够减轻膝部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 戴喜安; 梁卫东; 曾志奎; 康剑; 梁超轶
    • 摘要: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翻修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对7例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进行翻修治疗。男4例,女3例。年龄17~78岁,中位数5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4例、右侧3例。骨折按照AO分型标准,A1型1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1例。初次手术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5例、髌骨环固定2例。初次手术至本次翻修手术时间2~11个月,中位数6个月。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测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ostma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其中4例辅助应用"8"字钢丝减张固定,3例采用髂骨植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0个月,中位数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中位数14周。Bostman膝关节评分,翻修术前13~17分,中位数15分;翻修术后1年25~28分,中位数27分。膝关节活动度,翻修术前90°~110°,中位数95°;翻修术后1年110°~135°,中位数125°。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髌骨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可根据其骨折类型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必要时行髂骨植骨、辅助应用"8"字钢丝减张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